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欢喜记 > 第238章

欢喜记 第238章

作者:石头与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7 20:22:58 来源:言情小说阁

因苏白的分外殷勤,当晚苏澎大大的称赞了苏白一回,这人生就是个直性子,三人同桌用饭,苏澎对苏先生道,“以前我总觉着阿白对我客气是挺客气,就是有些假。今天才知道他是护着我的,唉哟,真不愧是探花,嘴皮子好使不说,说的话也格外道理。我是不会学那些话,反正是特解恨。而且,阿白今天对我也格外亲切,不似以前那样假虚客套了。”

苏白黑线,“澎叔,我哪里对你假虚客套过?我那是敬重你。”这说话也太直了吧?一点儿不会委婉。

苏澎笑,“我知道,你是小孩子认生。看,咱们处一处就好了,对不对?要不你也舍不得拿出李翰林的酒给我喝啊。”

可见,人家苏神医只是直了些,半点不笨。

苏白之前误会了苏澎,这会儿是有意讨好,一面给苏澎执壶斟酒,一面问,“澎叔,你还认得李翰林哪?”

“有什么不认得的?他以前请我看过病。”

人吃五谷杂粮,怎能不生病?大夫认识的人绝对不少,尤其是名医。

既然苏澎是识货的,苏白有心显摆,问,“澎叔,这酒可是从我岳父那里赢来的。你尝着如何?”

“还成,李翰林三十几年前酒就酿得很不错了。”苏澎实话实说,“这酒年头浅,不过三五年,比寻常的酒是强些,却也不是上等的酒。你岳父不是那什么郎,哦,侍郎么,好像是三品的官,怎么不给你些上等的酒?”

“这还不算上等的酒?”苏白道,“就这个,还是我岳父从戚国公那里要来的,戚国公的酒是宋侯爷送他的,宋侯爷的酒是阿让哥从李翰林那里要来的。你想一想,多难得?是不是?”

苏澎不能理解,道,“不就是一口酒么,想喝直接给李翰林要,他能不给么?”

“当然不给。”苏白挑挑眉毛,“李翰林脾气古怪,等闲人不入他目,就是我们翰林的掌院学士想跟他要两瓶酒都难于上青天。”

苏澎不认同苏白的话,道,“李翰林脾气很不错的。”

苏白灵机一动,问,“澎叔,你能不能帮我给李翰林要两瓶好酒,咱们在家里自家人喝,也叫我娘尝一尝。”

苏澎道,“这有什么难的。赶明儿闲了我跟他说一声,他不是小气的人。”

苏白眉开眼笑,他心结全消,又问,“澎叔,你认识我父亲吗?”

苏澎撇下嘴,“当然认得。”看苏先生一眼,老实的说,“你娘不叫我跟你说。”

苏白不解,道,“这有什么不能说的。娘,怎么不能说啊?”

苏先生道,“好吧。阿澎,阿白既然问,你就跟他说说吧。”

苏澎立刻道,“完全不知所谓的人,根本配不上你娘,除了一张脸还凑合,没有半点可取之处。这样的爹,有什么好问的。阿白,你要实在想爹,就认我做爹吧。”

苏白有些不高兴,“澎叔,你是不是跟我爹有过节啊?”他娘说的根本不是这样。

苏澎道,“我从不说假话。”

苏先生盛一碗青菜海米豆腐汤给苏白,道,“阿白,不是所有人都能明白你父亲的好处。”

苏澎道,“是啊,像我当初如何都想不明白,你怎么就嫁了那种人。”

苏白搅着碗里的汤,道,“澎叔,那种人是我爹,你客气点成不成?”什么叫那种人啊,他娘说他爹才貌双全,起码肯定比苏澎这医痴要强的。

小孩子的脾气都这样诡异,阴晴不定的。有那种爹,苏白还长成这样有学识有道德的青年,都是阿末的功劳啊。苏澎待晚辈是很好的,笑眯眯地,“好吧好吧,不说就是了,你非要问我的。”

苏澎用过饭就回自己屋休息了,苏白跟他娘屁股后头问他娘,“娘,澎叔怎么这样说父亲啊?”

