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摄政王妃 > 第046章 婆媳夜话,疑团重重

摄政王妃 第046章 婆媳夜话,疑团重重

作者:叶阳岚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7 18:47:25 来源:言情小说阁

“母后?”明乐大为意外,不由暗暗的提了口气。

“太皇——”柳扬和雪雁等人连忙就要上前行礼。

“免了!”姜太后却是先一步出声打断,将斗篷上的帽子拉,径自越过他们举步朝明乐走去。

明乐猛地回过神来,迎上去一步,只就神色狐疑的看着她。

姜太后此次是乔装出宫,身上只做了寻常妇人的打扮,穿一身暗色布料的衣裙,头发简单的挽了个妇人发髻,只以一根朴素无华的乌木簪子别住。

她不让柳扬等人当众呼出她的身份,那便说明她是不想叫人知道她这一趟的行踪。

“请母后移步,有什么话进去说吧!”明乐道,侧目对柳扬使了个眼色。

柳扬会意,略一颔首便先行进府将沿路可能出现的人支开。

姜太后没有拒绝,和明乐一前一后转身进了王府。

外面雪雁善后,暂时先让那小厮把马车从侧门赶进院子里等着,然后便赶紧的奔去后院伺候。

主院里头现如今正是一片狼藉的时候,自然是不能用来待客的,明乐便直接把姜太后请到花园南边的另一个院子。

那边的院子规模要稍微小上一些,这段时间明乐已经叫人在收拾整顿,准备将来用来安置两个孩子的。

她虽然是想要把两个小的一直带在身边,可是宋灏不依,总是打着男孩子要早早叫他们学会独立的幌子实施打压政策,明乐拗不过他,也只能妥协。

好在是那边的院子已经整理的差不多了,用来待客也还妥当。

王府里适才刚刚经过一场血腥的屠戮,两人从花园里走过的时候虽然没有撞见什么人,但是空气里却还能闻到隐约的血腥味。

姜太后是何等警觉的一个人,立刻便有所察觉。

明乐见到她的脚步不易察觉的微微顿了一,也不试图和她打马虎眼,坦诚道:“方才府中出了点事情。”

待到她要解释的时候姜太后已经再度举步往前走去,“无妨的,走吧!”

显然,她似乎无意干涉明乐府第当中的事情。

明乐心里一直暗暗揣测着她此行的目的,见她不欲多问,自然不会给自己找事。

婆媳两个一路无言直接去了南边的院子。

长平已经闻讯赶来,给两人上了茶。

“你先去吧,在门口守着,没有我的吩咐不要让其他人进院子来。”明乐看她一眼,道。

“是,王妃!”长平领命,又屈膝对姜太后施了一礼方才转身退。

长平是明乐的贴身丫头,姜太后自是十分熟悉的,她平时不管是对什么人或者事都十分的冷淡,这会儿却不知道为什么,目光竟然停留在长平的背影上略略的晃了一神。

明乐察觉她的神色有异,不觉奇怪,轻轻的唤了声:“母后?”

“嗯!”姜太后回过神来,脸上的表情便又一如往常般平淡,甚至可以说是冷漠。

长平知道她平时都不喝茶,于是就直接上的白水。

明乐一直没有吭声,等她训话。

姜太后端起茶盏就着抿了一口水润了喉咙,然后便直接抬头看向她道,“哀家今夜前来,是有件事情要交代你去办的!”

不管是以前孝宗在的时候,还是现如今,姜太后在后宫都是个只手遮天的人物,哪怕现在已经折损了她身边最为得力的常嬷嬷,明乐也知道,她身边并不是无人可用的。

这么久以来她一直都和自己这边保持距离,今天突然登门却是出了这么一句话,着实叫人难以理解。

“请母后直言!”明乐心里困惑的紧,面上却是不显,连忙整肃了神情道。

“这件事,说起来也不是什么大事,不过对你而言,哀家可能是做的过分了些。”姜太后道,语气平稳而缓慢道,“大兴皇帝做寿,他既然送了帖子来,要推拒也着实是不妥当的。现在灏儿孤身一人千里迢迢的过去,哀家终究是有些放心不,所以今夜登门,就是为的这件事。哀家老了,很多的事情都力不从心,所以就只能让你代为走一趟了。”

明乐皱眉:“母后是说,要我随同殿一起前去大兴吗?”

