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古典架空 > 败絮其外,金玉其中 > 第407章 大结局

败絮其外,金玉其中 第407章 大结局

作者:墨涵元宝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4-05-17 21:05:51 来源:言情小说阁

阳真人忽而对着沈昕娘稽首,无论是动作还是表情,都恭敬严肃至极。

沈昕娘大惊,“道长这是做什么?道长乃是前辈!”

阳真人却不顾她的阻拦,一稽至底,才缓缓起身。“沈娘子能在大是大非面前,如此先人后己。如此拿得起放得下,是多少人穷尽一生都做不到的?而沈娘子如今年岁就能看的如此明白,实在令人佩服!”

沈昕娘连忙也稽首还礼,“道长谬赞了,这至宝虽在我体内藏匿,却并非应当属于我的。当年灵山那么多人,那么多条性命,唯独我一人苟活下来,就当将这救人的精神承传下去。只是我当年贪玩,并未跟师父习得救人的术法,还望阳真人能不遗余力,与我同救虞都护。”役亩医圾。

阳真人连连点头。“自当尽力,绝无推辞。”

阳真人向沈昕娘讲述了运气救人的心诀功法,同自身运大小周天有类似之处,沈昕娘在灵山之时,就是掌门人最为看好的弟子,夸赞她领悟力很强。阳真人刚同她讲明白,她就已经大致领悟,再由阳真人给她示范两边,她已然掌握。

“这至宝在你体内,融合与气血之间,你将这至宝的灵气,引动至虞都护身上。引动灵气在他体内游走周身,从丹田充盈至百会,由百会发散至周身,且试试吧。”阳真人指点着她该如何运法。

公孙兰听闻两人想到办法,已经激动的不能言语。只含着两眼泪,连话都说不出了。

阳真人叫公孙兰守在外头,又将虞淼从床上扶起,盘腿坐在地毯之上,他双手在虞淼身后推他肩头,朝沈昕娘点了点头。沈昕娘坐于他对面,抬起双手,微微闭目,全神贯注,凝聚周身的气息,引动阴阳泉眼之力。将阴阳泉眼遍布她周身的力量全都聚集在左掌之上,由左掌猛的渡入虞淼右掌。

虞淼身子一震,幸而有身后的阳真人鼎力扶住他,才没有被震倒。

但随着沈昕娘掌中灵力缓缓渡入,他颓败苍白的脸上,渐渐竟有了气血之色,扶住他后背的阳真人也感受到他体内的精气。

沈昕娘闭目,专注运气。

虞淼已经渐渐能够自己坐稳,而不需要阳真人在身后护住他。

沈昕娘左掌渡出灵力。右掌牵引灵力游走他周身。而后在丹田积聚,慢慢向上凝聚。

阳真人收回手,轻缓来到一旁,为两人护法。

公孙兰焦急的等在外头,阳真人叮嘱了她,不许任何人打扰,连她也不能进去。可自从虞淼病倒之后,她几乎从来没有这么长时间没有见过虞淼,她不论在做什么,总要隔上一会儿,就来看看他的情况。纵然改变不了什么,但看到他仍旧在平缓的喘息,他仍旧活着,自己好像就有了活下去的勇气和信心。

可两个多时辰渐渐在煎熬中度过,家仆又是送来热汤饭,热乎点心,都被她打发下去,她哪有心思吃?里头情形究竟如何了还不可知呢!

她在原地踱来踱去,两只手一会儿紧握一起,一会儿又反复揉搓,时不时的抬眼看看紧闭的房门。

里头一点动静都没有,究竟是个什么情况?自己的夫君如今是醒了还是睡着?究竟能不能破除劫数?倘若不能,连自己的儿子都要……

公孙兰抬手赶紧抹去脸上的泪,紧咬着下唇,不会的,不会的!昕娘说有办法就一定有办法,她要有耐心,有信心!

可随着时间的流逝,太过于静谧的房间,让她的心里越发的没底起来。

她几次都忍不住想要冲上前去,推开门,亲眼看一看里头究竟是个怎样的情形?可几次都到了门口了,她又生生忍住,生怕因为自己的焦急,反倒坏了大事!

