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天香 > 第78章

天香 第78章

作者:梦溪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7 21:41:08 来源:言情小说阁

此处名为席家村,因为村子近半人口都姓席,席姓一家独大,但还有其它姓氏的村民,近两百多户,五百多口人。

不过这些信息,都是顾香生他们以后才知道的。

他们之所以来到这里,并非因为此处是去往邵州府城的必经之路,而是因为当时一共有三条路,他们不小心走了岔路,就来到这里,干粮饮水已经耗尽,本想拿钱换点粮食,谁知道近来干旱,家家户户缺水少粮,见了顾香生他们手里头的钱,也不肯将粮食卖给他们。

至于水,据说村里的井已经快要枯竭了,唯一能让他们这些外地人打到水的,就是村子里的池塘。

那口池塘顾香生他们也去看过了,从上面那一层绿绿的东西来看,就算煮沸了,估计喝了也会生病。

现在要回头重新走另外一条路,水和食物都已经不够了。

最好的办法,是在席家村这里得到补给,再重新上路。

“我们自己的水都不够喝了,哪里还能卖给你们?若是再这么旱下去,连我们自己都要渴死了,你们走罢走罢!”

席家村很少来外客,除非像顾香生他们这样对道路不太熟悉的人,商贾大多走的是另外一条直通邵州府城的路,但他们也不是完全没有见过世面的村民,看见顾香生等人挨家挨户上门要买水买粮食,都直接摆手拒绝,有些干脆连门都不开。

最后他们还是敲到了村长家,才得到村长这么一席话。

林泰和柴旷都是不善言辞之人,交涉的事情便由碧霄来进行。

“这位老丈,我们当真是没有水了,即便没有干粮,卖些水给我们也好,我们也不是白要的呀!”

小姑娘甜甜的嗓音很占便宜,奈何老人家寸步不让。

“水就更不能给你们了,我劝你们还是回头罢,别说这里,就算到了州府那边,肯定也是这样的境况,这旱灾不是一天两天就能结束的,以前我也碰到过几回,起码都得等到这个夏天过完,到时候还不知道要死多少人!”

在顾香生从前所在的另外一个世界,有一个叫徐光启的官员兼科学家,就曾经在《农政全书》里说过:水旱为灾,尚多幸免之处,惟旱极而蝗。数千里间,草木皆尽,或牛马毛幡帜皆尽,其害尤惨过于水旱也。

大意就是,闹了水灾,起码还有幸免的地方,躲到高处也不失为一种办法,而旱灾,干涸则没水喝,没水灌溉粮食,粮食颗粒无收,最可怕的还是会出现蝗虫,就连那些耐寒的种植作物也被吃得干干净净,到时候人就要饿死,还会出现瘟疫,再有“人相食”的情景,这些都是旱情带来的恶果,比水患还要严重数倍。

顾香生等人面面相觑,他们设想过自己出来之后会遇到的种种困难,包括有贼匪,生病等等,顾香生自以为计划周全,却忘了不以人的主观意识转移的天灾。

老天爷的事儿,你能料到吗?

村长不等他们反应,直接就把门给关上了。

门里方才还隐隐绰绰传来呻、吟声,不过现在门一关,那声音就消失了。

顾香生等人也没细想,正绞尽脑汁思索眼前该如何脱困。

此时天色已经逐渐暗了下来,家家户户紧闭房门,唯有从支起的窗户里头透出来的微光,显示着这些人家还没有睡下。

即使如此,对方摆明了不欢迎他们这些不速之客,他们总不能强行闯进去吧?

碧霄悄声道:“要不我们偷偷去他们水井那里舀水?”

