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天香 > 第51章

天香 第51章

作者:梦溪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7 21:41:08 来源:言情小说阁

听见这声音,杨贤一愣——不是因为有人驳斥了袁佑的话,读书人好辩,在酒肆这种地方高谈阔论,本来就要做好被驳斥的准备,而是因为反驳袁佑的,居然是个女人。

而且还是个少女。

一愣之后,杨贤心里蓦地升起一股怒意。

自己居然被一个女人驳斥了!

他下意识望向声音来处,却又是一愣。

对方虽然穿着男装,也并未特意掩饰身份,只是容貌之清丽,却大大出乎杨贤的意料。

大部分人在对待美丽的事物时,总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去悉心维护,杨贤虽然还是很生气,但为了表示风度,并未疾言怒色,而是勉强压抑住怒意,沉下声音,不悦道:“小娘子何许人也,为何口出狂言,须知此处并非汝等玩耍之地,还是快快别处去罢!”

顾香生脆声道:“谁说我在玩耍了?听说杜康酒肆群英荟萃,皆为苏秦张仪之士,是以慕名前来,可难道这里原来只许男人辩,不许女人辩?只许士人辩,不许庶民辩?”

杨贤皱眉,只觉她胡搅蛮缠,正要出声斥责,却听袁佑缓声道:“坐而论道,自然人人论得,小娘子有何见解,不妨仔细道来。”

顾香生笑道:“还是袁先生明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只要言之有理,于国有利,又何必分什么男人女人,贩夫走卒,须知女中亦有巾帼,屠狗之辈也能出豪杰,不以理服人,反倒以身份来论高低的人,眼光格局便可见一斑呢!”

被鄙视“眼光格局可见一斑”的杨贤脸色微青。

他要是张口反驳吧,正好坐实了对方的话,而且还显得特别小气,要是不反驳吧,又像是被对方说得理亏了。

不过杨贤不开口,不代表他的朋友也会坐实他被一个小女子欺负,方才帮着杨贤驳斥钟岷的周姓书生便道:“以身份论人,自有其道理所在。士者,国之栋梁也,进可治国平天下,退可教书育人桃李芬芳,女子却只懂得成日里梳妆打扮,为了点内宅琐事斤斤计较,何足道也?”

顾香生毫不动气,反是笑吟吟:“令堂难道不是女人?若无她十月怀胎辛苦养育,又何来今日的阁下?本朝太、祖不禁女子谈论国事,却曾说过空谈误国,这‘空谈’者所指,肯定不会是‘成日里梳妆打扮,为了点内宅琐事斤斤计较’的女子罢?”

袁佑叹道:“好个伶牙俐齿的小娘子!周贤弟方才看轻你,的确是他言行欠妥,不过你说你不敢苟同我的话,却又有何依据?”

他一发话,顾香生也不再与杨贤等人纠缠:“袁先生勿急,且容我一一道来。”

“窃以为,方才杨郎君有句话说对了,今非昔比,时移势易,的确不能将春秋战国之策生搬硬套,吴越想与大魏结盟,必然也有它自己的打算,但此事于大魏,却并非半点好处也无。”

“恰恰相反,齐国如今耽于北方战事,无暇南顾,于魏、吴来说,正是大好时机,若两国能同心协力,未尝没有瓜分齐国的机会。齐国这个心腹大患一去,余者自然不足为虑,无法再对大魏造成威胁。”

“至于南方诸族叛乱,自古以来,未尝听说有国家因边民叛乱而灭亡的,可见疥藓之疾虽然一时为患,终究不至于影响全局。同理,大理虽自成一国,盘踞西南,却与世无争,偏安一隅,更无问鼎中原之野心,非大魏劲敌。有防范之心固然是好事,但若不问缘由就胡乱将所有国家都当成假想敌人,分不清轻重缓急,这才是大忌。”

“诸君不想打仗,便不提倡魏、吴结盟,可若等齐国解决完北面的威胁,反过来与吴越结盟,对付大魏呢?”

“天下之争,实则机遇之争。机不可失,失不再来。难道等到那时候,诸君还要跑到齐国,将同样的理由在齐国君王面前陈述一番,劝他不要兴起战事么?”

酒肆之中,半晌寂静,没有人对顾香生的话进行回应,更没有人进行反驳。

这当然不是因为众人的反应和敏捷都不如顾香生,也不是因为顾香生的话就完美到无懈可击——这种话语上的辩论没有对错之分,只要有人想为了驳倒而驳倒,总是能找到些说辞的。

而是没有人想到,一名十几岁的少女,会说出这等见地不俗的话来,且还说得头头是道,比一般士子还要来得条理分明。

尤其是最后一番话,更是直白了当,直说得杨贤等人面上难堪,下不来台。

袁佑哑然失笑,起身拱手:“不知小娘子高姓大名?”