从暮色微垂,一直到深夜,再从深夜一直到晨光熹微。

公孙兰在坐在门口的石阶上,歪在朱红的廊柱上,不知何时睡着了。家仆劝不走她,只好悄悄的往她身上盖了厚厚的狐裘披风。

公孙兰从噩梦中惊醒过来,瞧见身上火红的狐裘披风之时,忍不住低声抽泣起来。

那噩梦太过真实,真实的她简直要相信那梦境,梦里夫君撒手人寰,沈昕娘苍白着脸色,有气无力的对她说,对不起,她已经尽力了。

这火红的狐裘披风,还是去年夫君打猎的时候,为她专门套了狐狸扒下来的,为了给她做漂亮的披风,那几只狐狸都是活套的,身上一点箭伤都没有,扒下来的狐狸皮完美至极。

他还说,今年要带着大儿子一同去狩猎,等小儿长大了,就一家人一同去……

可适才那噩梦中,他就那么僵硬冰冷的躺在那里,无声无息,永远的闭上了眼睛。再也不能摸着她的头发说,他会照顾她一辈子,再也不能抱着儿子说,这是她给他最宝贵的礼物,再也不能在温暖的烛光下促膝长谈,回忆当年一起在西北大营征战突厥时的艰辛,再也不能坐拥着柔软的被子,玩笑当年她反抗圣上赐婚旨意时的咄咄逼人……

以后的路,她都要一个人走了。

他临闭上眼睛的时候,还牵挂着他们的儿子,握住她的手,定要她答应她绝不会追随他而去,要她答应她会留下来,看着照养着儿子长大成人……

想到适才那噩梦,她伏在膝头,哭得像个泪人儿,几乎痛不欲生。

忽然,一只温暖的大手落在她的肩头,一方净白的帕子送到她的面前。

“原来,你这么能哭?先前一直不见你哭,我以为,你已经坚强的不需要我保护了。”

公孙陵伸手拽过帕子,狠狠的摸了摸眼睛,“谁说的……”

话还没说完,她整个人倏尔僵住,仿佛被人点了穴一般,从表情到肢体,僵硬的一动不动。半晌,她才迟缓的转过头来,顺着落在自己肩头的那只手,一直往上看去。

直到看到了那张再熟悉不过的脸庞,那双略带笑意的眼睛,那沧桑的胡茬。

“虞淼?真的是……你?”公孙兰问了一个她自己都觉得白痴的问题,可更愚蠢的是,她竟然迫不及待的在等着他回答,生怕他一摇头,就会在阳光下消失不见。

虞淼看着她一双红通通满含期盼的眼睛,笑着伸手将她拥进怀中,“是我,我没死。我还在,我说了要陪你一辈子呢,如今你还未老,我怎敢先走?”

公孙兰扑进他怀中,哇哇大哭起来,哭的像个孩子。

好似要把她这段时间积攒下来的眼泪,一次全都哭出来,哭个痛快。

直到虞淼有些皱吧的前襟全都被哭湿了,她才堪堪收住,“真的是你,你没死!真没死!你吓死我了!我以为……我以为以后的路,都要一个人走了,再没有人握着我的手,跟我说,兰儿不怕,万事有我!你这个混蛋!你为什么要吓唬我!你别以为这样我就会原谅你!我不会!”

“嘘——”虞淼抬手捂住她的嘴,将她发泄的怨愤给挡回口中,“别吵,沈娘子为了救我,大耗精力,最后几乎是半睡半晕了过去,这会儿正在暖里休息,你别再吵了人家。”

公孙兰连连点头,再不敢吵闹。悄悄的溜到暖外头,去看了看在里头休息的沈昕娘。

昨日还朝气蓬勃神采奕奕的昕娘,此时看起来却是苍白虚弱,她呼吸很浅,很轻,几乎听不到。她眼眸紧闭,睫羽随着呼吸,有轻微的颤抖。

公孙兰又蹑手蹑脚的退远,低声问看起来已经没有什么大碍的虞淼道:“昕娘她,不会有事吧?她看起来,可是不太好……”

虞淼蹙了蹙浓重的眉,低头道:“阳真人说,沈娘子为了救我,费了精血,不是一朝一夕能补养回来的。短则三五个月,长则一年两年,方能恢复精气。沈娘子此次从京城而来,这一路奔波辛苦,倘若还要赶路回去,岂不是更要在路上大伤元气?”