她的确是有这样的打算,但现在姜太后却专程登门来提这件事,那意义就完全不一样了。

明乐的脑子里突然就乱成一片,综合自己所知的种种信息快的计较着。

姜太后这是不放心宋灏一个人孤身前往大兴?可宋灏此次过去是以大邺使臣的身份,大兴方面肯定会有忌惮,想要动他都要经过再三的思量。

但是显然,姜太后并不是个无中生有的人。

她既然会走这一趟,那就意味着,她的心里一定已经能够预料到将来的某些事情了。

和荣王有关?她难道是已经笃定了纪千赫会对宋灏不利?

明乐脑中思绪转,一颗心也不觉的提了起来。

但是再转念一想又觉得不太可能——

如果姜太后真是料定了宋灏此行必定会有危险,何不直接拦他,另外派别的使臣前去道贺?

整个事情纠结在一起,却是千头万绪,叫人揣测不透。

“这一趟出使大兴路途遥远,他身边若是没有个得力的人照顾起居,哀家总会觉得于心不忍。”姜太后道,她的语气平静而冷淡,脸上更是表情平平,表情平平,半分迹象也不显露。

明乐抿抿唇,仔细的打量着她的神色,试图从她的表情中寻找出些微的迹象。

可是左右观察之,却赫然发现自己在这个叱咤后宫数十年的女人面前实在是太过稚嫩,根本就完全看不穿她这张面具底真正的情绪。

“不瞒母后,其实早在您过来之前儿媳也已经有了这样的打算,本来我还想等天明之后就进宫去奏请母后恩准的,不曾想母后您竟然也为这事儿亲自来了。”最后,明乐也只能先妥协。

“嗯!”姜太后点头,“既然你也有这样的想法,那自然是再好不过的了。”

她说着,又再低头喝了口水道:“两个孩子你也不用操心,就暂时留在宫里吧,回头你叫人拾掇一,等到天明之后哀家便差人过来把他们的衣物和一些日常用具搬过去。”

明乐的心跳突然停滞了一瞬。

这一刻她便了然——

姜太后是有备而来不假,而且她也并非临时起意才有了这样的决定,分明就是早有打算的。

白天的时候她进宫探望,当时因为也不确定彭修的人会不会真的有所行动,为了以防万一就借了庆膤公主的手把两个孩子暂且留在宫里。

当时因为是庆膤公主提议,姜太后的态度只是并没有反对罢了。

现在看来只怕却并不仅仅只是这样。

姜太后应该是早就有了叫她随宋灏去大兴的打算,所以才会顺水推舟,把两个孩子留。

而她今晚会过来,也不是为着商量这件事。

而是直接过来达她的指令——

她要她随宋灏一起去大兴。

当然了,姜太后所谓这个“照顾宋灏起居”的理由,明乐也是不会信的。

“既然是母后有令,儿媳自当遵从。”明乐点头,“可是我这趟一走,至少也要两三个月时间,那两个小的闹腾的紧,母后的身体又一直没有大好,实在不好让他们在宫里闹着您的。不如我还是将他们接回来,暂时托付给四嫂代为照顾一段时间吧!”

姜太后手里捻着那串紫檀木的陈旧佛珠,却是不置可否。

明乐看着灯光她封冻如冰而无半分情绪波动的脸孔,眉头不觉皱的更紧。

半晌,姜太后突然微微一挑眉头,扭头朝她看来:“其实,这么久以来,你心里一直有很多的话想要询问哀家的吧?”

关于姜太后和纪千赫之间,明乐和宋灏的确都是困惑的紧。

只是他们一直没有办法直接向姜太后开口罢了。

明乐一直以为姜太后对此讳莫如深,并不想把这背后的事情挑明了说出来的,此时突然听她主动提起,反而一时无措,脱口道:“母后您——”

“有些事,没有你们想的那么复杂。”姜太后眼中突然闪过一丝情绪浮动,可是待到明乐想要仔细查看的时候已经消失不见了。

她站起身来,往旁边走了两步,面对眼前罩着红色的灯罩的宫灯又沉默了起来。

明乐跟着她起身,却没有走过去,而是隔着一段距离看着她的背影。

这个女人的身影看似薄弱,可是从明乐第一次见到她的时候,所能感受到的就只是她的坚硬和冷漠,这一具身躯,像是一座巍峨屹立的山石,不挺拔也不耀眼夺目,却就是有那么一种强韧而无可摧毁的意志力支撑着,永不变更一般。