苏先生坐在榻间,苏白倒盏茶送过去,苏先生呷一口,无奈道,“我还未出嫁时也认得一些年龄相仿的男孩子,凡与我说得来的,阿澎都看他们不顺眼。”

苏白慧至心灵,问,“娘,是不是澎叔喜欢你啊?”

苏先生笑着摇头,“我也不知道。”

苏白已经自有结论,“这就是了,肯定是澎叔有些嫉妒父亲娶了你,才中伤父亲的。”苏澎原来是个败给他爹的可怜男人哪,那就难怪了。

这样一想,苏白就放开了,笑,“澎叔也真是的,都这么多年了,还放不开。娘,父亲是不是也不喜欢澎叔啊?”

苏先生笑,“那倒没有。你父亲有了好东西都会给阿澎送一些过去,对他很客气。”

苏白毫不吝啬的赞美自己的父亲,道,“这就是心胸涵养!”在苏白心中,自己的父亲绝对是天下第一完美之人。他又问,“娘,当初父亲生病,没让澎叔给他看看吗?他是生什么病过逝的?”

苏先生想了想,道,“不算病,应该是太完美,给完美死的。你没听说过一句话么,天妒英才。”

苏白:……

“娘,我在正经问你事呢。”

苏先生望着兴致勃勃的儿子,道,“在我心里,你父亲就是这样过逝的。我一点都不想回忆他过逝的事,明白吗?”

苏白抱抱他娘的肩,说,“娘,我不问了。”他娘肯定还深爱着他父亲,提这些事会让他娘伤心的吧。

“好。”

苏白抽空将给赵长宁的贺礼送到夏家去,赵长卿问了问永安侯府的事,“苏姑姑的嫁妆都全吗?”这话也就赵长卿能问,她同苏白一向亲近。

苏白道,“一样不差。”

赵长卿唏嘘,“看永安侯可真不是个糊涂人,不知他怎么就能纵容李老太太到此?知道现在外头怎么说吗?都在说永安侯还嫁妆时,李老太太过去发泼,永安侯坚持将嫁妆还给苏家。我听说,他现在跟你关系非常好,你们还经常一起吃饭喝茶。”

说到这事苏白便头疼,“兴许是那天的事,永安侯府大失颜面。永安侯想挽回面子,便从我这里做文章,隔三差五的去翰林院找我,岂止是非常好,昨天不是下雨了么,他还特特命人给我送伞过去。我看他对自己儿子都不会这样,他这样,人们只会说他与苏家关系融洽。澎叔虽然不理他,可澎叔就住在我家里,他对我这样好,纵使有什么流言,人们顶多是说李老太太的不是。反正李老太太素来没什么好名声,倒更显得永安侯明理。”苏白实未料到永安侯会从他身上做突破,寻求挽回名声的办法。而且,他即使知道了,永安侯要在人前做秀,苏白也不好在外面给永安侯难堪的。永安侯对此心知肚明,于是更做出与苏白亲近的模样。

赵长卿道,“永安侯可比李老太太难缠百倍。”

“李老太太除了给永安侯扯后腿,干不了什么正事。”以前想对付永安侯,自李老太太着手是好主意。但自从那日之事后,李老太太自称病了,几次打发人往侯府送信,根本进不得侯府一步。永安侯让族老去处理李老太太的事,态度极为疏离。这种情况下,李老太太已经完全失去自身价值。苏白道,“现在连扯后腿的事都干不了了。”

赵长卿笑,“你心里有数就好。”

苏白对赵长卿道,“那天我说话不留神,说了一下我自己对永安侯夫人的看法,后来才想起来,永安侯夫人是阿文哥族伯家的千金,夏家不迁怒姐姐吧?”

赵长卿笑,“夏恭人已经表达了她的想法。”

苏白忙问,“她说什么了?”

