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古典架空 > 穿越逃荒之我带全村奔小康 > 第186章 寄死窑

穿越逃荒之我带全村奔小康 第186章 寄死窑

作者:雨霖铃的新生活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4-05-14 15:01:38 来源:书海阁

“我就知道!”章小林激动极了。

以她目前接触过的几位小脚人士来看,能下定决心给女孩裹脚的人家,大部分是非富即贵的上流阶层。

少部分中等人家,则是想借着这波流行风尚,给女儿攀上一门好亲。

可以肯定,包二娘的娘家绝不是一般的平头百姓。

“爹!对了,哪个是你爹,叫啥名字?”章小林急得跟着一块儿喊,唬得旁人吓一跳,这爹可不兴瞎认啊,容易引发家庭矛盾。

包二娘眼瞅着他爹就要离开城墙,又急着高声叫喊了几句,方回道:“我爹字子大。”

明白了,章小林双手拢在嘴边,“包子大,包子大,你女儿现在我们手里。”

城墙之上,一位幕僚对前面的师爷道:“子大先生,下面好像有人在找你。”

“找我?不可能吧。”包子大从女墙上往下看,只见有好几人冲着他挥手,他不悦道:“这些人我不认识啊!”

“爹啊!是我呀,你把二娘忘了吗?”城墙下的包二娘急得跳脚。

包子大的视线转到包二娘身上,这才恍然大悟,嫁出去的女儿抛出去的水,他差点忘了自己还有一个做寡妇的女儿。

“是我女儿,天可怜见的,竟然从武威城逃出来了。”

已经走开一段距离的知府,闻言探身向下望去,见城门外百姓并不多,大部分人因躲避北军,还没来得及回转,正好可以给师爷做个顺手人情。

“把那女人拉上来!”知府正好看到一旁有现成的工具,便吩咐守卫放下筐救人。

章小林鼻子都气歪了,这知府好生讨厌,拿走印信不还说,还见死不救,放一个筐有什么用,这么多人都在城外等着呢。

“放我们进去!否则……”章小林一把抢过龙大当家的弯刀,横在包二娘脖子上,“否则我就杀了她!”

众人惊呆了,随即反应过来劝道:“冷静啊!可不敢这样,没看到上面还有弓箭手吗?”

城墙上那么多士兵又不是吃素的,只要下令放箭,大家都得一波带走。

包子大有些纠结,二女儿命不好,原本打算高嫁,提升家族阶层,结果最后嫁个商贾之家成了寡妇。

但说一千道一万,毕竟是自己的亲生骨肉,怎么可能见死不救呢。

包二娘此时非但不怕,还把脖子往刀口伸了伸,“爹啊,都是武威城百姓,放他们进城吧。”

“别做傻事!”包子大硬着头皮对知府道:“王官人,他们既有梁知府的印信、公文,不如就放他们进京报信去吧。”

王知府本担心城中物资不足,只要他们不在城中停留,自然无虑。

而且有梁知府的印信和公文,也能证明他们的身份不是北国探子,安全性方面不用多虑。

“也好,且放他们进城!”不得不说,王知府真是给足了包师爷面子,或是因为包家大姑娘是他最宠爱小妾的缘故。

随着城门打开,不少逃难者疯了似地涌过来,龙大当家安排武威城老弱等先行进城,自己则带着包二娘押阵。

王知府皱着眉头看着一群老弱冲了进来,颇有些不满,“怎么竟有这么多该死之人?”

包子大一旁解释,“各地风俗不同,武威城并无寄死窑。”

“不好,很不好,这个完全可以有嘛。”

在资源匮乏的某些地方,弃老风俗大行其道,而寄死窑就是将老人关进形同瓦罐的坟中。

由子女每天送饭之时垒上一块砖,一年之后,将窑口堵死,几年后,再进行二次埋葬。

王知府很不愿意接收这么多老人,毕竟老人除了耗费粮食,毫无利用价值。

所以当龙大当家请求他收留一部分老人在落叶城安身时,王知府断然拒绝。

“本城即将面对北军,物资本就紧张,若是任由难民入住城中,不免疫病横行,我还是给你们开上一张凭由,且去外地谋生吧。”

虎威城和落叶城挨得很近,说起来两城百姓大多沾亲带故,且方言又相似,按理逃难的百姓最适合在此处落脚。

龙大当家欲要再说,却不想城外百姓此时一窝蜂似地冲来,大力推开城门。

团结就是力量,门后的士兵和百姓们互相较力,期间有不少难民溜进城中。

王知府看得眼角直抽抽,立即对守卫下令,“放下千斤闸!”