柴旷在乡下长大,因为逃荒而跑出来,后来遇上魏初家一个铺子的掌柜,才被对方看中收留,他对这些情况,要比碧霄这种自小就在公卿世家中的婢女了解得多,闻言就摇摇头道:“既然现在有旱情,那水井就是全村人的水源,肯定有村中壮丁看守,我们倒是可以打得赢,可那样一来,全村人都会跑出来追打我们,到时候双拳难敌四手,水拿不拿得到不说,我和林泰也没把握能护住娘子周全。”

五人都沉默下来,饶是林泰柴旷这种久在外面行走的人,一时也想不出什么好法子。

他们现在还不算完全断水绝粮,但是顶多只能维持一天,按照马车的行程,一天估计还没法让他们走到下一个村镇,而且村长既然说州府也是差不多的情况,那么他们就算去到下一个目的地,也可能会遭遇同样的情形。

如果走回头路,一方面不知道魏临会不会派人来找,另一方面却还是路程的问题,他们可是走了数日才走到这里的,现在掉头回去,又得数日才能回到玉潭镇,中间同样缺水断粮。

真可谓是进退两难。

林泰道:“要不,我们就还是往前走,小人和老柴都还顶得住,两天不喝水应该也不妨事,方才村长说,从这里出去再走上两三天,就能到下一个镇子,那里比这里大,说不定有水。”

顾香生摇摇头,想也没想便否决了这个提议:“老林,老柴,虽说十娘让你们护送我们上路,但这些日子咱们一路同行,不说亲如一家,也是共患难的情义,别说两天不喝水,你们熬不住,就算熬得住,我也不能答应,有水一起喝,有饿也要一起挨。”

林泰和柴旷二人讷于言辞,但听了这席话,心里不是不感动的。

他们能被魏初派过来,忠心程度肯定毋庸置疑,但在这之前,顶多也是抱着如何完成这份差事,以及向将乐王府交代的忠心,公事公办,勤勤恳恳,直到如今,方才真心诚意为这个小团队打算起来。

柴旷想了想,将其他人喊到一边:“要不这样,娘子先回马车上去,并将马车驶到村子外面,我与林泰二人先找个地方躲起来,等到夜深人静时,水井那边纵是有人守着,防备定然也松懈,到时候我与林泰二人伺机将他们放倒,再装了水就跑,想必能够赶在惊动其他村民起来之前跑掉的。”

这也是没办法之中的办法了。

其实顾香生是不太愿意这么做的,因为根据村长方才所说,这样的旱情很可能还要持续下去,而水井的水现在已经不多了,要供全村人使用,迟早可能会枯竭,他们多拿一桶水,就等于多抢了村民的用水份额。

但生死放在眼前,再不光彩,总比没水喝渴死好吧?

她沉吟片刻,正要答应下来,却听见村长那间屋子里头传出来的呻、吟声更大了一些。

正巧屋后一只小黑猫从房顶上跳下来,黑乎乎的一团,吓了诗情老大一跳,脚下不由退了两步,正好又踩在后面的草丛上,一屁股坐了下来。

碧霄倒是个心宽的,还扑哧一笑:“听说乡下人家都没有茅坑的,在草丛里随意一拉了事,你可别坐到不该坐的东西了!”

诗情被她的话唬住,下意识伸手一摸,却摸到一把花草,不由白了碧霄一眼。

“这些花好像还挺好看的,也不知道能不能充饥,若是能的话,咱们多摘几把放在车上,到时候有备无患。”

柴旷拿过她手里的话仔细辨认了一下,摇摇头:“不能吃,这些是芫花,路边随处可见,不过不仅不能吃,还有毒。”

诗情啊了一声,忙将手里的花扔掉:“难怪没人采摘呢!”

此时屋里传出的呻、吟声越来越大,也越来越痛苦,仿佛有什么人正沉浸在病痛之中。

窗里映出的人影晃来晃去,似乎团团转,却又束手无策,还不时传出细微的争论,好像是说要不要去镇上请个大夫,但这个提议出来,马上又被另外一个人反驳了,说是现在缺水缺粮,就算能侥幸去到镇上,也不一定能请到大夫。

顾香生道:“老柴,你去敲一敲门,就说我们中有略懂医术的,让我们看看病人。”

柴旷奇道:“娘子,我们哪里有懂医术的?”

顾香生:“你忘了,我们随身不带着不少常用药丸么,到时候看看她的病症,若是能治好,便让他们拿水粮作诊金,想来他们不会不肯的。”

柴旷想想也是个办法,总比他们半夜去偷水来得稳当,便依言去敲了门。

过了一会儿,有人从屋里出来,不是方才的老村长,而是个半大少年。

对方隔着篱笆看见是他们,连小院子的门也不开了,没好气道:“不是跟你们说过没水么,去去去!再不走的话,我就拿铲子赶人了!我们村子人心可齐呢,我一喊,旁边邻居就都出来帮忙,到时候你们想走也走不了了!”

