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天香 > 第58章

天香 第58章

作者:梦溪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7 21:41:08 来源:言情小说阁

张蕴跟顾香生相识已久,称得上故人,却不算有很多交情,然而入宫之后第一次重逢,她就求上门来,这不能不说是一件非常蹊跷的事情。

顾香生身份虽然超然,严格来说却不算后宫的人,没有皇后在,连贵妃想管她都显得名不正言不顺,但这却并不代表她就可以插手管后宫的闲事。

胡维容之前意味深长的告诫让她生出一丝警惕来,顾香生并未上前扶起张蕴,反倒是后退两步,面色淡淡:“张美人有话不妨起来再说。”

她一发话,身后诗情和碧霄便已伶俐上前,一左一右强将人给扶起来,张蕴想跪也跪不下去,只好起身。

“您别见笑,我实在是走投无路了,如今宫里头除了您,谁也帮不了我,我这才不能不冒昧前来求助……”

顾香生仔细端详,发现张蕴的确形容黯淡,面色无光,比起进宫前最后一次见面,憔悴了不是一点半点,眼里湿润,泪水将欲落下却还要强忍住,看起来很是凄惨。

但她依旧不露声色:“张美人说笑了,您在宫里还有亲姐姐,刘贵妃处事公正,若有冤屈,自可找她申诉,再不济还有陛下呢,我一个宫里头的闲人,实在帮不上什么忙!”

张蕴苦笑:“若非走投无路,我也不会来劳烦思王妃,我知道我这是强人所难,您心中不快也是理所当然的,我也别无所求,只求您能先听我说完,帮与不帮,我不敢再奢求。”

事已至此,顾香生不好半点面子都不给,便点点头:“请坐。”

张蕴谢过她,低头入座,抹了眼泪,深吸口气,方才道:“实不相瞒,我发现我身边都是贵妃的耳目,如今想与我姐姐说句话,想传点消息出宫,都会中途先被贵妃截下。”

这可真是语不惊人死不休,顾香生不由拧起眉头:“我听说贵妃素有贤名,当不至于如此,而且令姐也在宫中,你为何不将这件事告知她?”

张蕴道:“我姐姐还不知道呢,我也不敢告诉她,免得她与我一样束手无策,还白白伤神,此事也并非我多疑,实是因为上回我与身边宫女说了一句玩笑话,对贵妃多有调笑,结果没想到隔日贵妃见了我,状若无意提起那句玩笑话,便当时吓得我魂飞魄散。”

顾香生道:“也许只是巧合。”

张蕴强笑:“是,也许只是巧合,但我不敢冒险了,家父出了点麻烦,如今正受御史弹劾,他以为我姐妹二人在宫中得陛下青眼,便托人传消息给我,希望我与姐姐能在陛下面前帮他美言几句,殊不知陛下却最讨厌后宫干涉朝政,此事我姐妹二人万万开不了口,我又怕家父不知,在陛下面前犯忌,是以想让人传个消息给父亲,让他切莫轻举妄动,只要平日做好本分就可以了。”

听到这里,顾香生已经大概明白她要说什么,便也不开口,只等着对方说下去。

果不其然,张蕴道:“我如今身份低微,不敢不自量力,与您胡乱攀交情,只求您看在昔日来往的份上,帮我向家父递个消息可好?”

她恳切而哀求地望着顾香生,生怕对方会拒绝,却又不敢再跪下来,或者说什么多余的话,那情状看上去要多可怜有多可怜,连碧霄都有点不忍。

只是传句话而已,其实费不了什么事。张蕴会求到顾香生头上,自然是因为知道长秋殿有别于后宫诸殿,贵妃的手再长,也伸不到这里来,顾香生要出入宫廷,比其他人容易得多,更不用说只是派人帮忙传递个消息而已。

但这个举手之劳,顾香生却不能答应,一是她刚刚接下端午宴,尚不知是福是祸,二是因为方才胡维容的告诫,更让她提高了警惕,夫妻一体,若因她不小心做了什么事情而给魏临招来麻烦,那是自己万万不愿意看到的。

人皆有私心,跟张蕴比起来,当然是魏临更加重要。

“抱歉,”她摇了摇头,“这个忙我恐怕帮不了。”

张蕴的眼睛瞬间失去神采,黯淡下来。

顾香生有些不忍,想了想,终是给了她一个模棱两可的答复:“我刚入宫不久,对宫中规矩不太了解,此事还须先问过思王。”

张蕴虽然有些失望,但总算没有完全绝望,她起身郑重谢过顾香生。

顾香生过意不去:“我没帮上什么忙,你不必谢我。”

张蕴勉强一笑:“不管此事成与不成,您没有直接将我拒之门外,我就已经铭感五内了。事到如今我才晓得,什么叫平淡方才是福的道理,当初姐姐要我与她一道入宫侍奉陛下,我本来就不该因为一时虚荣而答应下来的。”

这句话的信息量略大,顾香生听得有些糊涂,却没有细问。

等张蕴离去之后,她才问碧霄:“哪里有姐姐要妹妹入宫一起侍奉陛下的道理,醴陵张家不是想来以世家自居么?当初难道不是陛下先下旨让她们姐妹一道入宫的?”

