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古典架空 > 穿越逃荒之我带全村奔小康 > 第245章 我骄傲

穿越逃荒之我带全村奔小康 第245章 我骄傲

作者:雨霖铃的新生活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4-05-14 15:01:38 来源:书海阁

北风吹,雪花飘,汾城守兵双手揣袖,羡慕地看着城外燃起的篝火,“哥哥们,你们看北国人又在吃烤全羊了。”

“看啥看,天天吃肉,肠胃不消化!”

“咱们的伙食也不错呀,有饭吃,有茶喝,下值后还能去瓦子里看表演呢。”

自从汾城被围困之后,他们的小日子虽说不如以前惬意,但也算过得去,每天值班有热茶喝,饭菜虽说简单,但也管饱,关键下值后,还能欣赏丰富多彩的娱乐节目。

汾城守兵想想也是,日子虽然简单,但也有滋有味,他缩了缩脖子道:“也不知那些北国人咋想的,这么冷的天,非得在野地里吃饭,这不得灌一肚子冷风?”

而依仁台如此安排的原因,目的是为了引诱汾城守兵来投,想必在围困多日后,汾城内也该缺粮了,届时他只要守在城外,饥饿难耐的士兵们自然会打开城门走出来。

不费一兵一卒就能占领汾城,这是多么大的功劳啊。

可惜现实情况与依仁台臆想的完全相反,在汾城被围前夕,唐朝奉、辛将军、龙大当家所属商队都带着满载物资赶到城中,如今汾城粮食、布匹、油、盐、茶等物都不缺。

汾城士兵缩了缩脖子,这新做的棉衣还真给力,就是脸被风吹得有些疼。

此时,辛将军、潘知府等人来到城门视察,当然他们不是空手来的,“各位兄弟辛苦了,喝些姜茶袪袪寒。”

士兵们忙施礼谢过,小吏则提着以皮毛裹着,尚有余温的茶桶,给每人盛好茶汤。

守城士兵从茶碗捏出一根白棉线头,下面吊着尚未融化的透明冰块,他好奇问道:“天冷不该是喝热茶吗?怎么竟还放着冰块?”

“这可是贡品---冰糖,尝尝看,是不是很甜?”小吏笑笑,继续给其它人盛汤。

守城士兵好奇地舔了舔,惊道:“当真是甜的!”

小吏手上动作虽不停,但还是回头解释,“这是城里点心铺送来的,用这个泡茶,甜滋滋的,喝完全身都有劲!”

刘言本拿到进贡冰糖的贡户身份,但如今汾城被困,潘知府自然不需统一上交贡品,刘言便和章小林商量过后,将这些冰糖送给军队。

相比于城中普通百姓,城墙上的士兵急需能快速补充体力的糖份。

待到下一班士兵接岗,守城士兵排着队往城墙下走去,伙房内早有伙头军准备了热菜、热饭。

守城士兵离得老远就闻到大蒸笼传来的酸味,不觉胃口大开,“今儿做什么好吃的?”

伙头兵笑呵呵道:“蒸出来的白面馒头,用腌入味的盐菜剁成馅。”

“是酸馅儿呀,这个好吃!”

楚国人平日里喜酸,一到冬天,大家都会采购芥菜、菘菜腌制盐菜,只是因官盐价贵,普通百姓只能少量做些。

但随着赵二当家一行人从江南贩来大量私盐,汾城百姓纷纷购置大缸,制作盐菜,就算万物凋零时节,也不缺菜吃。

守城士兵就着肉汤,啃着酸馅儿馒头,这生活可比以前舒服多了,关键这会儿当兵,还没生命危险,用不着每日提心吊胆的过日子。

待到吃饱喝足,守城士兵约着一帮子兄弟去瓦子里看表演,从辛将军口中学来的新词,这叫“劳军!”

当然瓦子的节目不仅士兵可看,城里百姓尽可携家带口过来,按潘知府的说法,这叫“军民鱼水情!”

最近听来的新词是越来越多了,听说衙门里还组织百姓一起跳什么广场舞,说是既可以强身健体,还能陶冶情操。

情操不情操的他不清楚,但从围城以后,百姓们非但没有哭丧着脸,反而一脸轻松。

而他感受最明显的就是,没人再骂他们为贼配军了,百姓们见到他们下值,有时候还会主动帮着洗衣服、补衣服。

“为国当兵,我骄傲!”守城士兵高兴之余,不禁吼了一嗓子。

路过的百姓闻言俱都哈哈大笑,守城士兵不好意思地挠挠脑袋,“叔、婶,你们这是去干哈呀?”

