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风雨大宋 > 第82章 霹雳车

风雨大宋 第82章 霹雳车

作者:安化军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4 14:08:15 来源:书海阁

两人落座,杜中宵对陶十七道:“从叶县到这里数千里之遥,路上辛苦了。”

陶十七道:“谈不上辛苦。相公不知道,这几个月,我多次去过其余几处铁监,习惯了。相州走得顺一些,京东路的莱芜监和徐州利国监,都要先到京城,每次路上都要数日。”

大规模军改,需要的军器不是从前可比,除了已经正常生产的柏亭监和相州,朝廷大力改造莱芜监和利国监,让其成为军器生产地。陶十七作为柏亭监最重要的技术人员之一,多次押送设备,到这两个地方去。最近半年,黄河以北大半地方都去了。

士卒上了茶来,陶十七道:“对了,我给相公带了一些茶来,俱是信阳军今年顶级的明前好茶。除了绿茶之外,还带了些红茶。听说河曲路苦寒,冬天喝绿茶不好,特意带来的。这茶都是铁监专门在选定的茶山制出来的,外面可是买不到。”

杜中宵笑着摇了摇头。自己建信阳军茶场的时候,就特意选过茶山,制出的好茶常平司用来招待过往官员。后来转运使司、发运司等机构有样学样,都自己到信阳军买茶,作为公使钱的一部分,是这些衙门官员的部分福利。再到后来,京城的一些衙门和铁监等,也都学着如此做。现在信阳军的一部分茶山被各衙门指定,好茶收走,剩下的才会卖到商场。

现在信阳军茶场产的茶,顶级好茶的一部分是贡茶,另一部分归各衙门,商场自己控制的茶山产的好茶,才会流到市场上。因为数量不多,绝大多数都被豪门大户买走,市面上很难买到顶级茶叶。就连杜中宵的家里,也是茶山自己送过去的一部分好茶,从外面买的就不行了。

送礼送好茶,在京西路蔚然成为风气。茶叶有好处,一是讲究产地,再就是等级分明,最顶级的可以抬成天价。这个时候,在铁监这些衙门举足轻重的陶十七等人,就显出好处来了。

用了茶,两人聊些闲话。杜中宵讲些河曲路一战的有趣事情,陶十七介绍铁监的变化。

等到酒菜上来,两人边喝边说,倒也其乐融融。

酒过三巡,陶十七突然道:“相公,你知道柏亭监现在最重要的不是造炮,而是另一样东西。猜一猜是什么?相公绝计猜不到的!”

杜中宵道:“有什么猜不到的?无非是无敌霹雳车。”

陶十七一怔:“呀,相公怎么一猜就着?当年未来河曲时,相公可是一直不想用这神器!”

杜中宵道:“哪个告诉你我不想用的?我想得很,只是难用罢了。别说无敌霹雳车,就是平常的炮车和运粮大车,几个月时间就坏了多少?真用霹雳车,就不用打仗了,天天照料它们。”

陶十七点头:“相公说得对,那神器虽然厉害无比,郭知监花了无数心血,还是太容易坏。改了无数次,前些日子试过,三百里内勉强可用。再远,坏得太过频繁,还不如用重炮呢。”

杜中宵道:“我知道,郭知监来的信里讲过。是我建议枢密院,可以在京城附近,组建一支霹雳车的军队,用来保卫京城。守城作战,三百里足够用了,控制范围方圆千里,京城可以固若金汤。”

陶十七连连点头:“正是,正是!枢密院命令铁监,除枪炮外,要生产霹雳车,两年内要有五十辆出来。他们说的,就是要在京城建这么一支军队。”

杜中宵道:“这是好事。郭知监的无敌霹雳车确实厉害,只是还不完善,沿边不好使用。如果军中不用,那么就难以完善,成个死结。京城周围布置,勉强可以使用,边用边改进,说不定数年之后就真地能用了呢。如果这物事用到这战场上,以后打仗就是另一种样子。”