“那就不让她回去嘛!”公孙兰瞪眼说道,“人家救得可是你的命!不止你的命,还有你儿子,你孙子,你虞家世世代代男子的命!人家是你虞家的恩人你知道不知道?”

虞淼连连点头,“我知道,我知道,阳真人已经同我说了,我都知道。让她留下这种话,我不便说,还是得夫人去说。”

公孙兰拍着自己的胸口道:“这有什么难,我去说!”

“听闻阳真人说,王爷和王妃的孩子们也都在赶来的路上,因为你信里写的急,所以王妃和阳真人一路不眠不休的提前赶来。王爷他们可能还得十天半月才能赶到。”虞淼缓缓说道。

“这不就结了!都带着孩子来了,那更不用着急走了!且在这里住着吧!如今的西北可不像当年那么困窘!西北的日子好着呢!他们想来也有近十年没有见过金玉公主了吧?金玉公主的孩子可漂亮了,既有突厥人的优点,又有大梁人的细腻,好看的紧,他们在这里住下,还能有机会去见见金玉公主和她的孩子!”公孙兰一时想到这些,立即就兴奋起来,“快快,你派人前去迎一迎王爷他们。我也要见见昕娘的另外三个孩子,更要问问小世子如今还记不记得我,他小时候,我可是还抱过他呢!”

虞淼连连点头,脸上挂着满足的笑意,“正好,我也同齐王切磋切磋,听闻齐王打猎的技术很是过人!”

昨日还是生离死别,今日就重见希望,重新开始规划展望未来的生活。

都说人生无常,还真是无常。

王爷一行赶到以后,沈昕娘已经恢复了精神,看不出苍白虚弱的样子,只是她她手上又多了一个十分明显的阴阳太极图,像是笔墨画上去的一般。

“不是早就消失不见了么?怎么又出现了?”方琰握着她的手问道。

沈昕娘摇了摇头,“可能是个‘到此一游’的印记吧,和以前已经不同了。”

以前念动心诀,能出现阴阳泉眼,可如今,这印记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印记,不能召唤出阴阳泉眼,也没有灵力存在。

不过看到幸福美满的公孙兰一家,看到受西北民众万分敬仰爱戴的虞都护,仍旧能够为西北的建设劳心劳力,她觉得便是失去这阴阳泉眼,也太值了。

方离喜欢西北的草场,可以撒开了骑马。他的马技比大人都好,不知是不是因为他能够直接同马儿沟通的缘故。

他若出去跑上一趟,定能带回众多的动物来。

只是他带回来的动物皆是旁人不能动的,莫说杀来吃了,就是关在笼子里他都不许。

有一日,叫方离瞧见公孙兰的大儿子,虞景然在笼子里养了一只蛇雕,趁着虞大郎君不在,他把笼子给掰了,将那蛇雕给放了出来。

为此虞家大郎君好是哭了一场,还跑到爹爹哪里告状,结果被虞淼给揍了一顿。

方琰知道这件事后,将方离叫过来一问,方离主动就承认了这件事,还说那蛇雕太可怜了,它是野性的东西,不肯受人喂食,再不放它离开,它会生生饿死。方离知道因为自己,倒叫虞大郎君挨了打,他倒也有些过意不去。

过了两日方离便主动找到虞家大郎君,告诉虞家大郎君,他能教他驯鹰,保证让鹰听话,能给他送信还能同他一起狩猎。虞家大郎君一听这话,才不再记恨方离,还屁颠儿屁颠儿的跟在他后头,整日“哥哥,哥哥”的叫着。

