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风雨大宋 > 第210章 韩琦到来

风雨大宋 第210章 韩琦到来

作者:安化军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4 14:08:15 来源:书海阁

蓝元震走后,又等了一二十日,进入七月,韩琦才卸任枢密使,到了胜州。

迎了韩琦入帅府,杜中宵道:“河曲这个地方,到了七月,天就凉了。太尉迟迟不来,倒是让我不知道干什么好。现在内外平静,正是最好的时候。”

韩琦笑道:“现在的枢密院,可与以前的不同,我非要等到新任枢密使,才能离开。”

杜中宵问道:“不知新的枢密使是何人?不知军事可是不好。”

韩琦摇了摇头:“贾昌朝相公。他在河北多年,那里的禁军整训参与很多,不算不知军事的人。”

杜中宵默默点了点头,没有说话。贾昌朝专精于经学,是给现在的皇帝讲经而受赏识,实际政务上可没有韩琦的本事。他入朝受重要,显然是皇帝的关系。

入了帅府,韩琦左右看看,道:“当年与党项大战的时候,胜州可不似现在繁华。三年多时间,节帅统帅一路,军功无数,地方发展得也让人不敢相信。”

杜中宵道:“这里是贸易要道,自然商业发展得起来。有了钱,就一切好说了。”

韩琦连连点头:“不错,这几年胜州着实不同,每年京师用的牛羊之类,不知多少来自这里。”

说完,杜中宵向韩琦介绍了河曲路和胜州的官员。富弼与韩琦当年曾经一起主持庆历新政,交情深厚。只是性格不同,私下交往不多。现在再次相见,格外亲热。

职位交接不是一天能完成的,杜中宵看天色不早,对韩琦道:“我在后衙备了酒筵,为太尉一行接风洗尘。接下来的几日,交接完事务,我再告辞。”

韩琦道:“节帅不必急于离去,西北事务还多有请教的地方。朝中御史再多任几日没有什么,我没有节帅教导,只怕误了西北大事。”

杜中宵道:“太尉先前掌枢密院,来西北任职,必然大计已定,还有什么疑难?”

韩琦道:“节帅在西北三年多,打下来了一个河曲路,又恢复西域,天下间再没有一个人比你更懂西北。节帅应该看得出来,狄太尉帅秦凤路,我来河曲路和安西路,朝廷有意党项。如何打党项,朝廷虽有初步议论,大的方略却未定。此事惟有节帅能够说得清楚,如何肯放过?”

杜中宵笑着摇头,连说不敢。两人有当年一起指挥对党项战事的交情,这些年文书不断,有格外的交情。严格来说,对党项胜后,韩琦入京城为枢密使,全军整训,其实就是韩琦在内,杜中宵在外,两人互相配合才搞起来的。不过杜中宵个人不喜欢与官员结党,私下交情并不深厚。

到了后衙,已经备好酒筵,众人落座。

杜中宵举起酒杯,对众人道:“我在河曲路任经略,到今天已经三年多了。做的好做的坏,都已经过去了,没必要再说了。现在朝廷已经定了,我入京城为官,河曲路交由副使富弼。另再派韩太尉到河曲路来,任河曲路、安西路经略使。今日韩太尉到了,我们且饮一杯。”

众人饮了酒,韩琦道:“三年多前杜节帅来救唐龙镇时,我是河东路经略使,一起指挥了对党项的战事,大获全胜。今天再来河曲路,与诸位同僚,一起共事。”

众人一起问讯,又饮了一杯酒。

酒过三巡,话题慢慢放松,众人各自说话。杜中宵和韩琦、富弼、张昇、包拯一起,议论着现在党项那边的局势。两个枢密使放到党项南北,摆明了要对党项动手了,也没什么避忌。

富弼道:“对党项开战,若从地理来看,最方便的地方是山河关。离着那里不远就是河州,有铁路到达,而山河关则宽近十里。当然,党项也知道那里危险,这几年一直持续加固,要攻破可是不容易。”

