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天香 > 第143章

天香 第143章

作者:梦溪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7 21:41:08 来源:言情小说阁

夏侯渝还以为自己会被痛骂一顿,结果直到吃完饭告退,皇帝都没有再多说一句话。

等他回去,肃王府的人见他一脸鼻青脸肿,纷纷大吃一惊,唯独顾香生一脸不出意料,只看着他笑:“又胡闹了。”

夏侯渝故作不满:“你怎么能在孩子面前说我胡闹呢,万一被它听了去,以后觉得它爹成日都在胡闹如何是好?”

顾香生笑不可抑:“好好,你没成日胡闹,你只是偶尔胡闹,快去洗手吃饭罢!”

“用过了,在陛下那儿留饭了。”夏侯渝将手贴在她小腹上,一本正经道:“别听你娘亲瞎说八道,你爹我刚在柴州打了个打胜仗,将回鹘人打得哭爹喊娘逃回去,估计一两年内都不敢打咱们的主意了,你爹是大英雄,记住了吗?”

说罢惊喜道:“它动了,定是听懂了罢?”

顾香生嗔道:“往后等它出来了,你们自个儿说话说个够,别总隔着我的肚皮交流!”

夏侯渝就笑:“那可好,到时候它肯定跟我亲!”

顾香生摸摸他脸上的伤处:“去太医院上过药了?”

夏侯渝:“上过了,不妨事的,都是皮外伤。”

调侃归调侃,顾香生还是有些心疼的:“往后莫要如此冲动了。”

夏侯渝笑了一下:“今日进宫的时候,陛下想让我认在皇后名下。”

顾香生眨眼:“那你怎么回答?”

夏侯渝:“我拒绝了。”

顾香生想了想,很平静地点点头:“拒绝得很对。”

若换了别家的女眷,怕是要欣喜若狂又怪责丈夫不识时务,但顾香生何许人也,从夏侯渝寥寥几句前因后果,便已大致推断出当时的情形,皇帝说那番话,纵然有五分真心,另外五分则不无试探,如果信以为真答应下来,那才是真傻,皇帝反而会觉得你为了荣华富贵就忘了孝道,所以夏侯渝虽然拒绝了,却起码不会让皇帝有所误会,他后来与夏侯淳打架,虽说是为了顾香生出气,可也正好给皇帝留下年轻不失冲动的印象,不被认为是心机深沉步步算计,可以算是一石二鸟。

夏侯渝听见她的评价,登时便眉开眼笑:“我家香生姐姐不同于寻常闺阁女子,甚至比那些朝臣都强。”

顾香生好笑:“你便会说好听话罢,反正不要钱!”

夏侯渝抬杠:“要钱的我也说啊!”

夫妻二人正开着玩笑,外面有人递了帖子进来,顾香生翻开一看,是兵曹侍郎家的女眷所投,说是明日想来拜访,询问肃王妃是否有空。

这年头登门作客,除非有急事,否则没有贸贸然直接在人家门外求见的,因为别人未必有空,这样会显得很失礼,一般都是先投递帖子询问。

先前夏侯渝改封肃王,众人只当是皇帝让他去柴州的弥补,并未太当回事,直到他在柴州打了个胜仗归来,大家这才惊觉肃王这块“冷灶”很有变成香饽饽的趋势,上门拜访的人也多了起来,有许多从前并不与肃王府来往的,不过是想趁机刷一下存在感,与肃王妃交好,免得以后见了肃王的面都尴尬。

夏侯渝因为打仗的缘故,和贺玉台等武将关系不错,但和兵曹官员却甚少往来,见状便皱起眉头:“怎么连兵曹侍郎家的女眷都上门了?”

顾香生笑道:“这不是很正常么,你这次回来,如果不再回柴州,陛下必要给你在朝中安排差事,你打了胜仗,在众人眼里便是知晓兵事的,去兵曹顺理成章,他们只是想提前与你交好。”

夏侯渝摇头感慨:“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当日我刚到齐国,人人避之唯恐不及,生怕接近我就会染上瘟疫,如今倒是天翻地覆了!”

