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风雨大宋 > 第30章 兵临城下

风雨大宋 第30章 兵临城下

作者:安化军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4 14:08:15 来源:书海阁

天德军官衙,杜中宵翻着送来的战报,对一边的韩琦道:“真是出乎意料,骑兵扫过黑山和狼山牧场,收了不少马匹和军器,还抓了些牛羊,竟然没什么清单和字据写出去,以后不必赔偿。我本来已经准备了一笔钱,准备战后补偿牧民,让他们在治下变游牧为定牧呢。“

韩琦道:“经略,党项全民皆兵,你以为是说说的?他们所有丁壮,都点集在册,隶于兵籍。只是有的小部族,出不了正兵,全是辅兵,才有可能搜不出军器官马,给清单、字据。”

“全民皆兵,好一个全民皆兵!”杜中宵默念几句,“这样也好,省了许多麻烦。上次攻屈野河的时候,全军不抓俘虏,是因为快进快出,以免羁绊,这次可不同了。许多人力,能做好多事情。”

韩琦道:“经略要人力,准备办什么事?”

“道路。丰州的白道,这里的呼延谷通道,及联络各州的道路。修好道路,能通行大车,再辅以黄河水运,这里才能固若金汤。用道路分割地方,依大城而守,绝游牧后患。”

韩琦道:“等到了春天,铁路就可以修到东胜州,经略不如从那里开始,修条联结各州的铁路。有铁路到中原,从此这里就与中原联为一体,牢不可破。”

杜中宵点头:“要修的。只是修铁路,要朝廷支持,此事急不得。”

韩琦点了点头,没有再说。此战如果大胜,韩琦很可能就要回到朝廷了,那时自然会安排。

杜中宵军功再多,河曲路这里离不开,短时间不能入朝为官。韩琦则不同,他资历深厚,加上此次军功,入朝为宰执不在话下。他一入朝,因为庆历新政失败而形成的朝局,就焕然一新了。

庆历新政失败后,几位主将范仲淹、韩琦、富弼、杜衍等人一直在地方为官,地位还在,但一直不能重回中枢。他们被压制,带动一大批官员不得翻身。

正在这时,王德兴从外面进来,向杜中宵奉上一封文书,道:“经略,黑山监军司点集兵马了!他们一动,附近的白马监军司和贺兰山守军极可能也点集,党项兵马会多上许多。”

韩琦起来,到杜中宵案前,一起看了文书,道:“现在才点集,已经晚了。正常年月,没有半个月时间,党项各监军司的兵马点集不起来。现在正是初春时候,一个月也不够。而且我们骑兵大举出动,扫荡了许多小部族,里面正兵的军器和官马已经收缴,他们哪里点去?”

杜中宵道:“这倒是歪打正着,出兵前还没有想到这一点。党项许多正兵,没点集时,都分散在各部族里,由部族供养。党项给正兵配的有官马、官骆驼和盔甲兵器,官府定期检查。遇有战事,则点集兵马,依兵册征集正兵和辅兵。他们没点兵,我们就扫荡诸部,许多正兵的军器马匹都被收缴。如此只怕黑山监军司的大半兵马已经被灭了,战事轻松许多。”

《木兰辞》中的可汗大点兵,即是这种军制,类似于府兵。正兵无偿为朝廷服兵役,保养军器,得到免税役等待遇。朝廷节省了养兵费用,符合党项社会。

韩琦道:“岂止如此。依党项律法,正兵失了军器马匹是重罪,谁敢自己去送死!”

党项奉行的是严刑酷法,损坏军器罪行很重,现在点集,哪个敢去?

药乜友直站在城头,看着黄河对面,大队宋军向山间谷口行进,大惊道:“宋军北上,莫非是要攻黑山监军司?这还了得!速速招人马,我们过河去邀截宋军!”

旁边的亲兵道:“大人,现在这个时节,黄河已经开始解冻,过不了兵马。”

药乜友直道:“冰上过不得,那就用渡船过河!我在这里守山口,岂容宋军来去!”

亲兵道:“冰未解,自然也行不了渡船。这个时候,大人,我们实在无法过河。”

药乜友直转过身来,看着亲兵道:“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难道我就在这里看着宋军北去?事后追究起来,我不出兵,如何交待?”

亲兵道:“恰巧是这个季节,委实过不了河,如何能怪大人?——大人,你看对面,宋军不知几千几万人,我们只有三百兵,能济什么事?不如等宋军过去,有机会邀截粮队,才是正途。”

药乜友直看着亲兵好一会没有说话,又转过身去,看着对岸的宋军队伍绵延数里之远,道:“吩咐游骑探查四周,如果有宋军来攻,及时禀报!”

