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古典架空 > 穿越逃荒之我带全村奔小康 > 第203章 铁匠学徒

章里正唬了一跳,直言太破费,现在哪哪都是要用钱的地方,能省一点是一点。

章小林心情大好,“今儿是个大喜的日子,合该全村同庆,再说我早答应回请的,不能食言而肥。”

白嫖的宴席虽然香,但这种薅全村羊毛的事不能干,人情往来,总得有来有往才能持久。

章里正见劝不下,只得答应道:“行,那我回去先安排着。”

待目送装满粮食的马车走后,只剩下龙大当家的马车还在门外,“小林,你不是要订契吗?我正好去衙门一趟,把白契给你换成红契。”

白契是民间买卖的契书,有买卖双方及中间人的签字画押,但是没什么法律效力,若是打起官司怕是说不清楚。

索性拿着白契去官府加盖大印,登记上册比较好,唯一不好的是得交笔不菲的税金。

“行,那订完契后,正好去城里叫上陈押司他们去酒楼吃一顿,我还得找个大厨呢。”

这边郭家侄子请人写了一份活卖契书,章小林接过契纸细看,只见契纸所书虽是楷体,但俱是连笔字,且一点地脚不漏。

显然这是民间智慧,防止有人在空白处添置文字,弄虚作假。

双方在郭家族老的见证下,一手交钱,一手交契。

买卖成交,郭家侄子万分不舍,“若不是税赋、徭役猛如虎,我也不必出卖祖产,真是愧对祖宗。”

章小林拍了拍他的肩膀,安慰道:“这是活卖契书,到了期限,你按原价赎回就是。”

至于什么通货膨胀、利率之类的问题都不用考虑了,她现在就想着明年赶紧种水稻,什么金本位、银本位,都没有粮食来得坚挺。

章小林揣着契纸回到自家小院,郭家侄子很自觉地立在门边,继续行使门子的职能。

龙大当家还夸他呢,“大丈夫能屈能伸,是个人物。”

“上有老下有小的,混口饭吃吧。”虽然他现在手头上有钱,但那是买地的钱,打死不能动。

龙江听说他们要去汾城,顿时有了兴致,便也想跟着进城逛逛,尤其想见刘大娘。

“哎哟,公主殿下……不是,我的大小姐啊,这里民风彪悍,还是要注意安全啊。”郑元生怕有什么闪失,伸手拦着。

龙江委屈极了,假太后将她关进宫中,堂堂大国公主,却每天只能对着四角的天,四方的砖,好不容易来到民间,竟然还要被限制自由。

“连你也要拦着我吗?”

章小林见郑元面色纠结,主动当起和事佬,“放心去吧,北军暂时还打不进来。”

随后她对卧在花园一角,正在懒洋洋打盹的二郎神道:“不用守着了,下面没银子,今天进城,你就当保镖吧。”

狗有时候比人好使,就冲着二郎神的指挥属性,真遇上歹人,一吠百应,全城的狗都是它的大头兵。

二郎神抖了抖毛皮,懒洋洋跟在龙江脚边。

郑元想想连小皇帝都在汾城读书呢,那位大人物都没啥事,公主就更没什么问题。

当下龙大当家赶着马车,黄工头和郑元分坐在车辕上,章小林和龙江钻进车厢,一行人慢慢来到汾城。

黄工头以往只在雁城一带生活,对于汾城比较陌生。

但自从他被北国人带到草原上后,接触到不少好铁锅,经过几次小心翼翼地打听,才知道这些品质优良的铁锅均来自汾城。

对于一名求知若渴的铁匠来说,当学徒是个不错的学艺方法,当然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学徒有给师父养老的义务。

不过,只要能学成出师,他就可以彻底告别打马掌的日子,靠着打铁锅和农具,生活还能过得。

众人分头行动,章小林先将龙江和郑元送到一窟鬼茶坊,也不指着他俩干活,只要能安静听书、喝茶,不给茶坊添乱就成。

而龙大当家则带着契书去衙门找陈押司等人,大伙约定去福乐居聚一聚。

章小林则和黄工头前往铁匠铺,取回原订的铁管,“掌柜的,我的货做好了没?”

见有人进来,掌柜放下手里的铁铗子,用布巾擦了擦头上的汗水,“客官,你订的什么货啊?”