虽是这样说,他却没有流露出愤慨的情绪,仅在平静叙述事实。

人与人之间素来不同,有的人经历过坎坷,会更加愤世嫉俗,有的人遭遇过困境,却只会更加豁达,夏侯渝便是后者,他虽然不乏心机城府,但不该计较的时候,同样不会斤斤计较钻牛角尖,反有通达大度的一面。

两人在后花园散步,顾香生挽住他的手臂,两人并肩走在一起,即便连孩子都有了,彼此之间那股如胶似漆的甜蜜却不减反增,有时连苏木朱砂这等近身伺候的,看了都还会常常脸红。

顾香生笑道:“最近上门拜访的人越来越多,桓王妃刘氏那边也派人过来下了两回帖子,咱们家只怕从未有过如此热闹的时候,等你拒绝陛下提议的事情传出去,不知人会不会少一些!”

夏侯渝开玩笑:“应该会,陛下最好再下一道旨意,将我的封号改回远王,估计立马门可罗雀。”

顾香生扑哧一笑:“那可好,到时候我便轻松了!”

两人走过园中栈桥,夏侯渝扶她在凉亭里坐下:“你若不想见,一个都不见也无妨,我只想你做乐意做的事情,过想过的日子。”

顾香生:“若我想上朝为官,你也乐意啊?”

夏侯渝:“那正好,让咱们的孩儿在娘亲肚子里的时候就饱受熏陶,说不定还能早慧呢!”

顾香生早已习惯他私底下天马行空的胡说八道,闻言白他一眼,又绷不住笑,便只笑不说话。

夏侯渝将她的手紧紧握着,像是怕她摔着,脚下一步一步走得很稳:“你非寻常女子,不可能拘于闺阁内宅,更比世上绝大多数男子来得能干,我早知这一点,更不愿委屈你,只要你好好的,无论做什么,我都高兴,我要的位子自己会挣,不需要你委屈自己来帮我交际应酬。”

顾香生笑道:“我不委屈,你别想太多,夫妻一体,本该互相包容,见些人说些话能费什么事呢,只是我近来身体日渐沉重,有时候懒得动罢了,有你这番话,我心里快活得很,我家阿渝,如今也是顶天立地的大丈夫了。”

夏侯渝搂着她的腰,让她慢些走:“都要当爹了,偏你总还将我当小孩儿看!”

话虽如此,他却是欢喜的。两人之间的感情,历经岁月,如姐弟,如朋友,更如夫妻,丝丝缕缕,渗入骨髓,早已分不清到底是什么,可正因为如此,才越发无法割舍剥离。

夏侯渝想,他这一辈子,估计再也不可能遇上一个如此深爱的女人了。

他成长至今,点点滴滴都有顾香生的印记,他也根本无法想象失去了顾香生,自己到底会变成什么样。

一股忽然涌起来的恐慌让他脱口而出:“要不等生完这个,你就不要再生了罢!”

顾香生奇怪:“怎么忽然说起这个?”

夏侯渝蹙眉:“我听说女人生孩子就像一脚踏在鬼门关上。”

顾香生才知道他在担心什么,不由一笑:“我也听说生孩子凶险得很,不过你放心罢,出状况的终究是少数罢,只要胎位正,就不会有什么危险。”

她见夏侯渝依旧愁眉不展,好笑之余,也很感动。

顾香生有心转移话题:“现在对魏战事进展如何?”

“象州剑州已经攻下,魏国正面再无屏障,先前陛下命人秘密绕道入蜀,由蜀攻魏,魏国腹背受敌,难免顾此失彼。对魏作战的鲁巍是齐国老将,资历不逊贺玉台,魏国局势并不乐观。”

夏侯渝考虑到顾香生的出身,用词很是谨慎斟酌。

但不管如何委婉,言下之意是明显的:魏国如强弩之末,败局已定。

究其根由,早在永康帝在位时,在对吴越,对齐国的几次战事上接连估计出错,对魏国兵力军心,已经造成损失,这是先天不足,等到魏临接掌皇位时,又被魏善分去一小部分疆土,那部分疆土后来甚至被魏善拱手送给齐国,导致魏临陷入被动。

在那之后,顾香生虽然已经离开魏国,没能亲身经历,但想想也知道,魏临与严家联姻,严家握有兵权,未必肯事事听从魏临,魏临想要做什么,必然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掣肘,若现在是太平盛世,边上没有其它国家,或许魏临还有时间慢慢与严家角力,将他们架空,但夏侯礼又如何会给他这个机会?

