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天香 > 第147章

天香 第147章

作者:梦溪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7 21:41:08 来源:言情小说阁

“这定是四娘教唆的!”顾经自然不敢埋怨夏侯渝,只能将怨气发泄到自家女儿身上。

“四娘委实过于不孝!当初一声不响就一走了之,这么多年都没往家里捎过信,做父母的提心吊胆,成日担心她过得好不好,她倒是好,在外头逍遥自在,如今再嫁也好,生子也罢,咱们一无所知,还得靠外人传消息进来,成何体统!成何体统!”

顾经拍着书案,一连说了好几声成何体统,可见心情之愤慨。

许氏忙道:“夫君息怒!兴许是肃王与将乐王府太妃另有要事商谈呢,咱们再等等也不迟。”

“阿爹,阿娘,肃王真是四姐夫么?”顾准忍不住问,直到现在,他还觉得有些不真实。

顾香生当年离开时,顾准已经懂事了,但由于顾经的缄口不言,顾家没人敢告诉他顾香生离开了魏国,他也像外头的人一样,以为自己姐姐是“病亡”了。

“什么四姐夫!”顾经没好气,“我的女儿早就死了,你又哪来的四姐夫!”

顾凌无奈道:“如今魏国尚未正式归降,肃王若能过来拜访,那是他念在过往情分上,若是不来,谁也挑不出理。况且,虽说四娘嫁给肃王,可咱们谁也不知道四娘在齐国究竟过得如何,万一肃王这一上门,反倒使得四娘在齐国难做,这难道是我们希望看见的么,父亲又何必说这些气话?”

换作几年前,顾凌绝对说不出这样通达明理的话,然而顾家这几年身陷困厄,太夫人撒手人寰,父母又指望不上,他反而渐渐立了起来,与小焦氏一道撑起这个家门。

是以他说的话,顾经也不能不听进去几分。

只是听归听,心里却未必认同,他闷哼一声,没再言语。

顾准还待再问,被大兄一个严厉的眼刀子丢过来,登时缩了缩脖子,不敢再吱声。

小焦氏对顾凌递了个眼色,后者会意,对顾经道:“父亲,左右肃王一时半会也不会上门了,我们先行告退,就不妨碍您的清静了。”

顾经意兴阑珊地挥挥手:“去罢!”

先前夏侯渝进城,他的身份给顾经等人传递了一个错误信息,让他们以为顾家的春天又来了,于是二房三房频频上门联络兄弟感情,就连京中不少达官贵人,也都悄悄前来拜访,让顾经在女婿面前为他们说些好话,不说保住这高官厚禄,最起码身家性命,积攒了多年的荣华富贵,谁也不想就这样交出去,顾经已有多年不曾尝试过被众人追捧的滋味,一时有些飘飘然忘乎所以,差点觉得自己能够

这话才刚说完,外头便有人兴冲冲跑进来:“郎君,郎君!”

顾经满肚子火气没地方发,闻言便斥道:“慌慌张张作甚!”

那家仆受了训斥却不以为意,反是笑道:“好教郎君知道,肃王殿下从将乐王府离开,听说是往这边的方向来了!”

顾经腾地起身:“当真?”

家仆:“千真万确,先前您不是派人去盯着王府门口么,是他回来禀报的,现在已经在路上了,想必过不了多久就能到!”

许氏啊了一声,摸摸鬓发:“那我再去换身衣裳罢!”

顾经原也是有此打算,听见许氏的话,反而却道:“不必了,就这么着,难不成他还能嫌弃我们穿着不够光鲜?他想必也清楚,这些年顾家的确没什么进项,说到底这也是拜四娘所赐!”

许氏蹙眉:“待会儿见了肃王,你可别这么说!”

顾经黑着脸没说话。

对自家父亲这种凡事喜欢端着文人架子的作风,顾凌已经不想去纠正他了,他与小焦氏相望一眼,两人很有默契地告退出去。

小焦氏道:“阿翁固执,我们劝不了,但自己总不该失礼的。”

顾凌点点头:“肃王上门,不管怎么说,都该亲自出去迎一迎,回头当着肃王的面,你别问魏国归降的事情,这毕竟是军国大事,问了徒惹肃王不快。”

小焦氏白了他一眼:“这还用得着你说,我就是那么不知轻重的人么,但你我不提,阿翁阿家却会提,上回我听阿家的意思,像是有点想举家随着肃王迁去齐国的意思。”

顾凌吓了一跳:“母亲怎么会有这种想法?”

小焦氏:“应该是阿翁的想法罢,阿家何时拂过阿翁的意了?阿翁约莫是想着等魏国归顺,潭京的地位便要一落千丈,上京才是都城,届时要做官行文会,总该在上京才能办,所以才想着要到上京去!”

