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天香 > 第131章

天香 第131章

作者:梦溪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7 21:41:08 来源:言情小说阁

夏侯渝也没想到自己忽然之间就病得这样严重。

一开始在渤州,又要搜集当地官员与海盗勾结的证据,又要与那些官员周旋,当时估计就累坏了却不自知,结果接到京城那边传来的消息时就有些风寒的症状,他也没在意,结果某一天夜里就一病不起,发烧烧得神志不清,连床都下不了。

病来如山倒。

正好因为上官和的来信,他知道皇帝安然无恙,还想着要用什么借口拖延两天再回去,这病来得倒也算及时,可惜不是装病,而是真病。

夏侯洵听说京城发生的变故之后,已经迫不及待想要先走,交代夏侯渝的人好好照顾他之后,便道了一声五兄等你回去我再向你赔罪,便带着自己的人马先行一步。

这其实也正中夏侯渝的下怀,他抱病将一些收尾的事情做好,然后才慢吞吞启程回京,走一天歇两天,饶是如此,病情却出乎意料没有任何好转,身上的热度是退了一些,却时好时坏,夜里总会发起低烧,人也总咳嗽,咳得厉害时连肺都要咳出来的感觉,黄珍简直吓坏了,写信回京求助,又给夏侯渝代笔上疏,让皇帝派个太医过来。

夏侯渝却还不忘在给上官和的信上,让黄珍嘱咐上官和,千万不要将自己生病了的事情告诉顾香生。

平时撒撒娇,那是情趣,但真正有事的时候,他却并不希望她知道。

真正喜欢一个人,总想将世上最美好的东西,最美好的一面都奉上给对方,不希望她担心着急,只希望她平平安安,欢欢喜喜的,即便是想到她的笑容,心里也会觉得高兴。

行至卫州的时候,夏侯渝身上的热症又起来了,太医过来开了药,又说不是风寒,很可能是时疫,这下子可把众人都惊到了,许多人被遣到外院,只留下贴身服侍的仆从,一行人也只能暂时留在卫州,等夏侯渝彻底痊愈了,才能重新启程。

他烧得迷迷糊糊,恍惚间觉得自己好像起身倒了杯水,又回到床上躺着,但一觉醒来,却又觉得刚刚倒水的行为好像是在梦里,自己压根就没有喝水,喉咙依旧干涩冒烟。

“王扬……”他喃喃叫着贴身仆从的名字,声如蚊呐,甚至不知道喊出口了没有。

过了一会儿,脖颈被一只柔软的手扶起来,小心翼翼,脑袋下面随即被垫上更高更柔软的物事,一杯温度适中的水随即递到他嘴边。

对夏侯渝而言,这杯水简直如同甘霖,如火烧一般的喉咙瞬间被清凉的感觉滋润,他下意识地仰起脖子,想要喝到更多。

“别急,还有很多。”

声音温柔,却很熟悉。熟悉得他很想睁开眼去看一看,但上下眼皮却粘连得很紧,根本睁不开,眼珠子费力地转了转,最终只是徒劳。

是谁……?

夏侯渝此时的脑子不复精明,只剩下一团浆糊状的混乱,他甚至对自己的年龄和现状都有些模糊了,隐隐约约,仿佛自己还在魏国,躺在那座荒芜的府邸里,浑身难受,那一年好像也是发烧,病得很严重,差点连小命都丢了。

后来……

后来是多亏了顾香生和张叔两个人请来大夫,又跑前跑后抓药煎药地照顾他……

顾香生!

这个名字突然在脑海里响雷一般炸起,连带着整个身体都微微震了一下。

扶着他的人似乎跟着吓了一跳,忙说了好一通安慰的话。

夏侯渝想听,却没力气听,喝过水之后,神智很快就昏昏沉沉,陷入新一轮昏睡之中。

也不知昏睡了多久,等他再度睁开眼睛,第一眼瞧见的是头顶幔帐,再微微侧头,第二眼看见的,却是一张熟悉的侧脸。

夏侯渝眨了眨眼,几乎怀疑自己还在梦里。

手微微一动,想要伸过去确认一下,却发现对方的手覆在自己手背上,他一动,对方也就跟着醒过来。

夏侯渝这下可以确定自己果真是在梦里了,否则又怎会看见对方露出刚睡醒的迷茫娇态?