“你忘了,就是这么粗、这么长的铁管……”章小林双手比划着。

果真贵人多忘事,她这才离开多久,这么高难度的铁管难道没有给掌柜留下深刻印象。

掌柜立时醒悟,咬牙切齿道:“原来是你!”

黄工头敏感地察觉情况不对,不由悄悄后退了几步。

“怎么?一根铁管都没做出来吗?”章小林有些失望,虽说铁管的加工要求是有点高,但只要耐心些,做还是能做出来的。

掌柜闭目压下心头火气,勉强扯出一个笑脸,“客官稍等!”说罢,便转身往后院走去。

黄工头见人走了,这才上前小心道:“干我们这行的,火气都大,你是不是得罪他了?”

章小林困惑地摇头,“没有啊,就是很正常的买卖,我掏银子,他给货,公平得很。”“是吗?”黄工头怎么感觉掌柜气得要爆炸了,看着就不是一个良善的,在这里做学徒怕是会受苦。

不多时,一个满脸麻子的老头冲了出来,“人呢,是谁要的货?”

“老头,你慢着点啊!”掌柜捧着几根铁管,在后面紧跟着。

章小林见左右无旁的客人,指了指自己的鼻子,犹豫道:“也许、大概、可能是我!”

老铁匠好奇地打量了章小林一眼,柔声问道:“小老儿能不能问问你,要此铁管何用?”

掌柜一把将铁管堆放在柜上,没好气道:“为了这几根破管子,忙得没日没夜的,若是做出来没屁用,这批货我宁肯重新融了。”

他话还没说完呢,就被老铁匠虚踹了一脚,“胡说什么呢,费这么多心血做成的,岂能说融就融,不过这东西不会真做烧火棍吧。”

章小林忙摆手,“开玩笑呢,这东西可是划时代的产品,至于用途嘛,反正它是用来自保的。”

“那做出的成品,能不能给小老儿看看?”

“当然没问题!”

她取来一根铁管仔细看了看,发现几乎看不到接口,铁管也做得非常笔直,摸了摸内壁,非常光滑。

“怎么样?还合用吗?”老铁匠看着自己从无到有一点点打制出来的产品,就跟看自己孩子似的,生怕被人嫌弃。

章小林很满意,“非常不错,没有砂眼、接缝,你老的手艺可真好啊!”

老铁匠得了夸奖,兴奋的红光满面,反观掌柜却是一脸挫败,“做这东西太费人力、心血,以后还是不要做了。”

老铁匠本就是黄土埋半截的人,为了做几根铁管,干脆又在后院支了炉子、风箱,每日茶不思、饭不想,天天对着铁管又敲又打。

可以说这几根管子,完全是他用心血磨出来的,人也差点提前到地府报到。

章小林对此感激不尽,仅靠苍白无力的语言,实在无法表达出她心情,于是她大方地掏出银子,“辛苦了,买些人参啥的补补气血。”

老铁匠还待推辞,掌柜的却一把接过,“是该好好补补,牙齿都快掉光了。”

掌柜的把银子塞给老铁匠,又去柜上取了一包零配件,“这是根据你图纸打的,比铁管好做多了。”

章小林把零件收好,转眼看到地上堆放着铁锅,此时黄工头也注意到了,并且他一眼认出这正是草原上充作原料的锅。

掌柜的见他们都盯着锅看,便道:“最近台城那边局势紧张,估计这批货要砸在手里,你们若要便算个成本价。”

好锅是好锅,不过黄工头是来拜师学艺的。

章小林见黄工头有些拘谨,便主动相询:“你们生意咋样,还招学徒吗?”

掌柜摊手,“你也看到了,才秋收完,没人买农具,最近台城又没大单,哪里还需要人手。”

黄工头现在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虽然现在住在章田村,暂时衣食无忧,可人总是要往前走的。

于是他硬着头皮问道:“我也有些打铁经验,你看能不能收我当个学徒工,打个下手什么的。”

铁匠的手艺好不好,从脸和手上就能看出,长年在火炉边,时不时就会被火花烫伤,手、脸麻子数量和技术成正比。

老铁匠一看黄工头的手,便知他是经验丰富的铁匠,可不是什么都不懂的小白,“你曾在哪里高就?师承何处?”