顾凌摇摇头:“一面说四娘的不是,一面还想依靠四娘,天底下哪有这样的道理?”

小焦氏看了顾凌一眼,庆幸丈夫没有养成似公婆这样的性子:“你可别说,阿翁还真觉得四娘欠了他,欠了顾家的,从前世人都说南顾北戚,将阿翁与北朝戚竞并列齐名,不瞒你讲,我在闺中时,也是读过阿翁与戚竞的文章的,私心里觉得阿翁文中的境界,比起戚竞,还要略逊一筹。阿翁的文赋,多为应酬所作,戚竞长于诗作,却多数是田园唱咏,两者相较,更为清新可爱一些。”

顾凌倒没有生气,反而压低了声音道:“其实我心里也这么想,只不过在父亲面前,这话是万万不能提起的!”

小焦氏扑哧一笑:“你当我傻的么,自然不会去惹他老人家生气,我们也就是私底下说说罢了!”

二人正在说话,一行人已经骑着马由远及近出现在视线之内,为首之人黄衣玉冠,丰神俊朗,令人一眼就能注意到他。

小焦氏曾见过夏侯渝,但时隔多年,夏侯渝面貌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她已经认不大出来了,亲眼看见对方站在面前时,犹有些吃惊,因为在她脑海里,夏侯渝依旧停留在那个怯弱瘦小的少年的印象上,完全没法让她与眼前这个俊美的年轻人联系在一起。

顾凌也有些惊讶,但他的惊讶没有小焦氏来得厉害,所以很快反应过来,上前道:“敢问阁下可是肃王殿下?”

出乎意料,夏侯渝对他们很是客气,同样拱手还礼,还露出了笑容:“不错,我是夏侯渝,兄长与嫂嫂别来无恙?”

顾凌本已做好了对方会端架子的准备,夏侯渝一下子表现得这般友好亲近,他反倒有些拘谨起来:“托你的福,我们都好,都好!”

小焦氏道:“阿翁与阿家恭候多时,肃王殿下里边请!”

夏侯渝笑道:“兄长嫂嫂无须如此客气,唤我阿渝便可以了,我来魏国前,香生姐姐曾千叮万嘱,让我一定要过来探望你们,看见你们一如从前,气色还好,我也总算安心了。”

小焦氏有些好奇,心说怎么都成亲了,还喊香生姐姐,然而从对方的言语之间,她又能感觉到顾香生与夏侯渝的夫妻感情应该是比较融洽的,否则夏侯渝也无须对他们如此和颜悦色,这令小焦氏稍稍有些安心。

顾经听说夏侯渝来了,既想亲自出迎,又放不下架子,只得端坐在上首,心中却有些煎熬,暗自埋怨顾凌他们怎么在门外磨蹭那么长时间。

待得外面忽然热闹起来,他便知道这是顾凌引着夏侯渝过来了,下意识想站起来,正好夏侯渝等人进来,他立马就僵住身体,觉得失了身份,反倒变成了膝盖微弯,不上不下的可笑姿势。

顾凌和小焦氏等人假作不见,依旧恭谨道:“阿爹,这位便是肃王殿下。”

没等顾经想好自己到底是要行礼,还是等对方先见礼时,夏侯渝就已经拱手道:“小婿拜见岳父岳母。”

他还微微弯下腰,虽然弧度不大,但已足够让顾经原本准备站起来的身子又顺理成章重新坐下。

许氏见顾经没开口,便笑道:“不必多礼,你此行去见陛下,可还顺利?”

夏侯渝:“有劳岳母惦记,尚算顺利。”

顾经捻须:“这么说,陛下果真是准备归降了,不知何时开城?”

夏侯渝笑道:“这是军国大事,内涉机密,恕我不能见告。”

顾经脸色一阵青一阵白,似乎没想到夏侯渝会如此直截了当顶撞回来,偏生对方依旧面带笑容,根本弄不清他心里是怎么想的。

许氏忙接过话头打圆场:“既是军国大事,自然不该我们过问,不说也是对的,不知你打算在此地待到何时?”

夏侯渝:“若无意外,待事情处理完毕,我再启程回去。”

回答了跟没回答差不多,仔细一听全是废话。

许氏却没听出来,她觉得方才丈夫被驳了面子,想必不好再开口询问,便道:“都是一家人,既然来了,不如就在府里住下罢?”

夏侯渝含笑:“城外有齐军大营在,我不好单独住在城内,还是与士兵们同出同入的好,以免惹来非议,也有妨顾家名声。”

话虽委婉,也是拒绝的意思,许氏便不好再说什么了,小焦氏适时插嘴:“肃王殿下,不知四娘如今可好?”

