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三国之战神刘封 > 第二百零一章 面子重要还是里子重要

biqugedingdian,最快更新三国之战神刘封 !

第二百零一章面子重要还是里子重要

(四更至,长松一口气,总算是说话算话,呵呵,顺求些订阅了。)

此刻,整个大帐已乱成一团,到处是断布木屑,案几、文书统统被劈了个粉碎。

而刘备,则披头散发,以剑支撑着身体,低垂着头,如同一樽会喘息的雕像一般呆坐在那里。

他气喘如牛,脸色苍白,双颊滚动着热泪,整个人是无比的失魂落魄,仿佛经历了一场大病一般。

一代枭雄,何曾有过这般不堪的时候。

诸葛亮轻叹一声,轻声道:“主公,人死不能复生,还望主公以大业为重,节哀顺便才是。”

在一通挥剑乱舞之后,刘备心中的悲愤之情仿佛得以发泄,整个人也没先前那般狂戾了,但是,那般刻骨铭记的痛楚,岂能就这般烟销云散。

“是我养虎为患,是我对不起云长,都是我的错。”刘备颤声自责着,语气中有几分哽咽。

他想起了自己当初要收刘封为养子时,关羽曾经一力的反对,而自己却执意不听的旧事。

如果自己听了关羽的劝,还会有今日的悲局吗?

“主公无需自责,凡事自有定数,岂能事事都在预料之中,或许,这就是云长的命数。”

诸葛亮拿所谓的命数来安慰刘备,虽然他自己都不信,但对于刘备来说,或许能减轻他心中的那份自责。

刘备同样不是一个信命的人,如果他信命,当年徐州失败之后,早就应该回家安心种田去了。

不过,在听了诸葛亮的劝说后,刘备的心情似乎平静了一些,他收剑归鞘,稍稍的整理了一下散乱的头发,神情渐渐的恢复了一些。

拭干净了眼角的泪水后,刘备沉声道:“军师,云长之仇,不可不报,我打算撤雒城之围,亲自率军东归,为云长复仇血恨,你以为如何?”

听得此言,诸葛亮的眉头微微一皱,刘备所说的话,也正是他为何急匆匆的赶到雒城的原因。

“云长之仇不可不报,荆州不可以不夺还,不过,亮请主公以大局为重,还当三思而行。”诸葛亮抱拳提醒道。

刘备冷哼一声,不屑道:“刘封畜生不过诈取荆州而已,何足为惧,我大军一旦东归,必可一举将之扫灭。”

“刘封虽然是使诈,但却能完败云长之军,最后竟使云长陨命,可见其实力已不可与当初同日而语,更何况他现在还握有全军将士的家眷,这一点绝对不可轻视。”

诸葛亮的劝说,令刘备陷入了沉思。

诸葛亮接着又道:“再者,如今雒城旦昔可下,一旦撤军东归,但等于给了刘璋喘息之机,到时刘璋若是和刘封联手,东西夹击我军,则大势危矣,在这样一个关键的时刻,主公绝不能撤雒城之围。”

刘备本是决毅的神情,很快又犹豫起来,似乎是听进去了诸葛亮的劝,又似乎这本来就是他所想。

“可是,我与云长情同手足,云长陨命,我若不替他报仇,天下人岂非都将笑我为负义之徒。”刘备面色为难的说道。

“事有轻重缓急之分,亮先前说过,云长之仇是一定要报的,但亮请主公以兴复汉室的大业为重,先集中兵力攻取益州,然后再以之为后盾,尽起大军东进,到时候自是攻无不克,一样可以斩杀刘封以报大仇。”

这一番话后,刘备犹豫的表情便又褪色许多。

“亮想云长素来忠义,同样以匡扶汉室为己任,倘若他在天有灵,恐怕也不愿意主公为了替他报仇,而将复兴汉室的大业置之不顾吧。”

话已至此,刘备还能再说什么,只得长叹一声道:“军师言之有理,是我一时太过感情用事,险些误了兴复汉室的大业。”

此言一出,诸葛亮顿时松了口气。

但刘备的脸上,却又新添忧虑,“云长之仇可暂时按下不报,但要知道,我军中上到文臣武将,下到士卒,多为荆州藉人,而今家乡失陷,亲眷尽丧,必是焦心万分,一心想要夺还家乡。若是这些人强烈要求我率军东归,又当如何是好?”

