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三国之战神刘封 > 第二百九十六章 识时务者

三国之战神刘封 第二百九十六章 识时务者

作者:谢王堂燕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26 15:52:51 来源:笔趣阁顶点

biqugedingdian,最快更新三国之战神刘封 !

第二百九十六章识时务者

聚集在叶县一带的刘封军,总数约有七万余人。~~

先前在潼关大营的伐木建屋,只不过是疑兵之计而已。

木屋取代帐篷,一方面可以向关城上的敌人示以久战之意,另一方面,当夜幕降临之时,木屋便可以有效的掩饰住里边的情况。

因为,那看似密密麻麻的木屋之内,其实根本早已空无一人。

刘封的这七万人,其实是hun杂在运粮的民夫之中,瞒过了刘备的斥候与细作,大摇大摆的回到了南阳。

现在,刘封跟随着最后一批五千人的运粮队,顺利的抵达了叶城,所有的兵力都已经集结完毕,自然便是计策发动之时。

这才是贾诩真正的计策,正如法正所料,确实是声东击西,但击的却并非是汉中,而是武关。

当天傍晚,刘封以老将严颜率军两万为先锋,自己三万兵马为中军,令张嶷与马忠领兵两万为后军,轻装出发,只带十日之粮,由叶县而发,经西鄂、郦县、丹水数县,直奔武关而去。

经过三天的急行军,严颜的两万先锋,与驻军于丹水的文聘及其两万南阳军队会合,按照刘封的命令,严颜所部只经过半日的休息,于次日清晨,两军五万余众,抢先对武关发进了进攻。

两天后,后续部队陆续抵达,近十万大军,以压倒xing的优势对武关展开空前的猛攻。

南阳郡与关中京兆尹之间,由一条长达数百里的丹水河连通,沿河两岸多为群山峻岭。

这武关便位于丹水北岸,关城建于峡谷间的一座较为平坦的高地之上,北依高峻的少习山,南濒险要,东西各开一mén。

此关关西地势较为平坦,唯出关东行,至南阳郡一段,延山腰盘曲而过,崖高谷深,狭窄难行。此关与函谷关、萧关和大散关,并称为秦之四塞。

武关虽险,但跟潼关相比显然不是一个数量级。

武关一线的军事统帅是李严,刘备配给他的军队有将近一万左右,李严这个人也确实有几分能耐,先前以一万之众,轻轻松松的顶住了文聘五万兵马的进攻。

只是,贾诩的这条声东击西之计,使得刘备误判了刘封的意图,故而在不久之前,从武关chou调了近五千兵马赶往秦岭各谷口。

这也就是说,眼下武关一线的兵力,仅仅只有五千余众,而刘封的进攻兵马,却有十万。

二十对一的比例,绝对的优势。

十万大军,以两万为一队,不分昼夜的轮番对武关城发进了猛攻。

刘封已经笃定了决心,就算拿人命来耗,也要把武关的守军给耗光。

猛攻只进行了不到两天,刘封就付出了一万多人的代价,而李严方面损失仅仅只有不到两千。

虽然只是两千,但对于兵力捉襟见肘的李严来说,这已经是非常致命的了。

焦头烂额的李严,只能一面苦苦的支撑,一面派人前往潼关向刘备求救。

战斗至第三天,刘封军忽然停止了进攻。

城头上的李严,长出了一口气,这三天以来,他几乎只睡了不到三个时辰,此时的他,和所有的将士一样,都已经疲惫之极。

正当李严准备趁此时机,抓紧宝贵的时间休息一下时,只见关外一骑孤身而来。

那人并未披甲,更未挟带兵器,策马踏着遍地的尸骸徐徐而来,片刻之后,驻马于关城壕前。

当李严看清楚那人的相貌之时,心中不禁微微一震。

“汉平西将军孟达,特来与故人一见。”

驻马关前,大声说话之人,正是孟达。

当年刘璋时代,孟达、李严、法正等人,均属东州集团,而且彼此之间都十分相善,志同道合。

可惜的时,法正与李严追随了刘备,孟达则在宜都归降了刘封,从此分属两个阵营。

刘封知道孟达与李严是故jiāo,而且李严此人,当年有又临阵背叛刘璋的“案底”,故而刘封在发兵武关之前,就考虑到利用孟达这一层关系,劝降李严。

两天的猛攻之后,刘封相信他已经给了李严足够的威慑压力,现在正是软硬兼施,利用孟达这一招棋的时候了。

李严见是孟达,心中已知这位故友为何而来,他沉yin了片刻,还是下令放孟达入关。

吊桥放下,城mén大开,孟达一人一骑徐徐而入。

李严倒也没装什么“各为其主”的场面戏,满面笑容的亲自迎接了这位故友,并且携手入得自己的大帐。

“正方,你我多年之谊,彼此以诚相诚,我也不拐弯抹角,此番我来见你,乃是奉了宋公所托,前来劝你归顺朝廷。”