千斤闸本是为了防止敌军攻城,而设置了一道从上而下的大铁门,由城墙之上的绞盘控制,一旦放下,凭人力很难撞开。

可惜的是,这玩意没先挡住北军,反而把城外百姓阻拦在外,引得众百姓纷纷叫骂。

王知府对着城外百姓大喊道:“莫怪本官心狠,于其全部死守城中挨饿,倒不如赶紧逃命去。”

众人闻言极为愤怒,“狗官说得好听,你就是见死不救。”

“放我们进城,北军来了,不还得要靠咱们守城吗?”

“狗官!”

不管他们如何叫嚷,千斤闸最终还是轰然放下,事已至此,城外百姓仍是不肯散去,他们寄希望于王知府良心未泯,重新抬起大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可直到北军先锋部队到来,城门仍被关得死死的,见势不妙的逃难者立刻推着车、挑起筐又忙往城墙两边躲避。

听到北军前来,急忙奔向城头的王知府见敌军人数不多,心下放松道:“此处城高墙厚,只要不出城迎战,北骑再厉害,也不能拿我等如何。”

他命士兵们注意戒备,自己则带着幕僚走向龙大当家一行人。

“北军来者不善,本城怕是难以抵挡,我且修书一封,你们带着前往京城,务必赶在城破之前搬来救兵。”

说完后,王知府便带着众人来到府衙,管吃管住休息一晚,章小林等人顺便补充了必要的物资,准备翌日天亮时分离开。

当晚,北军趁着月黑风高,发起了一波火攻,幸好落叶城士兵警醒,零星飞来的火箭,并未造成重大损失。

待到天亮后,龙大当家贴身收好王知府准备好的公文,以及梁知府的印信。

包子大因担心城破危及妻儿安全,雇来几辆马车,将全家老小送回故里,此次正好同行,方便互相照应。

“人呢,怎么感觉少了许多?”赵二当家出发清点人数,才惊觉不对。

小钉子凑到他身边小声道:“我没告诉你,昨晚有好些人偷摸着翻墙跑了,说是去投亲靠友。”

既然王知府不肯收留,他们索性偷渡当黑户,至于剩下一部份人,则打算到人生地不熟的地方落脚,重新开始新生活。

龙大当家带着众人从城南离开落叶城。

王知府目送他们远去,总感觉鸡蛋放进同一个篮子不保险,便对包子大道:“子大先生,军情紧急,咱们的急递铺兵可还在?”

“啊这~,实不相瞒,原本驿站还有几名铺兵,只因生活困顿,跑的跑,逃的逃,如今只剩一人了。”

王知府烦躁地挠了挠后脑勺,“有就行,让他带着牌子和银铃,赶紧往下一站送信,就说北军来了。”

而北军来了这个消息,此刻早已在京城掀起轩然大波。

高太师紧急请来宋太尉,双方见面寒喧过后,便直接打开话匣子,“收到信了吗?北军大举压来,你可有什么良策?”

“台城那边有辛无病坐镇,暂时问题不大。”宋太尉紧皱眉头道。

高太师不愧是博闻强识,脑子里略转转,便想起是何人来,他担心道:“此人原是刘将军手下,信得过吗?”

刘将军自被冤死后,他原来的手下将领俱都被打压过,就怕此人心中怨恨,不听命令。

宋太尉揉着眉心,“如今朝中能带兵打仗的将领不多,辛无病虽是原刘将军属下,但还算听话,前阵子平化围剿茶匪还有功呢。”

正因如此,他们才将辛无病调至台城,原本是为了打击日益猖獗的走私行动,如今倒是赶巧。

对于高太师来说,将领统兵能力弱些都不打紧,唯有忠心二字最是紧要。

“那我就放心了,此次北军突然大举来犯,实在奇怪,难道是我们怠慢了北国新君不成?”

高太师实在不理解,要知道为了为促成两国和谈,他可没少费功夫,甚至为了不激怒北国,他都不惜自废武功,减少了许多边防驻军。

没想到,北国说翻脸就翻脸,这样看来,两国订的盟约比草纸还不如。

“是啊,难道是咱们提的条件,新君莫日根不满意?”

