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古典架空 > 孤王寡女 > 坑深189米 我的英雄

孤王寡女 坑深189米 我的英雄

作者:姒锦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4-05-17 21:35:16 来源:言情小说阁

雪夜过去,天边溜出了一片云彩。

大抵是冷得太久,这一丝柔光,几乎把整个大地都变暖。

二月,正是春耕的时候,农忙季节,鸡叫二遍,天儿还未大亮,忙碌的人们,早早就起了床。小儿的哭啼、妇人的轻哄,丈夫的呵骂……很快,街头巷尾便有了匆匆的脚步声。

经过半个月的修整,汴京城已然恢复了生息。

浓重的晨雾里,一行数人骑着马,从王府里出来,飞快地奔向了城门。汴京城门楼上的积雪,还未化去,一群侍卫紧张地戍卫着,目光像巡视猎物的狼,瞪得镫亮。

战争结束了,可风声却更紧了。

这阵子的流言,传得人心惶惶。

值守的时候,无人敢掉以轻心。

此时,天边云彩未开,光线不太明亮。静寂里那一串“嘚嘚”的马蹄声,引起了守卫的注意。不待那一行人靠近,守卫便举起了手里的长枪。紧张地调转枪头对准来路,低低沉呵。

“什么人?”

没有人回答他。

一阵疾风声里,领头的那匹马撅起蹄子冲过来,守卫只看到一双黑色的棉皂靴踏在马踏上,便被那一阵冷风刮得半眯住了眼。见状,一群侍卫都飞扑过来,吃惊的大喝。

“何人如此嚣张?”

“我。”一个声音轻响,“薛昉。”

不算冷冽,不算肃杀,甚至带了轻柔,却令人毛骨悚然。

薛昉是萧乾身边的人。若非必要,萧乾从来不喜欢抛头露面,尤其这一阵子,萧乾天天陪着墨九,一般人连他的面儿都见不着。所以,薛昉的话,很多时候几乎就代表了萧乾的意思。

几个守卫吓了一跳,齐刷刷叩拜。

“见过薛侍统!”

薛昉环视一眼,轻咳一声,不带丝毫感情地道。

“开城门。奉大帅之命,出城办事!”

“是!”

南荣兵进入汴京,对城门的防守很严。宵禁早,开门迟。这个点儿,城门还死死紧闭着。守卫并不知晓薛昉为何要大清早地出城去,还带着这么几个头戴斗篷半遮脸的人。但他们什么也没有敢问,便过去拉动门闩。

长长的铁门闩,拉动时,发出一种“哐哐”的声音。

沉重、古老,如同这个城池,有一种历史的沧桑感。

“铛”一声,重重的城门开了。

门外的冷风,呼呼刮进来,将墨九头上的斗篷半掀开,露出了半边干净白嫩的小脸儿。她抿了抿嘴唇,不由自主伸手去挡。

这时,守卫怔了怔。

这一行人不多,统共也就六七个,但个个高大,将她衬得格外不同。

他们似乎这才发现,薛昉带的这行人里,有一个人特别的娇小,无端就带了一些娘气,可风乍起时,那昙花一现的面孔,介于男女之间的英气,俏,却不媚,美,却不软,让他们忍不住想要多看一眼。

“还不闪开!”薛昉突地暴喝,“都想挨军棍啊?”

“属下不敢!”

守卫心里存疑,却不敢多问。

一行人从大门飞奔出去——

等目送他们离开,大门复又重重关闭。

天色渐开,阳光乍现,一名守卫高高仰头,眯眼看天。

“好不容易晴起来,莫不是又要变天?”

……太阳真的升起来了。

越往南走,天气越暖和。可沿途的道路上,到处都是荒废的农地,间或有一些偷偷耕种的农人,听见疾驰的马蹄声,也如惊弓之鸟,小心翼翼地躲在土堆后面,只敢拿眼睛偷瞄。

唉!

山河破碎,就苦百姓。

皇帝打着仗,哪知民间疾苦?

一路上,几个人很少说话。墨九一直跟在萧乾的身后,哪怕她用尽了用力,始终赶不上萧乾那匹马的脚程,以至萧乾不得不偶尔放缓马步停下来等她。走走停停,两个人并不刻意,偶尔一下眼神交汇,不必言词,却也情义暖暖。

“主上,前面就是汉水了。”

墨九顺着走南的目光,望了过去。

果然又走到了来时的地方。

可物未变,人事已非,家国也依稀……

在他们没到之前,那一条可通汉水的甬道早就已经被阻断。

汉水以北,还在萧乾的手上。

汉水以南,却已成早变成了另外一个天。

半个月前,朝廷派钦差大臣殷光熙领圣旨到达金州,对金州军民宣读了景昌帝圣旨,痛斥枢密使萧乾“图谋篡国,实为匪寇”等诛多罪状,并同时接管了原本的金州驻军。

此举,令天下哗然。

但令人匪夷所思的是,这位殷将军,到达金州的第二天,就特地去拜访了一次兴隆山。在见识到兴隆山镇与世隔绝般的桃源生活之后,大加赞叹,还亲自给兴隆山拨发了一千担粮食种子……尽管兴隆山镇并不需要。

