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天香 > 第125章

天香 第125章

作者:梦溪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7 21:41:08 来源:言情小说阁

“听说近日京城出了一位大德高僧,朕好奇得很啊,还以为是白发苍苍的老僧,却没料想,居然是个如此英俊的年轻人,这位想必就是灵空大师了?”

问这句话的时候,皇帝正坐在离文德殿不远处的万寿海边一处凉亭里,打量着眼前的灵空和尚。

灵空倒还沉得住气,双手合十躬身行礼之后,平静道:“贫僧灵空,见过陛下。”

湖光山色映衬之下,更显得皇帝一派悠闲,这令原本悬着一颗心的众人也慢慢放下紧张。

大家本以为皇帝是听见消息之后准备兴师问罪的,如今从表情看来,倒是好奇居多了。

皇帝微微颔首:“倒是的确有高僧风范。我听说你为大郎和三郎各批了一命,是也不是?”

灵空道:“说不上批命,仅仅是根据面相妄言一二,大殿下与三殿下本就是人中龙凤,贵不可言,贫僧不过是将看见的说出来罢了。”

皇帝笑了一下:“你说三郎贵不可言,这也就罢了,他是皇子,一出生就比世间大多数人站得高,倒也当得起这一句贵不可言,但你说大郎五岁时命中有克星,又是怎么回事呢?”

灵空低眉敛目:“陛下有所不知,贫僧看人,非是像那些算命的一样要看生辰八字,而是根据人在某些时候面上呈现出来的‘气’来判断,当日大殿下面上的‘气’便是让贫僧得知了那样一些事情,贫僧仅是据实道出而已,并没有什么稀奇的。”

皇帝挑眉,来了兴趣:“这么说,你精通望气术?”

众人也都望向灵空,惊奇莫名。

他们本以为灵空擅长看相,却没想到是望气。

所谓望气,其实就是认为一件事物会根据它本身的时运气运而呈现在外的表象,风水上有望气,面相学上也有。但这种“气”不是谁都能看见的,古书上不乏有某某人擅长望气,看见谁就说他有帝王宰相之气的记载。

现在看来,灵空每说必中,肯定就是因为会望气的缘故了。

灵空:“不敢说精通,只是略知皮毛。”

皇帝:“大师天生便会望气么?”

灵空摇摇头:“贫僧非生而知之者,贫僧所有的技艺都来自师父传授,可惜贫僧所学,还未及师父的真传。”

皇帝就问:“你师父的法号是什么?”

灵空道:“师父法号慧音。”

皇帝凝神想了想,确认自己没听过这名号,不过天下和尚千千万,没听过也不奇怪,除了那些在京城有名有号大寺庙的住持,皇帝不可能特意去记一个和尚。

“那你师父现在在何处?”

灵空就道:“师父原是雪个寺的僧人,常年云游四海,贫僧也不知他现在在何处。”

皇帝笑道:“既然你师父不在,那就由你来给朕看一看,看看朕年寿几何,齐国国运如何啊?”

“陛下!”方才皇帝与灵空二人一问一答,众人不方便插嘴,此时却是不由齐齐惊呼起来。

皇帝皱眉看他们:“咋咋呼呼作甚,一个个贵为皇子,却点半点稳重都没有!”

隆庆长公主就笑道:“阿兄,灵空说得再准,也不过就是上下嘴皮一碰的事儿,您贵为天子,岂可让别人来断命?那都是我们闹着玩儿的呢!”

惠和郡主也道:“姑母说得是,这世间谁能看出天子的气运呢,陛下还请三思。”

皇帝瞥了她们一眼:“大郎三郎都看得,朕怎么就看不得了?你们别打岔,今日朕就想听他说。灵空,你说。”

面对皇帝的询问,灵空也不可能再拿出他那“一月只看一人”的一套。

“陛下乃真龙天子,九五至尊,身上龙气缠绕氤氲,在隔绝了一切邪祟宵小的同时,也令常人不得随意窥伺,贫僧并非神佛,只是从师父那里学了一些望气之术,请陛下恕贫僧无能,无法为陛下效劳。”

这话既是婉拒,也间接捧了皇帝一下。

夏侯礼微微一笑,不紧不慢道:“如此说来,你给大郎和三郎望气,是笃定他们将来不可能成为真龙天子了?”