没有人能看透她的心事,又仿佛她就是一个完美的,既没有感情也没有弱点的人一样。

哪怕是到了这一刻,知道她其实也记挂着宋灏的时候,明乐的心里也依然会有这种感觉。

“母后,我知道,有些事情我不该开口问您,可是这件事却是困扰了我许久。”思忖过后,明乐试探性的开口,“当时发生了常嬷嬷的事情之后,阿灏叫人暗中追查,又得到了一些讯息。大兴的那位摄政王会花费数十年在我们朝中布这样的一个局,真是叫人匪夷所思,可是我们一直没有想通的是他如此大费周章做这些事的真实意图。如果说他只是为了颠覆咱们大邺王朝的江山社稷,那么在这期间他能发挥的余地其实还有很多,但如果不是针对朝廷的阴谋的话,他这样大费周章的举动又似乎解释不过去。而且我还听闻,当初大兴的上一任皇帝其实是有意将皇位传给荣王的,是他自己推拒不要。综合这一点来看,他对这天江山的兴趣似乎并不太大,既然他连皇位都不要,又何来理由处心积虑想要染指我们的疆土?”

“无欲无求的人,真要发起狠来,才是最可怕的。”姜太后闻言,却无半分的反应,只就模棱两可的慢慢说道,“而同样的,既然他什么都不想要,这样的人,又什么好叫你不安和防范的?”

“母后的话,儿媳不是太明白——”明乐皱眉,“母后是说荣王吗?”

姜太后对纪千赫的这个评价,怎么看都是模棱两可,不得要领。

“没有,哀家不过是胡乱感慨了一句,没说任何人。”姜太后道,随后就像是突然有了一丝兴趣,竟然破天荒的追着明乐的话茬问道,“所以呢?你觉得他是个怎样的人?”

面对她的背影,明乐完全看不到她的表情也揣测不透她的心思,只能循着话题道:“儿媳愚钝,一直不得百思不得其解。这个人相传是个十分厉害并且有手段的,如果传言属实的话,那么当年如若坐上大兴皇帝宝座的人是他,现如今的天只怕又要是另外的一番光景了。那个位置,万众瞩目,无论哪朝哪代,面对这夺嫡之争就没有不流血的。当年既然他天时地利都占全了,却又轻易拱手,从这一点上看,似乎可以认定他当是个没有野心的人。但若果说他无欲无求,可是这些年来他又一手把持大兴国中所有的兵力,将整个往常的命脉控于己手,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压制了整个大兴朝廷的动向,甚至于一直牵制着大兴皇帝的一举一动。再从这一点上来看,他又似乎还是揣着染指天的野心的。这个人,儿媳和阿灏都揣测不透,总觉得十分的难以捉摸,难以看透。”

“这世上,哪有真正无欲无求的人?”姜太后闻言,却是不以为然。

她的语气依旧冷淡,却能叫人听出几分嘲讽的味道来:“不是无欲无求,也不是没有野心,而只是作为旁观者,你并不知道他真正想要的什么罢了。试问,一个有足够的能力和手段掌控一国政局,翻云覆雨的人,真要说他无欲无求?你觉得可信吗?”

关于纪千赫其人,明乐和宋灏研究了许久,却一直不得要领。

那是个十分矛盾的人,明明有能力坐上一国之君的位置,可是他偏不要。

如果说他对权力没有执念,可他却偏又强硬的把持国中军权数十年,逼的大兴皇帝步履维艰。

明乐的目光沉寂来,仔细的揣摩着姜太后的话,渐渐的突然就有种茅塞顿开之感。

她心中雀跃了一,缓缓抬头,再度朝姜太后的背影看去:“这个人,不甘于人。但是他的欲求不是万人之的皇帝之位,而是操控一切,乃至于万民之主的至高无上的权力!”