方离也是言出必行的人,这点倒是随了他的父亲。当真给虞家大郎君弄了一直小鹰来。手把手的教虞家大郎君如何熬鹰,如何同鹰培养感情,如何叫鹰听懂他的指令。

当那小鹰能听话的落在虞家大郎君的肩头,不用笼子绳子,也不会飞走的时候,虞家大郎君对方离的崇拜才真是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了。

方琰知道,沈昕娘的所谓“向圣上请两个月的假”,不过是托词,她离开京城就没打算再回去。

且听闻为了救虞淼,她耗费了精血,不能奔波赶路,便也就安心的在西北住了下来。有方离这般“万事通”在身边,便是隔着千里之地,京城的消息,他也能尽数获悉。

他知道自己离开之后,圣上略叹息一番,并未多言,便准了假,更是大刀阔斧的施行他以前不甚赞同的政令。

两月之期早已过了,圣上却从未提及诏他回京之事。方琰终于笑着承认,他留在京城,也许早就成了圣上的阻碍,正如昕儿所说,他若能早早抽身,这份叔侄情谊还能在。倘若他一直执迷不悟,硬要“照顾”在他眼中长不大的小皇帝,只怕亲如父子的叔侄,也要反目成仇了。

对圣上放心之后,他也就彻底的放下了京城乃至朝堂的事情,再不叫方离留意京中消息。

每日不是养花养鱼,就是出门打猎,有时还会跟着方离学学驯养各种动物。方离养动物,不管养什么,总会比旁人的更大更健硕。

这叫旁的孩子都羡慕的不行。

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都在西北玩疯了,谁也不愿意再回到京城那地界儿去。

沈昕娘和丹心还真见了微服过境的二皇子和金香。不过如今土门可汗病重,二皇子不敢多呆,便立时带着金香返回。

匆匆一面,互诉衷肠,情谊亦不减当年。

小女儿方琸三岁的时候,沈昕娘终于决定起程,离开西北,前往灵山。

重建灵山之事,她一直不曾放下,这是她的梦想,也是她的承诺。

一群孩子们分离之时,最不舍的竟是因为方离还挨了一顿打的虞家大郎君。他抱着方离的袖子,哇哇大哭,“哥哥走了,谁带着我玩儿?谁给我说那么多有趣儿的故事?谁陪我熬鹰?谁跟我一起打猎?你别走,离哥哥,你别走……”

方离大人一般摸着虞景然的脑袋,“男儿流血不流泪,不哭。等你再长大一点,到灵山找我,咱们仗剑走天涯!”

虞家大郎君被方离的言语和气势震住,瞪着一双泪眼,憧憬着将来跟离哥哥一起,仗剑走天涯的潇洒气概。

待方琰沈昕娘一行都上了马车,他的离哥哥也在马车窗里探出头来,冲他连连摆手的时候,他才狠狠的点头,“哥哥,你等着我,待我跟我爹爹学好了武艺,我一定会去找你!”

沈昕娘要回灵山,丹心自然要跟着。丹心跟着,黄帅印自然没理由不去。黄帅印要走,自然要拖上他亦师亦父的师父阳真人。

阳真人拢共就黄帅印这么一个徒弟,除了这徒儿外,也没有旁的牵挂,去就去吧,也就跟着到了灵山。

一大群孩子,虽然离开西北这么好玩儿的地方的时候,还哭丧着脸,十分的不舍。可很快就又玩儿开了,在马车上就想出各种稀奇古怪的戏法儿来。

没出了西北,先前的不舍郁闷就一扫而光,比大人倒恢复的更快些。

到了灵山之后,方琰立即从附近征集百姓,付以极丰厚的酬劳,重建灵山。因为工钱给的足,这里原本又是穷乡僻壤的地方,能见着比下地干活儿,上山打猎更轻松,收入还更高的活计,周遭村民分外踊跃,纷纷上山抢着干活儿。