“香生姐姐……”

顾香生又惊又喜:“你醒啦!”

她伸手探了一下夏侯渝的额头:“烧退了,太好了!”

说罢转身欲走,夏侯渝急急拉住她的袖子。

顾香生安抚他:“我去找大夫进来给你把把脉。”

夏侯渝不肯松手:“……不要去,就和我说会儿话。”

声音暗哑低沉,比起平日的清朗相去百倍,顾香生却觉得只要他能清醒开口,无论说什么都宛如天籁。

“你要说什么,你现在应该多喝些水。”她只好坐下,顺道为他倒了杯水,喂他喝了半杯,见对方摆摆手,这才放下。

“为什么每回我生病,都能看见你在床前,总让你看见我最虚弱的样子,让我的面子往哪儿搁?”话虽是抱怨,语气却是撒娇。

顾香生一乐:“那你就别总生病啊,你看看你,都快成病西施了,以后我便叫你西施妹妹罢!”

夏侯渝微微一笑,原本虚弱苍白的脸被这一笑,竟也勾勒出点勾魂摄魄的魅力:“西施妹妹可没法娶香生姐姐,更没法……”

后面的声音小了一些,但顾香生仍旧听清楚了,她脸一红,白了对方一眼:“你再胡说,我便走了。”

夏侯渝自觉还在梦里,说话便少了几分忌惮,撒起娇来更是凶猛:“不许走,我现在浑身都疼,头疼,胳膊疼,胸口也疼,你帮我揉揉好不好?”

一双柔荑在他太阳穴上轻轻按捏,夏侯渝顺势蹭了蹭,换来对方嗔怪道:“怎么一生病反倒越发幼稚,快要和明月一样了!”

“明月总仗着畜生的身份吃豆腐!”他理直气壮地吃醋,换来对方一个爆栗。

力道很轻,不痛,他更以为在做梦,扁扁嘴,很委屈的样子:“我都生病了,你还打我。”

“让你更清醒些,别总说些昏话!”对方又好笑又好气,“你松手,我去找大夫来看看。”

“不要!”夏侯渝死死攥着不肯松手。“香生姐姐,等我病好了,回去之后,我们就成亲,好不好?”

顾香生微怔:“你怎么会忽然想到这茬?”

夏侯渝心说这个梦太长,我怕自己是已经病入膏肓,再难醒来了。

“好不好?”他执着地追问。

“好。”“梦里”的顾香生居然也真的就答应了。

夏侯渝笑得非常开心:“你知道吗?哪怕是在梦里听见你说一声好,我都觉得心愿以偿了。我曾经想过,以后要一辈子对你好,可没想到自己会病得这样重,我也不知道自己还能不能撑到回京……”

听见他这句话,顾香生好气又好笑:“难道你以为自己还在做梦不成!”

她掐住夏侯渝的脸颊往边上一拧一旋,后者疼得倒抽一口气,被捏到的地方立时红了起来。

顾香生:“疼吗?”

夏侯渝:“疼……”

顾香生:“所以就不是在做梦。”

她见夏侯渝愣愣看着自己,又重复一遍:“你现在在卫州,昏睡两天了,我从京城过来看你,你不是在做梦。”

夏侯渝终于清醒过来了,或者说,他打从一开始就没想过顾香生会来看望自己,所以下意识就将其归类为不可能实现的梦境,现在发现这一切居然是真实,反倒千头万绪涌上心头,一时不知先说什么才好。

“你……”他甚至来不及感受惊喜,首先浮上心头的却是怒气,“王扬是怎么伺候的,怎么就把你放进来了!我得的是时疫,会传人的,你快出去!”