宋太尉越想越气,大楚好歹占据中原肥沃之地,人杰地灵,每年送上的真金白银,怎么就喂不饱北国的恶狼呢?

“明日早朝廷议,看看是个什么章程,是和还是战呢?”高太师个人趋向和谈,毕竟相对庞大的军费开支,和谈要交的银子可少多了。

而且两国交战,依目前大楚的兵力情况来看,输多赢少的概率极大,一招不慎满盘皆输,那可真是寡妇死了儿子---没了指望。

宋大尉没好气道:“战?咱们拿什么战?”

整个大楚都重文轻武,人人都以文弱书生自居,个个手无缚鸡之力,满大街都是插花带香的男子,哪里还有半点阳刚之气。

楚国兵力是不少,可士兵地位低下,不少人参军只为拿着兵饷糊口,没有经过操练,哪里能杀敌。

而且最关键的是,大楚无马,若是北军骑兵大举攻来,不消几个回合,机动性能不强的楚军就会被踩踏成泥。

“哎!”两位老臣同时叹了口气,这可是积重难返的事情,若是像太祖时期兵强马壮,何惧北军如此。

翌日廷议,其实也就是走个过场,这里朝中大部分官员都是高太师提拔上来的,心中早有决议。

各官员互相猜测,就想知道为何北国违反约定,这也太没有契约精神了。

“想来两国之间,是不是有什么误会?”

“莫日根登基后,咱们还派了使节庆贺呢,没听说有什么不满啊。”

“不如两国坐下来再和谈一番,也好化干戈为玉帛,以免生灵涂炭。”

傻皇帝坐在上首,听得很不满意,哼哼唧唧地扭动屁股,如坐针毡般地不安。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好在朝堂之中也并非一言堂,立时有人出言反对,“圣上,臣主战!”

高太师视线一转,便见是他的死对头,原来御史的赵中丞,后来升任参政知事,也算实权人物。

朝中御史一派都很给老上司面子,纷纷出列奏道:“臣等附议!”

傻子皇帝此时很高兴,“打仗好,我喜欢!”

高太师老脸拉得跟驴脸似的,“圣上,这可不是闹着玩的,会死人的。”

而对于赵参政的提议,他一点也不意外,反正两人每每都不对付,不过少数服从多数,他们几人再怎么蹦跶,也掀不起浪花。

高太师对于赵参政接下来的说明,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根本就没仔细听。

他脑子里还在盘算着国库里有多少银两,够不够送给北军,以示诚意,而且和谈人选也很重要,选谁去呢?

正当他脑子里胡思乱想之时,便听见一道熟悉的声音响起,“不如两步同时走,一边和北军和谈,另一边从江南召集大军。”

这主意很妙嘛,完全可以两手抓嘛。

高太师看着自己的好大儿,不禁满意地抚须,果真上阵还得是父子兵,高家以后有靠啦。

其他大臣心知高太师乐开了花,纷纷第一时间送上彩虹屁,“大公子此言对极,进可攻,退可守,此计妙啊!”

“虎父无犬子,还是太师教子有方,咱们怎么就想不出来这个好办法呢。”

赵参政嫌弃地白了一眼殿中众人,腹诽不已,“全是溜须拍马之徒。”

廷议的结果出来后,由专人起草、皇帝审核盖印后,下发各部官员执行。

可殊不知,此举虽将大楚主力部队布置在台城一线,可相对的,其它地方的防线便有所减弱。

而另一边,龙大当家等人经过连日奔波,终于离京城越来越近。

此时随时的众人不多,大部分人早已分开在各地落脚,每分出一批人,便会留下地址,相约着日后安定下来,走走亲、认认门。

龙大当家眼瞅着远方城墙像一条灰色卧龙,便道:“咱们把信一送,就赶紧回吧!”

“别啊大当家,咱们好不容易来一趟京城,不得看看热闹再说。”

“听说京城好吃的、好玩的,应有尽有,来都来了,可不得看看。”

章小林看向不远处的宏伟道观,道:“先别急,我得去找一个老家伙麻烦!”

喜欢穿越逃荒之我带全村奔小康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穿越逃荒之我带全村奔小康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