方琰同阳真人还会些土木,虽然两人的眼光风格十分不同,倒也能商量着来。一老一壮两个男人,整日的指挥着一众百姓,这儿盖屋舍,那儿建亭台。忙的不亦乐乎。

沈昕娘等一群妇孺,就在山下的小村落里住下,有时向村里的娘子们请教种菜织布,有时教村里的孩子认字读书。丹心手巧,刚进了村子没多久,“徒弟”倒是收了一大堆。年龄从五十到十五,天天跟在她身后,向她请教厨艺,绣活儿,一口一个“黄家嫂嫂”那叫一个甜。

丹心不吝啬,谁问都肯教,教一遍不会,第二遍第三遍她也不恼,直到学会了,她脸上自始至终都带着笑。

有丹心做饭,沈昕娘从不下厨。她倒是越发的喜欢孩子,整日里教孩子们识字念书,讲山外头的故事,孩子们都喜欢围在沈昕娘和沈昕娘的几个孩子身边。

方离自然就成了这群孩子的孩子王,不过他谨记爹娘自小就交代过他的话,决不能让旁人知道他能听懂任何动物的言语,就算偶有被人发现,他对着个动物自言自语,他也都能圆过去,不叫人怀疑。

他反倒还用自己的方法,教孩子们驯养鸟畜,让这群孩子都能有自己能控制的小动物。这越发让他受到孩子们热切的崇拜,整日围着他,向他讨教驯养动物的办法。

待灵山的房舍建好以后,沈昕娘一行就搬到了山上去,并打出招生的告示来。不论年纪贫富,不论先前是已经读书识字,还是目不识丁,都可以入灵山学习,灵山的课程也是五花八门,有天文地理,养生道法,有文治武功,甚至还有驯养动物,烹调女红。

家贫甚至不收束脩,只待将来学成之后,要么留在灵山,教习更多的人,要么出师下山,待有了一番作为,再回报灵山皆可。

一开始前来学习的只有临近山村里的孩子,和一干的游手好闲好吃懒做的闲人。

在众人都以为灵山突然来的这一群人,不过是有钱人闲的发了慌,无事可做,在这儿找乐子呢,呆不了多久就要走。可没想到,他们不仅没走,就连一开始上灵山学习的人,都一天天一点点的发生了变化。

孩子们变得更加知礼,更加强壮,从目不识丁,到能读书写字,不说出口成章,也是文采不凡。

那些游手好闲的懒人们,也不知经过了何等的调教,竟痛改前非,换了个人似得,勤勉好学,既识字,又知礼,有条件的下了山后,还从家里头扛了粮食到山上,自觉的将自己的束脩都交齐了。从前有便宜就占的人,如今也开始为乡里乡亲做好事,可叫一众等着看灵山热闹的人,都惊掉了下巴。

灵山的名声不知怎的就传扬了出去,越传越广。慕名而来的人越来越多。灵山一派生机勃勃欣欣向荣之景象,因来往人多了,就连灵山下头的寒酸穷困的小山村都越发富足起来。

“原来你的想法,和掌门人是不同的,我以为,你会像掌门人一样,关起们来,将灵山藏匿在这大山之中,也寻觅那些无牵无挂的孩子,悄悄带入灵山,教习外门或是内门的功法。”夜深人静之时,方琰和沈昕娘依偎在房顶之上。

两人仰头,看着天上又大又圆的明月,回忆着过往,相互紧握着彼此的手,低声轻语。

“原本也那么想过,后来觉得,像现在这般才能将灵山发扬光大,随着有人走进有人走出,才能将灵山所交给他们的东西,带到外头去,去影响和带动更多的人,将灵山的信念,播种到每一寸土地上。如今灵山没有什么密不可言的天赐珍宝,却有这比任何珍宝都更珍贵的东西。不怕人知道,不怕人传扬。”沈昕娘笑着说,“师父看到,一定会很欣慰的。”

“仁爱,宽怀,胸襟,有责任有担当,甘心奉献甘愿付出……这真是每个人心中都潜藏着的珍宝,挖出这珍宝来,不禁能照亮自己,更照亮身边的每一个人。”方琰轻声呢喃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