顾香生笑道:“我都与你说了那么久的话,现在才出去,会不会太晚了?”

夏侯渝脸色一变。

顾香生忙弯腰按住他:“逗你玩儿呢,别着急,你现在已经退烧了,按理说应该没有大碍,王扬不肯让我进来,是我非要进来的,你别怪他,一个人太孤单,就算有事,起码也有我陪着你,这样不好吗?”

说这句话的时候,她脸上还笑盈盈的,仿佛不晓得时疫的厉害。

但她又如何真会不晓得?起码夏侯渝知道,顾香生不是那等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闺中女子,在进来之前,她必然也已经知道可能会有的后果。

然而即使这样,她依旧是进来了。

从京城到卫州的路程不远,可也不近,为了不引人注目,她定是一骑绝尘疾驰而来,夏侯渝意识到不是在梦里之后,就发现顾香生眼角眉目不掩疲惫,极有可能是到这里就马上过来了,中间兴许趴在床边小憩过,却没怎么安稳睡过一觉。

想及此,夏侯渝心头一热。

他也曾因为少时在魏国为质的遭遇,而觉得自己命途坎坷,现在他却无比庆幸,如果不是在魏国为质的那段经历,他就不会认识顾香生,此生何德何能,有这样一个人倾心相待,上天何止是待自己不薄,简直是太过优厚了!

他眨了眨眼,眨掉眼眶里的湿润,拉过对方的手,将自己微微长出青刺的下巴放在上面轻轻蹭了蹭。

“你等会出去就让太医给你开个预防时疫的方子,一定要按时吃药。”他认真叮嘱。

“好。”对方乖乖应了。“找太医会暴露我的行踪,给你带来麻烦,我去找个普通大夫便可以了。”

“找太医,太医医术更好!”夏侯渝的语气不容置疑,“发现就发现了,反正就算太医不说,回去我也要禀明陛下。这次渤州的差事,我办得不错,回京以后我会向陛下求娶你,他想来不会不通情理的。”

顾香生不置可否:“这些事情等以后再说罢,现在首要之务,是你先养好身体。”

她不认为这件事能轻松过关,毕竟她身份摆在那里,皇帝之前封她爵位,是有政治考量的,现在同样也不会轻易答应他们的婚事。

夏侯渝似乎看出她在想什么,握着她的手紧了紧:“这个问题由我来操心,你不用担心太多。”

顾香生对他笑了笑:“好。”

夏侯渝:“香生姐姐,我会对你好,一辈子不会辜负你。”

顾香生轻轻叹了口气:“不要轻易许下诺言,让自己落入被动的境地。一辈子太长,谁也无法知道将来会发生什么。”

夏侯渝就笑了:“为什么不呢,人这一辈子,总要做些看似不可能实现,却无论如何都不后悔的傻事啊!”

顾香生忍不住抿唇一笑:“你便是不做傻事,也够傻的了!”

夏侯渝摇了摇她的手指:“我们再也不分开。”

过了片刻,顾香生道:“嗯,再也不分开。”