顾香生嫣然:“既然人人皆可辩论,又何必非要追根究底,问明出处?袁先生着相了。”

说罢,也不等其他人反应过来,拉起同桌的魏初,起身离开,飘然而去。

众人只得眼睁睁地瞧着她们离开,目瞪口呆之余,谁也没有注意到钟岷和另外一个人也跟着匆匆起身。

“许兄,你怎的作出如此情状,莫不是身体不适?”另一桌上,见许应一脸古怪惊悚的表情,同伴不由关切询问。

许应苦笑,他哪里是身体不适,分明是方才被顾香生吓着了。

别人也许不知顾香生的身份,但他如何会不认识这位表妹?

方才自己坐在角落一桌,从头到尾没有露面,自然不曾被对方注意到。

对自家弟妹干下的那些糊涂事,许应提也不想再提,他宁可一开始就依靠自己的本事去考科举,也不愿意母亲带着一大家子来投靠姑姑家,结果闹出这么一桩丑事。

许应方才之所以没有露面,也是因为觉得尴尬,双方若是见了面,不必顾香生苛责,他自己都觉得没脸见人了。

他摇摇头,什么也没说。

但他不说话,不代表在场就没有人不认得顾香生了。

当杨贤满脸不悦地嘲讽“哪家女子如此牙尖嘴利,将来如何有婆家敢要”时,便有人道:“那小娘子姓顾,排行第四,刚刚才与思王订了亲!”

现场出现片刻的寂静,杨贤脸色一青,终于闭嘴了。

顾四娘子,不就是顾经的女儿么?

方才他还当着人家的面对人家老爹指手画脚呢,饶是杨贤不觉得自己说的有什么不对,此时脸上也难免露出尴尬之色。

出了酒肆,魏初还有些兴奋,又有些感动:“四娘,我真没想到,你竟真的愿意帮我出头,若你是儿郎,现在我便以身相许啦!”

旋即又有些担心:“你这样公然出面跟那些文人辩驳,会不会引来陛下或大兄那边不快啊?”

顾香生白了她一眼:“你现在才担心这些是不是有些晚了?其实这事我也不全是为了你,方才那个杨贤指点江山,对我阿爹评头论足,我这个当女儿的若不帮他挽回些颜面,事后传出去,更会为人不齿,如今却有孝道为先,谁也说不了什么的。”

她这话刚说完,身后便有人喊道:“县主!顾四娘子!”

二人回过头,却见钟岷气喘吁吁地追上来,视魏初顾香生左右仆从于不顾,先是对魏初拱手:“县主,好久不见,你为何躲着我?”

又对顾香生道:“方才多谢四娘子仗义出言相助,在下口舌笨拙,实在说不过那些兄台。”

顾香生觉得这个钟岷很是有趣,读书人最要面子,他却不吝于承认自己拙于辩才,还会向一个女人道谢,这在当下看来,却是十分难得的。

魏初恼羞成怒:“谁说我躲着你了,我躲着你作甚?你连辩都辩不过人家,还要四娘出言帮忙,我看不下去,自然就走了!”

钟岷认真道:“我是辩不过他们,但他们说的是错的,顾四娘子已经将我要说的话都说出来了,所以我要谢过她。”

魏初扬眉:“谁管你谢不谢的,四娘才不缺你这一声谢呢!”

这对别扭的小冤家,顾香生摇摇头,却瞧见跟在钟岷身后不远的一个人。

“阿渝?”她惊讶道。

夏侯渝眨眨眼:“香生姐姐。”

懒得在中间躺枪,顾香生趁势对魏初和钟岷笑道:“依我看,你们这么有缘,不如找个地方坐下好好叙旧,我与阿渝还有事要说,就先走一步了!”

说罢也不等他们反应过来,她拎起夏侯渝便走。

走了许久,直到将魏初等人远远甩在身后,顾香生想起夏侯渝体质柔弱,兴许不耐久行,忙缓下脚步,扭头去看,这一看,却不由惊奇:“阿渝,你最近身体好多了?”

夏侯渝点点头:“打从上回大病一场,累得香生姐姐和张叔疲于奔命,我便不想再这样连累你们了,所以病愈之后,便开始跟着张叔学些拳脚功夫,一开始几乎难以坚持,如今练得顺了,一日不练,竟还有些不习惯起来。”

顾香生却不知道夏侯府的管家居然还会拳脚功夫,但仔细想想,张芹跟着夏侯渝千里迢迢从齐国来到魏国,若身边连一点倚仗都没有,那他这个皇子当得也太寒酸可怜了。

就算皇帝再不重视这个儿子,也不希望夏侯渝遭遇不测,否则齐国那边还得费心再找个质子丢过来。

她摸摸夏侯渝的脑袋,又有了一些惊奇的发现:“你长高了!”