碧霄道:“听说这张美人是庶出,只是生母早丧,嫡母仁慈,所以自小记在嫡母名下。”

顾香生吃惊:“竟有此事?”

碧霄:“也难怪您不知晓,此事知道的人本来就不多,婢子也是入宫之后方才听来的。”

顾香生:“依你们看,这忙我到底该不该帮?”

诗情很谨慎:“此事又不可能去询问贵妃真伪,张美人看着也的确是可怜,不过您还是别招麻烦的好,端午宴本来就够让人头疼的了。”

碧霄也道:“婢子也觉得先问问殿下为好。”

眼看时辰还早,魏临也没回来,顾香生泡了个澡之后,本只是想在美人榻上小憩片刻,没想到一闭眼就睡着了,再睁眼的时候,外头天已经黑了。

“什么时辰了?”顾香生穿鞋下榻。

“酉时了。”诗情道。

“这么晚了?”古人的酉时差不多都是可以上床睡觉的时辰了。“殿下呢?”

诗情笑道:“殿下申时便回来了,现在还在书房,说是要等您醒了再一起用饭。”

顾香生心头一甜,以前在家里,虽说有一大家子,但难得聚在一起,一起用饭的次数就更少,她一个人吃饭成了习惯,也不觉得怎么样,但如今有个人等自己吃饭,她才发现这滋味的确是不一样的。

长秋殿虽然只是宫中一隅,但却有了家的感觉。

书房的门没关,魏临伏案疾书,不知道在写什么,顾香生轻轻敲了敲门边,示意自己的到来。

魏临抬起头,奇道:“怎么不进来?”

顾香生:“怕打扰了你的机密大事。”

魏临笑骂:“你这促狭鬼!”

顾香生这才除下木屐走了进去。

魏临继续低头写东西,另一只手朝她招了招:“过来坐,等我将这封信写好便可以去吃饭了。”

顾香生顺口问了句:“写给谁?”

魏临:“孔道周。”

顾香生一怔,她对这个名字并不陌生。

孔道周是当朝大儒,曾与朱襄一道为魏临授课,后来魏临被废,这两人也就不再担任东宫师傅之职,朱襄死谏皇帝,触柱伤重而亡,孔道周则失意离京,四处讲学,他还有个入门弟子叫袁佑的,之前在杜康酒肆与顾香生辩论过,被她驳倒之后,很有风度地认输。

“陛下若是知道了,不会不高兴么?”她忍不住问。

孔道周是被皇帝罢职的,顾香生也知道,魏临之所以被废,巫蛊案只是表面原因,很可能还由于他和名士儒生们走得太近,名声在外,让皇帝感觉到威胁了。

更重要的是,这些名士有不少在朝为官,又或者与朝中文臣是亲朋好友,关系错综复杂,这样一来,就等于魏临能将半朝官员都串联起来,皇帝会高兴才怪。

魏临摇摇头:“若我不写信,陛下反而会不快。”

顾香生奇道:“这又是什么道理?”

笔下正好告一段落,魏临搁笔,仔细给她解释:“你想想,儒家最讲究尊师重道,就算陛下不喜我与文士过于接近,也不可能完全否认孔师傅对我的授业之恩,如今朱太傅已经去世,真正说起来,我的授业恩师仅余孔师傅一人,若我完全对孔师傅不闻不问,你觉得陛下作何感想?”

那肯定会觉得魏临凉薄无情。

顾香生明白了:“这样说来,信上的内容也要有所讲究才是。”

孺子可教,魏临对她递去赞赏的一眼:“端午将近,我问候了孔师傅的身体,让他多加保重,又讨论了几个学问上的疑难之处。”

他把信顺手递给顾香生,顾香生接过一看,里头的内容果然稀松平常,连半点时政敏感内容也无,这种信就算到了皇帝手里,也没什么要紧的。

细论起来,她从前在家里虽然觉得家人冷漠,亲娘也与自己多有疏远,异母姐姐更是处处跟她过不去,但比起魏临来,环境不知要安逸多少倍。别的不说,魏临这份小心谨慎,处处滴水不漏,对父亲心思的揣摩透彻,那得是在多少挫折下才能养成的,若是可以,谁不愿无忧无虑,任性肆意?再看魏善,这两年固然成熟稳重了许多,但终究比起自小一个人摸爬滚打走过来的魏临,还是略逊几分谨慎。

毕竟一个有娘庇荫,一个没娘护佑。

想到这里,顾香生不由惭愧。

魏临察言观色,抚上她的秀发:“怎么了?”

