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三国之战神刘封 > 第二百一十五章 料敌先机

三国之战神刘封 第二百一十五章 料敌先机

作者:谢王堂燕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26 15:52:51 来源:笔趣阁顶点

biqugedingdian,最快更新三国之战神刘封 !

.第二百一十五章料敌先机

曹操若想援救合肥,必走颖水南入淮河,再经淮河入芍陂,由芍陂转入肥水,然后才能南下合肥。

时值盛夏,大江南北各条水系无不暴涨,芍陂之水近日也陡增许多。这个时候,若是将芍陡之堤决开,则寿春至颖口之间的淮南平原,必将被淹为一片泽国。

如此一来,曹操的南下路线便将被洪水淹没,陆路无法行军,就只有走水路,这样却正中吴军下怀。

由夏入秋这数月间,雨量远高于平常,在这种情况下,曹操只有等雨季过去后,方才能修复堤坝,然后再驱军南下。

周瑜的目的,就是想借此计,将曹操的大军拖在寿春一线数月,而这数月的时间里,他便有充分的时间和自信,攻破合肥这座坚城。只要合肥城一破,即使曹操大军到达,一切为时晚矣。

正如周瑜所料,凌统的舰队进入芍陂之后,寿春方面迅速做出了反应,城门四闭,全城动员,做出一副准备死守的态势。

同时,芍陂附近的其他城池也尽数驱民入城,坚壁清野,按照事先的应急计划,不给吴人留有就地取粮的机会。

敌方的防御态势,正好给了凌统可趁之机。于是,他依周瑜之计,分出一千兵马,大张旗鼓的佯装攻打寿春,而他自己则率大部分人马,连夜直抵芍陂之北的堤坝,在两百多里的堤坝上,分兵开掘出十数道口子。

天公作美,入夏不久,一场暴雨骤至,芍陂水陡长数尺之深。

这天傍晚,借着汹涌上涨的水势,十数道缺口同时被掘开,每道口子近有数十丈之宽,连绵两百多里的堤坝,处处溃塌,汹涌的大水顺着不断扩大的缺口,如脱笼而出的猛兽,径直冲入了淮南平原。

数天之内,方圆几百里的淮南平原,尽数化为汪洋泽国。

汝阴县,距颖口三百余里。

自从襄阳撤兵以来,已经过去整整十天,这十天的时间里,曹操和他的十几万大军一直都在日夜不停的赶路。

先由南阳还于许都,再由许都乘船,沿颖水南下,这是大军赶往淮南的最快,最便捷的一条路线。

此刻,船舱中的曹操面色沉重,脸上阴沉沉的就像是酷冬的寒天,让人只瞟一眼都会感觉到那种彻骨的寒意。

就在一天之前,他刚刚收到了合肥兵败,李典战死的噩耗。

这个消息,如同一击惊雷,给曹操那颗渐已苍老的心重重一创。

尽管李典并非元从之将,是他在兖州已经成气候时才投归自己,但对于这员半道加入麾下的将领,曹操一直都心怀着一种与旁人不同的感激。

当年,陈宫等人迎奉吕布,群起背叛自己,兖州士家大族豪强几乎一夜之间全部背叛了他。

而在那个最艰难的,几乎到了不得不吃人肉充饥的情况下,作为当地豪强的李家,却坚定的站在自己这边。

为了强迫李家屈从,吕布甚至还杀死了李家族长李乾,这般的威胁,李家却没有屈从,李典继承了李家宗主之后,反率千余家族部曲径直投奔曹操。

在那个众人皆叛,风雨飘摇时刻,李典的投奔,对曹操而言无异于雪中送炭,这些年来,尽管李典没有立什么风光的大功,但曹操对李典的那份感激与信任,却从未曾改变过。

但是现在,那个为自己雪中送炭的人,就这样死了,死在了吴人的手中,死在了周瑜的手中。

曹操心中的那份痛,丝毫不亚于听到曹仁被俘的消息时那般沉重。

“周瑜,刘封,你们这两个小子的人头,我早晚有一天要取下”

曹操的拳头重重的捶在案几上,直震得砚中之墨飞溅出数滴。

话音方落,谋士刘晔入内,看那表情本是有事想说,但见曹操一脸恼怒之色,话到嘴边却又没敢出口。

刘晔那副表情,曹操一眼便看穿,心中不禁又生出一丝凉意,料想必然又有噩报。

他暗吸一口气,表情骤然间恢复平静,端起洒了半杯的茶浅饮一口,淡淡问了一句:“又出了什么事?”

