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古典架空 > 穿越逃荒之我带全村奔小康 > 第232章 义捐

穿越逃荒之我带全村奔小康 第232章 义捐

作者:雨霖铃的新生活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4-05-14 15:01:38 来源:书海阁

该来的还是会来,义捐这种事完全看个人意愿,百姓们也不想当大怨种,若官员只是口嗨,没有任何可行的计划,谁也不会白白交钱,百姓都怕钱最后落到贪官的口袋里。

历史上也曾有皇帝下令官员义捐,可即便如此,还是有一毛不拔的铁公鸡,宁肯等到叛军攻入城中,也不愿捐出一丝一毫。

也不知是皇帝的信用破产,还是官员们的思想滑坡,君臣之间混到如此境地,确实可悲可叹。

可汾城的商户们都很有觉悟,再加上辛将军刚才所说,需要准备得城防物资不少,这些都得花真金白银购买,是得集全城之力,才能得备齐。

另外,潘知府也是有魄力的人,很多城防工程其实早已动工,这些大头的银子都由官府出了,大伙没道理小家子气。

朱骷髅茶坊作为茶社社长,左右询问各茶坊东家,将每家义捐的金额大略算了算,便高声道:“汾城有难,咱们茶社当仁不让,捐茶、捐钱义不容辞。”

当然汾城不仅有茶社,还有弓箭社、蹴鞠社等等,其他社长见茶社先拿下头筹,立马跟上,纷纷报出义捐的银两数目。

一时之间,堂前气氛很热烈,众人对潘知府和辛将军的守城计划很有信心,愿意舍出部分身家参与守城。

就连没命社的马无命,亦拍着胸脯喊道:“没命社虽说穷得叮当响,但却个个不怕死,咱们不捐钱也不捐银,只捐人,北军来了,咱杀一个够本,杀两个赚了!”

“好,有种!”众人听得热血上头,纷纷鼓掌,值此危难之时,正该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

堂前的陈衙司拿起笔,将各社所报的银钱数目记好,潘知府略略看过,便道:“众志成城,何愁汾城不保,大家放心,各社出了多少,都会贴在衙门前公示,每一笔支出都会有记录,绝不会挪作他用。”

众人齐齐高声道:“潘知府的人品咱们都是知道的,信得过!”

“一码归一码,公事还得公办,只是很多物资,都需到外地购买,却不知哪户商家有门路?”潘知府如今有钱,却又担心买不到物资。

需知北军大举南下,其他各城必会加紧置办城防物资,同时还会严查关卡,减少人员流动。

出去购买物资的人必是商户,须备上路引条,更兼有门路,能购买到紧俏物资,像石炭、铁器、猛火油之类都是官营,不是普通商户能买到的。

合阳镇商户们立时来了精神,他们这批商人天天跟在边军身后,做了不少生意,这些路子都是门清。

不过他们与唐朝奉订好协议,如今更像是商业集团,便索性推举唐朝奉出面应答。

唐朝奉被赶鸭子上架,硬着头皮站起身道:“鄙人忝为当铺大朝奉,和合阳镇商户们,愿为汾城出一份力。”

朝奉本是楚国的正式官职,太祖时期为鼓励民间典当业的发展,凡开当铺的商家,都授于朝奉郎的官衔。

而后当铺掌柜俱被尊称为朝奉,就跟地主乡绅被称为员外一样,都属于民间敬称。

潘知府没想到汾城还有这么一尊大佛在,谁不知道当铺又称长生库,擅长以母金生子息,最是有钱,他高兴道:“如此甚好!”

有钱,又有商队,不消多时,粮食、武器都能源源不断地运来汾城,城中百姓便可高枕无忧。

接下来便有小吏将需购买的物资清单和商户们作好交接,争取用最便宜的价格,买到质量最好的物资,主打一个性价比。

趁着那边还在商量订单,章小林低声询问身边的刘大娘,“如今城中人多眼杂,不如去村中暂避。”

刘大娘想了想道:“目前情况尚好,沣儿还在书院读书,不如再等等看,若事有不谐,再去也不迟。”

章小林还待再劝,却见辛将军走来,章小林还以为他是给自己打招呼呢,忙站起身来,正欲行礼,却见辛将军眼睛直直看向刘大娘。

她挠挠头,尴尬道:“呃~难道你们认识?”

辛将军低声唤道:“小妹,是你吗?”