灵空:“大殿下与三殿下仅为龙子,并非真龙天子,是以贫僧尚可望气。”

夏侯礼好整以暇:“那你说说,朕这些皇子里头,哪一个将来会是真龙天子?以你的望气功夫,想必看得出谁具有帝王之气罢?”

众人屏气凝神,心跳飞快,谁都没料到夏侯礼会丢出这样一个辛辣的问题来。

灵空到底会不会回答,如果回答,他又会说说呢?难不成他说谁有帝王之气,皇帝就会格外青睐那个人不成?

夏侯渝已经隐隐察觉出不对来,以他对皇帝的了解,夏侯礼绝对不是这么一个会听凭别人摆布的人。

那他为何要将灵空召进宫,还将其他人也一并叫过来呢?

也许他们打从一开始就被皇帝的轻松表情蒙骗了,这压根就不是闲聊,而是彻头彻尾的陷阱。

他不着痕迹地抬眼,余光飞快地往皇帝那儿扫了一下,又瞥向自己其他兄弟们。

老大夏侯淳皱眉无声冷笑

老三夏侯瀛面上犹带一丝期待。

老六夏侯沪伸长脖子往灵空那儿张望,一脸看热闹的样子,想来他也没觉得这件事会牵扯到自己身上,所以纯当看大戏了。

老七夏侯洵低着头,看不清表情。

老八夏侯潜的脑袋不动,眼珠却滴溜溜乱转,正好跟夏侯渝的视线对上个正着,前者还朝他挤了挤眼睛,夏侯渝嘴角微微抽搐移开视线,继续眼观鼻鼻观心装死。

这些兄弟没有一个是傻子,除了老大和老三已经被牵扯其中没法置身事外,其他人都觉得今日的事情很可能没法善了,这种时候千万不能沾上一丁点干系,低调做人才是自保之道,所以谁也没吱声。

面对皇帝的咄咄逼人,灵空退无可退,只得道:“贫僧学艺不精,实在看不出来,请陛下恕罪。”

“既然你不肯说,朕也不强求,不过今日眼巴巴将你召进宫,末了你却连半句有用的也不肯说,朕实在失望得很啊,不如这样,”皇帝呵呵一笑,指着夏侯瀛道:“你就说说,三郎近来发生了何事,说对了,朕就不再为难你。”

一个在京城里被追捧为圣僧的和尚却被皇帝当成猴戏似的,想必灵空心里也是万分无奈。

奈何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灵空只得转过头,仔仔细细端详夏侯瀛,然后道:“三殿下气色平和,唯有眉角一点晦暗,只怕内帷有些不顺,除此之外,别无大事。”

若不是皇帝在场,夏侯瀛几乎要抱着灵空痛哭流涕了,他何止是有些不顺啊,那天回家之后简直鸡飞狗跳,就没安生过一回,王妃贺氏觉得他在公主府上丢了人,死揪着不放,那一夜靖王府闹到三更半夜依旧灯火通明。

皇帝的目光从夏侯瀛委委屈屈的脸掠过,嘴角噙着一抹意味深长的笑意:“不止罢?”

又朝夏侯瀛招招手:“三郎,你过来。”

夏侯瀛一头雾水地走过去,冷不防被皇帝一巴掌扇过来,整个人直接被扇倒在地,脸颊火辣辣地痛,他捂着半边肿起的脸,完全懵住了。

“陛下,您,您为什么打臣!”他满腹委屈地大叫起来。

皇帝又看灵空:“你看,这不就不止内帷不顺了?”