柴旷笑道:“小哥,我方才听见你们屋里似有病人痛苦呻、吟之声,是否有人生病了?若是的话,我们这里还有略通医术的人,不妨让我们看看。”

那少年想必自小在乡村长大,阅历缺乏,一听便喜动颜色:“果真?”

复又狐疑:“不会是诓我的罢?”

柴旷也不生气:“诓你作甚?若是治好了,我们也不要钱,给我们点水和粮食便罢了。”

少年将他们看了又看,终于道:“那你们等会儿!”

说罢砰的一声关上门,估计是回去找长辈商量了。

席大郎回去一说,老村长自然不信,哪有那么巧的事,别是想骗水骗粮的吧?

但老妻生病,痛苦不堪,他又束手无策,只能在旁边干着急。

儿子和儿媳上山采药失足跌落而亡,如今膝下只有两个孙儿,但孙儿再贴心,也没法跟一起走了半辈子的老伴相比,偏偏老村长没了儿子媳妇之后,又要面临失去老妻的痛苦。

席二郎在旁边道:“阿翁,不如让他们看看罢,反正治不好也不用付诊金,不然阿婆可要疼死了!”

老村长看了看老妻,下定决心,对席大郎道:“你去将他们叫进来!”

饶是顾香生等人有心理准备,进屋看见病人的情形时,仍忍不住吓了一跳。

只见躺在床上的老妇面色蜡黄,奄奄一息,嘴里不时逸出一两声呻、吟,显是痛苦已极。

但最恐怖的,还是她高高鼓起的肚子,连被子也遮掩不住。

乡下人虽然不怎么讲究,可一下子涌进来这么多人,还个个盯着病人,老村长不由狐疑:“你们到底谁是大夫?”

“我是。”抢在其他人面前,顾香生开了口。

其实她心里也没底,不过诗情柴旷他们就更加一窍不通了,好歹她还会见机说话。

“诗情,老柴,你们且到外屋等一等罢,将药箱子留下来。”她又对老村长道:“这两位是您的孙儿罢,请让他们也到外头稍候,您给我说说病情罢?”

老村长见她冷静镇定,心里就信了几分。

他让席大郎二人先出去,然后主动掀开盖在老妻身上的被子给顾香生查看。

顾香生是女子,见她伸手去揭老妇人的衣裳,老村长也没阻止。

没了被子和衣裳的遮掩,老妇人的肚子显得更加滚圆隆起,乍看像是怀了孕。

但以她这样的年纪,怀孕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顾香生轻轻按了一下,老妇人便呻、吟起来:“痛……”

“这个样子有多久了?她的皮肤原先就这么黄吗?腹部好像还更黄一些?”

老村长愁道:“约莫一个月前罢,她起先说是腹痛,我也没留意,反正我们村没有大夫,平日里有什么小病小痛,都是自己扛过去,或者到山上摘点草药熬了汤喝,但后来草药吃了也没用,她说肚子疼的次数越来越多,肚子也越来越鼓……”

顾香生又顺着鼓起的地方按了一圈,并未摸到肿块,这说明很可能也不是肿瘤之类的疾病。

现代人都有起码的医学常识,但也仅仅是常识,不代表可以看病问诊,不然医生大夫也没必要存在了,以顾香生的能力,的确没能看出老妇人到底是何毛病。

她对老村长道:“实不相瞒,我只是粗通医理,算不上大夫,但是我们行囊中带了不少药,其中有一些安神定气的,或许可以缓解她的病痛,不过我也不敢保证。”

见老村长神色变幻,她又补充了句:“药先给她吃,不见效就不用给钱,见了效也不用给钱,只要给我们一些水和干粮就可以了,我们也不要多,大约要两顿饭的就足够了,省吃俭用,总还能坚持到下一个镇子的。”

老村长思虑半晌,终于咬咬牙:“好罢!”

