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欢喜记 > 第68章

欢喜记 第68章

作者:石头与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7 20:22:58 来源:言情小说阁

赵长卿回家后欢欢喜喜的同凌氏和赵老太太道,“郑家老太太、太太都是再和气不过的人。郑哥哥郑姐姐也是有学问的人,我们说了好半天的话,我还学了一道新菜。”接着赵长卿便絮絮叨叨的把白切鸡的做法说了。

凌氏笑,“等什么时候也叫柳嫂子试着做,这是南人的吃法,咱们也尝尝。”

赵长卿点点头,笑,“母亲没见过郑家哥哥,我这回可是开了眼界,长的真是俊俏极了。”

凌氏笑问,“难道比你腾表哥还好?”赵家并不是太讲究的人家儿,何况边城民风本就开放,故此,凌氏并未在意赵长卿谈论郑妙嘉的容貌,反是凑趣的问了一句。

赵长卿一听这话就笑了,“腾表哥虽然也生的不错,不过,跟郑家哥哥比就差一大截了。我看,也只有阿白长大后能仿佛有那样的形容相貌了,比腾表哥和楚哥哥生的都好。”

凌氏笑,“你莫总注意这些没用的事。”

“我就回家一说,难道还往外处说去?”赵长卿笑问,“阿蓉还没回来?”

凌氏笑,“兴许你二舅家里热闹,玩儿起来就忘了时辰钟点。”

赵长卿笑着喝口水,“阿蓉同三表姐、腾表哥都很投缘。”

凌氏笑,“你三表姐是性子不大稳当,你表哥对你可是向来很好的。”对凌二太太凌三姐这对母女,凌氏已经无语可说,不过,对兄长与侄子,凌氏一直还是不错的。

“我知道,我对他难道差了?腾表哥是个明白人,光这一点,就很不错了。”人的眼界开阔了,心胸便也开阔。即便上辈子有那许多怨怼,如今想想,并不只是凌腾一人的原因。她与凌腾,其实本就是不相配的。糟糠之妻不下堂,有几个糟糠之妻能不下堂?何况凌腾从来没喜欢过她。凌腾这样的人,当他有更好选择的时候,你不能指望他还记挂着旧日情谊。这样的人,能走的远,能爬的高,只是,并不适合她。

赵蓉傍晚才回家,看上去心情也不错。

第二天便有牙婆带了一排丫头小子来给凌氏挑,凌氏唤了姐妹二人过来,道,“你们学着挑挑看?”

赵长卿道,“妹妹先挑吧?”

赵蓉相让道,“还是姐姐先吧。”

刘婆子笑赞,“两位姑娘真是好礼让,太太好福气,有这样才貌双全又懂事的两位姑娘。”

凌氏笑道,“哪里有你说的这样好。如今她们姐妹渐渐大了,叫她们挑个贴身丫环,还是要她们投了眼缘才好。”

“是啊是啊。”刘婆子又顺带奉承了凌氏几句,道,“太太要不要给小爷也挑个伴当。”不然怎么也叫她带些小子来?

“我是这样想的,只看合不合适了。”凌氏笑道,“长卿是姐姐,长卿先挑吧。”

赵长卿见这些小丫头虽不过是粗布麻衣,却都收拾的干干净净。既然凌氏也这样说,赵长卿便不再客气,笑问这一排小丫头,问,“你们几个,谁会烧饭?”

几个小丫头站出来。

赵长卿又问,“那会烧饭的里面,还有谁会做针线?”

最终有五个小丫头站出来,刘婆子细细的同赵长卿说着几个小丫头的来历。其实,也不一定都是穷人家卖儿卖女,刘婆子指着其中一个道,“桃花儿原是大户人家的侍女,做得针线很不错,字也认得几个。”又指了另一个道,“槐花儿是家里遇着荒年给卖了的,烧饭针线都会,手脚麻俐,只是做不大细致。”

赵长卿看那位桃花儿姑娘的确有几分水秀,槐花儿生的则寻常些。赵长卿道,“伸出手,我来看看。”

桃花儿一双手白嫩可爱,槐花儿的手则粗糙许多,赵长卿微微点头,跟凌氏道,“母亲,我看槐花儿不错。”见槐花儿眼中闪过一丝犹豫,赵长卿笑问,“怎么,你不愿意吗?”

槐花儿小心翼翼的看了赵长卿一眼,忙又低下头去,嚅嚅道,“姑娘能连我弟弟一起买下吗?”

赵长卿眯着眼睛往那一排小子里头看过,心里已有数,问,“哪个是你弟弟?”

