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三国之战神刘封 > 第四十一章 报恩

三国之战神刘封 第四十一章 报恩

作者:谢王堂燕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26 15:52:51 来源:笔趣阁顶点

biqugedingdian,最快更新三国之战神刘封 !

刘琦的那一声长叹,代表他不情愿的接受了眼前的事实。

刘封暗吐了口气,目光移向徐庶:“元直先生,父亲既决定随吴军去赤壁,那他对我们可有什么安排。”

冷淡的气氛被打破,徐庶忽然想起什么,忙道:“其他的依旧按原样,不过我向主公建议,由大公子率领一支步军,由夏口西行,进驻江北的鲁山一带。”

“让我带兵去鲁山?”刘封对徐庶的这个建议有些意外。

徐庶站起身来,指着屏风上所悬的地图道:“鲁山跟乌林同在长江北岸,距乌林约有百余里,此地的山势虽然不怎么险恶,但由于濒临云梦泽,所以从乌林至鲁山的沿江道路大多泥泞难行,曹军基本不会从这个方向进兵。”

先前刘封还以为,徐庶是想让他带兵去跟曹操的主力对抗,这着实让他吃了一惊,不过听他这一分析,似乎这一次的用兵根本就没什么实际意义,他这才松了口气。

徐庶见他有点不以为然,便笑道:“这份差事虽然容易,不过意义却十分重大,大公子也不可以小视呀。”

刘封一怔,观望着地图,再细细一思,果然看出了些名堂:“先生,这一路的进兵,莫非是跟赤壁之战有关?”

“呵呵,差不多吧。主公虽然跟着周瑜去了赤壁,但身边却并未带多少兵马,这样就想事后分功,未免有点说不过去。所以才要在鲁山安插一路兵马,名义上可以说是与吴军并肩作战,水陆夹击乌林的曹军,这样就算没有交战,到时也可以说是我们从陆上牵制了曹军,然后再来分功的话,主公也更理直气壮一些。”

原来如此,刘备这戏演得还真是足,看来是铁了心的打算让吴人做冤大头了。

‘这样看来,这份差事还算是一份美差,既不用参加血战以身犯险,又可以坐捞参加赤壁之战的功劳,这白送上的门的美差,徐庶为什么要送给我呢?’

刘封移目望去,徐庶正嘴角微扬,向他示以暗笑。刘封猛然一下就明白了,徐庶这是感念着自己对其的救母之恩,想趁这个机会让他建功立业,以作为报答。

徐庶的这份苦心,着实让刘封心里感动了一把,不过心中却又在苦笑:知恩图报,徐庶你果然有侠义之风,可惜你不理解我的苦衷呀。

心中的难言之隐无法跟徐庶明言,刘封只得慷慨道:“既然父亲有吩咐,那我自当全力以赴。不过我手下部无多少部曲,父亲会另给我增拨人马吗?”

提及这里,徐庶又面露为难之色:“我军兵马本来就少,现在又要对抗北路曹军,又要守夏口,很难再抽调出多余的兵马。主公倒是想到子德公子的几千兵马,一直都用来监视吴人的话,似乎有点浪费,所以主公想能不能……”

一听这话刘封就明白了,想他那父亲,对刘琦这个好侄儿还真是够意思,先前通过徐庶一计,陆陆续续的把刘琦的兵马剥得只剩下两三千,现在竟然还嫌不够,趁着这个机会,又要向刘琦下手。

“那就把我中军的五百精兵转给阿封便是了,反正在大战结束之前,我看也用不着过多的担心吴人会背盟,我这兵马一直闲着确实也有点浪费。”

更令刘封吃惊的是,刘琦的反应竟然是未待徐庶张口,就痛痛快快的一口允诺,而且还大方的将自己的中军亲军拱手让出。

徐庶的眼眸中闪过一丝得意,刘封心下却颇有点不自在:“兄长,你能让给我兵马就可以了,又何必把亲军也给我。”

刘琦拍着他的肩,笑道:“这一次去鲁山,虽说只是佯动,不过到底还是要提防着点,我那五百精兵虽然不及叔父训练出来的兵马精锐,但也都是精壮之士,有他们护着阿封你,我好歹也放心些。”

丝毫不知内情的刘琦,到了这个时候,竟然还这般为他设想,此时的刘封,心中一股浓浓的暖意是油然而生。

徐庶的眼眸之中也闪过一抹复杂的神色,是惊奇,是惋惜,或者也有几分不安。

不过,心中那激起的那点涟漪,刹那间便隐没,徐庶点着头道:“子德公子这般识大局,实在是难能可贵,这份心意大公子就不要再推拒了。”

徐庶偏在刘琦之后,暗向他挤眉弄眼,刘封只得道:“那好吧,就多谢兄长了。”

“这五百兵马虽少,不过大公子立营之后,可多树旗帜,虚张声势,让曹军不敢轻视,同样也是演以吴人看,让他们以为我们下了血本。”

“我明白,不知何时出发。”这点常识,刘封还是了然于胸的。

“我估计着最迟后日,吴军就会在赤壁跟曹军交上手,大公子可以稍迟一些出发,不过也尽量在三五天之内开拔。”

一场江中之会后,孙刘联合作战计划就此敲定。当天,刘备过夏口而不入,午后过了就随着吴军舰队继续溯江西进。夏口方面,徐庶当即将刘备的最新命令传往汉水上游的关羽,以及江夏诸文武,并即刻展开了战前的动员工作。

夏口城,太守府衙。

大堂之中,人员川流不息,那红色的朱案前,糜竺正伏案批示着一道道的公文。

十天之前,在徐庶的建议下,糜竺被刘琦委任为江夏郡功曹,如今刘备在外,孔明尚在柴桑,徐庶则忙于北部的军事,这一郡的诸般政事基本就靠糜竺一人操持。

当前最重要的事,就是为江夏的两万兵马的提供粮草军需这等后勤保障,这些工作糜竺都很擅长,大商人出身的他,掌管和打理钱粮本来就是他的强项,自从在徐州跟随刘备以来,他就一直为刘备打理着这项工作。

刚刚批好一道公文,一阵沉重的脚步声响起,门外走进一人。糜竺的还以为又是呈报公文的官吏,待到抬头看时,神色忽然凝重起来。

进来的人是他的弟弟糜芳,怀里还抱着一个陶罐。

“你们先下去吧,没我的传唤休要来打扰。”糜竺将左右从僚都打发出去,他起身将大堂的门窗关上,盯着一脸风尘的弟弟,低声问道:“小妹的遗体找到了吗?”

砰!

一声沉闷的撞击,神色黯然的糜芳将怀中的陶罐放在了朱案上,干瘪的嘴唇微微蠕动,默默的吐出了三字:“在这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