夏侯渝眼中瞬间就迸发出与他现在身体状况完全不符的奕奕神采,连带着整个人仿佛都变得精神起来。

顾香生心头一酸,旋即又被涌上心头的蜜意满满覆盖。

……

太医的诊断结果令人欣喜,夏侯渝烧退了,病逐渐见好,顾香生也没染上什么时疫,不过夏侯渝仍是盯着太医让他开了几帖预防的药,又让王扬拿去煎熬,硬是盯着顾香生喝下去。

夏侯渝年轻,抵抗力更好一些,一旦有了起色,便一天天见好。

可惜两人并没有太多单独相处的时间,因有太医在旁,病情一有好转,夏侯渝就必须启程回京。

到了京城外面,两人分道扬镳,顾香生独自回长春观,而夏侯渝则直接进宫复命。

此时距离惠和郡主一干人被抓起来,已经过了七八天。

风波渐渐平息,谁也没敢触霉头,去为惠和郡主或一干宗室求情,远在长州的先帝长孙夏侯泷,也如同隐形人一般无人再提起。

再蠢的人现在也明白过来了,这事儿就是皇帝用来试探人心的试金石,谁按捺不住跳出来,就该谁倒霉,根本无可辩驳。

文德殿差不多被烧了个精光,住是肯定不能住了,皇帝迁回大庆殿暂居,朝臣有提议重新修缮文德殿的,却被皇帝驳回了,说是现在处处要用钱,唯恐国库拮据,身为天子当思俭节约,能省则省,又不是没有地方住,文德殿修缮的事情暂且押后。

这个说法令许多人当时就颇感疑惑。

因为齐君素来很注意休养生息,虽然先前与回鹘几次战争,但都见好就收,没有动摇国本,夏侯礼固然自负,在这一点上却足够小心谨慎,加上后来吞并吴越、南平,疆土扩大,连带也将两国皇室不少财宝收入囊中,这其中一小部分进了皇帝私库,大部分则充盈了国库,眼下的齐国,无论如何也谈不上拮据。

但他们很快就明白了。

就在顾香生他们回京的那一天,小朝会议事上正好确定了征伐魏国的事情。

当时夏侯渝正好还在进宫的路上,因此错过了得到消息的时机。

等他来到大庆殿外面的时候,里面的议事正好告一段落,被皇帝召去议事的重臣从里面陆续走出来,有些事先得了消息的,如于晏等人,脸上自然波澜不惊,有些猝不及防的,神情却难掩惊疑,而最兴奋的莫过于武将了,有战事就意味着有战功,所以武将必然是最坚定的主战派。

众人这也才明白皇帝为何会将修缮文德殿的提议不置可否,对魏宣战,自然需要耗费大量人力财力。

不过就算事先没有得知消息,在看见朝臣出来时脸上各异的神色之后,夏侯渝也猜到今日议事必然有什么重要内容。

他大病初愈,身形固然不显瘦弱,脸色却还有些苍白,除此之外,雅态恂恂,行止端庄,既有南人的清秀,又有北人的风仪,站在殿外等候时,便吸引了不少目光。

大家迎面走来,向夏侯渝打招呼,他也都一一回礼,对一些受皇帝敬重的元老大臣,更是谦让有加。

一个原本很可能注定横死异国他乡,存在感几近于无的质子,却能历经千辛万苦回来,还能一步步往上走,从不受皇帝重视,到现在封了王爵,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任何一个目光不算短浅的人,就不会将夏侯渝视若等闲。

皇帝现在还未立储,大皇子夏侯淳因为先前贸然进宫的事情才挨了一顿训斥,当然不是说他没有被立为太子的希望,只是从平日皇帝对他的态度来看,这种希望不能说非常大,三皇子平庸怯弱,别说皇帝了,朝臣基本也不会考虑他,剩下其他诸位皇子,雀屏中选的几率都在五五之数,其中又以夏侯渝最为年长。

不过夏侯渝也不是没有短处,他的短处就在于母家出身太低,至今也仅仅被追封为嫔,而且王爵封号比别的兄弟差了一截,别人都是寓意好的封号,唯独他得了个“远”字。

若论母家出身好的皇子,则是七皇子夏侯洵,与八皇子夏侯潜了。

后者在这次宫变里表现不好,据说现在还在家里治疯病,前者奉命去渤州办差,回来之后也得到天子召见嘉勉,目前看来胜算反倒是最大的。

在这种情况下,京城中看似平静,实则已经暗潮汹涌,有些人暗中站好了队,有些人则选择居中观望,还有些人则选择做纯臣,只效忠皇帝。

这次惠和郡主等宗室被抓起来之后,连带着其他人也跟着被惊吓了一跳,安生了不少,不过这并不意味着硝烟就此消散,只会由明转暗,更加激烈,直至皇位争夺战尘埃落定。

夏侯渝并没有在外头等多久,等到这一拨人都走得差不多了,乐正就从里面出来,客客气气地请他进去。

虽然在皇帝身边伺候,可也不是什么人都能让乐正出来接的,更何况是如此和颜悦色。

论起揣摩皇帝的心思,乐正称第一,这宫里头怕是没人敢称第二。

在两人从外殿走向内殿的短短几步路里,乐正飞快而小声地说了一句:“陛下今日心情不错。”