顾香生让诗情拿出三颗藿香丸给老村长,让病人送水服下去。

藿香丸吃的是解表化湿,理气和中。跟眼前不太对症,但吃了也不会有什么坏处。

果不其然,三颗藿香丸下去,过了两刻钟,老妇人还是继续喊疼,没什么效果。

老村长也就罢了,席大郎对顾香生等人却没什么好脸色,认定他们就是来骗水骗粮的,拿起角落里的铁锹就要赶人。

柴旷林泰总不能和他打起来,一行人只得被赶得往外走。

碧霄:“娘子,咱们还白白费了三颗药呢,他们没声谢谢也就算了,还将我们赶出来,这般小气,水肯定也不用想了,还是用柴叔他们的法子罢!”

顾香生叹了口气,没说话,算是默许了。

一行人走回马车的时候,大家脚下踩到东西,低头看了下轮廓,好像是方才被诗情扔掉的花草。

谁也没有在意,唯独顾香生咦了一声,停住脚步。

“娘子?”

顾香生忽然拍了一下脑袋!

众人吓了一跳,诗情:“娘子哪里不适?”

碧霄嘴巴更快些:“会不会是方才在屋里被过了病气?”

诗情狠狠拍了她一下:“你就不能说点好的!”

碧霄捂住嘴巴。

顾香生自然不是不舒服,她是忽然想到了一件事。

一件很重要,却被自己遗漏的事情。

虽然她不是医生,不懂治病,刚刚看见那老妪的病症,却觉得异常熟悉,只是怎么也想不起来。

就在刚刚,她终于想起来了:自己的确是见过这样的病症,只不过不是在现实里,也不是在医书上,而是在一本很有名的史书上。

《史记》!

只要熟读史记的人都能记得,《史记》的“扁鹊太仓列传”里曾经记载过一个叫淳于意的名医,就是为父向汉文帝上书,表示愿意以身相代的淳于缇萦的父亲,他行医治病,就曾遇到过这样一则医案,同样是腹大如鼓,同样是肤黄粗糙,又同样是一按就疼,当时淳于意判断这种病症叫蛲瘕,也就是后世俗称的寄生虫。

因为吃的东西不干净,体内生了寄生虫,虽然不致急病死去,但久而久之,肚子会越来越大,人越来越虚弱,蛲虫就越来越猖狂。

席家村不算富裕,干旱季节粮食也有限,老村长家里还有两个正在长身体的孙儿,为了给他们多省出一点口粮,那个老妇人可能吃了一些不怎么干净的食物,这也不无可能的。

放在现代,这种病好治得很,上医院估计吃几服药,或者打个吊针,总归不是什么大毛病。

但在古代,如果没有大夫在旁边,的确头疼得很。

然而太史公不仅记载了这则医案,同时也提到淳于意的治病方法,治疗这种蛲瘕的药,正是方才被诗情拿在手里的芫花。

芫花虽然有毒,但也可以用来治虫积腹痛。

但问题是,这一切只是她的设想,不能确定那老妪所患是否蛲瘕,如果不是,那她就是瞎出主意,反而害了人家。

碧霄见她半天怔怔,急了:“娘子,您到底怎么了?”

顾香生叹了口气:“我觉得我真是在自找麻烦。”

但她这样说着,反而掉头走回那里,重新敲门,待其中一名少年出来开门,便将自己的想法说了一下,末了又道:“此法我也只在史籍,并不能保证一定会见效,如果你们真要试的话,便只能取一小撮熬水送服,看看情况再说。”

席二郎不像哥哥那样急躁,他对眼前这名清丽脱俗的女子,还是很有好感的,闻言便点头道:“多谢你,你且等等,我去与阿翁说。”

过了片刻,老村长匆匆走出来,不免疑问多多,顾香生耐心解答,把跟席二郎说的话重复一遍。

老村长想了想,让席大郎去屋后采一撮芫花,这是准备听从顾香生的建议,死马当活马医了。

芫花虽然有毒,少量服用倒还不至于送命,一碗水很快熬好,那妇人喝下之后,片刻之间也没什么动静,一行人在外头等待,碧霄担心道:“娘子倒是好心,可万一要是没用,反让他们倒打一耙,未免冤枉。”

顾香生道:“之前想不起来也就罢了,既然想起来,做不做在他们,说不说则在我们,不说其实没错,但说了是尽心。”

碧霄嘟囔:“可这些人都是乡野村夫,不知感恩,便是治好了,也未必肯给我们水的……”

话音方落,里头传来急匆匆的脚步声,老村长从里屋出来,竟是满脸喜色。

“好了好了!”他道:“阿宋方才腹痛,说有便意,结果排出不少虫子,肚子已经消了许多,您那个办法竟是真管用!”