这天,看似皇帝最大,得了皇位便拥有一切。

可是现在大兴国中的情况却明显呈现出一种诡异的局面:一国之君的地位看似安稳,但实则岌岌可危,一切都只看那位摄政王纪千赫的意愿。

说句不好听的,只要他动动指头,那么龙座上的那个人就随时都可以换人。

宋灏的来的密报说是这两年大兴国中的夺嫡之争越演越烈,太子和肃王两派之间杀的风生水起,几乎都红了眼,背后一直作壁上观的纪浩禹更不是个省心的。

纪千胥的这些儿子们个个虎视眈眈,拼的死去活来,说来却是可笑——

这个局面却必须的存在于纪千赫始终不插手的前提。

否则,哪怕纪浩禹他们之中的任何一个夺位成功,只要纪千赫不认可,那么在他的覆手之间,这位皇子在这些年间所做的种种努力也会瞬间灰烟灭。

这样想来,才真的叫人觉得纪千赫此人的可怕!

他不要皇位,却偏偏要凌驾于皇权之上。

他所享受的,就是这种操控一切,唯我独尊的优越感吧?

姜太后见她一点就通,竟是破天荒的露出几分赞许的神情,继续道:“这些天,哀家也听了一些话儿,但是毕竟没有亲见,所以不好辨别真假。似乎大兴朝廷的那些黄子龙孙们也逐渐意识到了这一点,以前只顾着争权夺利拉拢党派,现在各方都暗中有些动作在试探荣王的意思了。”

“是么?”明乐提了口气,再度陷入沉思。

姜太后等了片刻,见她不语,便再次转身朝她看过去道:“现在大兴朝中明面上是太子和肃王之前的角逐,但是你和灏儿都知道,那位荆王也非池中物,而其他的皇子则是不值一提。就目前的情况综合分析,你觉得他们之中谁的机会最大?”

“如果一切的决定权都掌握在荣王手中的话,按照常理来说,那就自然是从小就依附于他的荆王纪浩禹的机会最大!”明乐道,说着顿了一,突然想起了什么,再看向姜太后的时候,就有了几分迟疑。

明乐看的出来,姜太后今天过来并不只是让她去照应宋灏那么简单,而是借机指引,在给她临时恶补,让她完全了解如今大兴朝中的局势。

所谓知己知彼方可百战不殆。

他们千里奔赴大兴,在别人的地盘上本来就不占优势,这一点就更是变得尤为重要。

而不得不说,这一晚的姜太后确实带给了明乐太多的震撼——

她一直就知道姜太后这个女人不简单,但大多数时候看到的也只是她纵横后宫无往不利的御手段,而直到了今天她才真正的领略到这个女人的睿智和大气,只凭她在政事上这种敏锐而清晰的判断力就让她自惭形秽,望尘莫及。

这样的女子,应当是个旷世传奇,可是她这一生却尽数锁在了那座冰冷无情又尔虞我诈的后宫里,当真是叫人惋惜的很。

“母后!”暂时压心里翻覆的情绪,明乐深吸一口气,勇敢的对上姜太后的视线,“您和大兴那位苏皇后之间的关系,我们已经知道了,虽然儿媳并不知道您和她之间是否有过什么样的恩怨纠葛,但是只从血脉上演算来,荆王实则应当算作是殿的表兄,也是您的外甥。对于他——您是——”

“可人的命数却不是从血脉里决定的,当年阴错阳差,从出生的时候起就已经决定了我和她之间天南海北的命运,再又交集,也只能是孽而非是缘分。”姜太后道,语气平淡,连半分的贪玩和感慨也没有,“乐儿,你和哀家曾经有过一段母女的缘分,现在你又是哀家的儿媳,灏儿他选了你,哀家便不会再有保留的认你。可是哀家这个做母亲的,却从来没有教过你什么,今日我便告诉你,你且记住我的话。”