欲争天下,错失一棋都有可能全盘皆输,双方也不过是各出奇招,本无对错之分。

顾香生相信,今时今日若是换了魏国形势大好,魏临同样也不会放过对齐国咄咄进逼的机会,直到敌人彻底失败或投降为止。

“若魏国当真不肯投降,陛下会命人强攻么?”她问道。

夏侯渝知道她在顾虑什么:“应该会,不过鲁巍不同于大兄,他爱惜羽毛,不敢也不会屠城的,顾家没在军中效力,魏初又是女眷,这两者应该不会有大碍。先前我还特地去拜访过鲁巍,和他提过这件事,他想必会放在心上的。”

说罢顿了一顿:“至于魏临,若他肯开城率民投降,陛下应该不会为难他的。”

顾香生摇摇头,她也不知道魏临会作何选择,离得远了,时间一长,她脑海中关于他的印象也变得逐渐模糊起来,甚至只剩下一个还算熟悉的名字。

“谢谢你帮顾家说话。”她朝夏侯渝一笑,“其实你在魏国时,顾家对你也没什么恩惠。”

不仅如此,顾经和许氏对她跟夏侯渝交好这一点非常反感,认为夏侯渝是敌国质子,又无前程可言,顾香生这样做,不仅会招人闲话,而且很可能牵连顾家,让人以为顾家与齐国有什么勾连,后来顾香生与魏临订了婚,顾经还曾特地嘱咐过她,让她不要与夏侯渝走得太近,这些事情,顾香生并没有告诉夏侯渝,但有时候大家一同出席宴会,夏侯渝不会感觉不到顾家人对他的冷淡。

又或者说,在当时,不单是顾家作如此想法,基本上魏国的那些世家贵族,就没有会去跟一个失势质子交好的。

齐国固然强大,夏侯渝在齐国又没地位,他们自然不觉得有必要费那个心思。

夏侯渝温声道:“你姓顾,你还认顾家一日,我便也会将他们当作亲戚。”

顾香生嫣然:“我自然知道你是最豁达明理的,这一说起来,我也有些想念他们了。”

她虽然没明说,但夏侯渝也知道,这个“他们”,指的自然不会是她父母,当初在顾家,真正关照过顾香生的,也就一个焦太夫人,焦太夫人早就过世了,与她还称得上交好的,便只有小焦氏和顾琴生了。

“说不定很快就能见面了。”夏侯渝如是回道。

……

翌日一大早,夏侯渝入宫听政,顾香生却去了城门处。

孔道周离京,她自然要去送行。

老先生门生不少,顾香生过去的时候,城门口已经聚了一大群人。

在众多儒生当中,顾香生一个怀孕的妇人分外显眼,不知道的兴许还会投去几分异样的目光,但大部分人知道顾香生身份的,却绝对不敢小觑她。

不说古往今来少有女子参与修史,却说她在邵州守城与发明火弹的事迹,如今天下已经鲜有人不知,便是还有文人心下不屑,觉得传闻夸大其词,也得考虑她眼下身为肃王妃的身份,在她面前断断不敢狂妄无礼。

人一多,难免就耽误时辰,待将老先生送走,已经将近晌午了,顾香生原是准备回长春观去看看的,眼下也只能先打道回府了。

她虽然因为成婚怀孕的关系搬离长春观,但却一直都对学堂的事情保持关注,偶尔精力允许时还会过去授课,其余时间则交给席二郎和陈弗两师兄弟去打理,顾香生本也有借此锻炼他们能力的打算,见他们将学堂打理得井井有条,便索性不再插手,只在席二郎他们遇见难处来找自己时,才会帮一帮忙。