夏侯渝:“她很好,只是我离京时,她便已经有了五个月的身孕,如今怕是身子要日渐沉重了。”

说到顾香生,他面上自然而然流露出一丝温情和担忧。

小焦氏先是讶异,而后喜道:“那可真是大喜事,我那儿还有些旧衣袍,是儿女们幼时穿过的,民间传说让刚出生的婴儿穿上别人穿过的旧衣服,会更好养活,若肃王殿下不弃,我这就去拿过来,您可以一并带回去。”

夏侯渝原还只是嘴角噙着矜持笑意,此刻却已经喜动颜色:“那我就多谢嫂嫂了!”

小焦氏抿唇一笑:“举手之手,何必言谢,我这就去拿,殿下请稍等!”

顾经轻咳一声:“四娘怀孕,身边必然需要人照看,不知肃王准备何时将我们接过去?也好让我们与四娘一叙多年离别之情。”

夏侯渝却道:“此处离上京露出遥远,我怎好让岳父岳母舟车劳顿,来回奔波,四娘身边有足够的人伺候,就不必两位千里迢迢赶过去了。”

顾经不预他竟是这般回答,当下又惊又怒:“四娘是我们的亲生女儿,难不成连面都不让我们见了?这是四娘的主意,还是肃王的主意?天家尚且重孝道,这话只怕到了哪里都说不通罢!”

夏侯渝奇道:“岳父何故大动肝火,我不让你们去,是为了您二老的身体着想,怎么反倒成了不重孝道?方才自我进门后,二位无半句提及四娘,我还当二老忘了有这么一位女儿呢,此时见岳父如此关心四娘,才知道我自己这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天底下哪里有不将女儿放在心上的父母呢!”

许氏面色尴尬,顾经心头怒起,想要发作,一来忌惮对方的身份,二来对方满面笑容以调侃语气说出这样一通话,若是较真起来,反倒落了下乘。

虽说发作不得,但此时此刻,他对这位身份显赫的女婿,已经心生恶感,了无兴趣,巴不得对方赶紧滚蛋了。

有了这样的想法之余,心里终究是有些不甘心的,他闭上嘴巴,却给了许氏一个眼色。

许氏道:“肃王殿下为我们着想,我们自然也是明白的,不过四娘终究是我们的女儿,即便现在路途遥远,总也该找个日子去看看她,也看看我们的外孙罢。”

夏侯渝点点头:“这自然是应该的,待我回去之后,便寻个日子过来接二老过去。”

话虽如此,却没说具体到底是何时。

眼见顾经和许氏没有注意到这句话里的“漏洞”,还面露满意的模样,顾凌暗暗摇头之余,也发现父母确如小焦氏先前所说,他们关心顾家何去何从,更甚于关心几年不见的女儿。

小焦氏将东西装在一个小箱子里,让婢仆搬出来,夏侯渝没过手,但瞧着里面沉甸甸的,怕是不止装了衣服。

他也没说什么,只对顾经和许氏笑道:“公务繁忙,不多坐了,这就告辞,也免得叨扰二老。”

他一起身,顾家人便不好再留了,顾凌道:“我送您出去罢!”

夏侯渝也没拒绝:“那就有劳兄长了。”

出了厅堂,单独面对顾凌夫妇的时候,夏侯渝显得随和许多:“多谢兄长嫂嫂,我也带了些东西过来,是香生姐姐亲手准备的,还望不要嫌弃。”

顾凌忙道:“您能上门,我们已经很高兴了,何必还费这些工夫!”

夏侯渝笑道:“都是些上京土仪,不费什么钱,兄长嫂嫂都不是外人,无须与我们客气。”

顾凌只好道:“让你们破费了。”

他对夏侯渝始终有些拘谨,小焦氏则不然,她仔细询问顾香生在齐国的近况,夏侯渝也都耐心一一作答,小焦氏又道:“方才我给殿下的东西里头,有一方玉佩,乃是太夫人生前想要留给四娘的,奈何造化弄人,没能亲手交予她,有劳殿下代为转交。”

夏侯渝唏嘘:“我听说香生姐姐未出嫁时,太夫人对她教养良多,故此我也对太夫人心存感激,还请将顾家墓园所在告知,这两日我定要亲自前往拜祭,以告慰她老人家的在天之灵。”

说到焦太夫人,小焦氏也红了眼眶:“殿下有这份心,太夫人在九泉之下,定会欣慰的。”

三人又寒暄两句,夏侯渝便告辞离去。

瞧着一行人渐行渐远,小焦氏扯扯顾凌的袖子,嗔怪道:“我看肃王也不至于难以亲近,你方才何以从头到尾都束手束脚,难不成也和阿翁阿家一样,对他心怀不满?”

顾凌苦笑:“你可知道,我听说前不久,齐君想让肃王认在皇后名下,肃王不肯呢!”