她说的郑重,神色之间有一种威严而澎湃的东西渲染了开来。

明乐看着她静如止水却又一场冷静坚毅的目光,突然觉得心里的血液奔涌,仿佛被感染了一般,似乎整个思维都融入了这个女人创造的那个辽阔的世界里。

“是!”明乐点头,以她此生能给的最为虔诚的姿态。

姜太后看着她,嘴角缓缓展露一个笑容,可是转瞬即逝。

然后,她说:“第一,永远不要做你力所不及的事。第二,在大局面前,一定不要妇人之仁。第三,你要有识人的眼力,也要有随时随地调转矛头重新开始的魄力。一个人的一生,不可能所做的每一个选择都是正确的,你可以错,也可以失败,但是总要给自己重头来过的机会。哀家能够理解你现在的心境,以前哀家初见你时,哪怕是经过再多的历练,可是你的性子也多少有些偏执和冲动,偶尔也会有不顾后果的拼抢之气。可是现在,你挂心灏儿还有那两个小的,凡事都要再三权衡,不能再像那时候一般的鲁莽冲动了。身为女子,性情自然是不要太刚强的好,可有时候人都是被逼出来的,哀家不是说你的性子不好。只是现在,风高浪急,很多的事都是你防不胜防的。这个时候,你必须要有一个冷静的头脑来做出判断和决定。所以,现在你所做的每一个决定就不要再徒劳的权衡局势拿捏立场了,而是只看结果,只做对自己有利的决定。只有在这样的选择之,才能达到最小的损耗去达到你的目的。”

明乐用心的听着,同时在心里快的咀嚼消化。

的确,现在的她已经有了牵绊和诸多顾虑,以前在艰难的时候她的确是做过要和彭修同归于尽的打算,可是现在,却是再也不抱这样的想法了。

以前的她,坚如磐石,而现在的她,已经有了弱点。

有了舍不得的人和事,有了牵挂,手脚就难免要被束缚。

姜太后这些话看似是在教导她,但是同时,明乐却也从其中品出一些别的头绪来。

姜太后的这些话,其实也是在暗指一人。

她是有这些弱点和隐忧的,甚至于宋灏也有,但是那个人——

恰是与她截然相反,还是一个无坚不摧的存在。

若是彼此站到了对立面的话,他们的处境便会岌岌可危。

“你是个聪明的孩子,这些话哀家就只说到这里,至于能记住多少就看你自己有没有心了。”眼见着天色将明,姜太后也再等去,紧跟着话锋一转,继续说道,“我们还是回到刚才的话题上,关于大兴朝中的夺嫡之争,你觉得何人的胜算更大?”

明乐抿抿唇,微微垂眼眸又再权衡了片刻。

其实关于这个问题,她心里一直有一个直觉的答案,只是之前都只是一种凭借直觉的臆想,而现在得了姜太后的指点再重新分析,那便是另外一种情形了。

“有传言说,大兴国中太子资质平庸不堪大用,若不是他先坐上了太子的位置,根本就不可能有机会和肃王一决雌雄。从常规上来讲,这个人是最不具威胁性的,随时都有落败的可能。但是母后你方才也说了,现在大兴国中局势,最大的决定权还是掌握在荣王手里,如果从荣王方面考虑的话,他既然能够压制大兴皇帝这么多年,如果后面的年月里他还想要继续这种局面,那么他就绝对会选这个资质平庸的太子作为傀儡,毕竟这样的人要掌控起来会比一个有野心又有谋略的肃王要容易的多。”明乐谨慎的分析道,“所以,在太子和肃王之间,我反而觉得太子更具优势,因为如果两人同时向荣王示好,不出意外的话,荣王一定会选择太子。”

纪浩渊那人,并不好掌握,黎贵妃更不是个好相与的,这双母子若是得势,只怕是绝对不能安分的。

所以,纪千赫如果想要继续把持朝廷,多半是会扶持太子登位的。

当然了,这一切都要是在没有另外一个人,荆王纪浩禹的基础之上。

正是因为纪浩禹的出现,又给这一场夺嫡大战添了许多未知的因素。

“那么荆王呢?”姜太后对她的回答不置可否,只就继续问道。

“他——”明乐张了张嘴,可是将要冲口而出的话却又吞了去,又再犹豫了片刻才道,“他和那两人是不一样的,虽然三个人都有角逐黄威尔的野心,可是那两个人是按照正常的步骤在一步步的朝那个位置逼近,可是他——”

提起纪浩禹,明乐的语气就越发的慎重而艰难。

纪浩禹是不会按照常理出牌的,之前姜太后不说明乐还不曾想到过,可是这一晚,在弄清楚了纪千赫的性情和为人之人,她也突然了悟出了纪浩禹心中不为人知的秘密。

“虽然现在看上去,他是一早就依附于荣王的,在荣王的阵营里最具优势,但是他的性情和为人却也决定了,他必须会抛弃这个优势,甚至更有可能要把这个优势转为劣势!”深吸一口气定了定神,明乐继续说道,她说着便是抬头对上姜太后的视线,道:“母后,还有一件事我一直不敢确定,却不知道您能否替我解惑?”

