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天香 > 第127章

天香 第127章

作者:梦溪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7 21:41:08 来源:言情小说阁

冯颐回到家,母亲宋氏便将他找过去,想问他今日学得如何,谁曾想竟看见儿子鼻青脸肿的模样,当即又惊又怒,拉着儿子反复询问。

冯颐起先还不肯说,但他毕竟是小孩儿,被问了几遍就忍不住吐露真相。

在学堂跟平民百姓家的孩子打架,先生不单没管,反而还训了他们一顿,又将冯颐从家里带去的仆人赶出来,然后还摔东西威胁他们要听话。

宋氏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你那时候就该直接离开,为何还继续坐在那里听课,不行,此事我定要告知你父亲才行,让他出面去与老国公说!”

她虽然是妾室,但在冯颐父亲面前还算是比较得宠的那种,当初听说顾香生想要在京郊道观里开办蒙学,而冯颐又正好到了开蒙的年纪,这让她意识到其中的机会,所以当冯家想要挑一个庶子去那里上课的时候,宋氏从中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最后去的不是冯颐年纪相仿的兄弟,而是冯颐本人。

但这不代表她会坐视儿子受伤,尽管冯颐名义上的母亲是冯颐父亲的正室,但冯颐与宋氏的血缘关系是无法切割的,他依旧是宋氏的依靠。

冯颐却拉住她,跳脚道:“别去!不准去!”

宋氏气急败坏:“你都被打成这样了,还让我不准去!那女人哪来那么大的胆子,竟敢打你,难道她不知道你是滕国公冯家的子弟吗!”

冯颐嘟囔:“又不是她打的,是别人打的,我也打他们了,他们伤得比我还严重!”

宋氏:“那能一样吗!你可是冯家六郎,那等低贱百姓,打了便打了,有什么了不得!”

冯颐依旧不同意:“辛三郎他们也都挨打了,您若是说了,别人又没说,单是我一个人告状,那多丢人啊,别说了,别说了!”

不过他的反对无济于事,当天晚上,宋氏就将这件事告诉冯斐,求他让老国公进宫去找皇帝告状,却直接被冯斐骂了一通狗血淋头。

“我没脸为了这种事情去求父亲,更何况还要闹到陛下跟前去,你不嫌丢人,我还嫌丢人,当初你执意要让六郎去,现在些许小麻烦,就该当作是磨砺,妇道人家,头发长见识短,一点小事便咋咋呼呼,他若是连那些人家的孩子都打不赢,以后长大了还怎么做大事!”

宋氏还待辩解:“可是……”

“不必说了,你若再罗唣,今夜我便去隔壁院子歇去!”冯斐狠狠瞪了她一眼。

宋氏不敢吭声了。

但冯家没动静,不代表其它家也没动静,那些孩子回去之后也不乏告状的,其中有些人便趁着隔日进宫奏事的机会,状若不经意地向皇帝陛下提及此事,言下之意,暗示顾香生没有为人师的资格,也教不好这些孩子,更还将平民百姓的孩子招进来与公卿世家的孩子一起上课,龙蛇混杂,不成体统。

谁知皇帝的反应大大出乎意料。

不仅出乎那些告状的人的意料,更出乎了顾香生本人的意料。

皇帝直接将赵婕妤所出的十四公主送到顾香生这里来开蒙。

十四公主年方四岁,连封号都还没有,整一个小奶娃,说话也磕磕巴巴,并不比寻常孩子聪明伶俐多少,但皇帝这一举动,公然摆明了支持香生的态度,令许多人跌碎了下巴。

自打顾香生来到齐国,皇帝屡屡站在她这一边,不止一次两次。

若说皇帝对她有意也就罢了,然而事实是对方压根就没有纳她入后宫的意思,这样的另眼相看不单令顾香生,也令其他人颇感费解。

当顾香生上门拜访孔道周,询问起这件事时,孔道周却给了一个更加出乎意料的答案。

“其实陛下这样做,只是想借你的手推动他一直想做的事情。”

顾香生:“请先生有以教我。”

孔道周:“如今齐国国内门阀势大,虽还没到天子必须仰人鼻息的地步,但他们的影响力也在不断扩大,不知你有否注意到这一点?”

