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静州往事 > 第四百一十七章 三人相会

静州往事 第四百一十七章 三人相会

作者:小桥老树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5-17 21:45:11 来源:言情小说阁

时间如沙漏一样,总是以极快的速度在消失。

元旦前两天,也就是2002年即将结束的时候,王桥被任命为城关镇党委书记,副书记黎陵秋成为代理镇长,办公室主任郭达拟任副镇长。如此安排,凸现了城关镇在昌东县的地位,也代表了县委县政府对城关镇工作的认可。

王桥事业一帆风顺之时,情场却不那么得意。

——李宁咏:

李宁咏对争取王桥已经心灰意冷,十天半月到青桥村去一趟,大部分时间都在静州。青桥村江老坎对李宁咏却是相当满意,虽然李宁咏到青桥村的时间少,可是她的办事能力强,一个哥哥在检察院当领导,一个哥哥是公安局领导,两件青桥村的难事都是在李宁咏帮助下得以顺利解决。

一个村里有各色人等,有考上大学的天之骄子,也有不求上进、混社会、进监狱的不争气子弟。江老坎托给李宁咏的两件事情都与社会阴暗面有关系,因此根本不敢跟王桥提及,这次被挂职干部李宁咏轻松解决,让其喜出望外。

他特意挑了几只土鸡,亲自送到了静州。

正所谓千里送鹅毛,礼轻情义重,邱大海平时很少留客吃饭,今天见到送土鸡的村支书,特意还留了饭。

——晏琳:

黎陵秋担任代理镇长以后,副书记晏琳接管了其部分工作,用了相当大的精力在六步工作法上。

********签字、省委组织部调研,青桥村六步议事规则成为2002年制度创新最红火的案例。**静州市委为此专门招开了常委会,会上提出,要在全市农村中大力推广青桥村六步议事规则的经验,以此转变干部作风,创新工作方法,提高做好新时期农村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

常委会认为:城关镇党委推行“青桥村六步议事规则”的实践,对于开展新时期农村工作具有深刻的启示,“青桥村六步议事规则”创新了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机制和方法;从制度上落实了民主,满足了农民群众参与管理的愿望;是落实党的群众路线的科学方法,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新思路,是维护农村稳定的重要途径。

********杜立高还特别指出:城关镇党委推行“青桥村六步议事规则”的实践,充分体现了坚持民主、尊重民意的观念,艰苦奋斗、为民谋利的精神,克己奉公、廉洁从政的作风,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现实意义,一定要加大宣传力度,在全市农村广泛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

如此高的评价反而让创始人王桥有些猝不及防,所幸晏琳在省委办公厅工作经受过工作实践,在政治敏感性和接人待物上已经略具大家之风。面对不断取经的各地各部门领导,应对得体,给王桥分担了极大的压力。

——吕一帆:

吕一帆自从上一次来到静州以后,仿佛人间失踪,一直没有与王桥再联系。

王桥忙于繁重的工作,白天根本没有时间想起私事,夜深人静的时候有时会想起吕一帆,想到其已经是孩子的母亲,也就没有主动打电话联系。

——张晓娅:

王桥与张晓娅的关系极为微妙。虽然双方家长都挑破了此事,可是两个当事人都没有主动性。除了在十二月份张老爷子再次住院时见过一次面,其他时间都各自生活。王桥在城关镇苦干,张晓娅在校园苦读。

春节期间,王桥原本准备在初三到张家,谁知刚要出发,城关镇发生了一起鞭炮爆炸案,死一人伤一人,虽然并不是太严重,仍然牵扯了王桥近三天时间。到了初七才抽了半天时间去拜访了张家,不巧的是张大山和张晓娅又到了广南,给王爷爷拜年。

王永德和杜小芬两人在春节前就到了广南,王永德在临行前,特意嘱咐王桥:“一切以工作为重,广南就不必去了,我代表你和王晓。”

尽管王桥对拜年这事看得不是太重,可是邓建国、吉之洲、华成耀、牛清扬等领导还是必去,杨琏等老友也一定要去。马不停蹄地跑到节后,让王桥觉得春节太累,比平常在城关镇应对复杂局面还要累。