多日不见,原本才刚刚到她手肘的高度,如今却明显长高了一些,已经快要到肩膀了。

夏侯渝眉眼弯弯,看上去很高兴:“我每天都在小树上刻下自己的身高,自从跟着张叔强身健体之后,的确受益匪浅!”

说罢又问:“香生姐姐,我听说你与思王订亲了,是也不是?”

顾香生调侃:“怎么,你要送我什么礼物吗?”

夏侯渝点点头,还真从袖子里摸出两个橘子递给她。

顾香生一头雾水:“???”

夏侯渝扁扁嘴:“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我现在穷,连明珠都拿不出来,只能先用橘子,等以后有了明珠,再补上。”

顾香生嘴角抽搐,啼笑皆非。

若夏侯渝是说笑的也就罢了,偏偏他一脸认真,完全让人说不出打击的话。

没等顾香生回应,他又认真道:“香生姐姐,我想过了,思王容姿风雅,的确与你堪称良配,我知道我年纪小,如今处境又似无根飘萍,不敢奢望其它,只有一点放心不下,思王身份敏感,日后难保一帆风顺,届时香生姐姐若遇上什么难处,而我又能回到齐国,你便来投靠我罢!”

顾香生心头感动,虽然她一直没将夏侯渝的倾慕当一回事,认为那只是近乎儿戏,就跟益阳王一样,曾经他在众人面前表现出要追求顾香生的架势,弄得当时所有人几乎都以为顾香生可能会成为益阳王妃,但顾香生自己却很清醒,这种少年时的爱慕之情,来得快,去得也快,当人有了另一段刻骨铭心的感情之后,自然会将原先的好感淡化,逐渐消弭。

在她看来,夏侯渝应该也是这样,小时候跟前跟后,香生姐姐香生姐姐地叫,软萌柔弱的样子能看得人心都化了,当他长大之后,这种思慕肯定也会跟着渐渐消失,或者转移到其它更加值得注意的事物上。

有朝一日,夏侯渝若能回到齐国,他所要面对的,必然是更加广阔的天地,也会经历更多的人与事,势必不会再记得一个小小的顾香生。

但此刻,夏侯渝能设身处地为她着想,说出这一番诚心诚意的话,足可令顾香生铭记于心。

虽然这世上有许许多多的险恶,有顾画生这般处处落井下石,与人为恶的,有许笙那样拿着恶意当作天真,自私自利算计亲戚的,但同样,也有许多美好无法抹杀。

正如此刻。

正如夏侯渝。

当夏侯渝生病,顾香生照顾她,用私房钱为他延请大夫的时候,也从未想过要得到夏侯渝的回报,但一个人若能记住别人的情义,无疑是一件令人愉悦的事情。

“谢谢你,阿渝。”她的眼神柔软下来,与夏侯渝四目相对。“我可记住这个承诺了,日后若有个万一,我去投靠你,你可不能装作不认识我。”

“那是自然!”夏侯渝先是笑得开心,而后又趁机拉住顾香生的小手,摸了又摸:“香生姐姐,你嫁人之后,我就不能再拉你的手了,现在让我多摸摸呀,好解一解我的相思之苦!”

一个长得像小姑娘的小郎君,对别人说一些只有登徒子才会说的话,对方是什么感觉?

反正肯定不会是惊怒交加,也不会是惊喜娇羞。

顾香生抽了抽嘴角,直接往他额头狠狠一敲:“好的不学!”

夏侯渝的反应,自然是捂着额头痛叫一声,泪眼汪汪。

京城文人三不五时齐聚杜康酒肆高谈阔论,这已经是常事了,但一名少女也参与其中,且将在场文人都驳倒,这其中还包括孔道周的弟子,却又是一桩奇闻了。

而且这名少女不是旁人,正是即将成为思王妃的顾家四娘子。

实际上顾香生并没有将袁佑驳倒的意思,魏初的心上人被说得哑口无言,偏偏顾香生也很赞同钟岷的观点,自然要帮忙说两句,更不必说自家老爹被品头论足,她若还坐视不管,反倒说不过去了。