众人目瞪口呆地看着皇帝耍赖,一时都忘了反应。

灵空当然也说不出什么话,他再蠢也能看出来,皇帝这是在针对自己。

“贫僧方外之人,机缘巧合之下得遇惠和郡主,是郡主知道贫僧略通望气之术,心中好奇,方才让贫僧为旁人看上一二,此术虽灵,可也有损阴德,是以贫僧才定下一月只看一人的规矩,并非特意拿乔,而是这样一来也能看得更准一些。陛下乃真龙至尊,贫僧才疏学浅,实在无法看清,还请陛下恕罪。”

他也算是极为镇定了,这样的情况下,换了别人,早就吓得双腿瘫软,他却依旧还能流畅表达,这份定力已经远胜常人。

然而下一刻,皇帝的举动更加出乎意料,也更令人惊骇!

他直接起身,并作几步上前,抽出离自己最近的殿中侍卫的佩剑,然后一剑捅向灵空!

动作之快之狠,几乎没能让人来得及作出任何反应!

灵空和尚自然也没防备皇帝竟然会这样对他,而且还是亲自出手,他连退都来不及退,更不要说跑了,腹部当即便被一剑捅出个大窟窿,人缓缓往下倒,血也顺着身体流了一地。

众人完全呆住了,隆庆长公主和惠和郡主更是禁不住发出一声短促的尖叫。

她们捂住嘴巴,眼睁睁看着灵空倒在血泊里。

谁也不敢上前。

更不要说召唤太医了。

皇帝面无表情将剑抽出来,当啷一声丢在地上。

他抬头望向众人,被他视线扫过的人都忍不住心头一颤。

所有人几乎都以为皇帝忽然疯了,连殿中侍卫,包括皇帝身边的内侍,也都呆呆望住他。

然而他的表情实在太过冷静,冷静得一丝波澜都没有,还冷哼一声:“一个妖僧,就将你们耍得团团转!”

“你长这么大,吃的饭都吃到狗肚子里去了?这和尚既然周旋于达官贵人之间,要听点阴私自然易如反掌,你竟然被他三言两语就拿住,传出去别笑掉人家大牙!我夏侯礼没你这样的蠢货!”

这骂的是夏侯淳。

“还有你!”皇帝调转枪头,对夏侯瀛骂道:“你更蠢,他说什么你就信什么,还当着众人的面跟你兄长吵架,生怕别人不知道你们不和吗!当日在公主府,他便看见你和贺氏了,善于察言观色者,如何会不知道你们夫妻不谐?你倒是好哄,被人家一句内帷不顺,就将他当成神僧了?你道他为何不敢给朕算,因为他怕漏了马脚!”

皇帝冷笑:“枉费你们一个上过战场杀过敌,一个号称读书百卷,竟连这点伎俩都看不透!以后出门别说自己姓夏侯,没的丢了朕的脸面!”

夏侯淳和夏侯瀛二人被他骂得灰头土脸,抬不起头。

惠和郡主慌忙跪倒请罪:“陛下恕罪,我们不知此人是招摇撞骗之徒,在此之前与他更不相识,只因无知莽撞,不及深思,这才被蒙骗了,请陛下宽宥!”

事已至此,甭管灵空是不是骗子,他的骗子名声都就此坐实,惠和郡主非但不敢为他辩解,反倒还要想想怎么给自家开脱,免得被皇帝以为他们与灵空是一伙的。

皇帝冷冷一哂:“你们的确是够无知的,信什么不好,竟会去信这等妖僧的妄言!若他方才说朕不配为天子,那你们是不是就要朕退位让贤了?”

众人齐刷刷跪倒一片:“臣惶恐!”

皇帝:“朕平生最厌恶的便是这等假借神明来诓骗世人以满足私欲的神棍,你们都学聪明点,以后少拿这些到朕面前来显摆,朕见一个杀一个,绝不姑息!”

“是,臣知罪!”惠和郡主脸色煞白,汗水从额头上滑下,弄花了妆容,她却不敢伸手擦拭。

“还有,”皇帝话锋一转,扫向众人跪伏在地上的后脑勺,阴恻恻道:“若让朕发现还有谁拿着这妖僧的胡言乱语在京城四处散布,一旦被查出来,后果自负!”

“臣等遵旨,定不敢忘!”

