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风雨大宋 > 第42章 聚饮

风雨大宋 第42章 聚饮

作者:安化军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4 14:08:15 来源:书海阁

讨论过前线局势,回到座位坐下,赵祯道:“自明日起,有闲暇中丞便来天章阁,讲解军中作战事宜。我会选大臣——主要是翰林学士,听中丞讲解。对了,京城军校中多有你的旧部。你到了京城,听说除了一个多年随在身边的武松,其他人还没有拜见过。”

杜中宵道:“他们都是朝廷兵将,我既然已经交出兵权,自不该来往。武松是我在永城时,看他天赋异禀,特意提拔带在身边的,自然与别人不同。”

赵祯道:“总是同僚一场,也不能过于不近人情。明日起,你可以到军校去熟悉一番,看看那里如何。现在朝中的大臣,多有闲时到军校去,学习一下现在的军队怎么打仗。只是年龄大了,许多人也学不到什么,只知道跟以前不同。”

胡宿道:“这是难免。臣今年六十有二,也曾找军校中用的教材看过,也到军校中听过,却茫然不知道他们在讲什么。朝中的大臣,只怕多是如此,想学,却实在学不动了。”

欧阳修道:“依臣所观,到军校中去学习的大臣,大多都是茫然不知讲些什么。反而是一些年轻的馆阁官员,能够理出头绪,学到些东西。”

赵祯道:“此是没有办法的事,杜中丞所定的军中规矩,如何打仗,是多少年总结出来,又经过实战检验的,一时之间,哪里能够学得明白?”

杜中宵道:“朝中大臣,其实不必对军中事事皆懂,只要知其大略即可。”

欧阳修道:“可现在军校之中,都是从最基本的士卒演练讲起,哪里能知其大略。”

杜中宵突然想到,军校实际是为军中培养将领所用的,而且是针对中下级将领。对于大臣和高级将领的教学,其实并没有对应科目。在河曲路时,其实也没有几个高级将领,不会在这上面下功夫。高级将领所学的内容,跟中下级将领是大不一样的,主要是以战略为主。而像怎么训练士卒等等,对于高级将领来说并没有太大用处。现在没有办法系统培养将领,应该专门对大臣和高级将领培训。

此事还是等自己了解了京城军校,再提出来较好。而且合格的高级将领,现在实在不多,编写教材等等,都是麻烦事。军事体系,当作科学研究,本来就非常复杂。

聊到夜半,赵祯才吩咐散去。杜中宵与三位翰林学士谢过恩,一起出了大内。

到了东华门外,街道上还是热闹非常。街上人流如织,各路小贩或是在路边摆摊,或是挎个篮子高声叫卖。东京城号称南河北市,南河自然是大相国寺前的蔡河航线,北市就是这一带。

欧阳修道:“天色还不太晚,我们不如找个酒家,饮两杯淡酒如何?”

王珪道:“如此正好。这个时节回家,也是无事可做。”

杜中宵正要与朝臣交往,自然也不推辞。

胡宿道:“那便到南边的高阳正店去,那里一味炙羊肉极是入肉,他处不可比。”

四人结伴,带着随从,一路南行,到了宣德门转向东,到了高阳正店。这里离着杜中宵家不远,倒是方便。杜中宵自到京城,连自家附近的酒楼都没有搞清楚。

夜已深,高阳正店门前的彩楼下空荡荡的,只有几个小厮站在门外。附近的街道上,还有稀稀拉拉几个摊贩,卖着各种吃食。由于离相国寺不远,街道上还有不少行人。

见到四人过来,小厮急忙上前。一边问候,一边引着四人进了彩楼。到了二楼临街阁子里,四人坐下来,叫了酒菜,小厮自去安排。

胡宿对王珪道:“你与杜中丞是同年进士,一直做清贵词官。人言词官是晋升之阶,到了今日却是中丞官位在前,倒是本朝罕见。”

王珪道:“如何能比?杜中丞在京西路、河曲路,立下了多少大功?本朝有今日,内外清明,有多少是靠着杜中丞来的?我不过写写文章,当然无法与中丞相比。”

御史中丞跟翰林学士一样,都是四入头,做得好了下一步就可以做宰执,地位相差不多。但差遣如此,官位可就差得多了。杜中宵已是尚书,王珪未到侍郎,相距甚远。这还是中进士前,王珪就已经为官多年,不然不可能现在做到翰林学士。

杜中宵以边帅入京,年纪又轻,功劳又大,许多大臣愿意结交。宰执倒也罢了,他们地位本就在杜中宵之上,朝廷又禁止宰执跟御史中丞有什么关瓜葛,翰林学士之下的官员,可就没那个忌讳。