或许,这才是刘备真正的顾虑所在。

这又何尝不是诸葛亮的顾虑,只是事到如今,纵使是他神机妙算,也不能把荆州算回到刘备手中。

沉思片刻,诸葛亮只得道:“事到如今,主公若想稳住将士们的心,便只有许以重诺,以利相诱,方才能抵消荆州失陷影响。”

“许以重诺?”刘备精神振奋了几分。

“正是,对于文武诸吏,主公可承诺,只要攻下益州,不但封官进爵,而且还要尽取蜀中田舍相授。至于三军将士,则尽取库府之资赏赐,蜀中女子可任其掠之为妻。在此重赏之下,我相信定可稳住上下之心。”

诸葛亮这一招可是够狠的,不过倒也深得权术之道。

无论士人还是军卒,之所以追随刘备,从根本上讲,无非是为了利益二字。

荆州失陷,普通的士兵所担心的,无非是老婆孩子没了,那好,我就让他们可以随意抢掠蜀中女子做老婆生儿子,还取库府的钱财让你们成家立业。

至于在荆州有田有业的士人,那我就把益州土著豪强的田产府院夺过来,赏赐给你们,让你们在益州一样过着有头有脸,衣食无忧的上等人生活。

如此这般,虽然不能完全的抵捎荆州失陷,给这些人带来的利益损失,但总归给了他们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承诺,让他们有理由再追随刘备奋战。

这一招,天下诸侯大多都用过,只是,搁在刘备这里,却是极度的为难。

刘备的表情,马上便又两难起来。

原因很简单,刘备是打着仁义的旗号来打天下的,就算是“不仁不义”的攻夺益州,但对部下也是极力的约束军纪,严禁他们侵扰百姓。

但是现在,如果他公然放纵部下劫夺田产,掠夺女人钱财,这般做法,岂非等于背弃了自己仁义之名,自己抽自己的嘴巴。

诸葛亮当然知道刘备的为难之处,所以一看到刘备拉长苦脸,便马上宽慰道:“现下乃生死存亡之秋,主公为了兴复汉室的大业,做出这等违心之举,那也是无奈的选择。对于那些受到损害的蜀中士民,将来主公平定天下之后,想怎么补偿他们都可以,相信他们也能理解主公的苦衷。”

诸葛亮就是诸葛亮,为什么他能让刘备言听计从,那是因为他不但有聪明的头脑,而且还有一张三寸不烂之舌,无论是光明正大的,还是为人不耻的计策,他总能为刘备找出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

到了这般地步,梯子已然搭好,刘备岂有不顺梯下阶之理。

长叹一声后,刘备万般无奈道:“事到如今,也只能如此了,为了兴复汉室的大业,我也只有违背一次良心了,希望蜀中士民将来能够原谅我。”

经过诸葛亮的一番劝说之后,刘备似乎已经从关羽之死的悲痛中抽身出来,此时此刻,那番失魂落魄的表情不再,曾经的那个枭雄之姿,似乎又在迅速的回复。

见得此状,诸葛亮便道:“主公,恕亮直言,虽然说现在一切都还有挽回的机会,但我们也要做最坏的打算。”

“最坏的打算,军师是指……”刘备的眉头又皱了起来。

“那便是益州无法攻克,荆州又回不去,将士离心,军心溃散。”诸葛亮不情愿的做出回答。

刘备轻吸了一口凉气,背上涌起一丝寒意,默默问道:“那军师以为,当如何做这最坏的打算。”

诸葛亮凑上近前,低声道:“主公可派人去汉中秘密的结好张鲁,一旦事有不济,主公便可仿效当年依托刘景升之计,北上依靠张鲁,再想方设法赚取汉中,然后再北出关中,进取中原,则汉复汉室的大业,依然存有希望。”

“张鲁,汉中……”

…………

襄阳。

牛金带着满宠的人头前来归降,这确实有点出乎刘封的意料。

因为刘封知道当阳的曹军尚有满宠在,此人一向是个忠于曹操之辈,而且他也没有足够的兵力去堵住通往房陵的道路,所以他尽管修书借曹仁之名去劝降,但原本也就没抱多大希望。

万余曹军,再加几乎所有的关羽军,荆州奇袭战进行到现在,刘封在损失了不到千余兵马的情况下,不但意外的拿下了襄阳,而且陡增了近三万的降军,实力在短短的时间内大增。

只是,降军虽众,但在人心未定的情况下,刘封自然不能把他们当作嫡系军来使用。而现在的情况是,刘封短时间内地盘剧增,而能够用于占领这些新占地区的可信军队又太少。

这个时候,庞统给刘封出了一条计策。

现有的江北一万长沙军,其中五千用于守江陵,五千用于守襄阳。关羽的一万降军,则调去北渡汉水,夺取樊城,新野等荆北要地。曹仁的一万降军,则被调去向西进攻宜都。以家眷相威胁,则可最低限度的减少这些降军背叛的可能性。

至于沙摩柯的一万蛮兵,刘封则尽数命其开赴荆北,他必须要赶在一个人之前,夺取新野要地,断绝那个人北退的归路。。.。

更多到,地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