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古典架空 > 古代农家日常 > 第一百二十一章 商议

古代农家日常 第一百二十一章 商议

作者:坐酌泠泠水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4-05-17 21:51:25 来源:言情小说阁

全本言情小说 ,古代农家日常

“哎,宁哥儿,你客气啥。”章鸿文被她这举动弄得手足无措。

他伸着手想去扶她,却被杜锦宁避开了去,道:“我这是给章大叔行礼,你捣什么乱?”

章鸿文无奈,只得问道:“那你意下如何?”

“自然是领章大叔跟你的情啦。”杜锦宁可不会那么不识好歹,“你回去告诉你爹,这份人情,锦宁牢记于心,有机会定当结草以报。”

“嘿,你说这些干嘛?”章鸿文摆摆手,高兴道,“你答应就好。”

这时,齐家的小厮小五领着说书先生钱东宝进来了。看到几个东家都在座,钱东宝忙团团行礼。

关嘉泽和齐慕远已看到话本的后面了,最是紧要处,哪里惜得搭理钱东宝?随意挥了挥手便作罢了。

“钱爷爷你坐下吧,让他们把话本看完。”杜锦宁招呼道。

“喛,小佬儿卑贱之人一个,哪里受得起少爷这样的称呼?杜少爷只管叫小佬儿老钱就行了。”钱东宝点头哈腰地笑道,拱手告了个罪,挨着凳子边沿坐了下来。

一本话本三四千字,杜锦宁写的话要写大半日,关嘉泽却不用一盏茶的功夫就看完了。这时他抬起头来,张口就是催更:“还有呢还有呢?怎么写到这紧张关头就没了?快点快点,快给我们讲讲,后面如何了?你那下册,什么时候能写出来?”

齐慕远也睁着他那双清亮的眸子,期待地望着杜锦宁。

杜锦宁一翻白眼,从怀里掏出刚才关嘉泽写给她的承诺书,念道:“如有催更之行径,自愿被罚永远不看杜锦宁所写的话本。”她其实是写了两册话本的,但一旦掏出来,眼前这两个话本迷绝对是要先看话本再议事的。可再看下去,天都要黑了。

“呃。”关嘉泽被噎住,一脸便秘的表情。

“行了,废话少说,时辰不早了,章鸿文还要赶回去,咱们先议事吧。”杜锦宁把纸折好,又放回怀里,对关嘉泽道,“你把话本给钱先生,让他到隔壁小间去坐坐,咱们先把茶馆的事定下来。”

关嘉泽无奈,只得恋恋不舍地把话本交给了钱东宝。

钱东宝道了一声谢,跟着小五去了小间。

杜锦宁待大家坐好,便问道:“入股的事,你们回去跟家里商议得怎么样了?”

关嘉泽从怀里掏出一张银票,放到桌上:“我只要一股,这是四十两银子。”

章鸿文也小心地在怀里掏了掏,掏出一个沉甸甸的大荷包,从里面拿出十几锭大小不一的银锭子,道:“多谢大家关照我,那我厚着脸皮也要一份股子,这是四十两银子。”

杜锦宁连忙掏出早就准备好的十七两银子,拣了七两给他:“这是还你家的银子。”刚才便要给的,让钱宝东进来打断了。

章鸿文又在荷包里摸了摸,摸出一张欠条来,递给杜锦宁:“这是你当初写的欠条。”

杜锦宁打开一看,确实是她的欠条,上面写着欠银十七两。

她将欠条撕成两半,扔进火盆里烧了,这才舒了一口气。除了银行贷款,她不习惯欠人钱。如今能把债务还清,她心里轻松许多。

大家都将目光看向齐慕远。

齐慕远疑惑地问关嘉泽:“为何只要一股?”

