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欢喜记 > 第265章 一把火

欢喜记 第265章 一把火

作者:石头与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7 20:22:58 来源:言情小说阁

接下来的事根本不必赵长卿去做猜想了,死了很久的人摇身一变又活了,非但活了,还赐爵封侯,声名显赫。

赵长卿命永福将看了一半的楚家案的卷宗收起来,听凌氏说的绘声绘色,“就是楚公子,唉,说起来也可怜,先帝老爷早就知道蜀王要谋反,是特意使了个障眼法,叫楚公子到蜀王那里做卧底的。如今蜀王伏诛,楚公子功德圆满,陛下为了奖赏楚公子,封他做了侯,叫什么侯来着。”

红儿笑盈盈的捧上两盏茶,一盏是赵长卿的药茶,一盏是凌氏惯常喝的铁观音。红儿笑道,“太太,是忠襄侯吧?”

“哦,对对对,就是这个名儿。好听,就是不大好记。”无缘哪,当初两家已换了庚帖,结果……楚家忽就倒了台,这如今又突然好起来了……凌氏叹道,“不管怎么说,楚家还在,我也替他们高兴。”

哪怕心中惊涛骇浪,赵长卿依旧是平静的神色,道,“总归是好事。”活着,就好。

凌氏再叹,“是啊。”

赵长卿身子转好后,就与凌氏搬到了朝廷赏赐的宅子里去,宅子的确是极好,不必怎么收拾就可以直接住了。另外就是些被褥锦帐之类的琐碎家常东西,苏先生已置办了几套给赵家送去,解了燃眉之急,还有冬天烧的炭,是梨果预备的。

凌氏直道,“这会儿才见交情。”

搬到新宅的时候,凌氏邀了苏白、梨果、凌腾、袁氏四家过来吃饭,也当暖宅了。

年关将近,接下来就是置办年货的事了,赵长卿是做熟的,凌氏也是多年当家,母女两个商议着,在赵勇与梨子接了一家老小到帝都前,便将年货都置办齐全了。连带着各人要住的院子,亦都提前烧好了暖炕,用炭盆将屋子熏的暖暖和和。

一别六年,赵老太太更见苍老了,发如霜雪,老太太一见赵长卿眼泪就下来了。赵长卿也难掩伤感,还是凌氏劝道,“一家子团圆,老太太正当高兴才是。”

凌二太太笑,“是啊。长卿这样的出息,都是一品诰命了,咱们边城有哪个比得上长卿的,亲家老太太快别伤感了。好日子在后头呢,您只管等着享长卿的福吧。”这次,凌二舅凌二太太跟着赵勇一家子一并来帝都了,不为别的,凌腾做官三年娶不上媳妇,家里都快急疯了。正好赵家来帝都,凌二太太凌二舅跟凌太爷商量过后,便跟着来了帝都。凌二太太早下定决心,管她什么大家闺秀小家碧玉,她如今也不挑了,先给儿子娶了媳妇,在闭眼入土前,她得抱上孙子才行!而且,她已经有儿媳妇人选啦!

赵长宇见着长姐也很高兴,赵长喜赵长安年纪都小,还懵懵懂懂的,赵蓉依旧是冷冷淡淡的模样。总之一家子见过,欢喜较伤感多。

大冬天的自边城到帝都,这一路千里之遥,赵长卿担心赵老太太的腿受不住,又请了苏神医过来看了一回方罢。

赵老太太问了苏神医半日赵长卿的身体,知道余毒尽去,好生调养便可恢复从前,赵老太太方放下心来。

苏神医给赵老太太开了个汤药方子,又给赵家其他人看了看,走时悄声同赵长卿说了些什么,赵勇带着赵长宇送苏神医出门。

赵老太太笑,“路上虽远了些,我看帝都的冬天比边城还暖和些。路上车子里外围了厚毡,半点风都不透,暖和的很。”

赵长卿道,“苏神医可不好遇上,还是前两年先帝下旨召他来帝都的,诊一诊,调理一下也是好。”

赵老太太摸着孙女柔软修长的手,道,“我这把年纪了有甚要紧,你该好生调理是真的。”

赵长卿笑,“前些日子,母亲天天给我炖参汤,喝得我半夜流鼻血。”

凌氏想想也觉好笑,“如今改了,半月喝一回。”

赵老太太一到帝都,亲戚们来往的更加密切,如在帝都的朱大老爷一家,还有袁氏一家,都时常过来说话。

不过,最经常来的还是凌二太太,凌二太太来了也没别的事,从里到外的赞美赵蓉,那真是赞完外在美赞内在美,赞完内在美,赞凌氏会调理闺女。

凌二太太那点心思,瞎子都能看出来了。

凌氏听凌二太太没完没了的赞赵蓉,其实心下也有几分意动,与赵勇商议,“阿蓉这已经二十一了,转眼就二十二,阿宁与她龙凤双生,大姐儿都会跑了,她还没着落。我愁的头发都白了。我知道,她心里没别人,就是惦记阿腾。唉,修来这样的死心眼儿一根筋的犟种,神人都没法子。这亲事,不如就定了吧?想来她也是愿意的。”

想到次女的亲事,赵勇早急的不急了,道,“反正是等到这会儿了,问一问阿蓉的意思再说吧。她若不乐意,嫁了也过不好日子。”

说完次女,又说长女。凌氏叹,“你说,咱们长卿可怎么办呢?这些天,夏文来过好几遭。”

“长卿见他了?”

