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三国之战神刘封 > 第一百零三章 不打无把握之仗

三国之战神刘封 第一百零三章 不打无把握之仗

作者:谢王堂燕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26 15:52:51 来源:笔趣阁顶点

biqugedingdian,最快更新三国之战神刘封 !

“看来是父亲的封赏令到了,念出来吧。”

刘封酒醉三分的脸上,立时涌上欣喜之色,黄魏二人的表情,自然也平凭了几许期待。

亲兵得令,便当着三人的面,将刘备的那道急令逐字道出。

短短数语,顷刻之间,黄魏二人满怀期待的表怀,便变成了如霜打的茄子一般,各自的眼眸之中,分明闪烁着失望之情。

“怎么会这样!”

刘封同样一脸的吃惊,他以为自己听错了,情急之下一把夺过那军令帛书,反反复复的细看了数遍,惊讶的脸庞,渐渐变得同样失望,到最后又涌上几分愧色。

这确实是一道升赏令,但升赏的内容却让所有人都无法满意。

原本被刘封举荐连升两级的黄忠,仅仅只得到了一些象征性的财物赏赐。

至于魏延,虽然被委任了正式的官职,却仅仅只是个陷阵都尉。如果先前刘封没有跟他提到举荐他任裨将军之事的话,以平民出身的他,一跃成为都尉已经算是不错,但是现在的官职却比期望中的矮了足足三级,如此大的落差,自然令魏延心生失望。

刘封自己则被提拔一级,由校尉变成了中郎将,虽然看似得到了升职,但在诸人看来,刘封几乎在不费一兵一卒的情况下拿下湘东二郡,如此功绩,至少也得升到裨将军一级,如今却只得到了个中郎将的职位,显然与他的军功是不太相符的。

至于刘封的部下马谡,同样只升了一级,变成了校尉,另一人军假司马陈到,或许是由于夏口的那场大火失职的缘故,虽然跟随刘封南征立功,但官职和黄忠一样并未得到提升,仅仅也只是得到了些财物上的赏赐而已。

如果不是刘封那封“自作聪明”的举荐信,也许刘备的这一道升赏令就会令所有人都各得所需,但是现在,事实却恰恰相反。

这正是刘封所要的效果。

“唉——”刘封长叹了一声,面对黄魏二人,不禁愧然而笑:“没想到父亲的回复是这样的,看来我是跟你们说了大话了,真是有点对不住你们。”

刘封的这份自责,立时又打动了那二人。黄忠忙道:“大公子何出此言呢,你的举荐是看得起我们,我等自是感激不尽。然则我等毕竟是新归附之徒,主公能有封赏,我等就已经很知足了,又岂敢有所怨言。”

魏延也跟着豪然一笑:“都尉就都尉,官职大小都无所谓,只要能跟着大公子并肩而战,就算让我魏延做一名马前小卒又有何妨。”

尽管这一切,刘封暗中做了些手脚,但此刻听着黄魏二人诚恳之词,刘封的心头又岂能不为之一热。

他的脸上,感动之色在澎湃,深深吸过一口气,平伏下心绪,方道:“你们能理解我自然很好,但你们毕竟都是堪当大任之才,父亲的这个任命实在是有些委屈你们,我不能坐视不理。这样吧,我马上再写一封信给父亲,向他陈明你们的才华,一定要劝他重用你们。”

刘封说着就吩咐亲兵去备笔墨,黄忠见状,赶忙起身上前,拱手郑重道:“大公子的心意我等铭记于心,不过大公子还是不要冲动,上次因为单骑会你答应我写一封劝说信,结果惹得主公对你不悦,眼下若你再违了他的意思,必定会惹得他大为恼火,若是在迁怒于大公子,我等于心何安呀。”

“可是,如此委屈你们,我心又将何安!”刘封流露出为难的表情。

这时,魏延也起身劝道:“黄老将军说得对,大公子不必为此小事惹得主公迁怒于己,至于官位什么,只要我们跟着大公子,何愁杀拼不出一个属于我们的功名利禄,将来的机会还很多,大公子也不必急于眼下。”

刘封的坚持有演戏的成分在内,但黄魏二人却是真心的相劝,刘封执着了半天后,便顺着梯子下房顶,叹道:“既是如此,也只好暂时委屈你们了,不过我刘封向你们保证,只要有我在,不久的将来,你们定有大放光芒之时。”

刘封最后那一句话,已然含有些许暗示,黄魏二人却是无法体会。

“不提这些烦心事了,来,我们今日喝他个一醉方休。”刘封抖了抖肩膀,仿佛把一身的烦恼驱散了一般。

“一醉方休!”

在刘封的巧妙布局下,刘备的一封升赏令,非但没有赢得长沙文武之心,反而进一步的让人们对刘备产生了反感的情绪。不过,在这一道升赏令下,刘封的官职得到提升,这也使他可以名正言顺的扩军练兵。

光扩军是仅仅不够的,打仗拼得不仅仅是士兵的勇气和将领的智慧,更是拼后勤和经济。当初刘琦在江夏积谷数十万石,足够两万兵马数年消耗,如此巨大的军资,眼下却尽数落入了刘备的手中。

长沙郡的经济虽然是荆南四郡中最发达的,但相比江北之地还是要落后很多,尤其是郡中库府所积军资钱粮更是少得可怜,根本无法支撑刘封长期与刘备对抗。因此,刘封眼下所要做的,不单是要扩军练兵,还要囤积为未来开战所需的粮草军资。

加赋是不可能的,向地方豪强地主强征也是不现实的,这样只会把那些原本就并不是铁了心拥护刘封的士民,统统赶向刘备的那一边。

在经过一番思量,以及与刘巴的商议之后,刘封决定立即在长沙郡实施屯田。这一手段曹操在北方早已实行多年,正是凭借着屯田所积蓄的粮草,才为曹操南征北战剿灭群雄提供了坚强的后勤保障,这也是刘封所能想到的,在短时间内解决粮草供给难题的最佳手段。

不过刘封很快又面临另一个难题,那就是何来的屯田人口和土地。

曹操能在北方推行屯田,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军阀混战,一方面造人千里无人烟,出现了大量无主的土地,另一方面则是家园被毁后,四处逃难的流民。曹操既有屯田的大片荒地,又有许多丧失土地的流民,两者一结合,正为曹操所用。

长沙郡受战争影响较少,现有的土地不是归编户所有,就是被地方豪强趁着战乱兼并,顺便把那些丧失土地的雇农变成了自家的僮客。

编户是粮赋的主要缴纳者,刘封当然不可能把他们变成屯田户,这样只会激起民变。而豪强则在本地拥有着强大的军事潜力和政治影响力,刘封要跟刘备开战,必须得获得这些人的支持,所以这些人也不能动。

那么现在所面临的问题就是,既无土地,又无人口,如何屯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