“这是我叔叔的意思。”

关嘉泽虽然性子大大咧咧,却不是真傻。其中的原因关乐和自然给他分析过,但他不好这么明着说出来。否则齐家定然推辞,不肯要这点子人情——齐家还不差这一点点钱。

他含混着过去,齐家便不会较真。但这件事齐老爷子心里肯定有谱,觉得他们关家做事有分寸,懂规矩,这也就够了。

世家之间的相处,其中的弯弯绕多着呢。耳濡目染之下,受过教导的世家子弟处事会比一般来来得强些,自然也更容易成功。

齐慕远便不好再问了。

这茶馆的股子,每人要多少,自然是全凭自愿。

“那齐慕远你要三股吧。”杜锦宁道,“我没钱入股的,有五股足够多了。”

“我要两股,你要六股。那股钱你不用急着给我,等茶馆赚了钱扣除便是。”齐慕远道。

“不行,我只要五股,那股不要。”杜锦宁自然是知道齐慕远照顾自己,见他还要说,她瞪起了眼睛,“就这么说定了。”

齐慕远见她说得坚定,只得作罢,点头同意:“那行吧。”

商定好,便由袁安起草了文书,誊抄了四份,四人在上面签字画押,并按了手印,各执一份。

关嘉泽拿着文书,看了看,问杜锦宁道:“我们要不要去衙门里签个红契?”

“不用吧?”杜锦宁望向齐慕远。

古代的契约分为红契和白契,红契即是到衙门里作登记,交一笔税费,具有法律效力;白契则是老百姓自己私下里签的,有时候会有中人作证,只用作道德约束,并未具有法律效力。一般房屋和田产买卖会签红契,但其他的为了省钱省麻烦,大家都会签白契。

四人里最有法律意识的自然是现代来的杜锦宁。但一个小小的茶馆,还不被前世见过世面、也有着不菲身家的杜锦宁放在眼里。

而且,她也没脸提这样的建议。

四个人合伙,人家还出钱出力,反倒她拿大头。可末了吧,她还拉着别人去签红契,生怕别人占了她的便宜似的,她做不来这样小气的事儿。

“不用。”齐慕远道,“多大点事儿。”

一听这话,杜锦宁便哑然失笑。

确实,她不把这茶馆放在眼里,而以关嘉泽和齐慕远的出身,又何尝把茶馆放在眼里过?唯一看得比较重的,恐怕就是章鸿文了。估摸着章家的一半儿积蓄都压在了这上头。

“章大哥,你看要不要去签红契?”她转头问章鸿文。

章鸿文有些懵逼,什么红契白契的,不懂啊。

关嘉泽见他那样,便耐心地把这两者的区别跟他说了。

章鸿文赶紧摇头:“你们决定,我无所谓。”

他本来就是被照顾着参与进来的,股子又最少,就算他很看重这份产业,但也不好意思嚷嚷着要去签红契。

既然这样,关嘉泽就直接拍板:“那就不契了。”

“还有两个事,一个是打理茶馆的人。”杜锦宁指了指袁安,“袁管家刚才说了,今儿个起,就由咱们来掌管茶馆了,他们不会再管,所以这管茶馆的人选,你们来议议。”

这话在关嘉泽听来,倒也不意外。在他们这种有钱有人的世家来说,这都不是什么事儿,在家里随便找个有能力地出来管管就好。就这么个茶馆,又不需要什么宏才大略。

他问齐慕远:“你家可有合适的人来管?”

齐慕远摇摇头:“我跟我祖父回来,也没带多少下人,还真没合适的。”

关嘉泽就挥了挥手,正要说他来选个下人,可想起昨晚叔叔的提醒,他及时地打住了话头。

转头看向杜锦宁和章鸿文,他问:“你们呢?”

章鸿文飞快地摇头:“我没有。”就算他有哥哥,也不合适。不说茶馆轮不到他来作主,只说成了亲的哥哥跟他之间,中间夹着爱打小算盘的嫂嫂,就不好混在一起做这种赚钱的事。

关嘉泽看向杜锦宁:“杜锦宁你呢?”

杜锦宁一笑,摊了摊手:“你们看我们家有合适的人选吗?”

虽说陈氏和几个姐姐在家里歇着,去佃田地来种,还不如打理茶馆。可这是古代,不是现代。茶馆里出出进进的全都是男人,鱼龙混杂的,可不是女人愿不愿意抛头露面这么简单的问题。陈氏要是来打理了茶馆,她几个姐姐就不用再嫁人了,在庄子上也非得被人指指点点不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