别看槐花儿生的寻常,真正有几分机伶,她连忙从那一排小子间拉出个小男孩儿,一并跪下,道,“奴婢和弟弟豆饼给太太姑娘嗑头了。”

赵长卿笑对凌氏道,“看她弟弟也不大,倒是能跟阿宁做个伴当。”

凌氏点点头,心里便有几分肯了,道,“蓉姐儿也去挑一个。”

赵蓉心里早有算计,直接道,“娘亲,我就要桃花儿吧。”

凌氏看桃花儿生的不错,便也应了。

如此一共买了三个,因年纪都小,倒也不贵,拢共花了二十五两。刘婆子又奉承了凌氏几句,便高高兴兴的揣着银子,带着一群丫头小子们走了。

“桃花儿这名子不大雅。”赵蓉随口道,“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不如就叫宜华吧。”

桃花儿,不,宜华果然机伶,连忙对着赵蓉微身一福,“奴婢谢姑娘赐名。”

赵长卿倒不觉着花儿啊朵的不好听,主要是大部分女孩子都是取个花啊草的名子,不过,她与小梨花儿相熟,丫头再叫花儿未免有些不妥。赵长卿点头,“槐花儿便叫永福,你弟弟也不要叫豆饼了,叫永寿吧。”

永福永寿姐弟也行过礼,凌氏吩咐白婆子道,“带他们下去教些规矩,洗过澡换身干净衣裳,再一人收拾一套铺盖。”

待几人去了,凌氏对姐妹两个道,“以后有自己的丫头,你们也要拿出做主子的派头来。她们有不听话的,只管来告诉我。”大女儿她是不担心的,毕竟永福也不过十岁,只大赵长卿一岁罢了。倒是宜华,人生的好,瞧着也机伶,小女儿才五岁,凌氏就担心奴大欺主。再转念一想,又觉着自己担心太过,自己的儿女自己天天守着,哪里容得一个丫环欺负到女儿头上去。凌氏一笑,便也放开了。

待得晚上告诉赵长宁又多了个伴当时,赵长宁也挺开心,拉着永寿问东问西。

永寿只大赵长宁一岁,个子倒比赵长宁还矮些,人也瘦瘦的,虽有些怯,倒也有问必答。用过晚饭,赵长卿带着他们三个去见过了苏先生。

永福话并不多,做活倒是极麻俐,不必赵长卿说,她已主动找上柳儿打听清楚赵长卿的习惯,什么时辰起床,什么时辰安寝,什么时辰做女红,什么时辰念书,又在柳儿的带领下熟悉了屋里的东西。晚上早早的预备下热水服侍洗漱,早上也提前起床,梳过头发去端水来服侍,只是有一样,永福不大会梳头,她自己就是一根大辫梳脑后。赵长卿惯常梳的双平髻之类,她都不大会。

好在赵长卿并不是啥都要人服侍,她自己对着镜子就能梳了,又挑了枝绢花儿戴上,顺便选了两支有些旧的绢花儿给永福,笑道,“这个你拿去戴吧。”

永福忙道,“谢姑娘赏。”

赵长卿笑着打量永福,“这身衣裳是我去年的了,看你穿着有些大,屋里的针线篮子你也知道,你既会针线,什么时候随你偷空改改也无妨。”当然不是绸衣,绸缎衣裳她每年也会做,不过多是出去会客时才穿,更多的是松江布衣裳。赵长卿从书架上取出一只小匣子给永福,“用来放绢花儿。”

永福笑着接过,再三道谢。

赵长卿坐在一张临桌的老榆木的太师椅中,道,“我每天要做的事,约摸你都跟柳儿问过了。一般我在家时除了早晚不怎么要人服侍,你把屋子收拾干净就行了。趁这两天,跟家里的人熟悉熟悉。”又道,“昨天见过苏先生了,在家里,你待苏先生要像待我一般,待阿白要如同待长宁才是。”

永福忙道,“奴婢记下了。”

“还有一样,咱们这屋里的事,除了祖母、母亲、爹爹问起,余者谁问你都不要往外说,嘴要严。”

“是。”

赵长卿笑,“基本上就这些了。”起身过去赵老太太屋里用早饭,对永福道,“有什么不懂的,只管问柳儿就是。”

“是,奴婢记下了,柳儿姐姐昨天就教了奴婢许多。”

赵长卿用过早饭去凌氏那里请安,见宜华正穿着她去年的旧衣裳在一畔服侍,梳的整整齐齐的双丫髻上插一支银簪,想来是赵蓉给她的。

凌氏笑问,“你的丫环呢?”

“永福在收拾屋子。”赵长卿笑,“我让她熟悉熟悉我屋子里的事。”

赵长卿笑,“这几年我屋外的蔷薇越长越大,西边儿尚墙种的那些还好,沿着廊下种下的,都比窗子还高了。我想着索性沿着廊下的柱栏绑上,叫这些花规矩些。不然就长成树了。”

“这也好。”

闲话几句,赵长卿便带着赵长宁永寿去了苏先生那里上课。

受苏先生影响,赵长卿很喜欢收拾屋子整理院子。如今赵长宁赵蓉各有屋子,原本锁在最西侧屋里闲置的家俱都拿出来用了,尤其赵蓉今年从赵老太太隔间儿搬到凌氏的西耳房住,又搬走许多东西,赵长卿索性趁机将最西侧的屋子一并收拾出来,做了个书房。

