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三国之战神刘封 > 第三十九章 没有最牛,只有更牛

三国之战神刘封 第三十九章 没有最牛,只有更牛

作者:谢王堂燕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26 15:52:51 来源:笔趣阁顶点

biqugedingdian,最快更新三国之战神刘封 !

新年第一更,祝大家2o12心想事成。

——————

这份笔记的主人大胆的预料,倘若将来曹操率军南下占领荆州,那么与东吴的战争将不可避免,东吴如果想在地利上避免被动,就必须先于曹操抢占赤壁,逼迫曹操进行水上决战。

根据墨迹来判断,这份笔记写成的时间,应该在很多年前,那个时候,曹操尚在北方和二袁交战,刘表和孙氏的战争尚不分胜负。而早在那么多年前,这个神秘的高人就能预测到今日之事,而且还准确到对双方决战的地点都能预测无误,如此神鬼般的谋略与眼光,实已到了骇人听闻的地步。

此人的谋略与智慧,不仅仅是胜于徐庶,就连今日在两家会面上大出风头的周瑜怕也要逊色三分。

更让刘封感到震惊的是,这个神秘人之所以预测战争的生地是赤壁,原因不仅仅单是6口对于东吴方面的战略重要性,还因为赤壁的北岸乌林。

这乌林一地,乃是云梦泽与长江之间一块狭窄的坡地,周围是大片的湖泊的沼泽,许多坡地乃是江水退去后的滩涂,异常的泥泞。在这秋末近冬的季节,如果吴人占据了南岸赤壁,就逼得曹军不得不把营扎在北岸乌林那阴冷的泥地里,如此,则决战未起,对北方而来的曹军士气上先就是一种打击。

蓦然间,刘封忽然想明白了当时在船舱时,徐庶明明已经点破了周瑜的战略意图,但周瑜的眼中却为何仍闪过一丝异样的眼神。

那是一种得意的眼神,因为徐庶仅仅点出了他抢占赤壁原因之一,也就是说徐庶只考虑到南岸的6口因素,却未能更深入的想到北岸的乌林地形。如此一来,则显得徐庶的谋略,明显逊于周瑜一筹,所以他才会有那样得意的神色。

不过,周瑜应该做梦也不会想到,在他笑徐庶的同时,别一个暗中潜伏的高人,此时此刻也应该躲在某个暗处,同样用得意的表情在笑他吧。

‘娘的,你们这些家伙的脑子里装的到底是脑细胞还是cpu啊,怎么能琢磨出这么不可思议的东西来。’

一场谈话,一份陈旧的笔记,让刘封深刻的体会到了什么叫做“智者”,更感觉到自己在谋略上与那些人的差距。

不过刘封却并未灰心,他随意翻动着手中的书简,嘴角扬起一抹诡秘的冷笑:“嘿嘿,你们的确是牛啊,我佩服的是五体投地,不过,你们就算再牛,我刘封还不是一样了如指掌。”

合上书,长伸了个懒腰之后,刘封腾的跃起,头也不回的走出了军帐。

刘封是直奔刘琦所在而去,方才看过笔记中那神鬼一笔后,刘封的胃口已经彻底的被那个神秘人吊上了半空,他现在最迫切的就是想要弄清楚,这个连名动天下的周瑜都相比逊色的人物,到底是何方的神圣。

“阿封,听说你去见那周瑜了,还见着了叔父,你们都谈论了些什么?”刚刚迈入帐中的刘封,还有盘算着如何启齿相问,坐立不安的刘琦便先急着问道。

刘封笑着宽慰道:“兄长放心,周瑜并没有借机入驻夏口的意思。”

刘琦松了一口气,神色却仍旧警觉:“吴人都是些虎狼之徒,嘴上答应得好,心里未必没有怀有鬼胎。毕竟吴军安营的南岸,与我们只一江之隔,咱们还是不能放松警惕才是。”

刘琦跟他的父亲刘表确实有几分相似,都像是一心只想守着一亩三分地的土财主,他们这样的人,又怎会理解刘备和周瑜这种人的雄心呢。

刘封心中暗叹,嘴上却道:“兄长完全多虑了,其实周瑜完全就打算在南岸下寨,人家打算溯江西上,抢占赤壁,在那里跟曹操进行决战。”

这轻描淡写的几句话,如寒冬腊月当头倾下的一桶冷水,瞬间把刘琦冻僵。他整个人如雕像一样定格在那里,目瞪口呆的眼神中,流露着的是一种匪夷所思的惊骇之色。

愣了足足有五秒钟,刘琦才猛然醒来,他像是缺氧一样,狠吸了几口凉气,一脸困惑的惊叫道:“周瑜他疯了吗?他为什么要那么做?叔父呢,他难道没有当场反对吗?”

面对刘琦的一连串质问,刘封只平静的回应了五个字:“父亲也赞同。”

刘琦的脑细胞又一次受到了摧残,他激动的叫道:“叔父怎么能赞同,不是说好了死守夏口的么,怎的又要去什么赤壁跟曹操决战,这不是自寻死路吗。”

惊骇之下,刘琦忽然像是大彻大悟一样,表情又变得极为诡异:“我明白了,这一定是吴人的阴谋,我早知道他们没安好心。不行,我得去见叔父,绝不能中了周瑜的奸计。”

“兄长别急,听我说完其中原因。”

刘封看不下去刘琦的疑神疑鬼,于是耐心的将周瑜的作战意图如实说来,而刘琦的领悟能力显然要逊色许多,刘封不得不让他翻出来地图,对比着图上的地形,重新的描绘了一次。

到最后,刘琦终于明白了原委,激动的心情这才平伏下去,取而代之的则是几分振奋。

“原来是这样,这个周瑜果然是个狡猾的人物,怪不得黄祖能一败再败于他的手下。”刘琦对周瑜的评价,虽然仍用了“狡猾”这个贬义词,但口气中的敌意明显减少了许多。

好歹安抚了刘琦的疑心之后,刘封才想起自己前来的目的,便给刘琦倒了杯茶,闲扯了几句后,故作随意的问道:“对了,这几日闲来无事,偶尔会翻一翻兄长书房里的书。我现有一本叫作《孙子注解》的书挺有意思的,只是没有署名,不知兄长可知这本书是谁写的呢?”

刘琦喝着茶讪讪道:“那些书呀,其实都是当年我就任江夏太守之前,先父临别时所赠,让我有空时多读一读。不过自到江夏后,整日忙得不可开交,哪有闲功夫去读什么书,你说的那个什么注解的,我似乎也没什么印象。”

‘有时间左拥右抱,却没时间读书,你可真是忙呀。’

看来从刘琦这里是问不出那位神秘的高人是谁了,一时间刘封有点失望。

正当这时,帐外一人风尘仆仆而入,抬头一看,正是徐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