“你说!”姜太后今日倒是十分愿意和她攀谈,竟然好脾气的允了。

“早前大兴方面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消息透露过来,我和阿灏一直甄别不出真伪。”明乐道,“一则有传言道荆王纪浩禹实则是苏皇后和荣王的**之子。但是阿灏从另外渠道得到的一些线索却又似乎指示,当年造成苏皇后之死的那一场巫蛊案,好像是有荣王的手笔在里头。”

纪浩禹的身世之谜是他不为大兴皇室所荣的最根本的原因。

如果他真是的荣王的子嗣的话,那么这个皇位,只许是他不要,否则荣王就万没有不成全他的道理。

可又如果苏皇后的死会和荣王有关的话——

那么事情就又另当别论了。

“是么?竟然还有这么一说吗?”明乐原还抱着希望,姜太后可能会知道内幕,不曾想她却是十分意外的样子。

“因为是宫闱隐秘,这其中关系阿灏查了许久都没有得到确切的答案。”明乐不禁有些失望,叹息道,“荆王和荣王之间的关系才是牵动大兴朝中局势的关键线索,现在拿捏不住这一点,这件事就始终是悬得很,也不知道最后到底会是鹿死谁手。”

“这夺嫡之争,历来夺的都不是别人的声势。”姜太后却是不以为然的冷嗤一声道,“说到底,在这件事上,荣王只能算作的影响大局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外界因素。其实在你之前欲言又止的时候,你的心里不就已经有了答案了吗?”

明乐一惊,再看向她的时候面色就略有几分尴尬。

“却原来还是儿媳自作聪明了。”在姜太后面前,似乎什么事都无法隐藏。

苦涩的笑了笑,明乐眼底的神色也突然凛冽了起来,道:“是!儿媳的心里的确是还有别的想法。不管荣王是纪浩禹的生父也好,或者这从头到尾都只是人们臆测之中的一个传言。纪浩禹但凡有意染指皇位,他要走的就绝对不是和太子还有肃王相同的路,哪怕他现在给人的印象还是依附荣王,可是只要他是打定了心思夺位,那么就绝对不会寄希望于荣王,他——一定会杀了他!”

最后几个字,她突然加重了语气,恍惚间似乎也跟着迸射出凛冽的杀气来。

“正是因为他这么多年都依附于荣王而在皇室之中求得生存的余地,就是因为荣王给了他这样的庇荫,他一旦决心翻身,就一定会是以最惨烈的方式绝地反击。”明乐道,字字清晰,一字一顿,“不管苏皇后的死是不是真的和荣王有关,纪浩禹和现在的皇帝纪千胥都不是一路人,国有二主这样的事情,他是无论如何也不会容忍的。也许太子和肃王都会抱着指望想要依靠荣王夺位,可是纪浩禹——他要么就不要那个位置,继续像现在这样装疯卖傻的游戏人生闲散度日,要么,他就是要彻底翻转一切。他最终要的,并不是荣王的支持,而是——取代他!代替他坐上那个睥睨四海俯瞰天的位置吗,把曾经有关荣王纪千赫的一切都从大兴的历史上抹掉,换一个方式,重新书写。”

“是啊,那个孩子,的确是个有气魄的。”姜太后听着,眼波微动,竟是缓缓的露出一个笑容来。

她看着黑暗中的某个位置的方向,眼底的神色却是有几分期待的。

“可是真的要做,又谈何容易?”明乐想着,不禁摇头,“纪浩禹就算是再怎么谋略过人,可荣王这几十年里培植起来的势力却是实打实的。就算他有这样的雄心壮志,真要大动干戈起来,连十分之一的把握都没有。”

姜太后看她一眼,突然目光一深,黑暗中隐隐的透出几分清明的冷意来,可是在明乐抬眸看来的时候却已经错过了。

“母后,谢谢你今天过来和我说这些。”明乐对她露出一个笑容,“天明以后我便启程去追阿灏吧,请母后放心,我们也不过就是去大兴国中走上一趟,待到大兴皇帝的寿辰之后一定尽快赶回来。”

“嗯!”姜太后点头,神色又恢复了她方才刚刚进门时候的淡然和冰冷。

明乐想了想,还是不很放心,道:“母后也觉得大兴国中的夺嫡之争会在这次大兴皇帝的寿宴上引爆吗?”