而且袁佑的风度也比杨贤好,并没有因为自己被一个女人反驳了,就怒气冲冲地要找回场子,反倒拱手礼让,令话题就此终止。

不过越是荒诞离奇的八卦传闻,就越是有人乐意听,巴不得越离奇才越好。

是以顾香生在杜康酒肆的表现,很快就被一传十,十传百,变成她舌战群儒,最后连袁佑也拜倒在她的利齿之下了。

这可真稀奇,时下礼教不严,不禁女子抛头露面,但像这样的事情还是破天荒的头一遭。

顾家四娘子的名字再度传遍京城,不过这一回不是因为她要嫁给思王,而是因为她把袁佑也给驳倒了。

顾香生听见这个消息时,只能露出一副哭笑不得的表情。

顾经原还生气地将女儿找过去,质问她为何要逞口舌之利,可当顾香生将杨贤评论顾经的话一说,这位老爹登时就没话说了。

难道别人当着你女儿的面骂你,女儿帮你出头,你还要骂女儿吗?

天下间也没有这样的道理,女儿孝顺,代父出头,还驳倒了在场的文人,这有什么过错?

顾经非但不能斥责顾香生,还要反过来安慰她:“杨贤那人素来好争口舌,说话张口便来,不必与他一般计较,你往后是要当思王妃的人,还是要为思王的名声多想想才是,凡事三思而行。”

顾香生点点头:“他说阿爹您辞藻浮丽,华而不实,做出来的文章连半点深意也无,所谓北戚南顾,不过是您为了自己脸上贴金而捏造出来的名声,这些话,若是我没听见也就罢了,既然女儿在场,那肯定是要与他辩上一辩的。”

虽然方才已经听过一遍,但再听上一次,顾经还是忍不住眉心一跳,怒意丛生。

他平生最得意之事,不是自己生来就有荣誉富贵,又继承了定国公的爵位,而是靠自己文才挣来的名声。

杨贤的话,是他无论如何也不能忍受的。

“你做得很好!”想及此,顾经提高了声音,对顾香生的行为给予肯定。

他的态度一日三变,从一开始生气质问,到附和安慰,再到同仇敌忾。

顾香生正色道:“不敢当阿爹赞赏,此为孝义,也是为人子女应该做的。”

顾经缓下神色:“我原担心你性情浮躁,明年刚及笄就要嫁为人妇,不知是福是祸,如今看来,你能心存孝义,这样很好,往后侍奉陛下与思王,也要如此才好。”

他说罢就想起之前被顾香生要去的那一套文房四宝,当时自己还心疼来着,现在看来倒还值得,回头得与许氏说一说,再给四娘多加些嫁妆,勿要吝啬。思王虽然已经不是太子,但毕竟还是嫡长子,顾香生此番嫁入宫中,必不能让人小看了去才好。

顾经:“过些日子,宫里就要来人下聘了,你的嫁妆也得赶紧备起来才好,现在准备得如何了?”

顾香生:“一切多劳阿婆与嫂嫂操持,女儿不曾过问,阿娘那边也给了一匣子的首饰。”

顾经闻言就皱起眉头:“怎的才给了一匣子,这也太小气了些,这样罢,我与你母亲说一说,务必要再添些才好。”

顾香生眨了眨眼:“那就多谢阿爹了。”

其实许氏给的首饰虽然只有一匣子,价值已经算不菲了,原非寻常一箱珠宝能够比拟,但顾经主动提出要多添些,她也断然没有往外推的道理。

顾经和蔼道:“你这孩子,何必见外!”

自打顾香生与思王订下婚事之后,他看这个女儿,是越看越满意,以往总觉得她过于浮躁,生辰也不好,将来能得到一桩还过得去的婚事就不错了,如今看来,大娘嫁得固然不错,四娘却还要更胜一筹,反倒是原配留下的二娘,差点败光了顾家的名声。

告退出来之后,碧霄忍不住吐舌头:“您可真厉害,郎君方才还怒气冲冲地训斥您呢,转眼就被您三言两语地解决了,顺带又诓了一笔嫁妆!”

“什么叫诓了一笔嫁妆,你这是找打呢!”顾香生故作恼怒,伸手去拧她的脸颊。“阿爹的心思不难猜,谁敢说他名不副实,那便是触了他的逆鳞,我在酒肆里出言的时候就料准了,谁都有可能说我冲动,偏生父亲大人是不会的!”

碧霄机灵地补充:“而且郎君对您这门婚事,是再满意不过了。”

连焦太夫人对这门婚事,都还存着三分隐忧呢,顾家上下,唯有顾经欢喜得很,仿佛在女儿身上实现了自己的政治夙愿。

读得圣贤书,致君尧舜上,这就是顾经的愿望,而在他心目中,唯有元后所生的思王,在文人中风评甚好的思王,能够实现他的这个愿望。

这一点,连碧霄一个小婢女都看出来了。

顾香生摇头失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