顾香生想了想:“的确是,来我学堂里上课的那些世家孩童,家世普遍都是齐国新贵,据说那些根深蒂固的世家门阀,根本不屑通过此道来讨好陛下,而这样的世家,在齐国足有十来家,他们虽然不曾手握兵权,却也基本把持着满朝上下的官员。徐澈徐春阳也曾与我说过,翰林院里基本都是世家出身的翰林,通过科举进去的士子仅有十之一二。”

这种情况下,那些世家出身的人自成一派,而剩下的少数科举晋身的翰林,也结成一派,像徐澈这种半道空降的人,自然受到了一致排挤,世家出身的人觉得他不是本国人,瞧不上南平小国,不愿意搭理他,科举晋身的翰林又觉得他曾为世家宗室,跟自己不是一拨的,也不爱和他说话,结果徐澈就被孤立了。

顾香生听见这件事的时候,还很是哭笑不得。要知道徐澈出了名的人缘好,连他都能被孤立,可以想象翰林院是个什么环境。

孔道周点点头:“不错,翰林院尚且如此,其它地方就更不必说了,这是立国之初留下来的弊端。”

魏国其实也有这样的情况,譬如魏国兵权,就掌握在程、严两家手里,尾大不掉,连皇帝都无可奈何,先帝死后,更是一个扶植魏善,一个支持魏临。而且程家与严家,并不单单是两个家族,他们还代表着背后在面对外敌与内患的情况下,魏临不得不选择与严家合作,这就是君权向门阀妥协的一种现象。

齐国情况稍好一些,它的兵权依旧牢牢被掌握在皇帝手里,门阀世家控制的是朝中任官权力,也就是说,皇帝想要任命某个职位,只能从世家出身的人才里头选,这些年齐国虽然也开设了科举,但成效并不大,那些寒门出身的士子,至今还在地方的小职位上打转,中枢基本为世家所把持。

世家子弟从小出身好环境好,受的教育也比寒门子弟好,长大之后比寒门出身的人有出息,这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对于世家而言,这样的良性循环能够延续家族的生命力,齐国现在其中两个世家,便已经有了三百年的历史,这些家族人才济济,英才辈出,综合起来人数就比寒门子弟来得多。

但这对皇帝而言,却并非什么好事。

一个有为之君都会希望中央集权,将权力集中到自己手中,而世家门阀所组成的臣僚集团,则会想方设法,有意无意地去分薄君权,这是必然趋势,一个王朝就在这种拉锯战中持续向前。

皇帝想要削弱世家门阀,就得提拔寒门士子,慢慢抬升他们的地位,等寒门成长到能与世家并驾齐驱的地步,就可以利用帝王心术在两者之间寻找平衡点,纵观史书,与之相似的法子并不少见。

顾香生是个聪颖之人,孔道周稍稍一说,她便明白了七八分:“您的意思是,陛下想借由我开蒙学这件事来做文章,趁机扶植寒门势力,表现自己的一视同仁。”

孔道周微微苦笑:“你说得也太直白了,不过大抵是这样的意思罢。蒙学虽小,却集合了寒门子弟与世家子弟,陛下将公主送过去听课,明面上看,是对世家告状的回应,实际上……”

顾香生接道:“实际上却是走了一步意味深远的棋,表明了自己对寒门与世家一视同仁的态度。”

她原想着远离纷争,但现在看来,自己实在是太天真了,打从她入宫嫁给魏临的那一刻开始,她就一直身处漩涡之中,从未离开过,现在看似离开权力中心,实际上也被皇帝陛下作为一颗计划中的棋子。

但实际上,顾香生非但没有半分怨怼,反而还得因此感谢齐君,对方是在利用她没错,可帮助她的事实也是客观存在的,假如没有他的开明,她现在还未必能够拥有相对平静的生活。

这样想想,被人“利用”一下,好像也没有什么不能接受的。

孔道周以为她心有芥蒂,还安慰道:“你也别介怀,陛下虽借你之手,但这事儿与你干系并不大,你只管开你的蒙学就是,纵然多一个公主,照样也是这么教。”

顾香生含笑点头:“我省得了,多谢先生。”

她心里对这位热心肠的老先生很是感激,从孔道周方才的话来看,他并不是那种只知道一味埋进书堆里的腐儒,恰恰相反,孔道周对天下时局和各国内政都有着独到而清醒的认识,这样一个人才,明明魏国可以抓住,却被先帝亲自赶跑,魏临若能有他在身边辅佐,今日未必不是另外一番局面。

“先生,修史进展如何了?”