小焦氏啊了一声:“此事我倒未曾听说,这是好事罢,肃王为何不肯,难道皇后不慈,还是他顾及生母?”

顾凌:“皇后早年去世,慈不慈的,我倒不知,不过肃王生母出身低微,否则当年他也不会来魏国,所以齐君此举,应该是想给肃王抬一抬身份罢。”

小焦氏:“那肃王拒绝了,齐君没发怒?”

顾凌面色古怪:“齐君非但没发怒,据说还追封了他的生母为贵妃。”

一个寻常皇子得了宠,封个王爵,多给点食邑也就罢了,何必还要抬高他生母的身份,这就只有一个解释:皇帝希望他以后的母家身份能够更高一些,以免遭遇旁人的非议。

小焦氏喃喃道:“如此说来,肃王前途无量,四娘也有可能……”

她没再说下去,夫妻二人对视一眼,顾凌知道她要说什么,点点头:“如无意外,应该是有可能的。”

小焦氏笑道:“说不得四娘这辈子生来就是要当皇后的命,丢了一个魏国皇后,如今看来,不仅是坏事,反而是好事,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顾凌摇摇头:“作为兄长,我只觉得惭愧,当年四娘落魄时,我也没能帮得上忙,如今即便她飞黄腾达了,我们也不该去奢望她对我们照拂什么,爹娘实在是糊涂,方才看肃王的模样,分明是对他们心生反感了!”

小焦氏道:“顾家日后还是你当家,你心里亮堂就好,爹娘想什么,咱们也阻止不了,炊金馔玉是吃,粗茶淡饭也是吃,只要夫妻同心,什么日子过不得?我先前还怕四娘没有娘家可依靠,会在齐国孤立无援,如今来看,肃王待她一心一意,大可不必为她担心,当年错过一次,现在倒未尝不是幸事了!”

“你说的极是!”顾凌握住她的手,两人相视一笑。

……

那头夏侯渝出了城,与鲁巍等人说起魏国归降事宜,鲁巍这阵子也忙得很,严氏父子带着军队来降之后,为了避免这些降军凑在一块有哗变的机会,他必须将这些人分作几股,分头编入不同的营里,魏国归顺之后,城内也还有一批禁卫军,这些人的去向归处都要一一料理妥当,以免带回齐国的途中发生意外,齐军也还得留下一批人驻守在这里。

众人正说到将齐国公卿贵族悉数带回上京等候发落时,帐外小兵便掀开布帘进来:“殿下,外头来了个人,说是您的故人,想求见您一面。”

夏侯渝扬眉,他在魏国待的时间长,故人自然也多,有一两个听说他身份不同了,有事相求的,也并不奇怪,不过见与不见,都在他自己。

“对方可曾表明身份?”

那小兵道:“她说她姓胡,看身形应该是个女人。”

姓胡?女人?

夏侯渝顶着周遭人等暧昧的目光想了片刻,终于想起对方是何方神圣了。

“不见。”他干脆利落道,“还有,这女子怕是从魏宫逃出来的,你叫上几个人,将她带回去给魏君。”

那小兵却道:“殿下,那人好像料到您会这么说,她说,您要是这么说,她就让小人转告一句,说是她手里头,有肃王妃想要的东西。”

夏侯渝皱眉,面色不善地瞅着那小兵看,直看得对方腿脖子有些颤抖,这才淡淡道:“你将她带到我的营帐去,让她等着。”

小兵领命而去。

……

胡维容在营帐中坐了半天,终于等来夏侯渝的身影。

若非她那句话,夏侯渝原是懒得与她多说的,毕竟两人素无交集,而且夏侯渝有了先入为主的观念,知道先前胡维容历经两代皇帝,在后宫屹立不倒,此番从魏宫里偷跑出来,必是眼见魏国将要归降,担心自己前途叵测,是以过来请求庇护的。

“胡氏拜见肃王殿下。”

果不其然,胡维容外罩一袭黑色的兜帽斗篷,将浑身都半掩在黑暗中,脸上更是粉黛未施。

夏侯渝无意与她多作寒暄,直奔主题:“说罢,你手里头有什么东西,是肃王妃想要的?”

胡氏弯起嘴角:“不知殿下可还记得,当年发生在魏宫的乙酉宫乱?”

夏侯渝自然记得,虽然他没有亲身经历,但他也知道,那一年还是先帝在位的时候,几个名不见经传的后宫嫔妃,居然联合起来,想要皇帝的命,纵然最后功败垂成,但这件事却震惊了宫廷,也震惊了天下,他回齐国之后,齐君也曾两度提起这件事,以此告诫众皇子,不要轻视任何一个小人物,更不要如同永康帝一样昏庸。

但他却不知道胡氏此刻提起这件事的用意为何。

“记得不记得,与你要和我说的话,有什么关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