“没。”

“那不就得了,夏家这等忘恩负义之家,我若早知道,再不能叫长卿嫁的。”赵勇说来还有几分火气,道,“以后不要让夏家人进门。长卿的亲事不急,先把身子调理好,就是再嫁,也得嫁知礼人家。”

凌氏直发愁,“也不知是上辈子没烧高香还是怎地,你说长卿,样样都好,偏偏不能生养……”

“说这个做甚?天底下不能生养的也多了。”

“是。不能生养的多了,可有多少人似她这样好强的?日子嘛,糊里糊涂的过就是,她非爱较个真儿。”

听这话,赵勇都替长女有几分不甘,道,“各人的脾气,哪儿能都一样呢。长卿又不缺本事,你让她过憋屈日子,也太委屈她了。”

“那也不叫憋屈。”凌氏念叨道,“唉,一嫁夏家嫁得那老远,她别的事情上灵光,在婆家过日子不成……以后我得多传她些经验……”念叨完两个女儿,凌氏又说赵长宇也快到说媳妇的年纪云云。

夫妻两个说了些儿女经,夜深便歇下了。

眼瞅着就是新年,凌氏也没空去操心儿女亲事了,亲戚间该走礼的,她在家里备好,让丈夫带着次子出去走年礼,更兼丈夫已去御林军当差,凌氏也有一些女眷间的应酬。

凌氏初来帝都,不若赵长卿熟悉,再加上有了些年岁,不比年轻时,故而许多事都赖赵长卿帮着打理。

赵长卿也会给凌氏说些帝都人家往来,“承恩公府,就是以前在边城纪大哥府上……”

“这我记得,现在该说宋大公子了。”凌氏笑,马后炮的说道,“当时我瞧着宋家两位公子那通身气派就不似寻常人家出身。”

赵长卿笑,“承恩公寿辰就快到了,咱家与承恩公府也算有些交情,到时过去凑个热闹无妨的。”以往先帝在时承恩公可不会这样大张旗鼓的贺寿,如今宋太后当权,宋家自然不必再似先前低调。

凌氏问,“寿礼可怎么备?”

赵长卿已拟好单子,凌氏看过,与赵蓉道,“跟你姐姐学着些,这些以后你也用得到。”

赵蓉应付的“嗯”了一声,赵长卿继续跟凌氏说起别的事。

宋荣身为当今陛下的亲外公,当今太后的亲爹,其寿辰相当热闹排场。让赵长卿微微诧异的是,苏先生也去了,当然,有儿媳妇戚如在一畔服侍。

赵长卿如今是热门人物,哪怕一些公侯夫人对她都是客气中透出亲热,只要是眼不瞎的都知道赵家兴旺在即了。故此,哪怕凌氏初到帝都还带着些边城的口音,仍然感受到了帝都上流社会表面上的友好。

宋老太太先跟凌氏说了几句话,瞧着赵长卿份外亲切,拉着她的手道,“好孩子,一会儿我有好东西给你。”宋老太太早私下对儿子表示了对赵家的好感,“这家子人是咱家的福星啊,那个赵千户当初救了嘉言,如今赵家这闺女又救了小公主。可得好好处。”故此,对于自家福星,向来吝啬的宋老太太也准备送赵长卿些东西以示亲切。

赵长卿笑,“我来吃了宴席,哪儿还能贪老太太您的东西。”

宋老太太道,“咱们不是外人,我是专门找出来给你的。”

这话便不禁让一众亲戚吐槽,赵家不是外人,阖着咱们是外人来着?这就不是该大庭广众下该说的话。凭宋老太太这种社交本领,她能在帝都占得一席之地,全凭肚皮争气,生了两个好儿子。

唉,人哪,全在命。看宋老太太就知道了。

戚氏笑着引开老太太的话,介绍道,“老太太,这是永安侯夫人。”

永安侯在蜀中办差,尚未回帝都。宋荣的寿辰,永安侯夫人带着儿子来的。永安侯夫人含笑与宋老太太问了好,便去坐了。

戚氏瞧见堂妹与苏先生,着重与宋老太太道,“老太太,你不是常说的么,这就是苏探花的母亲。”

宋老太太一打眼,觉着苏先生有些眼熟,只是也想不起其他,笑呵呵道,“以后常来啊,福姐儿常说起先生,说先生是有学问的人。”

苏先生笑,“愿您年年有今日,岁岁有今朝。”苏白虽与宋家相熟,奈何今日来的非高官即显贵,苏先生婆媳的位次还在偏厅。

苏先生带着戚如出去,不经意间扫了永安侯夫人一眼,永安侯夫人听说苏白的母亲到了,也禁不住去瞧,两人目光相撞,永安侯夫人手中的茶盏啪的掉在了地上,溅了一裙子热茶,两只眼睛却还死死的盯住苏先生,仿佛活见了鬼。