二人宾主尚未坐定时,孟达便开mén见山的挑明了自己的来意。

李严用湿巾拭去了脸上的血迹,对于孟达的坦白直言,他倒也没有感到奇怪。

饮过一口水,人疲惫中稍稍缓过些劲来,李严苦笑一声,叹道“当初你与孝直合谋迎奉关中王入川,也不曾与我先打个召呼,使我仓促之间被迫降了关中王。后来你又是自作主张,降了宋公,险些使我和孝直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现在子度你又来劝我归降宋公,我可是真有点怕了你了。”

李严的口气中,似乎有点埋怨的意思。

孟达却一脸的坦然“正所谓世事难料,当年关羽毁败,荆州已失,刘玄德的大军又远在益州,我若不降宋公,此刻怕已是一坯黄土。我只记得孝直曾与我们说,识时务者方为俊杰,正方你不也深以为然的么。”

李严道“好一个识时务者为俊杰,那么,子度是坚信,那位宋公会是最后的胜利者了吧。”

孟达站起身来,指着关外方向,大声道“方今宋公,三分天下已有其二,麾下猛将如云,智谋之士不计其数,人心皆yu归附,天时、地利、人和已尽握于手,大势已定,我不相信以正方你的见识,会看明白。”

孟达这一语,真正刺中了李严的心怀,他的神sè分明为之一变。

“我以一降将身份,如今官至平西将军,君不见,诸如文聘、甘宁、徐庶等降将,无不身居显要,宋公礼贤用能之术,由此可见。以正方你的才华,若能归顺宋公,我敢保证,你的官职必不会在我之下。”

孟达这是在以得相you,而且他敢这般信誓旦旦的做保证,很显然之前已经是得到了刘封的首肯。

“此事事关重大,我必须要好好想想,还请子度转告宋公,再容我几天时间。”李严心有所动,一时间却又下不了决心。

这时,孟达的表情却突然肃厉起来,他直视着李严,冷冷道“刘备听闻武关有失,岂能不派兵前来,宋公说了,正方是战是降,午后之前必须有一个答复。”

按照刘封的估算,此时李严的发出的求援信,多半已然发到刘备手中,大批的援军此刻应该已经在赶往武关的路上,最多两天之内必会抵达,所以,他自然不会给李严太多的考虑时间。

李严看着孟达,默默道“如若我不肯归顺,又当如何?”

孟达也不犹豫,当即答道“午后一过,正方你若还没有回复,十万大军即刻攻城,宋公会将武关城夷为平地。”

孟达这赤luoluo的威胁,并非是危言悚听,以刘封现下的实力,他完全有能力做到。

日已高升,离正午已经不到一个时辰,留给李严考虑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这位南阳的名士,焦虑重重的踱步于帐中,正在为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个决定而饱受煎熬。

孟达却也没有再ji他,而是跪坐在那里,表情闲淡的浅品香茗。

该说的话都已经说尽,李严是智谋之士,无需再讲多余的道理,一切都将由他自己来做决断。

时间一分一秒的在流逝,转眼半个多时辰已过,外面亲军来报,本已退走的敌军,又开始徐徐的向着关城开进,声势比上一bo的进攻更加浩dàng。

这时,孟达站了起来,平静的看着这位故友,淡淡道“正方,该是做决断的时候了,是生是死,就在你一念之间。”

李严停下了焦虑的脚步,他来到帐mén外,远望着天边的yin沉沉有浮云,沉默了良久,他长长的吐了一口气。

此时的刘封,正全身披挂,策马行进在漫漫无尽的大军之中。

尽管他对孟达报有一定的信心,但他并没有把希望完全寄托在这上面,他已经做好了用茫茫人海把武关城淹没的准备。

正午已过,就在他准备放弃和平的手段,下令动武之时,武关城上,终于树起了降旗。

所有人都长松了一口气。

关城大开,守城的三千残军有条不紊的开出了关城,李严跟随着孟达,单骑前来面见了刘封。

刘封欣喜之下,翻身下马将伏于眼前的李严扶起,抚其肩道“正方,此番扫灭刘备,一统天下,这首功非你莫属。”

兴奋之下的刘封,当场就封了李严为征北将军,并令其统兵五千为先锋,由武关西进,直取关中腹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