顾香生也很高兴:“我只记得用芫花,但具体用多少,要不要和别的药搭配,我却一无所知,此法虽可缓解,老丈还是要带阿婆去镇上找大夫看病开药方,才是正理。”

“是是!”人逢喜事精神爽,老村长脸上的愁容一扫而光,对顾香生的态度也客气了许多:“这位娘子还请入内坐,各位请进,我方才无礼,亏得娘子不和我计较,此时想来真真羞臊!”

不单他的态度发生一百八十度转变,就连那个横眉立目的席大郎,神情也缓和了不少,还亲自端来几杯水。

但他吝啬的本性没改,一边端水还一边忍不住道:“这水可是从井里打来的,井里的水不多了,每家都不能多打,你们喝的可是我们家的份额!”

“要你多嘴!”老村长拍了他的后脑勺一下,训斥道:“旁人救了你的阿婆,你连道谢都不说,反作出如此情态,我便是这样教你的么!咱们虽是粗鄙村夫,却非忘恩负义之人!”

席大郎摸着脑袋嘟囔:“他们其实也就是瞎猫遇见死耗子……”

老村长将他赶去后屋,又给顾香生赔罪:“孙儿鲁莽不知礼,娘子莫要见怪。”

顾香生笑道:“其实令孙说得也没错,我的确是误打误撞,不算救了人,多亏老丈自己肯试一试。”

老村长正色:“少年人无知,我却不糊涂,先前我们那样无礼,你还肯说出法子,又冒着被我们怪罪的危险,其实已经很不容易了,我怎么不道谢呢!”

没等顾香生他们说话,他又道:“我知娘子等人急需何物,本也不该推脱,只是我们这村子的确就靠着一口水井过活,而今水井将要枯竭,又还没找到新水源,每日过得甚是艰难,实在没有多余的水。你们离开此地前往镇子,要三天才能到,也就是说,需要三天的水和口粮,就算如今将我们全家四口人的水都拿出来,顶多也就够你们喝一日,你们也到不了镇子的。”

此时席二郎端了个盘子出来,放在他们面前,笑道:“你们饿了罢,先用点。”

众人一看,盘子里装的是米饼,却是糙米磨出来的,就算还没入口,也能想象口感是什么样的,诗情和碧霄虽然是婢女,可她们自小在顾家,后来又入宫,吃穿都比普通百姓高出一截,连这种饼都没吃过,更别说是顾香生了。

然而这样粗糙难吃的口粮,却差不多是老村长全家一天的口粮。

这并不是说他们现在就开始断粮了,就算还有点存粮,也要好好存起来,否则如果再旱下去,今年肯定没收成,日子就会更难过了。

诗情碧霄估计是还在犹豫,柴旷和林泰却是真饿了,拿起饼就吃,他们本来就是穷苦出身,对老村长的生活也更能理解。

顾香生问:“那你们可有去找新水源?”

老村长叹道:“怎么没有,可是难找啊,村里人找了好一阵了,都找不着,井也打了不少,可就是不出水,现在口粮还好说,省吃俭用顶上一两个月还是不成问题的,就是水不够用了,若是没水喝,就算有口粮,也得活活噎死啊!”

顾香生:“除了水井,和村里那口池塘之外,还有没有别的水源?”

老村长摇头:“没啦,阿宋,就是大郎二郎他们祖母,若非为了省下点水给大郎二郎他们,跑去喝那口池塘的水,也就不会生病了。”

这可真是个棘手的问题。

别说他们现在攒不到足够的水,就算有足够三天喝的水,要是到了镇子,依旧也出现同样的状况,到时该如何是好?

人到了生死关头,良知就所剩无几了,像老村长这样愿意知恩图报,让出一点水来的人,不说少,起码也是不多的。

顾香生正在想法子,便听见老村长道:“其实,这附近山上倒还有一处地方可能有水,但只怕是弄不到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