欧阳修道:“杜中丞以而立之年,立军功无数,连败强敌,实在社稷之臣。”

杜中宵拱手:“诸位过眷。不过是时机到了,正好赶上而已。”

欧阳修笑道:“到边地为帅的官员多了,如何其他官员就赶不上呢?中丞连败契丹和党项,重新恢复西域,此立国未有之大功。任期一到,便放手兵权,入朝为官,实在是我辈楷模。”

杜中宵连道不敢。

此时酒菜上来,小厮摆在桌上,为众人满了酒。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胡宿举杯,道:“今日第一次与中丞饮酒,实是不易。且满饮了此杯,慢慢说话。”

众人饮了酒,把酒杯放在桌上。各自吃菜。店里的炙羊肉是胡宿推荐的,杜中宵尝了,觉得酥嫩可口,果然不是其他地方可比。京城里的大酒楼,都有自己拿手菜肴。

喝了一会酒,说过几句闲话,欧阳修道:“中丞,此次对党项之战,看你对前方并不满意。如果出了差池,中丞以为,会不会有什么风险?”

杜中宵摇了摇头:“只要前方不捅出天大的篓子,又能有什么风险?党项号称有兵七十万,其实真正能拉到前线作战的,不过二十万人。狄太尉三十万大军攻党项,党项哪怕倾全国之兵,也无法抗衡。太尉兵力猥集一处,便就是因为如此。只要不分散兵力,党项便无可乘之机。”

胡宿道:“如此说来,狄太尉的打法虽然有些笨拙,却是一条万全计策?”

杜中宵摇了摇头:“实不相瞒,万全过于夸大了。行军作战,最重要的是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三十万大军聚集一处,可谓知彼,而不知己。现在军队用的是火枪火炮,真正展开作战,要有距离。配合当地地理,这个距离主帅应该清楚才是。现在猥集一处,遇敌只有少部作战,不遇敌只能临时派兵出战。依我的估计,如此布置,三十万人也只能当作十几万人用了。”

欧阳修听了不由皱起眉头:“中丞如此说,岂不是说狄太尉一路,其实只要十几万人?”

杜中宵道:“不是这个意思,内翰误会。现在铁路只到镇戎军,不从那里出兵,又能从哪里呢?而是说,三十万大军,应该先派兵尽快扫清天都山党项之敌,而后尽快出葫芦川展开。一路攻鸣沙,一路占住盐州,彻底扫清灵州以南之敌。三十万大军布置得当,足以把兴灵州团团围住。”

欧阳修点了点头,有些明白杜中宵意思。三十万大军的正常作战范围,正面铺开数百里,纵横也有一两百里,实际把整个党项核心区覆盖了。宋军的打法,应该扫清葫芦川两则之后,迅速展开。

杜中宵道:“现在这个打法,因为双方实力过于悬殊,应该也能得胜。但我以为,胜了也不是什么好事。有了这个例子,以后的将领不吸引教训,依然如此作战,白白浪费军力。”

欧阳修笑道:“有什么办法?自从军队换用枪炮,也只有河曲路兵马用得顺手,其他军队难免还有疑虑。有几次战事熟悉,以后会慢慢好起来。”

王珪道:“确实如此,只要能胜,就一切好说。”

饮了一杯酒,杜中宵道:“这种胜利,难免朝廷要付出太多物力。这几年,由于天下开了工厂,又有商场储蓄所等,钱粮多收,诸位官员都觉得没有什么。其实,自从建了铁监,地方工厂聚集,便就有许多事情去做。只是一直拖在那里而已。一旦要做,就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这些钱,本来是有用处的。更加不要说,北边契丹,耶律洪基已经反守为攻,两帝相争,很快就要出结果了。”

说起契丹,众人神色都凝重起来。契丹可不是党项可比,治下人口众多,兵精粮足。而且国土极为辽阔,战略纵深数千里。一旦统一,就是宋朝大敌。

以前,两国实力相当,互相忌惮,最后形成了僵持之局。宋军无力收复幽云,契丹无力南下,是一种宋军劣势的战略平衡。现在不同,宋军明显占了上风,战略平衡已无法维持。

只要契丹统一,两国必然对立,前线必须要维持大军。三十万军队陷于党项,宋朝河北路还可以支撑,河曲路明显成了弱点。实际的战略形势,不允许狄青慢悠悠攻党项。

喜欢风雨大宋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风雨大宋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