包拯道:“还不止如此,这几年党项封锁贺兰山,不许百姓出山。河州虽与党项极近,却没有贸易往来,也没有人员往返。显然党项对山河关,看得是最重的地方。”

韩琦点了点头:“是啊,河曲路多次奏报,山河关敌人把守极严。而且从那里入党项,要过几十里山中谷道,很容易被袭击,是要慎之又慎。不过,对党项开战,河州的人马不能少。”

张昇道:“那是自然。不然党项知道朝廷没在那个方向派兵,必然抽调人马到他处。因为铁路到了延州,党项没有办法抽调横山兵马,现在他的人手可是不足。”

杜中宵道:“有了铁路,现在陕西的局势其实与以前已经不同,攻守异势。真正重要的地方,是火车到达的地方,无非是镇戎关和延州。自延州进攻,要过横山,交通不便,不适宜大规模出击。真正对党项威胁最大的一地,是镇戎军,这也是朝廷派狄太尉到秦凤路的原因。”

韩琦道:“依节帅看来,从山河关南下如何?”

杜中宵摇了摇头:“这几年,我对党项山河关的形势很了解。他们自从顺化渡一战吃了亏,知道那里可以快速到达兴庆府,派了大军在那里驻守。而且是各军分守,诸城接应,正兵辅兵相加,有十几万兵马。要攻破山河关,必须派大军,从党项人手中拼死夺关。说到底,与南边灵州相比,有些不值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韩琦点了点头:“依节帅看来,还是从镇戎军北攻为好?”

杜中宵道:“兵无常势,现在看起来是这样。不过,真正打起来,就要灵活应对了。”

韩琦道:“是啊,兵无常势,真正打起仗来哪里会跟想的一样。实话说,此次到河曲路来,临行前朝中吵得十分厉害。许多大臣认为,就依照现在的格局进行布置,战事必然就会依他们想的来。特别是去年节帅平西域,带了数万兵马无惊无险,几无大战,便就开拓数千里江山。他们以为,战事都会跟节帅一样,就那么平平淡淡,派兵马过去,就打赢了。”

杜中宵听了不由摇头:“西域一战,确实是对手太弱,没有经过大战。但也不是那样容易,闭着眼就能打赢。战争一开,哪里急哪里缓,其中无数取舍,哪里那么容易。”

富弼和张昇两人一起摇头。张昇是跟张岊在一起,一直在前线督战,自然知道,西域仗不大,但路太远,众军都跑吐了。富弼则一直跟杜中宵在一起,多次意见不一,被事实教育。他们两人都是半路调到河曲路,对于火器军队不熟悉,需要一个熟悉的过程。

包拯道:“现在有了铁路,数千里几日之内就可以到达,与以前不同了。以朝廷国力,党项差之千里。只要前方诸将,按部就班,不乱指挥,灭了党项应该是应有之意。”

杜中宵道:“不乱指挥,这四个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可就难了。要想事情成功,有一千种一万种办法,找到合适的就行。但同样的办法做事,在这一时这一地可以,换个地方,换个时间就未必了。带兵的将领就要明白,天时地利,万万不可以搞糊涂了。可每次失败,不都有这种错乱做法吗?”

通观历史便就明白,自秦以后,战时乱指挥的事例可就多了去了。真正堂堂之阵压倒对方的战事有几次?特别是各种兵法,千变万化,存于一心,战场各种事情都有。战争的指挥者,因为种种原因,往往非常随意。许多都是自恃兵强,以为随便派个将领去,都能够打赢战争。

现在非常时期,火器刚刚代替冷兵器,宋军有巨大的武器优势。只要没有骚操作,可以轻松灭掉党项。可这几年的战功多是河曲路大军,对于其他军队来说,那可就难说了。

战争是系统工程,军队是一个整体,从将领士兵到制度,宋军其实还一团乱麻。

喜欢风雨大宋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风雨大宋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