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古典架空 > 古代农家日常 > 第二百二十章 献计

古代农家日常 第二百二十章 献计

作者:坐酌泠泠水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4-05-17 21:51:25 来源:言情小说阁

全本言情小说 ,古代农家日常

他指了指雕版:“我们作坊的雕工熟练,一天可雕出这么一个版来。这雕版保存着,你到时候想印多少都没问题。印得越多,成本越低。”

这也是市场上的四书五经在价格上要比其他书都便宜不少的缘故。因为需求量大,每家印刷作坊都有雕版,缺了货只需要把雕版拿出来印一印即可。因为印刷量大,所以成本低,售价自然就低了。

其他的稀缺书,印刷成本高,还不如叫人用手抄。

从曹记作坊出来,杜锦宁没有回家,而是跟着关嘉泽去了关府,求见关乐和。

关乐和才从书院里回家没多久,就听下人来报,自家小弟子来了,他十分诧异,让人传了杜锦宁进来,问她道:“出了什么事了?”

杜锦宁道:“老师,我刚从曹记书印出来,有件事想跟您说一说。”

“哦。”关乐和指了指椅子,“坐,坐下说。”

杜锦宁坐了下来,道:“曹记书印的人说他们用的活字印刷还是胶泥或木刻的,因为费功夫又不经用,成本较高,他们都不大爱用。我想着,如果做一个模子,把铅水浇铸进去,做成一个个铅字,这样是不是就能经久耐用了呢?一个作坊,花点本钱做上十几万甚至几十万个字,往后就不用再费其他成本了,印书的时候只需要请人做排版就可以。因为铅字耐用,用几十、上百年都没问题,作坊不开了还可以将其卖给别人,是一种固定资产,即便开始做字模时开销大些,应该也能接受。再说,也不需要一下子浇铸那么多字,印一本书就浇铸一本,积少成多,字模自然就多了。最多是前期赚钱不多而已。”

关乐和的眼睛随着她的讲述,越来越亮,到最后,他用奇异的目光看着杜锦宁,就像不认识她一般。

杜锦宁被他看得心里发毛,干笑道:“老师,你干嘛这样看我?”

“我看你这小脑袋瓜子,到底是怎么长的,总能想出别人想不出的东西来。”关乐和感慨道。

杜锦宁心里发虚,摸摸鼻子笑了笑没有作声。

发完感慨,关乐和问杜锦宁:“你既想出这法子,为何不像开茶馆那般,自己去开一个作坊呢?我听泽哥儿说,你们那茶馆可赚钱了,每个月都能有几十两银子的分红。你占的份子又多,照这样下去,不过一年的时间,你自己就能把这样一个印刷作坊给开起来,为何要把这法子告诉我呢?你就不怕我吞了你的法子去?”

“老师您是君子,怎会做这种事?”杜锦宁拍了一记马屁。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我虽是你老师,但知人知面不知心,没准我就起了贪念呢?”关乐和还是不依不饶。

“我相信老师。”杜锦宁说完,为了强调这一点,还很用力地点了点头。

俗话说,千穿万穿,马屁不穿。关乐和虽是个正人君子,不喜拍马溜须那一套,但还是被杜锦宁这马屁拍得心身舒坦。

“你呀!”他用手指点点杜锦宁,笑容里颇有些长辈对小辈的宠溺。

他将身子往椅背上一靠,问道:“你欲如何?”

杜锦宁站了起来,整了整衣衫,朝关乐和郑重地行了一礼:“如果学生想出这个法子能让书本印刷的成本降下来,让全国多一些孩子能读书识字,锦宁也不枉老师从山村里将我带出来,教导我一场。铅字印刷的法子,全凭老师作主。”

这话看似说得冠冕堂皇,但也是杜锦宁的心声。

她既穿越到这时代,又知道这法子,就不可能将这法子藏着掖着,只拿它当自己的赚钱工具。将这法子普及开来,造福于民众,也算是对上天让她重生一场的回报吧。反正她脑子里装着现代无数的知识,这些都是财富。想要赚钱,完全可以靠自己的本事。她又不求大富大贵,小富即安便可。

另外,她也深知,如果她把这铅字印刷的法子捂住赚钱,必然会惹来许多的麻烦事。毕竟她没有根基,没有背景,有这样的秘密,就相当于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孩子捧金饭碗过闹市,那是招祸找死。

上一次她跟关乐和说的制茶方法,也是一样的道理。

关乐和被杜锦宁这番话深深打动了。

他动容地看着杜锦宁,连声称赞:“好孩子,好孩子。”

眨眨眼睛平复了一下心情,他这才道:“不过,即便我想办法让人给皇上递上一个折子,将这法子说出来,皇上也会让皇室勋贵用这法子在各地开设印刷作坊的。印刷的成本是降了,但书籍的售价是否会下降,还得看那些办事者的良心如何。与其让别人牟利,是否造福于人还未可知,不如我们自己来做。”

他看向杜锦宁:“我会让人先把铅字浇铸法试一试,如果可行,我们关家便会在各地开印刷作坊。到时候,这些作坊所得的利润会分你一成的股份。对于这个,你可有什么异议?”

杜锦宁摇摇头:“学生刚才就说了,但凭先生作主。学生并无任何异议。”

关乐和看向杜锦宁的目光无比慈祥。

一成的份子,对于不懂这一行的人来说,或许会觉得太少。可杜锦宁却丝毫不觉得委曲,可见是个心胸开阔并不看重利益得失之人。不过也是,如果他是个看重利益得失的,也不会把这法子拿出来想献给国家了。

但对于关家来说,做这个要前期投入许多人力物力财力,一成份子真不少了。

“往后你参加殿试,皇上会让你们写策论,你也可以把这法子写在上面,不用顾忌我们关家的这桩生意。关家沾你的光,用这法子赚几年的钱便也够了。”他又道。

他说这些,也是见多识广,一听杜锦宁所说的这个法子就觉得可行,这才有这么一说。

“是,先生。”杜锦宁没有推辞,直接地答应下来。

至于以后如何,那就是以后的事了,现在没必要讨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