灵空身下的血渐渐凝固,他的眼睛甚至还没来得及闭上,依旧保持着一脸惊恐之极的表情,“盯”着大殿之中的众人,这样的表情令他看起来不再像生前那样飘逸出尘。

即便如此,也没有人再向他看上一眼,在夏侯渝他们退下之后,他的尸体立时被人拖走,沾了血迹的地面也很快被内侍打扫干净,完全看不出先前半点血腥。

若是过几天有某位大臣进宫奏事,他也绝不会想到自己站的地方,很可能几天前才刚死了一个人。

名噪京城不出一个月,灵空和尚就像一抹流星划过天际,短暂存在过,却消失得无影无踪。

顾香生得知这个消息,是在隔日傍晚,夏侯渝将明月送回来的时候,顺便告诉她的。

她现在没住在京城里,注定不可能在事情发生后马上就能知道。

但这样也有好处,等于远离了是非,不容易被攀扯。

听说灵空和尚被皇帝当场一剑捅死,顾香生吃惊之余,又觉得这很像是齐君会做出来的事情。

但她更关心的是夏侯渝:“你没被牵连上罢?”

两人手挽着手,在道观外围的墙边散步,里头有不少杏花刚开,一簇簇地从墙里伸出来,沉甸甸的花枝微弯下腰,正好压在头顶上,粉中带白,犹如豆蔻少女羞红的笑靥。

“那灵空和尚,我也是在公主府上头一回见,之前没有接触,该担心的应该是那些先前找他看相的人。”夏侯渝笑道,又问她:“学堂筹建得如何了,可需要我帮忙?”

顾香生摇摇头:“不用,道观已经打扫出单独一间大堂,可以作为上课之用了。”

说到这里,她不由流露出一丝苦恼之色:“只是我没想到,人数竟会出乎意料的多!”

先前顾香生便向皇帝说过她想开蒙学,皇帝也同意了。

在道观安顿下来之后,顾香生便开始着手准备此事。

所谓蒙学,其实就是给孩童启蒙的学堂,她没打算标新立异,更没准备传播什么惊世骇俗的观点,所以选择了最为安全稳妥的蒙学,因为京城里也有不少家境寻常乃至贫穷的百姓供不起孩子上学,顾香生自己积蓄不少,放着也是放着,还有朝廷根据爵位发放的俸禄,足以应付这间蒙学学堂的支出。

听说这里要开蒙学,附近的老百姓都过来询问,原是半信半疑,不相信有这等天大的好事,后来听说还是朝廷亲封的济宁伯亲自教导,便都大喜过望,纷纷将孩子送了过来。

这些百姓也并没有因为学堂免去他们孩子的束脩,便安然受之,依旧会送些力所能及的东西过来,要么是自家养的鸡鸭,要么是猪肉蔬菜,总归都是一份心意。

因此处是长春观,这间蒙学也就挂上长春堂的牌匾。

但好笑的是,京城里不少达官贵人听说此事,也都纷纷将自家孩子送过来,说要在顾香生的学堂里上课。

这些人无非是听说顾香生被皇帝看重,觉得可以趁机交好,便以此作为捧场的噱头,殊不知顾香生打从一开始就没想过要教贵族子弟,可又不好推拒,这些人一来,反而让她添了不少烦恼。

一来人员太多,地方不够用,不得不把隔壁原本的静室也纳入学堂的范围,二来这些孩子出身不同,身份不同,从小耳濡目染所受的教育不同,早熟成都自然也不同,该不该一视同仁,用同样的方法启蒙,也让她颇为头疼。

夏侯渝哼笑:“都是些趋炎附势之徒!家中的长子嫡子舍不得送,便送些庶子过来,没的浪费你的精力,我明日便去向陛下禀明缘由,就说你一个人教不了那么多人,那些人家里自然请得起先生,没有必要专门到你这儿来!”