永安侯夫人突然失态,身边的丫环连忙上前服侍,永安侯夫人回神,还是忍不住望向苏先生。苏先生一笑,微微颌首。

苏先生少出外应酬,帝都只知道苏探花是被寡母抚养长大,鲜少有见过苏先生面目的。如今有人也只是觉着面熟,待见永安侯夫人突然慌乱,有些记性好的如宁安侯夫人纪闵便想了起来,纪闵着实也吓了一跳,亦忍不住又去看苏先生,苏先生已携戚如去了偏厅。

赵长卿望着永安侯夫人,心说,看来永安侯夫人肯定是认得苏先生的。

今日被吓着的也不只是永安侯夫人,夏少卿太太夏恭人也是坐在偏厅,她见着苏先生更是直接自椅中站了起来,脸色大变。

戚如奇怪的看夏恭人一眼,夏恭人方神思不属的坐了回去。

待回家后,戚如忍不住跟丈夫说,“今天永安侯夫人和夏少卿太太见着母亲,神色好生奇怪。”

苏白身上带了些酒气,道,“有什么奇怪的?”

戚如服侍他换了衣裳,丫环端来醒酒茶,苏白痛饮一盏,听媳妇道,“很惊讶又害怕的样子。说不出来。”

自夏文之后,苏白特不喜夏家人,道,“说不定是亏心事做多了,见着个眼生的就害怕。”

事关婆婆,戚如也便没有多说。

苏白道,“澎叔说要祭大苏探花,过几天就是正日子了,你备些祭礼,到时咱们一道去。”

戚如应了。

夏家。

永安侯夫人没回自家,直接与母亲两人惊魂落魄的回了夏家。永安侯夫人魂不守舍,不停的说,“母亲,母亲,她回来了!她回来了!”

夏恭人到底见多识广,灌了口凉茶,安慰闺女,“别慌别慌,是不是还不一定。就算是,她现在能有什么身份?你才是永安侯夫人!给我稳着些!”

永安侯夫人两行泪滚下来,脸色惨白,凄声道,“母亲,我是继室,在正室面前,就跟妾是一样的。我好不好的有什么要紧,爵位第一个要易主。那个苏探花,侯爷喜欢他喜欢的不得了。若是知道这事……”

夏恭人恨恨的一拍软榻扶手,咬牙低语,“当年明明验过的,怎么竟没烧死她!”

永安侯夫人只知害怕,决断上远不比其母。夏恭人惊惧恼怒之后,已有了主意,她拈着帕子温柔的为女儿拭去脸上的泪,笑道,“我的儿,你可急什么呢。当年放火的人都不急,我们母女是再不必急的。”

永安侯夫人一愣,夏恭人拍拍她的手,“只管回家安生过日子,这事儿碍不着你,自有人出头料理。”

“母亲是说……”

夏恭人笑,“趁着侯爷去办差,悄不声的把这事料理清楚,侯爷回来,当年怎么着,如今依然会是怎么着。”

永安侯夫人依旧很是不安,夏恭人安慰女儿半日,待女儿情绪好些,方让她回了永安侯府,自己则去看望李老太太。

赵长卿听说苏神医要祭大苏探花,也命人送了祭礼过去。

祭过大苏探花,苏先生看山上梅花开得好,便对苏白道,“你们先回吧,我在别院住几日再回。”

苏白道,“大冷的天,母亲还是一起回家吧,山上太冷了,还是家里暖和些。”

苏先生笑,“早提前知会了下人,屋子都烧暖了,能冷到哪儿去。何况也只有冬天梅花才开。”

苏白不想扫母亲的兴致,道,“那我回去打发人送些厚衣裳过来,母亲穿用也便宜。”

苏先生点点头,“去吧。”

世事总会有出奇的相似之处,哪怕二十几年过去,有些人的手段依旧没什么新意。

或者,是这别院的风水真的有问题。

苏白听说别院失火,险些一口气没上来厥过去,小厮连忙道,“太太没事!奶奶叫大爷赶紧回去。”

别院失火这样的大事,苏白一请假,郑大人便放他回去了。苏白十万火急的赶回家,直奔母亲的院里,看母亲好好的坐在榻上与妻子说话,苏白方放下心来,眼圈儿陡然一红,叫了声,“娘。”急步过看,连声问,“没烧着吧?你没事吧?”

苏先生拍拍儿子的肩,笑,“我没事。”

苏白道,“可是吓死我了。你以后别自己住别院,好端端的,怎么就着火了呢?”

苏先生道,“你去帝都府报案吧,我倒是抓到几个放火的贼,此事,还是经官的好。”

苏白问,“娘,你真没事吧?别院着火,昨晚你怎么过的?”帝都的冬夜,冻也能把人冻死。

苏先生轻描淡写,“在太长公主那里住了一夜。”

苏白道,“我还是等澎叔回来给娘你诊个脉再去报案。”

“忒个啰嗦,先去帝都府。有你媳妇在,你还有什么不放心的。”

苏白只得先去帝都府,不过,在去帝都府前,苏白先审了那些放火的贼人一遍。这一审不要紧,苏白险没气死。

(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