孔道周摸着胡须:“还行罢,你那几篇传记写得尚可,不过有些地方还要修正。”

可怜顾香生修修改改数十次,终于得了一个“尚可”的评价,简直都要感动的泪流满面了。

“可我听说齐国文人对先生主持修史不太服气,他们没有难为您罢?”

从邵州搬到上京,有齐君发话,规模又大不相同,原先的人手自然不太够用,齐君又召集齐国知名学者到孔道周麾下任他指挥调派,但文人相轻,尤其是这么大一桩差事,做好了必然名垂青史,自然人人眼红,免不了有人挑刺,又说孔道周名气再大,也不是齐国人,由他来主持修史并不合适云云,虽然掀不起大风浪,但私底下没少小动作,连顾香生都听见了一些风声。

孔道周却不将这些事情放在心上:“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书能修成才是正道。”

二人又顺势聊到修史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孔道周也交代她务必将奇女子列传里需要修改的地方一一完善,还语重心长道:“自古只有后妃列传,而无奇女子列传,此处便是开了先河,修好了,足以为后世千古典范,不可马虎待之,你若想为天下女子争一口气,这奇女子列传,便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顾香生郑重应是,又有些好奇:“先生何故肯为女子如此发声?”

说罢,她不好意思地补充:“非是我看低先生,只因先生是男子,而天下男子,很少能设身处地为女子着想的,先生行事为人,与世人不同,简直谈得上超凡入圣了!”

孔道周笑骂:“你别拐着弯拍我马屁,我不吃这一套!”

正说笑间,外面有童子进来,说先生,林郎君前来拜见。

孔道周颔首:“让他进来罢。”

顾香生在邵州日久,也没有见了外男要避忌的规矩,等对方进来之后,定睛一瞧,竟然还是熟人?

对方先向孔道周行礼,孔道周向顾香生介绍:“这是我门下弟子林旭林文曦。”

顾香生笑道:“不劳先生介绍,我们曾见过。”

林旭也笑道:“是,曾见过不少回。”

最开始是在*饭庄猜灯谜,顾香生坐在包厢里,那夜胡维容出了大风头,一干文人都对她仰慕不已,林旭却独独注意到从包厢里走出来的顾香生,对方那种文静娴雅之中又带着飞扬洒脱的气质令林旭印象深刻,后来是在客栈里,顾香生与一干书生言语交锋,舌战群儒而不落下风,林旭又在一旁亲眼得见,他不像一般男人那样觉得这女人很厉害,不好相处,反而心有所悦,可惜不久之后便得知顾香生嫁为思王正妃,一段无缘开始的缘分就此戛然而止。

然而辗转几年,却终又重逢,人生际遇之奇妙莫过于此。

他将两人见面的经历一说,孔道周也觉奇妙。

三人小叙片刻,顾香生唯恐师徒俩有话要说,便起身告辞。

谁知她前脚刚走,林旭后脚也跟着出来。

“顾娘子可是要出城,不如同行?”

顾香生奇道:“林郎君也要出城?”

林旭点点头:“我与般若寺的惠行师父约好了对弈。”

般若寺就在长春观不远,京郊有名有号的道观佛寺,基本都在那一处。

但顾香生仍旧是婉拒了:“林郎君先行一步罢,我还有些东西想买,暂且别过,后会有期。”

林旭不是那等死缠烂打的人,闻言也只好遗憾地目送她离去。

若换了夏侯渝这种无视脸皮的人,此时便会顺着杆子爬说好巧,我也想逛逛京城,能否请香生姐姐顺便带我一程?

所以说性格决定命运。

马车上,朱砂掩嘴笑:“林郎君一定是对娘子有意,方才会追出来说那些话!”

顾香生白了她一眼:“你倒是明察秋毫!”

主仆俩一路说笑回到京郊道观,留守的苏木迎上来:“娘子,嘉祥公主来了,正在花厅歇息呢!”

顾香生有点诧异:“这都傍晚了,怎么才来?”

苏木小声道:“公主没说,不过婢子瞧着她仿佛来的时候刚哭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