顾香生却道:“算了,等他们发现自己要与平民子弟一块儿进学,说不定就知难而退了。”

夏侯渝想想也是,就算是庶子,那也是从小锦衣玉食养着的,在家里受气的,未必在外头也受得了磋磨,没两天肯定就会打退堂鼓。

起初大家觉得包括顾香生在内的邵州降臣要倒霉,等到皇帝将顾香生等人封爵时,风向又发生了大转弯,众人发现顾香生既没有被问罪,也没有被纳入后宫,反倒还被封了个伯爵,实在稀奇得不得了,饶是再迟钝的人,也知道皇帝这是对她另眼相看的意思。

于是趁着办学堂,家里头庶子多的,挑一两个往这里塞,不费什么事,既向皇帝表达了支持的意向,又能与顾香生结好,顾香生还不能不领这份情。

真是哭笑不得。

夏侯渝握着她的食指摇了摇:“渤州外海上盗匪横行,都快欺到齐国边境上来了,陛下有意让我与七郎去视察一番。”

顾香生点点头:“这是好事呀,有差事会想到你,什么时候启程?”

夏侯渝:“过几日罢,可我不太放心你。”

顾香生啼笑皆非:“我有什么好不让人放心的?”

夏侯渝:“你毕竟刚来不久,总会有人欺生欺负到你头上来,还有我大兄那暴脾气,没遇上也就罢了,若是见着了,难免会找你麻烦,魏善那厮不一定有胆子找你麻烦,闲言碎语却是少不了的,让人听着也烦,还有……”

“行了行了!”顾香生捂住他的嘴巴。“你再说下去,我都要以为自己仇人遍天下了!”

夏侯渝趁机抓住她的手心亲了一口:“我这一去,没有两三个月,怕是回不来的,总而言之,你在京城要多保重,我身边有两个人,一个叫上官和,一个叫黄珍,黄珍我带去办差,上官和我让他留在京城,有什么事你就直接去王府找他,我都交代好了,你的吩咐等同我的吩咐,他会明白的。还有,我大兄身边有个参将叫宋帆的,上回你也见过一面,他与我有些往来,也算是我的人,不过这是条暗线,非到万不得已,最好不要动。如果你在宫里遇到什么麻烦,可以找两个人,一个是陛下身边的乐正,我母亲从前对他有恩,我会齐国之后,我们也有些往来,还有一个是宁嫔,她与我母亲同年入宫,情同姐妹,自己却没有儿女,虽说在宫里头不太受宠,但总归有几分人脉,出了事找她,总比六神无主来得好……”

顾香生听得又是好笑,又是感动。

好笑的是对方明明只是去办一趟差,却弄得和交代遗言差不多,感动的是遍寻这世间,只怕再也找不出个像夏侯渝一样“傻”的人了。

她直接勾住对方的脖颈,将其微微往下一拉,随即仰头,封住他喋喋不休的嘴。

颤巍巍的杏花下面,一抹春意悄然来临。

……

灵空和尚的死很快传了出去。

众所纷纭,私底下说什么的都有。

有说此人的确是神棍的,不过靠着察言观色混出了名声,没想到在陛下面前露了馅;也有说灵空的确会望气,只是陛下深为忌惮,害怕他被有心人利用,方才先下手为强,直接杀了他,以绝后患。

最倒霉的是惠和郡主一家,因为最先结识并接待了灵空和尚,结果却闹出这么一件事情,惠和郡主还眼睁睁看着灵空和尚死在自己面前,回去之后就大病了一场,郡马忙不迭进宫磕头请罪,说自己识人不明,以致招惹了这么一个骗子。

所幸皇帝这回似乎没有和他们计较的意思,加上太后求情,最后郡主夫妻二人仅是被训斥一顿,扣了薪俸,以示薄惩。

夏侯淳和夏侯瀛就没这么幸运了,他们受了老父的喝骂,又被勒令闭门思过,夏侯淳心里憋闷,据说回去当天晚上,一名姬妾就因为犯了错,被心情不佳的他直接活活打死,结果此事也不知被谁捅出去,他直接被皇帝夺去金吾卫的差事,让他修心养性,练出点好性子再说。

三月中旬,夏侯渝与夏侯洵启程离京,前往渤州。

而顾香生,也正式迎来自己的执教生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