“她问我,跟苏探花熟不熟,她觉着苏探花不该对人家内闱指手划脚。”赵长卿道,“我已经给了夏恭人回复,身为一家主母,她并没有出门,家里有女眷到访,第一个知道的人必然是主母,而不是家里的男主人。若永安侯夫人对李老太太搅局的事毫不知情,那是她失职。若永安侯夫人知道,凭由其撒泼丢脸,那么,是不是永安侯夫人与李老太太一样,想私吞苏夫人的陪嫁。她一个继室,对正室的嫁妆有非分之想,可见做继室也不称职。我是元配,只要一想世上竟有这样的姨娘,哪怕想一想也令人不寒而栗。”

夏白瞠目结舌。

赵长卿并不是个刻薄的人,让她说出这样刻薄的话,夏恭人是相当本事的。

原本赵长卿只知道永安侯府要归还苏家嫁妆,这事,因事涉侯府,再加上苏神医如今也是帝都有名的人物,消息稍微灵通的人都听说了。夏老太太还问赵长卿是不是苏白家的事,后来知道是苏神医妹妹的嫁妆,夏老太太还念叨了几句。

后来李老太太过去撒泼,永安侯府丢了脸面,赵长卿也没在意,反正苏澎又没吃亏,她跟永安侯府也不熟。这个时候,赵长卿还不知道苏白指责过永安侯会人的事,这事,还是夏恭人过来说,赵长卿才知道的。

永安侯府的事与夏恭人的利益息息相关,永安侯长子已被册世子,是夏恭人嫡亲的外孙。如无意外,永安侯府的爵位财产都是由她外孙继承的。

故此,夏恭人对永安侯要归还苏夫人嫁妆一事深为不满,只是,她再管不到永安侯府的事。不过,这并不妨碍她表达自己的意见,尤其是得知女儿因此事吃了挂落,夏恭人简直恨透了苏家人。她到夏家与夏老太太说话,想到赵长卿与苏家是极亲密的,特意对赵长卿道,“说是苏夫人的嫁妆,谁不知道先侯爷夫人是苏夫人嫡亲的姑妈。苏夫人少时便父母双亡,她能有什么嫁妆,无非还是侯府的产业,拿出来给她充充门面。这事儿,无人不知的。亏得如今苏家竟好上门来要嫁妆?哪里有苏家的东西,就是那个苏神医,小时候也是吃永安侯府的饭长大的。真亏他张得开嘴要嫁妆!”

“还有小苏探花,平日都说他知书识礼,是个明白人。究竟与苏神医是什么关系,不过是姓了苏,便以苏氏族人自居,还口口声声说这里不是那里不是,鸡蛋里都能给他挑出骨头来,直把永安侯气得吐了血!亏得永安侯一片真心待他如子侄哪!那良心不知是不是叫狗叼了!”夏恭人越发道道,“我听说苏先生是教过侄媳妇的,外头人说她明白,却教出这样的糊涂儿子,可见明白也是有限的。要我说,侄媳妇还是不要跟这样的人家来往为是。”

夏恭人自觉四品诰命,又正在气头上,且素来不将夏家放在眼里,对着赵长卿便是好一顿抱怨。赵长卿听她说完,接着也就永安侯夫人的事表达了自己的意见,就是上面那些话,不再复述。当时便将夏恭人噎个好歹,夏恭人起身道,“我是好意来给你提个醒,既然你这样说,我实在不是该来的!”

赵长卿安安稳稳的坐在椅中,沉声道,“我自小跟着苏先生念书,先生如同我的母亲是一样的,阿白就是我的弟弟。伯娘到我家来指责我母亲弟弟的不是,我不过是效仿伯娘说一说伯娘女儿的不妥之处罢了。伯娘该不该来我不知道,但伯娘不能欺人太甚是真的!”好端端的谁也没请你来,可来了就这样大放厥词,这是成心来找晦气来了吗!

“你把那样的人家,那样的人视为母亲弟弟!”夏恭人竖着眉毛,讽刺道,“若我没记错,侄媳妇娘家姓赵的吧。”

“伯娘的记性当真不错,我记得伯娘娘家姓陈,那位上秘折参我、又指使御史去参梨果的陈郎中就是伯娘的族兄,对吧?”

夏恭人高抬着下巴,道,“身正不怕影邪,若真自身行得正,何惧人言?”

“原话奉还。永安侯夫人若行得正,心里没鬼,何惧人言呢?”赵长卿淡淡道,“伯娘是永安侯的岳母,您既然对侯府之事有所不满,直接去同永安侯说就是。在我家来说,是想我替您将您的意见告诉永安侯吗?”