墨家左执事代为领受了殷将军的好意,并把粮食种子分发了下去,给了镇上的百姓。

殷光熙送了种子,眉开眼笑的走了。

同时,也让兴隆山镇的人,都松了一口气。

墨九与萧乾的关系,兴隆山镇的人都一清二楚。

在殷光熙尚未到达金州的时候,早就有风声透到了镇上,说萧乾篡国不成,如今驻扎在汉水以北,抿不领受朝廷的旨意,已经与南荣正式决裂,很有可能自立为王。

这些天家大事,他们不清楚,吼不懂,却很清楚一旦此事成真,说不定整个兴隆山镇都会被牵连,毕竟这里是墨九的窝点,也是萧乾的大后方,是他们亲手做成的火器,运送到了萧乾的手里……

而那些武器,很有可能会打在南荣兵的身上。

所以,他们私以为,殷光熙奉旨前来,一定会找他们算账。因此,早早地,兴隆山镇上就闭门闭户,一个个携家带口,一窝蜂地涌到了山上,势要与兴隆山共存亡。

人人都怕死,但为了守护家园,也都敢于一拼。

尤其,兴隆山给他们的,是他们一生都不曾有过的——平等、自由、民主。让他们敢于发声,可以发声。敢于呐喊,也可以呐喊!

因此,在殷光熙到达兴隆山之前,一百门大炮,都架在上门的紧要路口,无数的炸药、火铳、火雷……还有数以千计的墨家弟子和百姓,都在等朝廷来“剿匪”。

可殷光熙带来的,却是笑脸与种子。

伸人难打笑脸人,再说兴隆山的势力也不足以和朝廷抗衡。

于是……他们无奈地收起了武器,接受了被朝廷“招安”的命运。

……这些事儿,墨九都还不知情。

站在江岸边上,望着江水里的夕阳残红,她想到兴隆山,一颗心有一点往下沉。虽然她大概可以想象得到,东寂不会轻易动墨家,把自己搞得四面楚哥,但在这样的局势下,担忧也在所难免。

而且,这样的局势下,他们要如何入临安?

她侧眸,望向萧乾,“怎么办?”

有萧六郎在的时候,她便不愿意动脑子。做一只米虫,做一个依附男人的小女人,有的时候,其实也很有点儿意思……

马儿打了个“响鼻”,萧乾却没有回答。

他望向滔滔汉水,眼睛半阖半合,思考了一会儿,转过头来看着墨九,他微微一笑,像是突然就退去了一身的冷意,眸底锐利的光芒也镀上了一层碎金的暖,再不若往昔,总是习惯把自己的伤包扎起来,不让任何人窥视与查探。

只有对她,他终于可以正常的喜怒哀乐。

没有直接问题,他只是问:“阿九,怕不怕?”

“嗳,怕死了啊!”墨九叹息着,摸了摸自己的脖子,又笑道:“但雨蛊在身上,咱俩已经是捆在一根绳上的蚂蚱了,我又能有什么办法?”

“呵呵!”

萧乾并不在意她的嘴碎,突然收敛神色,回头对身后的赵声东道:“去!告诉殷光熙,派船过来接本座!”

这次入京,除了声东、西南、走南、闯北四个人,萧乾谁也没有带。

就连薛昉,也没有办法跟随。

把他们送出汴京城,他又返回了王府。

也就是说,如今的汴京,还有大多数人不知萧乾离去。

毕竟那里有数十万大军,需要人稳住阵脚。

那么,常年跟随在萧乾身边的薛昉留下来就很有必要了。在离开之前,萧乾把军政之权交由了古璃阳暂时处理,让薛昉协助,这两个人都离他近,在军中也有威望,就算他不在,短时间内不会有什么问题。

当然,这都是萧乾给薛昉的说辞。

墨九心里却知道,与其说萧乾留下他是为了稳定军心,其实也是为了给他们留一条后路——不管是“篡国”也还,还是“谋逆”也好,都是萧乾一人所为。像古璃阳这种能领兵打仗的人,南荣并不算多,宋熹如果聪明,以后也不会轻易动他。而薛昉也是一样,他父母尚在南荣,又岂能以身赴险,与南荣为敌?

在萧乾冷漠的外表下,确实有一颗柔软的心。

跟他在一起时间越长,越能感受到这一点。

所以,无论他做什么决定,墨九都愿意跟随。

这也是一种彻底的信任。

可她能理解他,赵声东却不能。

“主上,找殷光熙,这岂非自投罗网?”

“是!”萧乾没有否认,眸子眯了眯,直视着他,“所以,等传完消息回来,你就带着走南、闯北离去吧,相信你们会照顾好自己。至于击西……你回头带根绳子,把他绑走!”