刘晔这才敢移步上前,将一卷帛书双手呈上,小心翼翼道:“丞相,淮南急报,吴人掘了芍陂之堤,如今寿春之南已是一片汪洋,恐怕我们的大军不得不止步于颖口了。”

虽值盛夏,但曹操一瞬间却感到一股冰凉至极的寒风透骨而入,让他整个人都打了一个冷战。

船舱之内,一时如死一般的静寂,耳畔所能听到的,惟有舱外滚滚水声,还有曹操那越发粗重,饱含愤意的呼吸声。

沉默片刻,一声冷笑打破了这让人几乎窒息的沉寂。

曹操站起身来,目视着地图上芍陂所在,手指比划了一下各位置间的距离。

“周瑜这毛头小子,这一招还真够狠的。”恼火的口气之中,又暗含着几分赞许之意。

“丞相,周瑜掘了芍陂之堤,很明显是想阻止我们大军南援合肥。如今李将军战死,合肥军心震动,又与后方隔绝了消息,形势可谓危在旦昔,不可轻视呀。”

刘晔的语气异常的凝重。

曹操的表情,这时候反而却轻松起来,捋须笑道:“合肥存粮足支数载,城池又坚,虽然曼成战死,但尚有文远二人,吴人玩玩水战还行,若论攻城之术,哼”

曹操的语气甚是轻蔑,刘晔旋即体会到了曹操的意思,忙道:“丞相莫非是想将计就计,用合肥把吴人拖住,待其久攻不战,士气丧尽时,我军再修好堤坝,挥军南下,以逸待劳,一举歼来吴军主力,趁势兵进江南。”

曹操捋须哈哈一笑,虽未明言,但那表情却是默认了刘晔的揣测。

………………

………………

黎明,郁郁葱葱的山林树冠遮去了晨辉之光,山林中给人一种格**森幽暗之感。

树梢的寒鸦被脚步声吵醒,扑扇着翅膀张嘴要叫,却被一支箭无声无息的刺穿了它的喉咙。

“今晚上有肉汤喝了。”一名士卒奔入林中,将翻滚着从枝头上落下的小鸟拾起,面色疲惫的脸上挤出几分喜色。

黄忠看了一眼那年轻的部下,回头继续在山路上艰难的攀行。

自夷道城出发以来,已经过去了快有七天。

最初之时,尚可乘船顺夷水而行,但过沙渠县后,夷水逐渐分裂成数条狭小的细流,无法再承载船只。那时起,黄忠和他的三千奇兵就只能靠两条肉腿,在祟山峻岭间崎岖的山道上艰难行进。

三千士卒,默默无声的在碎石密布的山道上行进,这条细细的山道平时罕有人走,只有山野乡民,偶尔去往巴东郡贩些油盐的山货才会经过,若不认真的辨别,几乎难以发现。

在一名沙渠县土著的引领下,翻越了不知多少座险峰,黄昏之时,他们终于看到了滚滚长江,如玉带一般蜿蜒于两岸夹山之间,极目远眺,羊渠城就像一颗灰色的玛瑙石镶嵌在玉带之间。

终于到了。

气喘吁吁的黄忠,足踩着一块大石,抹着如雨而下的汗珠,远望着羊渠县城,那张累得几乎扭曲的老脸,此刻终于流露出几分欣慰之色。

麾下那三千疲惫不堪,衣衫褴褛的健儿,仿佛一瞬间从地狱看到了通往天堂的曙光一般,原本萎靡疲惫的表情,此刻尽皆迸射着蠢蠢欲动的兴奋,仿佛饥饿已久的狼,终于找到了寻觅已久的羊群。

黄忠当即下令,全军饱食一餐,躲在林中一直休整到傍晚,然后才借着余晖之色,悄悄的摸下了山间。

入夜之时,三千兵马潜至山脚,埋伏于丛林之间,羊渠城就像是一只熟睡的羔羊,浑然无知的熟睡在那里。

城头上,火把闪烁,隐约可以看到来回走动,为数不多的巡城士兵,黄忠根据经验判断,羊渠城对于他们这支奇袭军的逼近,根本毫无察觉。

一切正如镇南将军所料。

胸中的热血在涌动,杀气已经被点燃。

黄忠眯着眼睛再一次看向城头,将手中之刀用力一招,大喝道:“杀啊~~”

三千勇士齐声暴喝,跟随着如猛虎一般的黄忠冲出丛林,向着全无防备的羊渠城冲去。

城头上的守值军士立时陷入了慌乱之中,鸣锣示警之声大作。

数百步的距离,顷刻将至,黄忠相信,城中的守军在此突然袭击之下,根本还来不及上城守备之时,他的三千兵马便将抢先一步爬上城头,借助着人数的优势,一举夺下城门。

只要成功的杀入城内,整个羊渠城便将唾手可得。

护城河就在眼前,冲在最前边的士卒,已经将手中的干柴高高举起,准备将之奋力的投入并不算深的护城河渠中,以为后续的攻城队铺平前进的道路。

一百步,五十步,三十步。

离胜利似乎只差一步之遥。

便在此时,猛听一声炮响,原本人影零乱的城头中,突然间现出无数的士卒,一排排锋利的箭矢,如死神狰狞的牙齿,齐刷刷的瞄准了狂奔而来的敌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