黄工头没瞒他,便将自己的身世、遭遇一五一十说了,听得掌柜同情心大作,暗自打定主意雇佣他。

虽说赚大钱难了点,但攒点糊口的小钱还算凑合。

可老铁匠越听越皱眉,“雁城?你是不是姓黄?”

“咦,你怎么知道的?”黄工头回想片刻,发现自己并没有透露姓氏,不禁大感震惊。

老铁匠有些动容,“真是缘分呐,临到老了,竟然还能让我找到你们。”

当下两人对着籍贯、姓名,发现大家都姓黄,竟是失散的亲人。

“以前我们做匠人的苦啊……”老铁匠年纪大了,总爱回忆往事,当下又把匠人的苦难生活絮叨了一遍。

黄工头细听后才了解到当初家乡发洪水,当时还是小铁匠的老铁匠和小叔一家分开逃难,结果几经辗转,最终在汾城落脚。

老铁匠多次找过往商人打听小叔一家的消息,可却音迅全无。

“没想到小叔的腿脚够好的,怎么跑得那么远?”虽然雁城也是大楚国境内,但普通百姓哪里有机会出远门,竟是错过了。

黄工头没料到找个工作而已,竟然还有意外之喜。

章小林也替他们高兴,不过自己到底是外人,不能留下当电灯泡,影响别人一家团圆。

遂说道:“我还有事要办,你们先聊着,黄师傅晚上记得带他们回村吃饭,也好认个门。”

黄工头正高兴着呢,爽快道:“行的,你先忙吧。”

章小林准备扛着铁管离开,但却被掌柜拦下,“这玩意太重,既然晚上要去村上吃饭,顺道坐车就带过去了。”没有铁管拖累,她也乐得轻松,“那就有劳掌柜的,务必过来哈。”

见他们答应下来,章小林便大步走向和龙大当家约好的福乐居。

福乐居原本生意平平,但自从丰登楼关门跑路后,酒楼生意就像芝麻开花---节节高。

章小林刚到,便有眼尖的伙计迎上来,待听明白是宴请陈押司、林捕头等人,便道:“客官请随我来,他们都在二楼雅间呢。”

这些伙计眼明心亮,酒楼来来往往这么多人,都是什么身份,记得清清楚楚。

伙计将她领上二楼,却不忙离开,只是笑眯眯地看着她。

章小林立时明白,这些人压根儿不是酒楼的伙计,而是依靠酒楼生活的闲汉,靠着客人打赏过日子呢。

“不好意思,差点忘了,”她赶紧掏出钱袋,给了些铜钱权当小费。

闲汉接过铜钱,态度更为谦和,“多赏客官的赏,有什么跑腿的事,尽可吩咐小的。”

“嗯,好的,有事我会找你的。”

打发走了闲汉,章小林推开门,果见雅间坐着的是龙大当家并衙门里的小吏。

房内还有一些女子弹着琵琶唱小曲,这些人亦不属于酒楼,只是过来擦坐赚钱养家的。

“不好意思来晚了,多有怠慢,我自罚三杯,”章小林端起酒杯,如牛饮水似的喝尽。

幸好酒楼供应的都是黄酒,度数不高,倘若是白酒,三杯下肚怕是要醉。

陈押司笑道:“章东家豪气!你那田契,我已经盖上官印,税钱龙大哥已经交过了,祝贺章东家又置下一份田产。”

买地当地主,算是老百姓最朴素的愿望,一辈子勤勤恳恳,努力攒钱,只为多买几亩地传给子孙后代。

“也是运气好呢,正巧赶上了。”章小林乐呵呵地回道。

此时,酒楼伙计们将撑场面的看菜撤下,又有行菜的伙计送菜进来,这才是酒楼的正式工,每人都是胳膊上能跑马的好汉。

伙计将左胳膊上端着的盘子一一取下,并唱菜名,“荔枝白肉、西施捞月、蜜汁火方……客官请慢用!”

龙大当家招呼着众人吃菜喝酒,在大楚,茶坊酒肆才是议事的正式场合。

酒酣耳热之际,大伙便渐渐放开了,说起最近时局,多有不满之意。

“听说高公子已经在台城谈判两场,一味伏低做小,依我看来,咱大楚怕是要完!”

喜欢穿越逃荒之我带全村奔小康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穿越逃荒之我带全村奔小康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