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天香 > 第145章

天香 第145章

作者:梦溪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7 21:41:08 来源:言情小说阁

杨谷泣道:“陛下,还没到那一步,您别,您千万别想不开啊!现在还有机会!”

魏临面露讥诮:“机会?早在太、祖皇帝没将程严两家的兵权削干净之时,朕就已经没有机会了,后来所有的一切,不过都是徒劳无功。”

杨谷见他神色冷硬,嘴唇张张合合,终究什么也不敢说,只能抹一把脸,弓着腰转身出去,许久之后,才捧着一壶酒过来。

鸠酒不需要去找太医调配,每代皇室都会秘藏些许药物,其中有丹药,也有毒、药,将药丸放入水中化开,便是现成的毒酒。

拜先帝爱好房中术所赐,皇宫里有一间宫室,专门用于存放各式各样的丹药,其中不乏剧毒丹药,魏临登基之后,政务缠身,仅仅将先帝重用的那些宫人遣走,甚至还顾不上让人清理这些宫室,没想到此时居然会派上用场。

现在回头一看,简直是天大的讽刺,莫非先帝早就料到魏国会有今日,所以冥冥之中留下这些毒、药,让他有朝一日能用上?

想及此,魏临忍不住呵呵笑出了声。

杨谷故意没有带酒杯,就希望皇帝喝斥他,这样他可以趁机再劝皇帝改变主意。

头顶传来皇帝的笑声,杨谷不由睁大眼睛,面上浮现出恐慌之色:“陛下,您别吓奴婢啊!”

他担心皇帝受刺激过甚以致心性癫狂了。

魏临收了笑容,淡淡道:“你将酒放下,然后去交泰殿。”

杨谷:“陛下?”

魏临:“去交泰殿,若是皇子和公主都在那里,就将他们带走,然后让严氏好自为之罢。”

杨谷浑身一震。

魏临看他:“还不去!”

杨谷咬了咬牙:“是!”

在外人看来,皇帝的话说得隐晦含糊,可宫里人说话本来就是这个样子,说半句,留半句,“好自为之”是什么意思,分明是让皇后自裁,所以才要先让他将皇子公主带走,杨谷明白,陛下对公主和皇子还有一份骨肉亲情在,不忍他们将来成了亡国奴为人摆布,但对皇后严氏,他却并不打算放过。

魏临将目光从杨谷心事重重的背影上收回来,落在眼前的酒壶上,慢慢伸过手。

国破家亡,皇帝除了以死殉国和投降归顺,还有第三条路走吗?

魏临忽然想起来,前朝时,宣帝昏聩无能,当年任前朝大将的魏国太、祖率先起兵,各地藩镇纷纷响应,这才有了后来的齐魏并立,宣帝眼见四面楚歌,走投无路,直接一把火将宫室烧了,连自己和数十名誓死效忠的宫人一并烧死在里面,太、祖皇帝为了表明自己的正统性,便扶植了前朝一名旁支宗室为帝,又让对方将皇位禅让给自己。

然而历史何其相似,太、祖皇帝只怕不会想到,数十年后,这一幕再一次重演,而这一次的主角,却是自己的后代子孙。

难道这世上果真有因果报应?

魏临捏住壶柄,将玉壶提了起来。

里面的液体轻轻摇晃,并不多,这样的剧毒,一口下去也就够了。

可就算是因果报应,为什么不是应在先帝身上,却是应在他这里?

魏临忽然觉得不忿。

什么偏偏是自己!

这明明是先帝留下的烂摊子,先帝倒好,享乐一生,在世的时候极尽猜疑,对儿子们也用上帝王心术,到头来拍拍屁股就走了,却要他来收拾残局。

凭什么?

凭什么!

为什么是他来喝这毒酒,就算要喝,也该是先帝喝才对!

魏临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对先帝怨恨之极,他的脸上似哭似笑,扭曲狰狞,若杨谷在此,定会以为他失心疯了。

但魏临知道自己没有。

他的神智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清醒过。

他甚至觉得,当初先帝废太子,他就应该顺应时势,索性就当个赋闲的亲王,早早跑到封地上去,如今肯定已经天高皇帝远了,就算没法对抗齐国,腾挪进退的余地也会更大,断不至于像如今这样,背着整个江山社稷,动弹不得。

谁让他内心不甘,非要挣扎着东山再起,结果好了,他高估了自己的能力,却换来现在的结局。

魏临凄怆又似自嘲地笑了一声,闭了闭眼,再睁开时,却忽然抄起手中玉壶,高高举起,又狠狠掼在地上!

玉石与地面碰撞,啪的一声清脆无比。

脆响过后,自然是玉壶俱碎,再无完好,连带里头的毒酒也都洒落一地。

他直起半身,手按在桌案上,胸口剧烈起伏,对着空荡荡的大殿,厉声痛骂:“先帝误我!严氏误我!时不与我!”

