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古典架空 > 穿越逃荒之我带全村奔小康 > 第250章 投奔

穿越逃荒之我带全村奔小康 第250章 投奔

作者:雨霖铃的新生活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4-05-14 15:01:38 来源:书海阁

邓家村的老村长脱口大赞,“好啊,早应该这样,天天东躲西藏,能躲到什么时候去?”

章里正对此表示赞同,但见赵二当家面犹豫之色,便知他定有顾虑,“你是不是还有什么话没说?”

赵二当家看了看屋外围着的村民,便道:“组织一支抗敌的乡军简单,但恐怕会遭来敌军的疯狂报复,村民只怕不得安生。”

乡军没有任何来自国家的后勤给养,很大程度上只能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对各村来说,无疑是个不小的负担。

而且北军必不会坐视他们发展壮大,为了扼制乡军,定会加大烧杀抢掠的力度,只怕会引来村民不满,届时,在北人威胁、利诱之下,指不定其中会有叛徒。

“难道我们现在就安生了吗?你赶紧把摊子支起来,咱家几个不成器的兔崽子也得加入。”邓村长见章里正还在思考,便急不可耐地说道。

章里正拍拍邓村长,示意他不要激动,思考片刻后,便对赵二当家道:“我们虽是一介匹夫,但也知道国之不存,毛将焉附的道理,这事我会给村里人好好说说,你且只管安心招兵。”

大不了他将村民全部迁往深山,只要能打退敌人,这一片土地还是咱大楚的。

既然章里正这样说,赵二当家也没二话,立即便带着众兄弟前往各村子游说,劝说十里八乡的村民加入乡军阵营,共同抵抗北军侵略。

与此同时,莫日根派来的和谈使臣,正在京城好吃好喝,高公子作为娱乐资深人士,全程做陪,生怕惹他不开心,一招手北国人的铁蹄就踏入京城。

北国使臣怀抱着美人,一双大手很不老实地在其身上游走,随口不满道:“我们圣上已经很有诚意了,只要你们主动把汾城献出来,便可休兵,怎么这件小事到现在都没办成?”

高公子讨好地笑道:“这事原派了年侍郎去,只是没想到汾城知府竟然油盐不进,家父这会儿也在烦恼着呢。”

“汾城知府倒也有些血性,可惜就是不识时务,”使臣不屑地撇撇嘴,“你我也算老朋友了,我们圣上的脾气,你应该知道的,汾城肯定要拿到手,你们献和咱们自取,那价格可不一样。”

“是,回头我再劝劝,你且喝杯酒先。”

待北国使臣酒足饭饱后,高公子命人抬来自家老爹的豪华大轿送他回驿馆,随后对管家道:“把那女人清理掉。”

管家似是见怪不怪,但还是恭敬地问道:“她可是小衙内的心头好,要不要先使人知会一声?”

高公子叹道:“她知道得太多了,不清理不行,回头去柜上支点银子,让他重新再买一个。”

女人嘛,到处都有,虽说朝廷明面上已经不允许有贱口奴婢存在,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买个把人对他们来说,根本不是啥大事,顶多也就是漂亮的女人更费些银子罢了。

管家明白了,立即招呼来几个心腹下人,将女人用麻袋装了,悄悄运到城外处理,其余具体处理方法,高公子一概不闻不问。

待到宫门落锁,高太师才终于下值回府,一回到家便有成群漂亮、水灵的小丫头,侍候着给他脱衣摘帽,端茶递水。

高太师换了家常衣服来到书房,这里可以算是府中安保最严密的地方,只有大公子及几位朝中密友,才能进来。

哪怕就是在家中,高公子都是规规矩矩地给他行礼,“父亲,汾城一事怎么处理?使者已经在催了。”

高太师掐指默算了日子,“这么多天过去,汾城的常平仓怕是要空了吧?”

“照各地实际情况来看,常平仓里根本就没有多少粮食,就算潘知府扣下税银买粮,急切间也买不了多少,想来是要空了。”

高公子跟在高太师身边许久,对官场那套知之甚深,早知道各地衙门都是一笔烂账,别看着账本上记着的数字好看,但实际上库里早就被硕鼠搬空了。

潘知府就算再廉洁,但前任的亏空哪里是那么容易抹平的?