“是我!”刘大娘眼眶泛红,眼角隐隐有泪光闪动,虽说两人不是亲兄妹,但从小都是一块儿骑马、射箭,感情不比旁人。

不远处的刘言正紧张地观望,他一把抓住常来的胳膊,“不好,我这几日没去茶坊看她,怕是有登徒子上门。”

关键这登徒子还是一位将军,比自己强大多了,媳妇长得太漂亮就是这点不好,总有宵小缠上,这让他很没有安全感。

若不是怕惹得刘大娘不高兴,他恨不得将刘大娘关在后宅深院,不许旁人围观亵渎。

常来被抓得龇牙咧嘴,狠拍他的手,“轻点,人家是将军,不是登徒子。”

“谁说将军就不能是登徒子了,咱都是男人,他的那点花花肠子,我可是看得透透的,不行,我得去救大娘。”刘言说完,便一步蹿了出去。

而这边辛将军还在小声问道:“发生何事了?你怎会流落于此?”刘大娘可是皇帝的后妃,一入宫门深似海,按规矩,入宫女子,娘家不用给嫁妆,以后娘家犯事与后宫女子无关。

就算面涅将军满门抄斩,她也能留宫中生活,或是干脆死在后宫,怎地好好一位妃子会在民间?

此事说来话长,刘大娘只得简单道:“小妹幸得有小林救下,要不哪里还能见到义兄。”

辛将军感激地看了一眼章小林,与之前的救命之恩相比,将义妹从吃人的皇宫中救出来,这恩情比天高、比海深,得立个长生牌位供奉才好。

章小林见他们以兄妹团聚,忙摆手客气道:“不过举手之劳,不足挂齿。”

她话音刚落,冲过来的刘言急急道:“将军,请借一步说话!”

辛将军不疑有他,往旁边错开两步,“这位小兄弟有何指教?”

“呃~指教不敢当,我那个……那个……”刘言以为辛将军看中了刘大娘的美貌,脑子一热,嘴比大脑反应快,根本就没想好说词。

辛将军眉头一皱,不明所以地问道:“那个是哪个?”

刘言抬头看了看刘大娘,见到她关切的眼神,立时便生出无比勇气,“还请将军自重!”

“嗯?”辛将军想了想最近好像挺自重的,没做啥伤天害理的事啊。

好歹他也算见过大世面的,只当最近走背字,出行不顺,碰到个脑子有问题的,转身便欲离开。

哪知刘言越想越气,扯着他的袖子不满道:“将军何苦招惹我的娘子?”

辛将军真是丈二和洞摸不着头脑,好好地这是闹哪一出,他每天都在军营里跟糟汉子混,哪有时间沾花惹草,“这位兄弟,是不是有什么误会啊?”

刘言不高兴了,刚他瞧得真真切切,辛将军可是主动来找刘大娘说话的,那双眼睛可深情得很呐。

“将军,刘大娘是我未过门的媳妇,你可不能打她的主意啊!”

辛将军瞪大眼睛不敢置信地看着他,这人胆子不一般,竟敢给先帝戴绿帽子,也不怕被诛九族,这人该不会是傻子吧。

“抱歉哈辛将军,刘言兄是我的商业合作伙伴,嗯嗯,脑子有点问题,我带他走!”章小林情知是误会,忙把刘言扯远。

刘言急了,“小林,别怕呀,他虽是将军,还能强抢人妻不成?青天白日的还有没有王法啦!”

“嘘~刘兄,你误会啦!”章小林小声道:“那是刘大娘的义兄,你想哪里去了?”

“义兄?”

“对啊!你还得叫他一声大舅哥呢。”章小林赶忙提醒。

刘言懵了,这哪跟哪呀,没听说刘大娘还有义兄啊,“真的?”

“真的,比珍珠还真。”

辛将军回头看向身边的刘大娘,指了指自己脑袋,“怕不是这里有问题?”

“都是我的错,从京城逃出来的时候,他被高衙内打伤的脑袋,得了失魂症。”

刘大娘现在也说不清对刘言是什么感情了,其中夹杂感激、同情更有些愧疚,当然还有些别的情愫在。

辛将军毕竟是行伍出身,接受能力强,“算了,傻人有傻福,只要对你好,我倒不介意多个傻妹夫。”

想想义妹在后宫中的生活哪里是人过的,倒不如在民间自由自在,以后再生个孩子,义妹的后辈子也算有靠。

辛将军原本只想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尽力保住汾城,但如今身后还有义妹和这么多出生入死的兄弟,就算拼死也得护他们周全。

潘知府和唐朝奉等人谈好合作,其中石灰、粮食、石炭等物都是急需,合阳镇商户们立刻拍着胸脯答应,明天便出发采购。

而章小林和龙大当家两人,也得到了大笔订单,两人分别供应汾城所需的火药和糖、盐等物。

随后潘知府便命书吏将各商户义捐的银两及采购清单写明白后,贴在衙门外墙上。

此举倒又引来大批百姓捐钱、捐物,虽说每人所捐的数额不大,但积沙成塔,这也是笔大钱,足可以解决许多问题。

潘知府也讲究,不管百姓所捐多少,哪怕只捐一文钱,也写告示贴在墙外,如今府衙墙外贴满了大白纸。

有百姓没事就乐呵呵地过来找自家名字,“呵呵,这钱是我捐的。”

“咱钱没白花啊,看看都用在买粮食和药材上了,好啊!”