无敌霹雳车类似于坦克和装甲车,装甲不厚。如果真地能用于野战,对于周边的冷兵器军队,就是无敌的存在。管你怎么排兵布阵,一排霹雳车直接碾过去,多少人都没有用处。当然,战场上攻与守是一对矛盾。霹雳车怕炮,只要有足够的火炮,霹雳车就不再无敌。

战争发展到那一步,战争就成了双方国力的比拼,跟以前完全不同。现在的炮兵,契丹和党项还可以勒紧裤腰带造出来,到霹雳车,他们砸锅卖铁也没有办法了。

据杜中宵得到的消息,最近半年,契丹和党项两国都在全力造炮。特别是契丹,本身不缺铁,吃了火炮的大亏,耶律重元和耶律洪基拼尽全力,一起造炮。两帝并立半年多了,双方一直没有大打,这是原因之一。双方的重城,都堆了一堆火炮在城上,没有足够炮兵,根本就没有进攻能力。

契丹的炮,是用得到的宋军火炮照猫画虎制的,直接铸造而成,没有精加工的能力。火药配方是宋军泄露出去的,大致正确,只是工艺粗糙。契丹制的火炮,威力与宋军轻炮相仿,却沉重了许多,野战完全不是宋军炮兵的对手。用来守城,射程和威力与宋军的重炮相差太远,对宋军还造不成威胁。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党项的炮比契丹重差,由于境内缺铁,哪怕把民间的铁锅砸了,也铸不了多少炮。没有办法,铸了不少铜炮。现在的党项境内市面上已经没有货币流通,回到了实物货币的时代。火药同样来自于宋军,由于他们的运气好,火药水平还要比契丹强一些。

这样一场大仗,火炮和火药的技术不外流是不可能的。吃了这么大的亏,契丹和党项不惜代价也要得到相关技术。钱帛动人心,杜中宵管得再严,还是防不了有人贪图钱财,把技术泄露出去。只是他们技术有限,生产力有限,现在已经是极限。至于跟宋军一样大规模地装备火枪,短时间根本做不到。

凭着几样武器包打不了天下,军队的战斗力,还是要从组织、训练、军心、装备等各个方面,综合提高。军队整体上去了,武器才能够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听陶十七说着最近铁监的事情,杜中宵道:“最近军中跟我当年在随州一样,设了几个军校,整训全军。其实最早设这样的学校,是在铁监,教的是各种技术。乘着这个时候,铁监有没有向朝廷提议,在全国也设这样的学校起来?学校不再是由铁监自己办,而是改成朝廷来办。”

陶十七道:“相公,那样不成的。不是铁监自己办,教出来的人不合铁监之用,再者,他们学会了也未必会到铁监里做事,自己在外面做生意了。”

杜中宵道:“难道现在就能防了在外面做生意?这几年,多少人在铁监里做事,学得会了,到外面开办自己产业的。朝廷办有朝廷办的好处,可以不受铁监的限制,教的、学的内容更广泛些。当然,与此同时铁监还可以自己办,与朝廷办的学校并行不悖,岂不是好?”

陶十七笑道:“这种事情,就不是我想的了。我在铁监里做事,又不朝廷命官,管得了那些?”

杜中宵道:“你现在不是伎术官吗?怎么不是朝廷命官了?”

“相公,伎术官是叙官阶用的,我依然是在铁监里做事,自然是铁监里的人。”

杜中宵听了,点了点头,明白了陶十七的意思。伎术官虽然地位提高了些,但在朝廷眼里,还远不能跟一般的官员相比。要想真正提高地位,需要一个广泛的技术人员阶层,从官僚体系独立出来才行。

用后世的话说,就是要形成一个工程师阶层,官营产业中可以广泛调动,与管理和营运体系的官吏相并列。这个阶层一旦形成,话语权上升,技术官吏才能真正成形。

喜欢风雨大宋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风雨大宋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