夏恭人走时险吐三升血,更让夏恭人郁闷的是,自己的两个儿媳妇就像傻瓜一样,一句话都不知说。她本是长辈,与赵长卿说是道非的深觉有*份,何况又没说过人家?这个时候,儿媳妇若能接盘再好不过,结果,夏大奶奶、夏二奶奶只知手足无措,简直半句话不知道说,比哑巴还没用。

夏恭人气哄哄的走了,赵长卿也十分来火:这个贱人,敢跑到她家里来指责她!

夏太太正想劝赵长卿两句,就见赵长卿握住的一只扶手噼噼啪啪碎成齑粉,夏老太太等顿时看傻了。赵长卿深深的吁了一口气,夏老太太忙道,“不值当不值当,可别生这么大的气。”她半点不敢说赵长卿不是了。我的天哪,这是什么功夫啊!吓死个人咧!

夏姑妈也道,“是啊,气坏了身子不值。”可千万别发狂拆房啊。

夏姑妈私下与夏老太太道,“天哪,都说文哥儿他媳妇有武功,不晓得这样厉害哟。”

夏老太太道,“你说,她会不会欺负文哥儿?”这要动起手来谁挡得住,恐怕一家子加起来都不够赵长卿一根手指弹的。

夏姑妈道,“不会吧。看文哥儿每天欢欢实实的,哪儿像受欺负的样。倒是文哥儿媳妇娘家兄弟成亲,咱们还是多备些礼给她娘家兄弟,别叫她挑了眼。”以前她便觉着赵长卿厉害不好惹,但,此时夏姑妈才觉着赵长卿不是不好惹,而是根本惹不起。幸而夏恭人走的早啊,真惹毛了赵长卿,会不会把夏恭人当这扶手捏碎了骨头都不好说。

欺软怕硬二人组母女颇是心有灵犀,夏老太太道,“略厚些也好,这都是实在亲戚。”尤其如今夏文孝顺她,赵长卿的态度也有转变,更兼赵长卿露了这一手,夏老太太已经心下决定与赵长卿好生相处了。

夏姑妈有些担心夏恭人,“族嫂该不会跟咱家断绝往来吧?”

欺软怕硬势利眼=夏老太太道,“过几天再说。她也是,这永安侯府跟苏神医的事,怎么就说到咱家头上了。人家苏探花也是探花,文哥儿与苏探花关系多好,难道咱家能不跟苏家往来么?玉姐儿不是还带着莲姐儿去过苏先生那里么,咱家跟苏家有交情,可不能断。苏探花眼瞅着就要娶侍郎家的闺女了,我听阿文说,侍郎是正三品的大官,比你族兄的官还大呢。”

夏姑妈想到苏白能娶到侍郎家的千金,便有说不出的羡慕,道,“娘,你说怎么苏探花这般好运道,硬叫三品大官看中了呢。”

夏老太太道,“阿文以前不是就说过么,那是福姐儿她娘做的媒。”

夏姑妈感叹,“可惜咱们跟福姐儿她娘不熟,要是熟的话,也请她给咱们莲姐儿说门亲事。不用三品大官儿,四品家的我也乐意。”

夏老太太听这话都不得劲儿,说长女,“你别尽说这些有的没的,你若这样心高,莲姐儿这亲事难成。还是脚踏实地的想一想,高门娶妇,低门嫁女。这老话再错不了的,就寻个寻常些的人家,莲姐儿嫁进去,丈夫敬重,公婆也厚待,享一辈子福。真嫁到那高官人家,咱家惹不起,若是莲姐儿受委屈什么的,到时家里想给她出头,有心也无力哪。”四品高官,夏少卿家就是正四品,真亏长女说得出口,这不是做梦是什么。眼瞅着赵莲一日大似一日,夏老太太心里也为外孙女急。

夏姑妈笑,“娘,我就说一说,还不许我白日作梦啦。”

夏老太太一笑,“还是正经想想媒人说的两家,虽是京郊人家,家里也有上千亩田地,不算穷了。家中子弟虽无功名,可哪儿有个个儿就似阿文这样年纪轻轻便能把功名考下来的呢。”

夏姑妈道,“我知道。我这也急呢。”

椿龄院里母女两个为赵莲的亲事着急,夏文落衙回家,见赵长卿脸色不好,不禁问道,“怎么了?不身子不舒服么?”