过了大年以后,按照习俗大家才彻底正常上班。一年之季在于春,县里紧锣密鼓地召开了党群、经济、农业、工业、宣传等工作会,统一了全县思想,将全年工作任务安排了下去。

城关镇也是依葫芦画瓢,分门别类开会,以县里工作安排为基础,结合城关镇的具体情况,将全年工作任务给各村各部门布置下去。

到了四月,城关镇各项工作步入正轨。王桥这才抽出了时间,到沙州去拜访已经成为沙州市长的林玥。

此时,王卫东已经成为沙州副市长,正儿八经的副厅级干部。

在山南,副厅级以上干部就算高级干部,柳溪王家就有了两个高级干部,王国栋和王卫东,前者是副部级,后者是副厅级。

他们两人都是王桥追赶的目标,前进的动力。

下午五点钟左右来到了沙州后,王桥没有先联系王卫东,而是先与林玥见了面。

林玥特意提前下了班,在市委招待所一号楼顶楼请王桥喝茶。

顶楼有两套独立房间,一套用作休息,另一套则被改造成茶室。坐在茶室里,可以居高临下看到招待所的大院子。

林玥来到沙州后搬了两次住处,最终还是选定市委招待所居住。此时市委招待所经过不动声色的改造,符合大城市知性女子的审美需求,也符合一位女市长的身份。在茶室泡好茶后,她才和王卫东通话,“卫东,你回来没有?好,有一位老朋友王桥在我这里,有空过来喝杯茶。”

王卫东率领沙州企业代表团才从广南回来,正有急事想与林玥面谈,接到电话后立刻就答过来。

张小佳是特意请假来陪丈夫,见丈夫又要出去,道:“你才从广南回来又要出去?”

王卫东一边换衣服,一边道:“在楼下接到宁市长电话,她才从省里回来。我正有急事也要和她见面,很急,南方在闹一种挺厉害的传染病,我们沙州得早做预防。我才从南方回来,眼见为实,必须要给林市长讲透。”

“嗯,有这事,那早点回来。”张小佳来到门口,抚了抚丈夫的头发,又道:“这一段时间,你都瘦了。”

王卫东亲了亲妻子,道:“没有办法,谁让我们是劳碌命。”

市委小招待被红砖高墙包围,一排排高大绿树如妖怪,在黑暗中舞动。一辆小车开进小招,车灯不断刺破黑夜,依次将绿树照出原形,最后照亮了一号楼。

在一号楼顶楼茶室里,林玥正和王桥谈笑风声。王桥留着短发,胡须刮得干净,英俊又干练。他见到王卫东进来,站起身,微笑着打了声招呼,“卫东哥,好久不见。”

王卫东与王桥握了手,道:“没有想到你和林市长也是老朋友。”

林玥笑道:“这一句说错了,我们三人在93年就认识,只是那时没有想到会在这里见面。”

聊了几句,王卫东对王桥道:“我有些工作上的事情要和林市长谈,很重要。不用回避,你也可以听一听。”

聊了几句,王卫东书归正传,道:“林市长,电话里我怕说不清楚,**不是小事,我认为沙州市要提前作好准备,加大防范力度。”

林玥坐回到米色沙发上,道:“市里在年初印了《应付突发事件预案》,还成立了领导小组,召开了工作会,应该说很重视。难道还不够吗?”

王卫东摇了摇头,道:“林市长知道我指的是什么意思,恕我直言,领导层的重视程度不够,包括我,在广南看到**并没有在意。昨天看了《焦点访谈》才意识到不对劲。我查过资料,**是唾液传染,传染性非常强,而且有家族和医护人员被集体传染的特点。3月29日,香港各中小学及幼儿园停课,更为严重的是淘大花园被整体隔离。沙州是人口输出大市,在广南打工的人非常多,若是他们把**带回来,一传十,十传百,呈几何数级增长,我们不提前想办法控制,到时疫情突发,罪过就大了。”

“有这么严重?我看过省里的几份简报,说是这个病可以控制,广南不少人都康复出院。若真是烈性传染病,省里早就三天小会,五天一大会。”林玥在省级机关工作多年,对于省级机关套路很熟悉,她一直习惯从其动态来推测事情的严重性,往往很准确。

王卫东道:“我担心省里也没有意识到**的严重性,未雨绸缪,总不会错。做为沙州政府领导,守土有责,马虎大意要出大问题。若是当真出了群体**件,市政府提前又没有防范,对上对下都不好交待。”

王桥原本只是带着耳朵随意听一听,越听神情越严肃。作为近十万人的城关镇党委书记,守土有责已经成为条件反射,如果**真这么厉害,城关镇也必须早做准备。

(第四百一十七章)(未 完待续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