亲兵应诺,快步下了城墙,传令去了。

这座城堡在狼山和黑山间谷道的谷口处,位于黄河北流的南岸,一是监视谷口,二是管理黄河南北流之间的牧民。黄河分流之后,南北流之间围出好大一片土地,水草丰美,是优良牧场。药乜友直本是小部族首领,立了军功,来做这里的城主,管理周边部族,手下三百兵马。

这一带二月份尚未入春,黄河冰层渐消,不能通行大队人马,但也过不了渡船。宋军因为过河太过麻烦,放着身后的这座小城堡不打,只派了少数人监视,全军直接北上。这种城堡里兵马不多,离了城堡的防御,一小队宋军就可以将其击败,不是太大威胁。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杨文广站在黄河对岸,看着对岸的城堡没有丝毫动静,提缰勒马,转身北行。

十三郎的大队骑兵在前,凡遇到的游牧部族,全部收缴健壮马匹和军器,剃一边头。杨文广的兵马紧随其后,沿大路直向兀刺海城而去。前方得来的消息,宋军骑兵入谷,黑山监军司才开始点集兵马。

这个时候已经晚了,军令根本就送不到属下部族去,怎么点得起人来?

兀刺海城和附近的据点驻军约五千,杨文广本部步军五千余,配属大半火炮,加上十三郎亲率的数千骑兵,兵力过万。以火器对冷兵器,兵力已占绝对优势了。

黄河北流紧依阴山下,行不多远就进入山谷。谷中地势平坦,中间一条河流,此时正是枯水季,仅底部小溪流水潺潺。谷中气候较暖,牧草返青,比山外明显多了些青色。

这一带的游牧部族早已被骑兵驱赶,路上看不见人影,只是偶尔有黄羊在山间跳跃。周边大片的树林中,不时传出不知名鸟儿的歌唱。

杨文广纵马前行,拐过一个山脚,突然发现谷底溪水中十几个人,依偎在一起,看着行进的宋军。

突然发现百姓,让杨文广大吃一惊,莫不是骑兵搜索不仔细?急忙叫过亲兵,问他缘故。

亲兵叉手道:“将军,小的已经问过搜索的骑兵,他们说这些人是山间的淘金客,附近党项首领的奴隶。离天德军时,对这些人没有交待,他们又没有军器,态度又恭顺,是以让他们在原地。”

“这里产金么?”以前没有人提起过,杨文广也觉得奇怪。“他们是汉人还是番人?”

亲兵道:“多数是汉人,还有一些不是党项人的番人,多是被掳掠而来。”

杨文广想了想道:“现在溪水冰凉刺骨,让他们在河里不是办法。你派一小队人,让他们先在谷中干爽地方扎营,不得四处走动。还有,不管他们身上有什么,一律不得收缴!”

亲兵应诺,快步去了。

这一带大山中矿藏丰富,金矿、铜矿、铁矿之类不少。对于游牧部族来说,一般矿藏难以开采,河中淘金不需要技术,有人力就可以。占住这里的,一直在河中淘金。现在天气太凉,只有这十几个主人不用管其死活的奴隶在这里,天气暖起来,这一带会非常热闹。

处置了那十几个淘金的人,一路再不见百姓,也不见牧民,大军急行,天黑之前到达了兀刺海城下。

这是一大片山间谷地,牧草枯黄,其间散布着大树。山中的降水比山下更多,草场丰美,是游牧民族喜欢的地方。山下降水稀少,黄河水流到的地方,形成星罗棋布的湖泊,与黄沙相伴。

游牧的番人喜欢住在山上,农耕的汉人则喜欢山下的土地,引黄河水灌溉,便成良田。数千年的农牧争夺,山前黄河岸边到处都是秦汉遗迹,山中则遍布游牧的行踪。

杨文广策马立在兀刺海城下,周边的各军依战前计划,各自设置营区,布置炮位,忙碌而又紧张有序。城头静悄悄的,没有动静。

转过身来,杨文广带着亲兵,在兀刺海城前走了一遍,看这里地理地形,与地图上的作比对。

营田厢军的地图作业远远超出了这个时代,不过还是粗糙,并不十分精确,只是个大概。对于杨文广这一级来说,依图布置已经足够,到了营一级就要按照实际进行调整。

兀刺海城紧守隘口,截断这条南来北往的大路。城位于东西两山之间,并不容易攻取。

喜欢风雨大宋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风雨大宋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