赵长卿道,“险没气死我。”把夏恭人过来说的话一五一十的对夏文讲了,“自来与咱家说话就是颐指气使,好像多高人一等似的。明明是苏叔叔家的东西,若不然,永安侯府何必还回去?伯娘心疼东西,总觉着苏叔叔不出现,那笔嫁妆就是永安侯府的。人家永安侯都没说什么,痛痛快快的就要还的,偏生遇着李老太太去搅局,丢尽脸面。听说,连苏叔叔的脸都给挠花了。阿白又不是木头,难道不能说几句公道话?要我说,永安侯夫人做的就是不对,她是一府主母,既不聋也不瞎,李老太太去侯府的事她能不知道?她既知道,就该着人拦着李老太太,别丢脸丢到外头去!永安侯夫人只当别人是傻子,坐等好戏,丢得还不是永安侯府的脸?”

“伯娘也可笑,惹不起苏家,惹不起永安侯,一兜子火来咱家撒,跟我说阿白如何如何不好,还说先生不好,阖着天下就她一个好的!还叫我不要跟苏家来往!她这是在自家霸道惯了,准备也来当咱家的家了!”赵长卿说起来都是一肚子火。

夏文顾不得换衣裳,坐下来劝她,“一点小事,值不当生气。正好,趁热打铁,我去族伯家把事说一说,总不能就这么算了。我若不过去,还不是伯娘说什么是什么?”

“这也好。”先把叫人打听的永安侯府的事说了一遍给夏文知道,好让夏文心里有数,赵长卿道,“伯娘素来势利,当初咱们刚来帝都,你只是举人,咱们上门请安,早早的送了信儿过去,头一回去都见不着人的。如今你中了进士,做了翰林,咱家日子好过了,她便亲热起来。就是这面儿上亲热,怕也是看你是个官儿,心里定还当咱们打抽丰的一般,要不她也不能这样过来咱家指手划脚。你看她跟别人何尝如此了。”

夏文又劝了赵长卿一回,趁着天色还亮,去了夏少卿府上。

真正觉着日子难过的是夏少卿,反正是各种不顺。女婿家还嫁妆还得满城风雨,闺女回家诉苦,老妻又出去把族人给得罪了。夏少卿先安抚夏文,“妇道人家,头发长见识短的,就是这么个脾气。别与她一般见识,你伯娘兴许是年纪大了,喜怒不定的,每天都要喝大夫开的宁神汤方能好些,我平日里都说少叫她出门。这话只跟你说了,幸而是去你家,若是去别人家,岂不惹人笑话。苏夫人身后无子,何况又是那样离逝,这些年,侯爷心里很不好过。只是苏神医行踪飘忽不定,不然,早将嫁妆如数奉还了,哪里等得到今日。这笔嫁妆,自苏夫人离逝后便立刻封存的,二十来年,未动分毫,可见侯爷磊落。”

“倒是你姐姐受了冤,李老太太的脾气,阖帝都是出了名的,谁管得了她?你姐姐是侯府夫人,因李老太太是侯爷生母,当真是说不得碰不得的,别提多为难。偏生李老太太有个不是,别人先得寻思到她头上。何况,苏夫人是元配,她是继室,本就尴尬,又事关苏夫人的嫁妆,偏生在这节骨眼儿上出了差子,你姐姐是百口莫辩哪。”夏少卿叹道,“原本好端端的一桩事,闹到现在实伤情分。又叫你媳妇受了委屈。”

夏文温声道,“这哪里说得上委屈不委屈的,咱们不是外处。我回家听说此事,担心伯娘生媳妇的气,特意过来跟伯娘请罪。”

夏少卿道,“别这样说,你这媳妇娶得好,真得难得,旺夫旺家。你们与苏家的情分,那是患难之情,非同一般,何况苏探花我也瞧着极好的。就是苏先生,那是你媳妇的先生,都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师生之情,如同父子,好比母女。别说苏家没错,就算苏家有错,若你媳妇听任你伯娘说苏家的不是只知唯唯诺诺,反是有限了。”看来夏家与苏家关系匪浅啊。什么师生父子,若还信这一套,夏少卿混不到今天。只是,他不是个没眼力的人,赵长卿都能为苏家同夏恭人翻脸,那么起码说明在赵长卿眼里心里,苏家于她更为亲近。夏文都亲自来了,夏少卿也不会愿意将两家关系搞僵。他已经老了,夏文还年轻,莫欺少年穷的道理,夏少卿是明白的。