杨谷撞撞跌跌跑进来时,便听见最后一句话,他脚下一个踉跄,直接往前扑倒。

“陛下,不好了!皇后,皇后不知所踪,皇子和公主也不见了,交泰殿没人了!”

眼下人心惶惶,宫门守卫不可能依旧还向往日那样尽忠职守,有些对前景悲观的,直接就不知躲往哪儿去了,宫女内侍个个行色匆匆,像是后面有鬼怪在穷追不舍,杨谷没有仔细留意,但他估计已经有人偷偷逃出宫去了,只是他万万没想到,皇后从这里回去之后,直接就带着皇子和公主消失了。

皇后入宫时,陪她嫁进来的严家婢女有十来人之多,这几年在魏临有意无意的压制下,皇后如今身边就剩两三个靠得住的了,这些人出了宫,又能往哪里去?

先前战事吃紧,皇帝对后宫疏于防范,皇后若趁机预谋后路,并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听见这句话,魏临面无表情。

杨谷许久等不到他的回应,又见玉壶碎片被摔得满地都是,心中忐忑不安,不由出声:“陛下,是不是让奴婢去将皇后和皇子他们找回来?”

魏临却忽然冷笑出声,答非所问:“既然所有人都没把这魏国江山当回事,朕为什么又要去为先帝留下的烂摊子负责?”

“啊?”杨谷傻眼,一时不知要怎么接话。

魏临:“不用管皇后他们了,你现在去找王郢,就说朕愿降,但要转告齐人,让他们派出能作主的使者来和谈。”

说到这里,他的唇角露出一个讥诮的弧度,也不知道是在嘲讽谁:“让王郢告诉齐人,让他们别忘了,托贵国济宁伯的福,我们守城尚有‘万人敌’这等火弹,朕若是下令硬抗到底,怕是齐人大军再剽悍,也够他们喝一壶的!”

……

“阿爹,外头都在说,陛下要与齐人和谈,此事是真是假?”

花厅之内,王令大步流星走进来,顾不上抹去头上汗水,便开口问道。

“是真的。”王郢叹了口气,以往他最注重礼仪的,但眼下已经无心去训斥王令的失仪了。

“怎会如此?难道我等今日当真要做亡国奴不成!”王令失声道。

王郢沉声道:“如今严家已降,陛下手中无可用之兵,不归顺又能如何,难不成真要死守到底,给齐人屠城的借口么,到时候不过是百姓枉死罢了!”

王令的心神犹在震惊之中,不太能接受这个事实:“可是……”

王郢:“事到如今,说句大不敬的,魏国这江山,也是太、祖皇帝从前朝末帝手里头夺来的,风水轮流转,魏国气数已尽,齐国有能者居之,也是理所应当的,陛下是个外柔内刚的要强之人,他能放下帝王自尊,同意归顺,这是百姓之幸事,否则若真打起来,你我性命是小,这满城百姓,又能跑到哪里去?”

王令知道父亲所说句句在理,但情感上,他从出生便已是魏国人,如今故国将要消失,他却要成为新朝的顺民,感情和观念上一时还难以扭转过来,他忍不住恨恨道:“若非严氏父子,也不至于沦落到此地!”

王郢摇摇头:“严氏父子就算不降,魏军数量也不及齐军,若要追根溯源,先帝在时,如果能够将严家和程家的兵权收回来,局面当不至于此,最起码魏国与齐国还有一拼之力,如今却是……唉!”

前尘种种,今事种种,归根结底,不过是一声叹息。

王令:“您与齐人那边接触过了?他们怎么说?”

王郢:“我已派人去给齐军主帅鲁巍送信,想必过不了多久,就会有回音了。齐军围而不攻,无非也是想等魏国主动归降罢了。我听说那鲁巍素有仁厚名声,断不至于咄咄逼人,待回信来了再看如何,若对方要我亲自去谈,少不得我还得走一趟。”

王令:“那我也随父亲去!”

这话刚说了没多久,外面就有下人来报,说是城外齐军派人捎来信件。

王郢让人将信拿过来,拆开一看,由上而下,一目一行,末了轻轻嘶一口气。

王令好奇心大起,但没有父亲允许,他又不好失礼地凑上前去一起看,王郢素来讨厌这种行为。

“父亲,信上说了什么?”

王郢将信件递给他:“鲁巍说,他只负责打仗,不负责和谈,齐国特使已经启程,此时正在途中,过不了多久就可以抵达这里,届时将由他全权负责与魏国和谈事宜。”

王令一边看信一边问:“那和谈的特使是?”

王郢:“夏侯渝。”

老父说话的当口,他也正好看到那里,一个没忍住,与王郢一样,他也轻轻倒抽了口凉气。

对魏人来说,夏侯渝这个名字自然再熟悉不过,大家也都是老相识了。

可谁有能想到,当年那个柔弱不堪的小质子,有朝一日会咸鱼翻身,直上青云呢?

