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风雨大宋 > 第77章 谁买谁倒霉

风雨大宋 第77章 谁买谁倒霉

作者:安化军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4 14:08:15 来源:书海阁

杜中宵看着两个吏人,各自手中提个大包,藏在身后,低着头急急匆匆过去,对陈希亮道:“签判去知会一声陈提举,我们一起到商场看看。今天的商场里,想来十分热闹。”

陈希亮应诺,快步出了衙门,去常平司请陈旭。

昨天开始,河曲路正式发行钱引,完全代替流通中的铜钱。原则上,除非大额兑换,官府不再发铜钱出去,小额硬币由镀锡铁钱代替。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一方面社会上要认识到铜钱的作用会彻底被钱引和铁钱代替,存铜钱没有用处。另一方面,钱引和铁钱通行后,会慢慢摆脱铜价限制,真实币值会逐渐发生变化。币值一方面跟官方发行的钱引数目有关,跟经济的实际情况有关,还跟交易的便利性有关。最小币值的硬币购买力不能太高,要跟现实的交易习惯相匹配。

随着搪瓷制品在市场上流行,代替了很多原来铜的用途,铜的价值实际一直在下降。在搪瓷最流行的京西地区,毁铜钱铸器已经无利可图,铜钱与铜器巨大的价差逐渐消失。

铜的价值下降,必然会导致铜钱的购买力下降,以铜钱为本钱的钱引购买力也会下降,有一个自然贬值的过程。这个过程会非常缓慢,而且各地不会同步,其实有投机的空间。现在最合适的投机物资是金银,不过官府限制金银买卖,绝大部分的人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发行钱引,中间没有缓冲,一步到位,必然会引起混乱,这一点杜中宵明白,包拯和陈旭等人也明白,早已经做了布置。一只手是放,坚持官方使用只用钱引。一只手是收,作为最大的商业机构,胜州城里的商场物价稳定,那就翻不起波浪来。

不多时,陈旭和陈希亮一起到来,向杜中宵行礼。

杜中宵道:“自用钱引,昨天白天还没有什么乱子,晚上可是热闹得很。领了钱引的人,拼命想要花出去,生意人不想收。店铺关门,街上到处都是想花钱的人,一直到宵禁还有人游荡。昨夜钱引没有花掉的,想来今天会去商场买东西,尽快花出去。难得的热闹,我们一起去看一看。”

两人应诺,带了随从,出了帅府。

走到路上,杜中宵对陈旭道:“提举,你猜今日商场里什么会卖得最好?”

陈旭想了想道:“一是粮食,不管怎么样换成粮食都是不亏。除了粮食之外,柴米油盐酱醋茶,都是日常所需。里面的盐和茶,每日少不了,又不会朽坏,我猜最大宗就是它们。”

杜中宵道:“提举说的不错。不过还有一样东西,尤胜过盐和茶,就是砂糖。”

陈旭听了连连点头:“节帅说得对,是下官疏忽了!砂糖同样不会朽坏,而且价钱高,不管是自用还是送人,不愁将来没有用处。”

杜中宵微笑着点了点头。今天他看见衙门不少吏人,都提了大纸包,分明是商场里卖砂糖时的包装的样子。连衙门里的吏人都信不过钱引,急急去换成了砂糖,何况是普通百姓呢。

陈旭叹了口气:“还好,我们预先估计到了此事,吩咐商场提前备货,凡是不易朽坏的货物,都应有尽有。这些日子储存了足够的粮食,也不怕粮价上涨。”

杜中宵道:“现在河曲路的官兵百姓,其实都是朝廷养起来,百姓才买多少粮?粮价无论如何不会波动的。倒是盐和糖吗——”

陈旭一惊:“节帅的意思,怕百姓一直信不过钱引,真把价钱推上去?”

杜中宵听了笑道:“恰恰相反,我不怕他们把价钱推上去,而是怕将来价钱降了,这些人后悔!”

陈旭听了皱眉:“砂糖和盐的价钱要降吗?下官倒是没有听说。”

杜中宵道:“前两年铁路修到江陵,运输便利,很多蜀地的砂糖商人,结伴到岭南去种植甘蔗。现在已经数年过去了,岭南的砂糖,到了行销天下的时候。还有,今年两浙路修了江宁到明州的铁路,明州蔗糖运入中原费用大降。再加上西北铁路到了凤翔府,蜀地的砂糖运出来也便宜了。几方相加,几个月内砂糖价钱就会降下来。存太多砂糖,到时必然后悔。”

杜中宵自己家里就是种甘蔗制糖的,数年之前陈循就跟一些砂糖商人一起,到岭南布局。侬智高之乱平定,漓江水系与长江水系相连,水陆联运,运费可比川蜀运出来低多了。种植面积增加,运费更加便宜,砂糖产业现在到了爆发的时候。这个时候存糖避风险,不是跟自己过不去吗。

陈旭对此并不了解,听了杜中宵的话,深以为然。又道:“砂糖如此,那盐为何降低?”

杜中宵道:“现在河曲路一带卖的是解盐,虽然用铁路运,运费并不高,但解盐卖价在那里。我们为什么一定要卖解盐?提举忘了,白马监军司为何设在娄博贝?那里有盐池,盐取之不尽,而且比解盐好煎多了。河曲路数州之地,多少盐池?忙了几个月,到了该产盐的时候了。”

陈旭有些茫然地点了点头,自己还是来的日子太短,对河曲路了解的不深。当然,现在三司已经分开了,盐业归盐铁司管,常平司隶户部司下,也没有人告诉陈旭。

盐价高,很大程度是因为朝廷用控制盐价的方式,向百姓收人头税。这个税的成本是很高的,榷盐可不是一纸诏令能解决的事。随着工商业发展,这种形式的人头税越来越没有必要,天下各地的盐价都在下降。河曲路这里更甚,娄博贝是天下数得着的盐池之一,还有煤矿,铁路一修到那里,盐价会降到跟土一样便宜。除了娄博贝外,河曲路还有好几处盐池,根本没有开采的必要了。

发行钱引,必然引起物价动荡。百姓为了避险,会尽量把手中的钱换成物资。能换的几样物资杜中宵想过了,早做了布置,商场里要多少有多少。这几样大宗的物价稳住,就不会有大的风波。

换成粮食是最合算的,现在的粮本就是等同于货币,价格不会出现大的波动。如果换盐和糖,那就只能自认倒霉,通过这次长点记性。杜中宵不是有意要如此,时间正好赶上了。当然,故意不说,是有意对不信任钱引的人的惩罚。钱引代表的是帅府信用,怀疑自己的信用,哪里会有好果子吃。

发行钱引,不只是货币改革,也是对帅府在民间信用的测试。不配合的,当然要吃些苦头。

喜欢风雨大宋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风雨大宋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