这伯侄二人,一人老狐狸,一人亦圆滑,和和气气的将事说开,便罢了。

自然,送走夏文后,夏少卿难道去说老妻两句,“咱们自己在家念叨念叨便罢了,何必把事拿到外头去说?”

夏恭人气的,回家喝了两剂宁神散都不管用,捶着胸口道,“本就是苏家贪得无厌,得寸进尺,还不许人说了?亏得我们平日里那样提携阿文他们夫妻,这瞅着苏家要攀上高枝,立刻就给我脸子看。亏得他们还没飞黄腾达呢,不然,他们眼里还有谁?”

夏少卿道,“文哥儿他媳妇与苏家本就不是一般的交情,你这样上门子,岂不是自讨没趣?何必把脸撕破?你以前可不是这样的人。”

苏恭人气得眼中泪光闪烁,“我那大嫂,说是泼辣些,到底是上了年纪的人,那姓苏的,亏得他还是大夫,怎么一点仁心都没有,把我大嫂脸都抽紫了,肿得老高,牙都掉了两颗。我去看她时,话都说不清楚。还有那苏探花,咱们闺女招他惹他了?当着那些人的面说咱闺女的不是,以后叫闺女如何出去走动见人哪?若不是苏探花那没天良的臭嘴,闺女也不能叫侯爷给误会了!咱家与苏家不共戴天,阿文既是咱们夏家人,就该跟咱们同仇敌忾!哪知竟是这样没良心的小崽子!两只富贵眼,一颗势利心,咱家还兴旺着呢,不过是侯府有些小波折,那小夫妻嘴脸立刻就上来了。平日里我总说你是傻实在,对这个关照,对那个提携,究竟谁知你的情呢?以后还是远着些好。”

夏少卿道,“都是亲戚,面儿上过得去就好。”

赵长卿不买账,夏恭人生气也只能往自家生了。倒是没过几日,夏姑娘过来说话,夏恭人忖度着,夏姑妈定是来说情赔礼的,原本打算给夏姑妈个闭门羹不见的,但转念一想,夏姑妈素来赵长卿不合。敌人的敌人是朋友,这话夏恭人不会说,道理可是明白的。

夏恭人转念便命人请了夏姑妈进门,夏恭人所料无差,因前几天的事闹得大家脸上不好看,赵长卿素来干脆,等闲人甭想叫她低头的。夏老太太夏姑妈母女两个商量着,还是到夏恭人这里圆活圆活,这事儿,夏老太太不合适,她老人家辈份高,叫她过来同夏恭人说好话,夏老太太不大乐意。何况,夏老太太心里也是愿意孙子同苏白亲近的。至于夏太太,在夏老太太心里根本上名号,素来不中用的人,夏老太太信不过她。于是,事情便交给了夏姑妈来办,夏老太太还交待了夏姑妈几句话,道,“你就说,文哥儿媳妇年轻,脾气直,都是亲戚,说话难免有不提防的时候。”

夏姑妈与夏恭人说起话来,夏恭人笑,“以往你说文哥儿媳妇不识道理,我还不信。如今是见了真真儿的了。”

夏姑妈一万个庆幸的模样,“嫂子你那天真是运道好,你不知文哥儿媳妇的厉害,她捏这椅子扶手就像捏河沙一般,顷刻间便成齑粉。没亲眼见过,不知她的厉害。您以后可别惹她了,真惹急了她,伤着您就不好了。”

夏姑妈完全一片好心哪,她自觉与夏恭人交情好,方善心善意的给夏恭人提个醒。夏恭人一听这话则更是来气,讥诮道,“要依你说,我还得感激她没伤着我了?”

夏姑妈实诚道,“感激不必,倒是嫂子你运道好是真的。”

夏恭人气煞:这混账女人真的是来赔不是的吗!!!

(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