高太师点点头,“我过两日便和使臣签下和约,将汾城让给北国,等太后那边用过玉玺后,便由你送过去,你可明白?”

“儿子明白。”

高公子是太明白了,礼部和内阁哪里没人,真要签和约怎么会需要他一个后辈晚生出面。

他爹的意思无非是向北国皇帝表明臣服的态度,高公子此行虽说是和谈使臣,但实际就是质子。

高太师站起来拍拍儿子的肩道:“辛苦你了,等我大事办好,自会派人接你回国。”

翌日早朝,高太师就北国和谈条件再一次展开廷议,其实廷议只是做做样子,真正要议的内容,昨天他已经跟几位官员私下谈好。

他们今天只是把该谈的内容过过明路,就算有人反对,但少数服从多数,此次盟约的结果不会有任何改变。

实际上也正如高太师所料,就算御史台等人反对,赵参政以头抢地,也不能动摇结果分毫。

因为坐在上首的奶皇帝及太皇太后都由高太师控制着,他要做的事,就算天王老子来了,也没法阻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全是一群糊涂虫!汾城乃我大楚城池,前方将士仍在苦战不休,尔等食君之禄,不思为君分忧,只会一味讨好北国,到底谁是你们的君?”赵参政义愤填膺地怒骂着群臣。

群臣中有怒声回骂的,也有低着头当听耳旁风的,各有各的心思。

回骂的大臣已经和高太师结为利益共同体,自然以高太师马首是瞻,就算是指鹿为马也得跟着应和。

而低头默然不语的大臣,则是为明哲保身,赵参政虽有御史撑腰,可他们品级不高,人微言轻,根本不足以左右政局。

太皇太后最终不但用上玉玺,还下旨罚了赵参政等一干人等半年俸禄。

御史不像其他大臣,有地方官送来的孝敬,他们没有额外的收入来源,每月就指着朝廷给的银米养活一家老小。

罚半年的俸禄,让本就清贫的御史们更是雪上加霜。

罚俸简直是釜底抽薪之举,就算以往御史有顶撞皇帝的,也顶多训斥完事,所有人都知道他们品级低,月俸也低,没人会把御史逼到绝路。

下朝后,气急败坏的众御史齐到郭中丞家中诉苦,“这可怎生是好?京城米贵,生活大不易啊。”

“咱们自己都快养不活了,圣上的复辟大业何时能成?”

郭中丞安慰众人道:“实在没米下锅的话,我就去向族人们借一些应急。”

林御史诧异道:“我记得你原籍不就在汾城外的沪江县吗?怎地你的族人会来京城?”

郭中丞便将前因后果略说了说,道:“北军入侵,我郭家族人见势不好,便来京城投奔,如今情况危急,正是宗族互帮互助,共渡难关之时。”

众御史脸皮都厚了,俱都笑逐颜开地赶着他出门,“郭中丞快去快回,我等家中已无粒米下锅矣。”

郭御史当真来到前院,却见管家拦住他,苦着脸道:“虽说京城房租贵,但这么多人也住不开啊,还是想办法去典个大院安置吧。”

“空房挤挤也就有了,管家辛苦些,且再借附近邻居的房子暂住一时。”

郭中丞知道族人拖家带口,人多行李多,关键事还多,大人叫、孩子哭,吵得头都大了,他只得让管家自己想办法。

管家扯住他的袖子,急道:“少爷,老朽早就舍了老脸,求了街坊邻居帮忙,可暂住还行,长住的话,邻居们脸上可不好看。”

要不是这条街上的人都知道汾城遭难,再加上郭家做人厚道,怕是所有人都闹着要赶郭家族人离开。

郭中丞烦恼不已, 家事国事、事事不顺心,这日子简直没法过了,“好吧,且忍耐几日,我再想想办法。”

说罢,他一把甩开了管家,直接来到族长所住的屋子,还没进门,就听见族长向族人抱怨。

“……这日子简直没法过了,都说京城乃天子脚下,首善之地,怎地如此逼仄,转个身都难 。”

族人纷纷宽慰,“我等还算好的,至少还有片瓦遮身,像其他人逃难只得睡在大街上,风急雪大的,冻毙了不少。”

“难啊,人离乡贱,咱们且忍耐些日子。”族长叹息不已。

郭御史暗暗摇头,但此刻也顾不得许多,能捱一时且是一时,他掀帘而入,“各位叔伯,大家在这还住得惯吗?”

