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古典架空 > 穿越逃荒之我带全村奔小康 > 第239章 禅让

穿越逃荒之我带全村奔小康 第239章 禅让

作者:雨霖铃的新生活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4-05-14 15:01:38 来源:书海阁

汾城如今只有潘知府一人,他虽然掌管过厢兵、保丁,但真没啥大规模对战经验,留他一人守城,辛将军还真有点不放心。

一行人打马飞疾赶到汾城,守城士兵认识辛将军,忙打开城门迎接。

“北国人攻城了吗?”辛将军急不可耐地问道。

守城兵抱拳行李,“回将军,前几日下了场冻雨,敌人趁势发起进攻,赶来许多无辜平民前来攻城。”

辛将军向城内张望,见百姓们安居乐业,心下稍安,“那他们现在可退了?”

“一开始攻势很紧张,很多地雷、手雷的引线受潮无法点燃,我们不得已……”

辛将军急问,“你们射杀了平民?”

“没有,没有!”守城士兵慌忙摆手,“潘知府说过,咱们的刀箭对准的是敌人,绝不允许杀同胞。”

辛将军这才放下心,北国地大物薄,国民人口一直上不去,对他们来说,攻打城池的伤亡率太大,得不偿失。

为此,攻城之前往往采用心理战,北军会故意将受过难的楚国平民放走,让他们现身说法,使得大楚百姓产生畏惧心理,起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作用。

这方面最成功的做法,就是屠城,待北军屠了几座城后,其他城池为免百姓生灵涂炭,往往会主动投降,只为苟全性命。

若是此计无效,接下来北国人便会驱使百姓攻城,之前他们也用过这种方法,但是被地雷炸怕了,沉寂许久。

莫日根虽没研制出颗粒黑火药,但却了解火器的弱点---遇水则熄,于是他特地命大军于雨雪天出击。

被驱赶而来的都是大楚子民,若是潘知府命令士兵对攻城平民刀箭相向、亦或是严守城门当缩头乌龟,都会严重打击己方士气。

相对于驱民攻城,章小林其实最担心的是另一种攻城方法---生化战,“它们可有用投石机,将尸体投进城里?”

汾城现在人口密度极大,饮用水的安全一直是重中之重,如果北军将尸体投入城中,污染水质,不消多久,一场大疫就能让汾城失守。

守门士兵自然也认得她,汾城又不大,谁都知道那些新式火器都是出自她手。

遂恭敬回道:“攻城之前他们就投了几具尸体,但因天寒地冻,潘知府又使专人回收火葬,且撒上石灰,并无疫病。”

辛将军总算有了笑模样,“那就好,咱们去看看情况,不知道莫日根又憋了啥坏水。”

一行人打马来到西城门,在城墙上巡视的潘知府看到他们,忙挥手示意。

登上城墙后,章小林一眼便看到城外耸立的两座土台,“那玩意儿是作什么用的?”

辛将军不愧见多识广,“那是北军建成的土台,可以居高临下打击汾城,只不知为何只建了一半?”