夏侯渝心领神会。

这句话就足够了。

他进去的时候,夏侯淳也在,他正在向皇帝请命,说要参加征伐魏国的战役,皇帝懒得理他,就任由他在那里跪着。

夏侯淳有些难堪,在看见夏侯渝进来时,这种难堪的情绪就更甚了。

这两兄弟的梁子始于上次邵州的事情,夏侯渝和夏侯沪二人替换他去议和,夏侯淳就觉得这两人抢了原本属于自己的功劳,但这事是皇帝决定的,他也不好说什么,更不能恨老爹,自然就把自己两个弟弟给埋怨上了。

但他也许已经忘记了,在很多年以前,他出使魏国参加诸国会盟的时候,夏侯渝也差点因他而丧生在马蹄下,这笔账若是真要算起来,只怕他还欠夏侯渝更多一些。

“臣夏侯渝拜见陛下,陛下万安。”

皇帝抬起头,微微一笑:“回来就好,你瘦了不少,在外头吃了不少苦头罢?”

这话居然说得很是和颜悦色,跟方才对夏侯淳的态度大相径庭。

夏侯淳正暗自腹诽,却见老爹眉头一皱,朝他望来:“你怎么还不退下?”

“还请陛下允许我随军参战,臣愿马革裹尸,将功折罪!”他重重叩首。

其实夏侯淳压根不认为上次邵州两败,自己要负主要责任,因为他觉得如果没有自己那两场仗,后面邵州根本不可能那么轻易就弃城投降,他辛辛苦苦眼看就要摘桃子了,桃子反而被夏侯渝和夏侯沪这两个混蛋给摘走。

皇帝哼笑:“堂堂男子汉大丈夫,竟要靠耍赖来谋取差事么?朕让你随军参战,你就去军中当个马前卒,半点职位都没有,谁都可以使唤差遣,你可愿意?”

夏侯淳一噎,他当然不愿意,说是随军参战,但怎么也得有个参将才行罢?

皇帝见他不吱声,不耐烦挥挥手:“行了,先退下罢。”

夏侯淳也不敢当真死赖着不走,挑战老爹底线,闻言只好告退,临走前还不忘瞪夏侯渝一眼。

夏侯渝就暗自摇头,以陛下的脾性,在正常情况下,就凭夏侯淳这么一副七情上面的模样,想当太子基本是没门的。

皇帝将书案上的奏疏合上,慢悠悠道:“这次渤州的事情,朕大概听七郎说了一些,当地官员大户与海盗互相勾结,为祸乡民,打劫商船,谋取海运暴利,这些可都属实?”

夏侯渝:“回陛下,属实。”

皇帝:“七郎主张徐徐图之,从当地官员和大户下手,通过交好大户与官员,让他们去治理海盗,你却主张快刀斩乱麻,搜集三方勾结的罪证,将罪魁祸首先斩首示众,再查抄了与之有关的两户当地望族。”

夏侯渝:“是。”

事实上,正是因为夏侯渝和夏侯洵两人在处理这件事情上发生了分歧,谁也说服不了谁,导致各行其是,原本面上交情还过得去的兄弟,因为这件差事而产生裂痕,夏侯洵那头刚与官员大户们交好,转头却被夏侯渝一股脑破坏了,若说他心里不介怀,那是不可能的。

这次先一步回到京城,夏侯洵便已经在皇帝面前告上一状了。

听他应是,皇帝挑了挑眉:“七郎主稳,你却主乱,虽然最后将海盗一网打尽,但同样也令得当地人心惶惶不安,你有何话可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