“种菜去!”众人齐声回道。

……

种菜可是大楚的传统艺能了,不管大楚百姓在哪里落脚,第一件事,便是整个菜园子。

如今城中人多,为了让百姓们的饭桌上添些新鲜蔬菜,潘知府可是想尽办法,他翻遍了农书,又去请教了有经验的老农。

集思广益之下,终于确定了种菜新思路。

首先,就是无水栽培技术,听着是很高端,但实际就是发豆芽,新鲜脆嫩的豆芽,也算冬天难得的蔬菜。

其次,种植反季节蔬菜。

这个潘知府倒是懂一些,以往京城附近的温泉山庄中,因有地热,也能种植蔬菜,可数量过少,只能供应权贵人家。

但城中并无温泉,这让潘知府一筹莫展,便招来众人商议。

章小林便道:“何不做温室?”

众人俱都看过来,潘知府忙问道:“这温室如何制作?”

“没有大量玻璃是做不成的,不过咱们可以想办法嘛,”章小林将温室的原理大约算了,其实中心思想就是利用太阳能,使地面升温,促使植物生产。有经验的老农回道:“潘知府勿忧,以往俺们在地面堆马粪,上铺枯叶、秸杆也能保蔬菜过冬。”

但是蔬菜过冬和生长是两回事,想让植物生长需要让地面更热。

章小林到底比他们多看了几本书,便道:“不如深挖地面,其下堆肥发酵,其上盖草屋保暖,屋里烧坑生热,或可种些耐寒的菜,比如韭菜。”

当然韭菜还可以经黄化处理,说白了也就是让韭菜不见日光,长成韭黄,这可是时下名贵蔬菜。

众人一听便有理,如今别的不说,这粪便却是足足的,正好用来堆肥发酵。

在潘知府的带领下,原本空旷的配料房附近都被开垦成了菜地,也不种别的,单种韭菜。

……

挥别了种菜的百姓,城墙守兵便去瓦子看表演,这里的节目很精彩,不仅有吹拉弹唱,还有歌舞相伴。

只是与瓦子里的热闹相比,衙门大堂内,在座众人的脸色很不好看。

潘知府摇头叹息道:“我们在这里严防死守,却不想朝廷竟和北国和谈了,这仗打得可真有意思。”

辛将军将手里的信件仔细看了看,“这封信是敌军用箭射在墙头的,莫不是故意乱我军心。”

“我看未必,依我对朝廷众臣的了解,他们还真有可能做得出来。”

潘知府说这话倒不是全无根据,原本北军攻打台城之前,朝臣们就有议和之心,甚至派了高公子在内的和谈使团出访。

只是那会儿,莫日根压根不打算议和,只想占领台城,当然他已做到了。

和谈使团及台城苟知府都赶在屠城前逃至京城,当时潘知府负责接待他们一行,也是从那时起,他便有扣下税银之心,用于建设城防。

所以当莫日根主动要求和谈,那帮朝臣恐怕都高兴得很,指不定还有受宠若惊之感。

章小林耸了耸肩,摊手无奈道:“他们谈他们的,与我们何干?总不能将汾城拱手相让吧。”

京城现在又没皇帝,就算另立皇帝,他们不认账便是,而且就目前这个情况、兵部、户部啥都没给汾城,全靠大伙自救,真没必要理会什么和谈不和谈的。

正所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难道皇帝还打算来抓人?那也得有本事才行。

辛将军无奈道:“让自是不会让的,要不如何给汾城百姓交待,只怕后面还有阴招呢。”

龙大当家拍了拍扶手,“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不管使什么招,咱们接着就是。”

众人俱都点头,“事已至此,只能死守,绝不可弃城投降。”

不知不觉又过去了一段时间,城中各家米铺已无存粮,潘知府下令开常平仓,全城百姓统一造册,按每户人头给米、面、油等生活物资。

如今城中人吃马喂的,都需要大量粮食,而男丁还要练兵作战,战力练没练出来,不知道,但胃口是练出来了。

幸好当初购置了大量粮食,暂时还能撑一段时间,可坐吃山空,却不是长久之计。

潘知府心里急呀,朝廷若一意孤行,定要和谈,他这座小城没有朝廷支持,又能挺多久呢?而反观北国大军却轻松写意,毕竟他们的后勤压力可比汾城守军小得多。

屋漏更逢连夜雨,许是老天想要折磨他,竟然又送来一份大礼。

辛将军和潘知府收到守兵急报,忙赶至东城门,果见城门外站着楚国使节等一行人,而北国骑兵则是远远围着看热闹。

“我等奉旨前来,潘知府何在?速来接旨!”为首一人潘知府还认识,原是同年,只是他投在高太师门下。

潘知府在城头高喊,“年兄,好久不见呀,什么风把你吹来了!”