待章小林和龙大当家回村后,便去找章里正,商议北军攻来时,村中的应对计划。

“咱村子地处偏僻,按理北军也瞧不上咱们这,但现在不一样了。”章里正叹了一口气,他才知道风流道长竟然是北国人,这谁能想得到。

原本不入眼的小村子反倒成了北国人的眼中钉,肉中刺。

章小林挠挠头,“事已至此,咱们还是想办法应对吧。”

章里正打起精神,说道:“咱村两座围屋,地下已经打通了暗道,另外村后还有一条小道直通后山硝洞,安全自不必多说。”

不过这只逃命的基本手段,真正要在山里生存不容易,还得做好万全准备。他们一路从章家村逃到此处,都是经验丰富的老手。

章小林补充道:“前阵子不是收了一些麦子吗?趁这段时间还算平静,咱们把麦子磨了,做成饼子,切片晒干,下回吃可以不用生火。”

这个方法还是她从在台城监狱学来的,也算活学活用。

“也好,明天我再让村里人煮一些酱布、醋布出来,该准备的都得准备好。”章里正深知危险总是突如其来的,不提前做好准备工作,临时去弄,肯定来不及。

龙大当家提醒道:“咱们村子不比城里,最近还得小心北国探子。”

以他对北国人的了解,战事还没开打前,北国探子往往会扮成普通百姓混进城中,查探情报,而章田村必然也是他们重点侦察目标。

章里正也不敢大意,“放心吧,咱村子里都是熟面孔,就连之前的王通判,都被你师父打发到玄观妙学道去了。”

章小林笑笑,“指不定玄妙观才是最安全的地方,风流道长毕竟师从玄都观门下,欺师灭祖的事情应该不会做。”

风流道长这么多年接受唯心主义教育,想必对于举头三尺有神明之说,早已深信不疑。

众人跟着笑了一阵,章里正摸了一把脸道:“ 实在不行,咱就住到玄妙观,好歹受老天的庇佑。”

几人就着昏暗的油灯,又细细讨论了进山后的具体安排,聊到夜深方才各回各家。

自此村中众人都开始准备逃难用的行囊,确保北军来时,能直接带着一家老小挑着筐就跑。

章里正担心邓家村等人受到波及,早早提醒他们准备好干粮等物,以作应对,不过邓家村人人穷得无所畏惧。

邓村长干脆道:“咱村子里穷得连耗子都呆不住,北国人来了也好,正好给咱们送粮食来了。”

章里正大受震憾,结结巴巴道:“啊?这……这个咱们还是要小心,他们可是真会杀人放火的。”

“多谢章里正的好意了,咱村老少受你们恩惠不少,北军若真来了,我们先在前面挡着,你们村先撤。”

章里正说不感动是假的,只是山里这么大,藏两村人完全没压力,完全没必要这么壮烈,“这个大可不必,敌军来了,咱们往山里藏着就是。”

“要的,要的!”

章里正看邓村长好似听明白了,又好似没听明白,也不好再说什么。

回村后,他安排村里小伙子重新将硝洞规整好,做好驱虫防潮的准备工作,以便存放粮食,供村民暂住。

一切工作都在忙中有序中进行,章小林配制的火药已经存了不少,因事关重大,每回都由辛将军派亲兵过来取货。

这天小乙早早赶着马车过来,“章东家,你那火药真给力,配着导火索,愣是炸飞了好几个北兵。”

章小林从配料室出来,拍了拍身上炭灰,“北国人狡诈多端,最喜欢赶着无辜百姓在前面走,不如此焉能杀到敌人。”

“这方法确实妙,咱还没损一兵一卒呢,就连挫敌人锐气,”小乙感慨不已,“咱打了小半辈子的仗,还真没这么轻松过呢。”

章小林小心将装满火药的陶罐挪了出来,“虽说如此,还得小心北国探子使坏呢。”

这火药遇火就炸,遇水就息,弱点不少,还需小心防备敌人搞破坏。

小乙接过罐子放进马车,“可不是嘛,辛将军已经考虑到了,装填火药的房子都有重兵把守,连只苍蝇都飞不进去。”

章小林拍了拍车厢,“好了,我也不留你吃饭了,早回早安全。”

小乙深知责任重大,立时赶着马车,和押车的士兵出村后往汾城走去。

但有时候,麻烦总是不请自来,小乙正悠闲地边看风景边赶车呢,却见一对老夫妻互相搀扶着往村里走。

此处都是偏僻的荒地,附近除了龙大当家的大院外,便只有章田村和邓家村等迁来开荒的移民。

小乙只当他们是早起干活的村民,便继续目不斜视赶路,可是老夫妻俩许是走累了,许是没吃早饭,竟身子一歪倒在车前。

“搞什么鬼?”

喜欢穿越逃荒之我带全村奔小康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穿越逃荒之我带全村奔小康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