“还行,还行!”众人见他进来,忙起身迎接。

郭御兄挠了挠头,“我也知道条件不好,前阵子京城一直多灾多难的,才发洪水又遇兵难,房子多有损毁,住房有些紧张,我会想办法的,且再等几日。”

族长强笑道:“也是我们来得太突然,给你们添了许多麻烦,听说最近又在和北国和谈,等退兵后,我们还要回去的。”

说到和谈,郭御史不禁面有怒色,谁不知道北国乃是言而无言的小人,若真把汾城割给北国,那下一次还要割让哪个城呢,难道眼睁睁看着大楚河山一点点被北国蚕食完吗?

“族长,现在汾城还在和北国对峙,暂时别想着回去了,且安心住下!”

众人大惊,“怎地还在打吗?咱们可是听说朝廷已经议和了,那汾城现在岂不是北国的了?”

这是什么情况,众将还在拼死抵抗,圣上何故早降?

族长一听就不对,现在谣言满天飞,他也不知道谁对谁错,都说北人满万不可敌,朝廷为了以图日后,这才准备割让汾城,换得一丝生机。

没想到汾城军民竟然还在抗敌第一线,那朝廷不就等于弃了汾城百姓吗?

“汾城没失守?”族长抓着郭中丞的袖子急问。

“自然没有,现在敌军围而不攻,打算让全城百姓饿死。”

郭中丞话音刚落,众人面露惭愧之色,汾城还在坚守,郭家全族却早早逃到京城,人品高下立判,以后还有何面目去见父老乡亲。

族长仰天长叹,“我等惭愧啊!”

郭中丞想到花厅里还有那么多同僚等着呢,便局促搓着双手道:“我今日过来是有一事求族长呢。”

众人俱都看着他,这位可是御史中丞,位高权重的,有什么事还用得着求字呢,莫非是要把他们赶走,这可就不太地道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族长硬着头皮问道:“咱们都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亲人,有什么事尽管说。”

以血脉为纽带形成的宗族关系,是最为坚实的,面对危险情况,更要团结,才能保宗族千秋万代地传下去。

郭中丞不好意思地问道:“能借点钱吗?”

“啊?”众人一愣,这剧本不对吧,他们逃难至此,已经身无长物,不找他借钱已经很厚道了,怎么反而向咱们借钱。

族长一脸为难道:“咱们拖家带口,每天睁眼就要花钱,钱也不太多了,不过,你乃堂堂朝官,为何要借钱?”

谁不知道太祖的高薪养廉政策,只要当官就肯定不会穷,随便拿点钱置个庄子,这辈子哪怕得罪皇上被贬,也吃喝不愁。

而且这一旦当官,那就是士,跟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泥腿子有质的区别,真没听说士找农借钱的。

“这个说来话长,”郭中丞干脆将这段时间和高党交手数回合的情况简单说了说。

众人不过就是普通农户,庙堂太高远,他们根本就没想到,有朝一日会如此近距离接触军国大事,当下都愣了。

当听说雁城就是在高太师手上签的和约后,大伙立时对高太师没好感。

要不是雁城被割给北国,敌人怎么可能长驱直入,以至于族人落到如今境地。

“这个姓高的,很坏!”

“不像是忠臣!”

百姓眼里黑白分明,他们不懂政局,但不代表他们不识忠奸,既然郭中丞是自家人,那与自家人作对的高太师肯定就是坏人。

族长气得牙痒痒,“就是这个姓高的坏事,引狼入室,莫不是北国的狗腿子?”

“如此朝中就属高党势大,咱们拼不过啊,这不所有御史都被罚俸半年,眼看着各位言官就要断顿了,先借点钱应急。”

郭中丞越说头越低,堂堂御史竟被打压到尘埃里,失败啊。

“贤侄啊,你先回屋等着啊!”

喜欢穿越逃荒之我带全村奔小康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穿越逃荒之我带全村奔小康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