而他因为娶了顾香生的缘故,更与魏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王令问父亲:“我听说,夏侯渝在齐国,如今已经封了肃王?”

齐君追封夏侯渝生母为懿节贵妃的事情,此时还未传过来。

王郢颔首长叹:“我自忖有识人之明,却也看走眼了,没想到这夏侯渝竟是一条潜龙!”

王令蹙眉:“他与魏国有故,想必不会太为难魏国罢,更何况还有顾氏这一层关系!”

王郢道:“当年他在魏国,过得并不好罢,顾氏离开魏国,也是迫不得已,怕只怕他挟私报复,心怀旧怨,存心想给陛下一个难堪,更何况正因为有顾氏这一层关系在,只怕……”

他摇摇头,没再说下去。

……

顾家听说这个消息,反应却是与王郢截然相反的。

“阿婧,你说的可是真的?”顾经禁不住面露喜色,坐都有些坐不住了,上半身微微向前倾。

“阿翁和夫君俱是这么说的,那封信我也看过了,想来再过不久,夏侯渝便会入城,不过他定然要先去宫里找陛下的,来不来顾家,犹未可知。”顾琴生的声音不疾不徐,如珠玉璁珑,因为日子过得舒坦,岁月在她脸上没留下多少痕迹,除了面颊丰腴一些,面容依旧不掩绝色。

当年闻名京师的三位美人,程翡红颜薄命,严氏入宫为后,顾琴生嫁为人妇,虽说皇后看上去尊贵,严家又手握兵权,但真正论起来,反不如顾琴生来得舒心。

王令风流多情,婚后一度遣散外室小妾,但后来又故态复萌,顾琴生伤心了一阵,也与他闹过一阵,发现王令本性难改之后,也就索性撂手不管了,一心一意抚养自己所出的两个儿子,闲来绣花作画,日子也算悠闲自在。

“顾家是四娘的娘家,既然他娶了四娘为妻,我自然也是他的岳丈,夏侯渝若知礼,就该过来行礼认亲才是。”顾经很快从惊喜中恢复过来,开始捻须端起岳丈的架子了。

许氏脸上却还有些迟疑:“四娘性子倔强,只怕她心中对早年那些事还有所埋怨,不肯让女婿过来呢!”

顾经动作一顿,沉下脸色:“天下无不是之父母,她自小在顾家长大,顾家不曾短过她的吃穿,又费心教养,这些恩德她若不记得,那也与狼心狗肺无异了!再说当年情势所迫,陛下有命,我们别无选择,又能怎么办!”

顾琴生想说什么,小焦氏递了个眼色过来,她知趣闭嘴了。

仆从自外头进来:“禀郎君,二房三房的郎君娘子们在门外求见呢,您看是见还是不见?”

分家之后,二房的人觉得族老分配不公,又说大房有意吞掉四房的东西,上门闹过几回,两家的关系恶劣之极,反倒不如长房和三房这种同父异母所出,起码还能维持表面上的和气。

换了平日,顾经连听见二房的名头都觉得厌恶,今日春风得意,却难得大发慈悲:“让他们进来。”

顾琴生适时起身:“阿爹,难得来一趟,我想去看看侄儿们。”

顾经挥挥手:“让你兄长嫂嫂陪你去罢。”

顾琴生不愿见李氏他们,正可借机避开,顾凌和小焦氏想来也知道她心中所想,带着她来到自己的院落,并未叫来儿女添乱,三人总算得以坐下来好好说话。

“叔叔婶婶他们必然是听说了陛下将要归降,夏侯渝入城的消息,方才上门来拜访的。”顾琴生道。

三人心知肚明,这些年下来,顾凌也早就看清二房的势利,顾家失势,二房立马就想抽身,完全不顾血缘亲情,如今眼看魏国归顺,顾家因为顾香生的缘故,又有翻身的架势,便急急忙忙上门来弥补关系了。

遥想当年焦太夫人在时,顾家好歹还算团团圆圆,上下一心,哪里像现在这样?

顾凌摇摇头,完全不想多说:“听说你昨日去探望二娘了,她还好么?”

顾画生自打被送入尼姑庵清修之后,就从众人的视线中彻底淡出了,顾凌和顾琴生念在同胞兄妹的情分上,还会偶尔给她送东西过去,尼姑庵顾凌不方便去,只能托小焦氏过去,但据说顾画生的脾气并不好,这么多年也没什么长进,依旧对周围人事充满怨怼,青灯古佛从来就没消磨她心中的怨气,每回见到顾琴生和小焦氏都会絮絮叨叨说起当年的事情,久而久之,她们也减少了探望的次数。

“还是老样子!”顾琴生叹了口气,也是拿这个妹妹毫无办法。

“你们说,陛下见了夏侯渝,该不会谈崩罢?”见兄妹二人相对叹息,小焦氏连忙转移话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