潘知府便将前几日的战况简单地说了说。

原来,北军见天气有利,便决定攻打汾城,为了填平壕沟、破坏陷阱,驱赶了不少楚国百姓过来,但有反抗、怠工的平民,俱被残忍杀害。

北军眼见汾城防守严密,便下令垒土成坡,同时驱民攻城。

潘知府见其中还有一些孩童,起了恻隐之心,便命令放下吊篮救回孩子,北军自然不乐见其成,箭矢像飞蝗似地射过来。

女子本弱,为母则刚,母爱的力量是伟大的,她们眼见着孩子们的唯一生存机会被夺走,立刻返回冲向敌阵。和敌人拼命。

其它男人见状,激起了潜藏的血性,反正都是死,他们宁愿英勇战死,也不想像个怂货窝囊死。

眼见局势发生变化,潘知府命士兵们投下各式武器,予以支援。

没有受过任何军事训练的普通百姓,就算拿上武器也不是骑兵的对手,但却打乱敌军进攻节奏,给城内守军带来了可乘之机。

城里的骑兵穿着盔甲、扛着枪,带着拉环式地雷,摆好队形用燧发火枪射杀敌人,阻止进进攻势头。

接着在道旁布下不少拉环地雷,只要北军冲过来,便可拉紧绳子,地雷内部的打火轮,便可点燃火药,由于技术原因,这种地雷个头都挺大,炸得北军满脸桃花开。

指挥作战的依仁台眼神绝望,楚兵的盔甲防御性能太好,他们精湛的射术根本破不了防。

而令北国人引以为傲的骑兵集团冲锋战术,在新式火器面前无法发挥作用,被炸死的战马倒在地上,又堵塞了路面,导致意外摔伤的战马远远多于被炸死的。

这仗真没法打啊,依仁台也算老将了,可却束手无策,愁得头发都白了一半。

他不得不下令全军撤退,结果在返程时,又中了土匪、山贼们设下的陷阱,又增加了不少伤兵、伤马,严重拖累大部队前进的速度。

待到他狼狈回到台城后,不得不给驻扎在雁城的莫日根写了封请罪书,言明在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办法之前,汾城无力拿下。

收到信的莫日根,将信递给一旁的弟弟,也就是之前的风流道长,现在的杜力夫王爷。

杜力夫看完后咬牙叹道:“早知道阻碍我们伟业的就是她,真该在白云观就把她杀了。”可惜千金难买早知道。莫日根感觉气血上涌,忙抓着一块白丝巾堵住嘴,随后止不住地咳嗽。

“皇兄,你的身体还顶得住吗?且忍耐一段时日,高太师正准备发动宫变呢,就快要成功了!”

莫日根将沾满血的丝巾扔进身旁的火盆内,眼神平静地看着丝巾被火吞噬,“自受伤过后,咳得是越来越厉害,吃多少药也不管用,恐怕命不久矣。”

章小林在北国草原上整出的大号轰天雷,虽没当场把他炸死,却也给其留下暗伤,随着时间推移,伤情反复发作,他不得不提前将自己弟弟杜力夫召回。

杜力夫扶着莫日根的肩头,鼓励他道:“坚持住,京城有御医,一定可以治好你的病!”

“行吧!”莫日根拍拍他的脑袋,“放心,我暂时还顶得住,汾城久攻不下,再想办法联系金锁关的王监军,实在不行,我们从那里进关。”

金锁关易守难攻,本就不是最好的进关路线,但现在只能再搏一搏了。

随后,杜力夫给依仁台写了回信,命他再静等机会,写到最后,又令他派一支斥候小队去屠光章田村,纠结片刻后,又提笔叮嘱不许伤害玄妙观上下。

杜力夫唤来亲卫将信送走,随后看着外面白茫茫天地,深深叹了一口气。

作为一个长年生活在楚国的北国人,他对楚国的感情很复杂,他喜欢楚国的人文环境,可对比北国严苛的生存条件,他对楚国又爱又恨。

同样都是人,生在楚国,随便开垦荒地,只要勤劳、节约,便能衣食无忧。

而出生在北国,从小就要挣扎求生,往往一场干旱,一场大雪,就能渴死、冻毙无数的牲畜。

凭什么北国人就得忍受在贫瘠的土地上到处转场放牧,而楚国人就可以安居乐业。

不,他不服,他也想让自己子民过上美好生活。

……

既然北军已经退走,辛将军自然得重新布置防线,而今城中别的不多,偏就人口最多,潘知府趁此机会,提出了以工代赈的方案,招募了不少难民。

这些难民们凭着自己的劳动,重修陷阱,挖壕沟,换取良好的居住条件及干净的饮食。

在潘知府的倡议下,城中富户也打着修缮房子的名义,提供了更多的工作机会。

随着商队回归,城中各项物资得到补充,章小林索性一次配足了火药,这些火药将会被送给金锁关的裴将军,以供他们北上所用。

唐朝奉是跟着商队一块回来的,潘知府核对了账目后,很爽快地结清了款项。

原合阳镇的商人们虽然在采购物资上没有赚钱,但往外销货时,倒是小赚一笔,回城后,便宴请了龙大当家及章小林等人。

由于大家都在勒紧裤腰带过日子,酒席上的菜肴倒也简单,并没有什么昂贵菜式。

“硝石卖得这么好?”席间,章小林翻着账本,不禁大为吃惊。

合阳镇的商人们哈哈大笑,“当然啦!”

唐朝奉从旁解释,“自从北军屠城的消息传出后,兵部便加大了硝石采购量。”

章小林挠挠头不解道:“这跟我们有什么关系,咱这是私矿,兵部怎么会要咱们的货?”