“这些事,都不好说!”姜太后道,却持了保留意见,“哀家知道你们懂得如何独善其身,只是更多的时候人在局中,就有很多的事情都会变得身不由己,还是不得不防的!”

“嗯,母后的话,儿媳谨记。”明乐郑重的点头。

纪浩禹要和荣王抗衡基本相当于以卵击石,怕就怕他会把心思动在自己和宋灏身上,毕竟——

荣王和姜太后之间的关系似乎不善。

万一真要把他们拖水,到时候想要摘出来只怕就不怎么容易了。

明乐在心里又快的把姜太后说过的话都过了一遍,最后还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忍不住的开口道:“母后,荣王那里他对您似乎颇有敌意,阿灏走的时候还特意嘱咐于我要多注意您那边,现在若是我就这样离京,您那里——”

“哀家能怎么样?若是哀家真要出事,就不会活到今天了,你走你的就是!”姜太后道,随后突然缓缓牵动唇角露出一个有些僵硬的笑容来:“至于两个孩子,你也不用担心,庆膤很喜欢他们,也想要把他们留在身边多带几天。而且只有他们在宫里,哀家才能确保他们无虞。哀家也不是信不过老四他们夫妻两个,只是——”

她说着,突然顿了一,目光徐徐扫视了这间子一遍,然后继续说道:“你这座府邸,是铜墙铁壁无坚不摧,老四那里可比不得这里。”

明乐的心口猛地一缩,竟是不由的倒抽一口凉气。

的确,今夜面对彭修的死士,她是出动了整个王府最精英的一批暗卫才堪堪扭转过来局势。

接来的这段时间她和宋灏都不在,如果彭修会因为恼羞成怒而打了别的主意,谁又能挡得住?

宋沛夫妇虽然会竭尽全力看护,但是毕竟能力有限。

真要论起手段,总归是姜太后更胜一筹。

更何况宫里不比别处,刺客就算是想要闯进去也不容易。

想着这些事,明乐不觉微微失神。

姜太后见她还在犹疑,却是会错了意,就以为她是担心纪千赫的人会对自己不利反而连累两个孩子。

心里叹一口气,姜太后只是神色平静的看着她,道:“哀家那里,什么事也不会发生,也不会有什么事能牵累到他们,这件事你大可以放心。”

明乐的思绪瞬间就被拉了回来,一时之间却是有些恍惚。

姜太后这话是什么意思?

她说的这样笃定,反而像是料准了纪千赫不会对她怎样。

两个人之间绝对是敌非友,她怎么就能做如此的保证。

明乐觉得,她越发是难以揣测到自己这位婆婆的心思了。

姜太后话音刚落也似是有了一瞬间的怔愣,但是她的神色便很快恢复如常道,“好了,天快亮了,哀家也该回宫了。”

言罢,就径自往门口走去。

“儿媳送您!”明乐道,连忙就要跟上去。

姜太后闻言,步子却又瞬间止住,不过她却没有回头,顿了一才声音平静无波的慢慢说道,“灏儿,哀家就托付给你了!”

说完就不再迟疑推开了门。

明乐愣在当场。

她的这句话看似平常无奇,可是她听在耳朵里却总觉得怪异,但是待要仔细揣摩的时候又觉得似乎也没什么。

“奴婢恭送太后!”长平见到姜太后出来,连忙屈膝见礼。

姜太后侧目看她一看,突然沉吟一声道:“你的身子似乎不好?”

“不敢劳太后亲问,奴婢只是大小身子弱些而已。”长平道,颇有些受宠若惊。

姜太后平时最是不多话的,今天居然主动问起她这样一个丫头来。

姜太后听完她的话便似是无意的扭头对跟出来的明乐道,“既然这个丫头的身子不好,你这一趟又走的远,能不叫她去就别叫她去了。”

言罢就再不迟疑快步走了出去。

------题外话------

错字没改,先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