在顾香生看来,这两个学生,一动一静,性格正好互补,品行却都是上上之选,假以时日,稍加磨砺,未尝不能担当重任,兴许十数年后的朝堂,也有他们的一席之地。

不过眼下说这些为时尚早,顾香生并未刻意安排他们将来要往哪条路走,因为人生常常充满意外,她自己当初也从没想过有朝一日会留在齐国,嫁给夏侯渝。

马车回城的时候,顾香生还特意让人绕到卖蜜饯的铺子里,让人称了半斤黄梅,半斤蜜李子,又去城中有名的八宝记带了半斤水晶鸭舌和五香牛肉丝。

她和夏侯渝都是爱吃零嘴的主儿,她自己怀孕之后就更爱吃,闲暇时候手边几乎就没停过,神奇的是这样吃了许多,竟然也没有太过明显地发胖,兴许是那些东西全都让孩子吸收了的缘故。

可能是看见苏木在笑,有些不好意思,顾香生亡羊补牢:“你们郎君昨日还说想吃鸭舌,这些买回去之后多半是要进他的肚子。”

苏木绷住笑:“您是此地无银三百两么?”

顾香生白了她一眼,见她忍笑忍得厉害,自己倒没忍住,也笑了出来。

马车刚行至肃王府门口,上官和黄珍等人自里头迎了出来,二人俱都喜气洋溢,笑容满面。

“恭喜娘子!”顾香生一下马车,他们便不约而同拱手行礼。

顾香生奇道:“二位先生何故如此,喜从何来?”

上官和道:“方才宫里来了人,颁下旨意,陛下追封郎君生母为懿节贵妃,又任郎君为吏部侍郎,郎君在宫里已经接了旨意。”

顾香生禁不住轻轻啊了一声。

昨日夏侯渝当面拒绝认在皇后名下之后,他们夫妻二人就曾在私底下讨论过皇帝会作何反应。

至坏的结果是,皇帝因为这件事恼羞成怒,不再看好夏侯渝,但一般来说,皇帝的器量胸襟断不至于狭隘到这个地步,后来他留夏侯渝在宫中吃饭的举动也说明了,他非但没有生气,可能还对夏侯渝的回答感到满意。

今日追封的旨意也恰好说明了这一点,假若昨日夏侯渝答应得痛快,又或者稍稍表现出一点欣喜,皇帝未必会高兴,兴许还会认为你为了荣华富贵就不认生母,过于薄情。

不过碍于他对孝惠皇后的情分,将夏侯渝生母追封为皇后的可能性也不大,因为夏侯渝生母原本就不受宠,若非天大造化生了个出息的儿子,估计一辈子到头,也不会留下什么痕迹,所以能够被追封为贵妃,就已经算是皇帝格外抬举了。

因为如今后宫位分最高的女子,也不过就是淑妃,若夏侯渝的生母被追封为贵妃,他的出身履历也会相对好看一些,虽然不如认皇后为母那样光鲜,但起码贵妃的儿子被封为储君,会比无名嫔妃的儿子被封为储君更名正言顺。

但让顾香生讶异的并不是这道旨意,而是方才上官和说,皇帝让夏侯渝任吏曹侍郎。

吏曹乃选拔人才,任用官员之所,六曹之中,吏曹为先。能在吏曹任职,是常人求不来的肥差,更可借此了解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员,熟悉部门运作,皇帝没让夏侯渝去兵曹或户曹,却让他去了吏曹,而且让他当尚书的副手,这个任命显然寓意深远。

虽然皇帝还没明确露出立储的意思,但他现在所做的,基本就是在为夏侯渝铺路了,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

上官和跟黄珍他们也正是看出这一点,才会欣喜交加。

顾香生心里也高兴,但面上还能保持冷静:“陛下现在什么也没说,我们自然更不能形于色外,别说现在还未正式立储,即便立了储,我们就等于站在明处,盯着我们的眼睛也只会更多,越是这种时候,越要保持谦逊低调。满招损,谦受益,无论何时,都是至理名言。”

上官和等人也是一时高兴忘了形,被她提醒,马上就反应过来,肃容应是。

顾香生又与他们说了两句,便与苏木回到自己院子里。

那头朱砂早已将午饭摆上,顾香生一见桌上的水晶鸭舌就笑了:“你别摆上来,待会儿我忍不住吃掉,等他回来都没剩下一点了!”