再者,她还真担心那帮子官员过来收矿税,那赚的银子,还不够打发官员的。

隔行如隔山,唐朝奉好心地将其中关窍说了,章小林才明白,原来朝廷的确有硝矿,但也不知出了啥问题,硝矿生产出来的硝石,别说爆炸了,冒个火星子都难,根本就不合用。

而章田村出品的硝石,纯度高,是制造火药的佳品。

章小林也明白,那些硝石之所以品质太差,问题是出在熬制的工艺上,应该是没人监督质量,工人们压根没过滤提纯。

龙大当家眉头一皱,“他们没对货源产生怀疑?”

“现在好硝石紧俏得很,不愁卖,咱们商人别的优点没有,就这嘴最是严实。”用现在的话说,这些都是商业秘密,无可奉告。

众人俱都笑得前仰后合,唐朝奉适时道:“商机转瞬即逝,各位东家不如辛苦些,咱们再多跑两趟。”

“要得,这两天正好收一批货,咱们就出发!”赚钱,说简单也简单,说难也难,若是有幸赶在风口上,不费吹费之力便能赚笔大的。

不过,此次采购,也发现市场上有一些不对的苗头。

唐朝奉对此非常敏感,他告诫在座众人,“咱们交易时,最好还是用银两和铜钱,会子能不要就不要。”

“是不是朝廷超发了!”章小林立时反应过来。

唐朝奉点点头,“章东家说的没错,虽说国库有准备金,但我看这情况明显不对,市面流通的会子越来越多。”

众人都有着不俗的商业嗅觉,纷纷表示赞同,“是呀,我也发现了,交引铺兑换的比例越来越低。”

“不消多说,国库定然空虚,听说皇帝病重,恐怕还得花钱修陵,再加上迎立新帝,赎回高太师等人,朝廷就算有座金山银山怕也是空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章小林上回听说高太师的消息还是在金锁关,便问道:“你们此行可有京城的消息?”

“京城已乱得不行!”唐朝奉摇摇头叹息。

根据唐朝奉从京城总部得到的消息,依仁台俘去的一批人,有部分人已被户部出银子赎回。

如今高太师依旧主掌朝政,只不过这次他和李太后的关系日益恶化,怕是不久便有重大变故。

至于新帝人选,到现在各方势力并不相让,唐朝奉小声道:“不瞒各位,我得到的消息是,高公子暗地里鼓动推行禅让制。”

“哇哦……”众人齐声惊呼。

这消息可够劲爆的,大楚几百年来都是家天下,学上古禅让制,这高太师是打算谋朝篡位啊!

不过想想目前的局面,他还真指不定能得逞。

高太师内有宋太尉做帮手,掌控着京城所有禁军,又命宫里的假太后,支走了二世祖李发达,整个京城早就是高太师的囊中之物。

再则根据王监军的秘信,可以确定,高太师得到了北国皇帝莫日根的支持。

龙大当家嗤笑一声,“高太师这算盘打得真响,不过不是掌管了京城,就能夺得天下。”

众商户立时点头道:“是这个理,京城离这太远,咱们先在的任务,就是守住汾城,不让北军继续南下便是。”

反正群众的眼睛是雪亮,谁是乱臣贼子,心里都跟明镜似的。

正所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龙椅能不能坐上,和能不能坐得住,可不是一码事。

唐朝奉摆摆手,“算了,且顾着眼前,章东家,不如明天咱们同去章田村,我们正好再去拉几车硝石。”

“也好!”章小林默默算了算,“配料房的硝石也不多了,正好去一趟,不过村里现在不需要钱,不如以物易物吧。”

以物易物,这是最原始的交易方式,具体交易金额不详,一切以交易双手的意愿为主。

唐朝奉和合阳镇的商人们商议了一会儿,便决定拉上猛火油、布料、粮食作为交易物资。

章小林心下大喜,“那就这样愉快的决定了。”

翌日一早,章小林和龙大当家坐着商队的车往章田村赶去。

一路上经过的各村镇多有萧条之意,百姓们显然在北军攻城的威胁下,活得很谨慎,路口时不时有百姓机警地观察周围情况,一旦发现敌人来临,便敲锣通知村民躲避。

车队默默地在村民的注目礼下,沿大道继续往前行驶。

章小林坐在车辕上,老远就看到章田村方向升起几股黑烟,“不好,敌袭!”

喜欢穿越逃荒之我带全村奔小康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穿越逃荒之我带全村奔小康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