年大为冷冷抬头,举了举手上的圣旨,“潘小生,何不大开城门,出城接旨?”

城墙上的众人俱都齐齐看向潘知府,看那人似债主一般的脸色,想来旨意定非好事,而且这城门能开吗?倘若门开到一半,北军拍马赶到怎么办?

城门好开不好关,又不是百姓家的柴门,里面可有好几层呢。

潘知府拱了拱手,“年兄见谅啊,是不是朝廷见我等守城有功,特来犒赏的,不过……怎么没见粮草呀?”

年大为都要被气笑了,他嗤笑一声,“你不过区区汾城知府,竟敢扣下税银朝贡,想要造反?”

看城下的年大为如此理直气壮,城墙上众人都要气笑了,他们在这里死守汾城,外面不远就是北国大军,这是造谁的反?

“不瞒年兄啊,不是我不肯送银进京,是北国人不让我等出城啊,要不然,你跟北国人说说好话,放我们一条生路?”潘知府一脸诚恳道。

年大为松了一口气,“我正是为此而来,你且打开城门,放我等进去!”

辛将军指了指一旁的箩筐,潘知府便取了一个往下扔去,“年兄,城门多日没上油,锈住了,你且坐这个上来!”

年大为愣愣地望着歪倒于地的箩筐,再看看手里高举着的圣旨。

他可是天使,奉旨而来,在哪里都代表着无上的皇权,按理知府当大开城门,洒水迎接,怎地还要坐着筐上去?当他是落水狗吗?“你胆敢藐视皇上?”

潘知府挠头,“年兄怎可如此说?对了,我这里好久没接到邸报,圣躬可安?”

安什么安?原来的傻子皇帝对外只说受惊驾崩了,又从旁支另立一位吃奶的小皇帝,只是辈份实在太小,李太后平白长了一辈,如今她可是太皇太后。

这话说起来可就太长了,不是一时半会儿能说清楚,年大为随口应道:“安得很,快开门!”

“请年兄入筐,我亲自拉你上来!”潘知府觉得自己礼数足够,毕竟拉筐当真是体力活。

年大为的随从见局面有点尴尬,便凑到他耳边道:“且请忍耐些,待拿下问罪,再报此仇。”

年大为咬着腮帮子,很不情愿地坐进筐中,到了这个时候,他还不忘高举圣旨。

潘知府倒也是个妙人,说亲自拉,绝不假手他人,主打一个诚实守信,他亦咬着腮帮子,两腿蹬地,双手用力拉麻绳,箩筐勉勉强强拉上半人高。

“你没吃饭啊!”年大为有些害怕,若是拉到半空中掉了下去,怕是会摔死吧。

潘知府喘着粗气道:“咦?你怎么知道?汾城被困得太久,早已断粮,可怜城中百姓,跟着我三天饿九顿,苦也!”

城墙上的将士捂嘴偷笑,而城下的年大为气得翻白眼,“赶紧换人拉吧,是想摔死我吗?”

潘知府从善如流,立马松手,准备换人,可怜的年大为摔了个狗啃屎,感觉嘴里进了泥沙,他呸了一声,吐出一颗门牙。

只能说年大为比较倒霉吧,半人高摔下来若是泥土地面,倒也不妨事,可天寒地冻,守军们又倒了水,地面早就冻瓷实了,这一下伤得不轻。

见磕了牙,年大为终于忍不住了,嘴里鲜血直流,也顾不得了,“好你个罪臣,我非得请旨杀了你!”

“罪臣?我潘小生从小苦读诗书,只为忠君报国,如今大敌当前,朝廷一不派援兵,二不给粮草,是逼我叛国吗?”

喜欢穿越逃荒之我带全村奔小康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穿越逃荒之我带全村奔小康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