“我好像给你添了麻烦。”顾香生怏怏不乐,将接下端午宴的事情本末说了一遍。

看着她仿佛连耳朵都要耷拉下来的模样,魏临不禁一笑,怜爱地将人揽在怀里:“这算什么麻烦,你我住在宫中,一日没搬出去,一日就不可能独善其身,就算你今日躲过了,改日刘贵妃在陛下面前以同样的理由提起,陛下也肯定会让你承办的,难道届时你还能拒绝?”

不得不说魏临实在是太会安慰人了,经他一说,顾香生的心理包袱陡然之间十去其六,消失了大半。

魏临:“既然没法推,那就去做罢,那朱司闱跟了贵妃许多年,的确是得力的女官,有她从旁指点,也未必不是坏事,你还能学到不少东西。”

“你与贵妃相处的时日比我长,必然也比我了解她,还得给我些许提醒,好让我提前防备,就算不害人,也免得让人暗害了去。”顾香生没察觉自己的语气带了一丝撒娇。

魏临不以为意:“小心些就是了,草木皆兵大可不必,连我都差点着了她的道,你就算吃一两次亏,也算不得什么。”

顾香生很意外:“你也吃过她的亏?”

这还真看不出来,以魏临的谨慎聪明,竟然也会犯这种错误?

魏临嗯了一声,对顾香生,他没有隐瞒的必要,多说一些,反而可以让她心里有所防范。

“你还记得永康十九年那件坠马案么?”

顾香生点点头,怎么会不记得?当时她也在场,还在碑林偶遇徐澈,结果两人没说几句,场上便传来消息,说是益阳王坠马伤重,皇帝震怒,下令彻查,最后查出一个李德妃,连临江王魏节也因此受牵连而被流放黄州。

即使如此,坊间依旧有不少隐隐绰绰的流言,说此事其中也有旧太子魏临参与,只是当时皇帝还未有废太子之意,所以没有深究下去。

但也正是因为此事,使得皇帝对太子的观感变得很差,由此埋下废太子的诱因。

魏临道:“关于那件事,我一直有所怀疑,事后曾派人暗中调查,发现事发前一日,三郎身边,原先那个见过二郎随从的内侍,其实还与麟德殿的朱司闱见过一面。”

顾香生大吃一惊,没想到此事过去许久,竟然还别有内情。

虽然单凭这一条线索,也没法确定刘贵妃就是幕后真凶,但魏节身边的随从,为何无缘无故会和麟德殿的人见面呢?若说这里头没有其它缘故,那是谁也不信的。

“可刘贵妃是魏善生母……”虎毒不食子,再如何也不至于拿亲生儿子作筏子来陷害别人吧?

魏临:“所以没有确切的证据,此事也只是出于我口,入于你耳,让你心里有数罢了。春辞的事情,杨谷已经查明,确系李氏所为,只是她指使春辞来离间我们,却如此轻易就暴露了,委实不像李氏的作风,待你有空时,不妨到增成殿走一趟,听听她是何说法。”

顾香生答应一声,又问:“春辞你打算如何发落?”

魏临:“让她和夏语出宫自行婚配去罢,也算全了这么多年侍奉我的情分,再往后,她们贫贱富贵,就与我们无关了。”

顾香生有些惊讶:“夏语也要遣走?”

魏临:“她虽然帮忙揭发春辞,但毕竟之前也曾在背后妄议主人,搬弄是非,实属僭越,不能不处置。留着她,其他人难免有样学样,还当你这个思王妃好欺负。还有秋赋和冬言等人,都是与她们一并进长秋殿的,彼此都有情分,我已经让杨谷好好敲打她们,免得她们不知分寸,成日里净是胡思乱想,若是她们不听劝,你就一并将她们遣走罢,送些银钱好让她们出宫之后生活无忧即可,旁的不必知会我了。”

说罢又戳戳她的脸颊:“你这是作何反应,不高兴?”

顾香生摇摇头:“就算你不说,我本来也打算劝你有所处置的,你果断坚决,我心里高兴还来不及,只是本还以为你会舍不得的。”

魏临蹙眉:“我固然对她们有些情分,也仅止于主仆之情,并非人人都会像二郎那样,对着个宫婢也能生出男女之情来。女人多的地方麻烦就多,她们又不傻,为了多争些利益,彼此之间还要斗个头破血流,到时候倒霉的还不是男人。”

“……”顾香生抽了抽嘴角,实在想不到他还会说出这样一番言论,登时有些啼笑皆非。

魏临见她忍俊不禁,反而奇怪:“你笑什么?”