“呜——”果然,击西一听就哭了,“我不,击西不要走。”

这真是一个水做的人儿。

墨九从来没有见过哪个男人这么娇气,说哭就哭。可大抵是萧乾的命令,让击西感觉到了离别的伤感,或者说某一种绝望的悲伤,击中了他心底的柔软,他真的在哭,不是像以前那样撒娇般假哭。

一串串泪珠子,滚珠似的往下落,大颗大颗的。

极端的情绪化,让他白嫩嫩的脸,很快飞起了一片红霞……

一个大男人,这样撕心裂肺的哭,若换往常,墨九只会觉得好笑又滑稽。但这会儿,击西痛哭流涕的样子,却惹得她鼻子酸酸的,喉咙发紧。

“哭什么哭?难看死了!”她黑着脸轻斥!

“呜,难看就难看……”最爱美的击西,也不顾形象了,拿袖子拭着泪水,就满脸通红的哭,“凭什么不带着我,凭什么?明明说好的,让我一直跟着你,保护九爷的。明明就说好的,再也不会抛下击西,让击西一个人的……”

墨九望了望天,憋回了差一点滚出眼眶的泪水。

然后,慢悠悠低头,哄着击西。

“你不是一个人,声东和走南、闯北会陪着你。”

“不,我不要他们!他们只会欺负我……”

击西还在耍赖、撒泼,外加痛哭,赵声东却久久没有应答。

“主上!”

冷不丁地,他与走南、闯北一道跪了下来。

“我们不走。”

“对,说什么都不走。”

“主上,让我们跟着你吧,我们不怕死。”

这四个人有一个共同点。

他们都是萧乾救下来的命,也都无家无口,无父无母。

若说这个世上尚有亲人,便只剩下一个萧乾了。

所以,要与萧乾同生同死,这个观点早就已经融入了他们的骨血。

不管前路有多少危险,多少阴谋,多少诡计,多少冷箭……都无法改变他们的初衷与信仰。可宋熹拿了萧家五百多人做人质要挟,萧乾如今孤身入南荣,想在他的眼皮子底下有所作为,救出全家老小,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所以,在现实面前,铁血英雄,也会无力。

这一回合,不用比试,结果几乎已经注定。

墨九想到这里,无奈一叹。

她知道,萧乾是不想他们四个人陪他赴险。

一个人死,与几个人一起死,毕竟是不一样的。

在这一瞬间,她也突然就理解了萧乾往常的行为。

为什么他每一次都会想要支开她?其实与她现在也特别希望击西他们四个人能离去,安安稳稳地生活是一样的。只有真正看重的人、关心的人,才会愿意把他们保护在羽翼之下。

勒紧缰绳,她缓缓上前,与萧乾并肩而立。

“去吧!”她望着声东,“他希望你们活着。”

“不!”谁也不会想到,赵声东突地拔剑,剑身一转,头颅一仰,剑就搁在了脖子上,他厉色道:“主上若不愿让我等跟随,我等便自刎于汉江边上。用一缕孤魂,伴随左右!”

世上忠贞,唯有此耳!

墨九心叹!

萧乾亦是慢慢闭上了眼。

此刻,夕阳落日,余辉满江。

那一轮骄红的阳光,斑驳了时光,也驱散了悲伤……

一个时辰后——

汉江之上,出现了一艘官船。

由南往北,官舱鸣笛几次,看清码头上的萧乾一行人,方才命令官船慢慢靠了岸。

甲板上,领头的人正是金州守将兼钦差大臣殷光熙。

码头上,萧乾一动不动。

可几乎只看了他一眼,殷光熙便有些脊背发凉。

这个男人是北勐的世子,北勐可汗决意培养的接班人,若不是陛下先下手为强,抄了萧家,恐怕将来他还会成为北勐的大汗——这已经是南荣朝廷所有人的想法。

而且,没有了珒国阻止,北勐骑兵,这一只虎狼之师一旦有了萧乾的助力,将会如虎添翼,那对南荣而言,会有怎样的结果?简直不堪设想。

咳一声,他没有下船,只站在甲板上高喊。

“陛下有令,着枢密使萧乾,即刻回京受审——”

又念了一长串官话,看萧乾半声都不吭,殷光熙噎了噎,令人放下船板,不知不觉声音就变成了恭维与软懦。

“萧使君,请上船吧?”

墨九有些好笑。

他分明在船上,他们在岸上。

分明来抓人的是他们,而且他们人多,他们人少。

可为什么,率先弯下腰的却是他?

萧乾勾了下唇,翻身下马。很快,就有几名禁军战战兢兢过来为他牵马。一行六人,慢慢上了船。走在船板上,似乎怕墨九摔了,萧乾回手扶了她一把,然后,他牵着她的手,就没有再放开。

“噔噔”!

六人刚刚站稳,一串脚步声就过来了。

殷文熙紧张万分,大冬天的一脑门儿的冷汗。

领着一群禁军,他看着萧乾,紧张万分。

“萧使君,恐怕得委屈您一下了。”

哼一声,萧乾但笑不语。

殷光熙头皮都麻了,但为防万一,还是下令。

“来人,都给我捆了!”

江边一股妖风,烈烈吹来,萧乾衣袍袂袂,却不惊不怒。

墨九微微带笑,轻睨着他,眸底浮动着一种爱慕的光芒。

“六郎,为王为寇,你都是我的英雄!”

提前祝大家端午节快乐!么么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