朱砂笑嘻嘻道:“郎君想吃就再去买,这有什么难的?”

顾香生:“都怪苏木,在路上说我吃得多,还要拿你们郎君当借口!”

苏木:“婢子不过是说了句大实话,就被您记仇记到现在,可见忠言逆耳啊!”

“什么忠言逆耳?”外面传来熟悉的声音,夏侯渝大步走进来。

“郎君回来啦!”苏木朱砂忙上前伺候他脱下外裳,又端来清水给他洁面净手。

“你们先在外面候着。”做完这些,他拉着顾香生坐下,对苏木等人道。

待饭厅只余下他们二人,夏侯渝对顾香生道:“刚刚传回来的消息,三日前,魏军在都城外的开阳县大败,一退再退,如今只剩下都城潭州,以及西面的几个州县了。”

顾香生一怔,脸上却无半分意外,只叹了口气,缓缓道:“迟早会有这么一天的。”

……

一场秋雨一场凉,原本今年有些热得出奇的古怪天气,伴随着两三场雨下来,突然之间就凉快了不少,夜里睡觉甚至需要盖上棉被了。

爬山虎悄悄变成了红色,雨水从上面滑落,滴答滴答,落在墙边的野花上,那里原本摆了不少茶花,俱是府里某个不能被提起名字的人留下来的,当初她入宫嫁为人妇,只拿走一两盆,其余都留给了小焦氏,但养花种草也要讲点缘分的,小焦氏也不是没有用心去照看,却总不能令它们像那人在时开得那样漂亮光鲜,后来更是慢慢枯萎,基本都死干净了。

小焦氏没有将那些花盆丢弃,便让人摆在墙边,偶尔目光所及,想起往事,心中难免唏嘘。

“娘子,饭菜都准备好了,小郎君派人传话回来,说在学堂里用午饭,就不回来吃了。”婢女阿容走过来,轻声打断她的凝思。

小焦氏站在廊下,闻声回过头。

她虽然看起来依旧年轻不失秀丽,但岁月还是在她脸上留下些许痕迹,尤其近两年,顾家分家之后,顾经顾凌又不能出任官职,家中越发拮据,再不复往日富贵荣华,连带早年焦太夫人留下的不少东西,也或多或少被变卖挪用,婆婆许氏是个不通俗务的,小焦氏一个人要打理一大家子的日常生活,自然有些吃力。

然而顾家不少人将这一切都归咎于顾香生,认为是她的出走,导致了今日顾家的没落,二房时不时的冷嘲热讽,令顾经尤为生气,并下令家中任何人都不许再提起顾香生的名字。

“郎君呢,你去问问郎君回不回来用饭,若是不会来,你就只上两个菜,我一人用足矣,那道鸡汤先煨着,等小郎君下学回来再给他送过去。”小焦氏道。

阿容应了一声,转身离去。

不一会儿,她又去而复返,脸上多了些笑意:“郎君回来了,说等会儿过来一道用饭。”

小焦氏点点头:“那你去将鸡汤一并盛上来罢。”

阿容:“是。”

顾凌妾室卫氏所生的那对双胞胎,在顾香生离开魏国之后不久就夭亡了,卫氏也因此没法再回京,紧接着小焦氏便怀了孕,生下现在这个儿子顾彤。

因着顾家的一连串变故,顾凌慢慢地也沉稳起来,不能再做官,便在家代人抄些文稿,以此赚点零钱,添补家计。他在文坛上没什么建树,也没遗传到父亲顾经的才情,唯独一手字练多了,却练出些味道来,久而久之,也有人上门求字。

家事如此,他与小焦氏夫妻二人的感情反倒好起来,患难见真情,顾经和许氏不顶用,他们唯有出面撑起家门,让顾家还能勉强支撑下去。

小焦氏见顾凌进来,本想说话,但看见他的表情,心头咯噔一下,不由问:“出什么事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