顾香生捂嘴忍笑:“没什么,只是这番话,怎么听着都像是你看过了陛下后宫争斗得出来的结论。”

魏临道:“以二郎的为人,必然对自己的女人怜香惜玉,玉阶现在也许对自己能得到益阳王青眼而欣喜,但人总是欲壑难填,假以时日,她未必就满足于此,届时又有正妃在,且看那程氏能不能压得住罢,不然后宅起火,传到陛下耳中,对二郎也不是好事。”

顾香生那种想笑的感觉又来了,她怎么也没想到,堂堂前太子,看上去本该众美环绕的人物,对三妻四妾竟然是这种避之唯恐不及的态度。

“这么说,你以后也不会纳侧妃了?”

魏临果然摇摇头:“我不喜欢自找麻烦。”

“那若是……我无法生育呢?”她故意问道。

魏临讶然:“是吗,我怎么没看出来?”

说着话,揽住她腰肢的手一边往上摩挲,顾香生又羞又恼,忙抓住他的手:“好端端说话呢,殿下意欲何为?”

魏临一本正经:“给你检查。”

顾香生:“你又不是太医!”

魏临:“我比太医更灵。”

二人笑闹一阵,魏临想起自己信还没写完,明天就要寄出去,总算按捺下来,重新提笔,只是气息还有些紊乱,写出来的字迹未免要走形,顾香生也不好再闹他,起身坐到一边,见他字体神秀,飘逸出尘,忍不住赞叹:“大郎这手字,很有王右军之风!”

魏临笑道:“我自四岁起便日日练字,坚持不懈,这才练出这一笔字,陛下对我们期望甚高,不单是我,连二郎三郎,也都写得一手好字,只是风格各有不同罢了。”

顾香生又瞧了一阵,摇摇头:“只怕也要几分灵性和天赋罢,我学来学去,至今充其量也只能写得端正秀丽,若要说带着飘逸之气,那是办不到的。”

魏临道:“这种字体,也就只适合在信上写,若是写奏疏公文,还是得用楷书隶书。”

顾香生闻弦音而知雅意,魏临这样一说,她立马听明白了言外之意。

古人讲究字如其人,这种私人信件,魏临刻意临摹王右军的风格,为的就是让人知道自己胸无大志,没有威胁,此等用心,不能不令人惊叹,可想深一层,魏临也并无错处,但凡谁被废了太子之位还能保住性命的,必然要倍加小心谨慎,再不让人捉住任何错处。

想及此,她心中不由生出一丝叹息。

有些话不必说出口,左右以后不管好坏,都与他一起承担面对便是。

见魏临最后寥寥数语提及南方战事,她便也随口问道:“此战既罢,以后南方大抵可以平静了罢。”

魏临摇摇头:“顶多只能数年无事,治标不治本,南蛮虽以百越统称,可从来就不止一个部族,平日里各自为政,一旦有事就彼此联合起来,对朝廷为患甚大。”

顾香生道:“剿不如抚,堵不如疏,南蛮风俗与中原殊异,朝廷派去任职的官员,难道没想过入乡随俗,与其和解,换来长治久安?”

魏临笑道:“如何没有?但一来,官员几年一任,就算偶尔出个能臣干吏,将那一带治理得稍稍太平些,土著蛮族也能悉从管教,可不过几年,那官员一走,换来新人,又是另一番景象。二来,许多人虽然嘴上仁义,但心中难免瞧不起那些蛮族,很难放下、身段。你也知道,官员只有获罪才会贬谪到那里去,如此能有几个人会全心全意去治理呢?”

他倒没什么女子不能干政的偏见,见顾香生问起,便详细与她说了起来。

顾香生道:“若是能吃饱穿暖,生活无虞,只怕没有几个人愿意成天造反起事,百越之所以频频生事,说到底也无非是贫瘠所致,加上地方官府催逼过甚,这才使得那里越治越乱。久而久之,南蛮各族与中原王朝离心离德,将来若是大魏与齐国不可避免有所一战,南蛮再在背后生事的话,大魏恐怕分身乏术。”

魏临先是一怔,而后玩笑道:“没想到我家阿隐竟还是块治国辅政的良才美玉,就冲着这眼光格局,满朝文武也未必有多少人能及啊!”

顾香生嗔道:“说正经的!”

魏临:“魏国有百越为患,齐国也有回鹘的威胁,半斤八两,不必担心太多。”

杨谷等了许久,还不见思王和王妃出来吃饭,忍不住过来看了好几回,眼见碧霄诗情二人也不见踪影,还以为她们躲懒去了,不由皱皱眉头,走近几步往里探看。

却见二人靠在书案之前,紧紧靠在一起,彼此身体几乎毫无间隙,一人握着另一人的手,似乎在临摹字体,脸上还带着笑容,不时低头说些什么。

见此情状,他会心一笑,悄悄退了出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