赵长卿先时只是在屋子里养花,后来索性在屋外廊下种满蔷薇花,这种花最好养活,只要隔些天浇回水就好,而且花朵艳丽芬芳,花期从四月到九月,足有小半年,是非常实用的花。赵长卿在自己屋前和老太太屋前种了一排,几年下来,养的枝繁叶荗。只是蔷薇长得太快,如今都快长成树了,每年都修剪几遭,赵长卿方有了这个主意。

到下午课程结束,赵长卿便带着柳儿和长福将蔷薇的枝条沿着长廊绑好。长福笑,“待天气再暖和些,蔷薇沿着廊下开满,肯定很漂亮。”

柳儿嘴快道,“等到四五月的时候,姑娘窗前的桃树开了花,再配着这些蔷薇才叫好看呢。姑娘生辰也在四月,每年来的人都赞咱们姑娘的院子收拾的好。”柳儿其实挺遗憾的,原本都是她随着两位姑娘出门,如今姑娘们都有了各自的贴身丫环,她专心服侍老太太就好。工作量虽然减轻,心里却又有些失落。

赵长卿笑,“那都是别人恭维我罢了,你莫当了真。”

柳儿笑,“奴婢也知道是人家特意说姑娘的好,不过,奴婢跟姑娘也去过别人家。虽说姑娘的屋子不一定有别人的华丽,奴婢觉着姑娘的屋子也很好。”柳儿不大会形容,想了半日道,“是那种说不出来的好。”

赵长卿一笑,柳儿道,“永福去打水来服侍姑娘洗手,我把这些掉在地上的枝叶打扫干净也该用晚饭了。”

永福忙去了。

赵家人口简单,故此下人之间还没有滋生出捧高踩低的毛病来,赵长卿时常要出门,柳儿也把出门时要注意的事都跟永福交待了。上次郑妙颖下帖子相请,赵蓉去了凌家,没去郑家。这次楚家的帖子,赵蓉倒是想去,只是帖子上指明只请赵长卿一人,赵蓉心中的失落就甭提了。

赵长卿笑,“兴许是出外骑马,楚姐姐还特地交待我穿男装呢。”

凌氏笑,“也别玩儿得太疯。”

赵长卿笑,“母亲放心吧,楚姐姐是个有分寸的人。我只管跟着她,不必担心。”

赵长宁十分想去,问,“姐,能不能带我去骑马啊?”

凌氏立刻道,“你才几岁,就想骑马?小心掉下来摔着。”

赵长宁不大服气,“娘,我已经五岁了,怎么就不能骑啦。”

赵长卿笑,“待你再大些,起码得八岁,才能带你骑马。你先把爹爹教你的拳脚练熟了才好。”

赵长宁道,“我练的熟得不行。”

赵长卿笑,“那你能打得过爹爹吗?”

“爹爹力气多大啊。这怎么打得过。”

赵长卿笑,“你想想,骑马时也要很大力气的。待你力气大一些,我就教你骑马,好不好?”

赵长宁这才应了。

凌氏深觉奇异,问赵长卿,“你是从哪儿学来的骑马啊?”赵家又没马,这年头暂且不论马匹的价钱,光是养马的花费就是不小的一笔钱,等闲人家绝对养不起马的。像赵家,实在想养也养得起,只是,养马太不划算,还不如出门租车的好。

赵长卿笑,“楚姐姐教我的,她家有匹小马驹,以前给我骑过,其实很好学,骑上几回也就熟了。”

凌氏笑,“虽是出去玩儿,也不要太晚回来。”

“母亲放心吧,我心里有数。”

永福想着柳儿的交待,去将军府最简单了,出门一般不必她伺候,她只要老实呆在将军府就可以了。

赵长卿也找了身男装给永福穿,自己是一身藕合色男式春衫,腰间勒着寸宽的黑色腰带,挂着玉佩荷包,头上只是简单的束个马尾用彩色的缎带扎起来。赵老太太与凌氏均笑,“这是哪家的少年郎啊?”赵长卿人生的漂亮,从头到脚都迸发出一种勃勃生机,纵使做个小子打扮也十分叫人喜欢。赵长卿握拳掩住唇轻咳两声,拱手一揖,“见过老太太、太太。”

赵老太太、凌氏都笑的不行。今天休沐,赵勇也在家,不禁笑道,“长宁长大也不一定有长卿俊俏。”

凌氏笑,“男孩子哪能跟女孩儿似的。”凌氏对儿子的相貌要求不高,男人主要看本事,只要有本事,相貌平庸些也不怕没好妻。

赵蓉偷偷的翻个白眼,宜华眼中闪过一抹羡慕。

一时,将军府的马车过来,赵长卿辞了父母便带着永福去了。

果然,马车根本没去将军府,直接到街面上与将军府的另一辆马车汇合后,楚越唤赵长卿上了她的车子,把自己的贴身丫环珠儿换到了赵长卿车上。赵长卿没落下在一畔与楚渝骑马的梁青远,心知自己又做了楚越梁青远的挡箭牌。

赵长卿脸上倒也不露出心事,笑问楚越,“楚姐姐,这回我们到哪儿玩儿?”

“难得阿渝他们休沐,现在天气正好,咱们出城踏青。”

作者有话要说:晚安,我的心肝儿~~~~~(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