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古典架空 > 古代农家日常 > 第二百二十七章 消息

古代农家日常 第二百二十七章 消息

作者:坐酌泠泠水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4-05-17 21:51:25 来源:言情小说阁

全本言情小说 ,古代农家日常

茶树种植最适合的季节是十一月至第二年的三月之间。古代用的是农历,现在虽是二月初,却也相当于阳历的三月了。要是过了这个季节,茶树的成活率就会受影响。

所以杜锦宁的新茶园虽还没拿到手,却还是决定把树枝采回来,在院子里扦插成活,到茶园拿到手并整理好后,再移栽到茶园里。

董大成身材高大,力气也不小,干活是一把好手。到了野茶树下,放下东西,三下两下就爬上了树,在杜锦宁的指挥下将一些树枝折下来,扔到地面上,杜锦宁便在下面拾起来装到竹篓里。

两株茶树挺高大,折些树枝的话,到春天来临的时反而会萌发侧枝,长得更茂盛。所以杜锦宁也不客气,辣手催树,直把两个竹篓子都装满,这才叫董大成罢了手。

董大成从树上下来,看看去年新长的树梢被自己采摘一空,嘴唇动了动,似乎想说什么,不过到最后还是什么也没说。

杜锦宁知道他想什么,笑道:“董叔可知道为什么那些茶树每季都采,但仍然长得茂盛,有许多肥壮的芽头可以采么?”

董大成摇摇头:“我没种过茶树,还真不知道。”

“瓜果苗要摘顶,才会长更多瓜果,这个道理董叔是知道的吧?”

董大成这一下听懂了,连连点头:“这个肯定知道啊。无论是丝瓜还是南瓜,甚至茄子之类,长到一定程度都得打了顶,才会长出许多侧蔓。侧蔓越多,瓜果才越多。”

说完这话,他自己也反映过来了:“你是说,这茶树需得打一打顶,才会有更多的新芽?”

“对。”杜锦宁道。

董大成自家每年的茶叶都是从这两棵野茶树上采下来制成的。刚才还为今天没茶喝而郁闷呢,这会子便高兴起来。

“你也喝过我制的茶,到时候我帮你把茶都制了,你就能喝上好茶了。”杜锦宁又道。

董大成越发高兴:“那就多谢杜少爷了。”

把树枝弄回去,杜锦宁又修剪了一番,这才一枝枝地扦到她原先用油纸做好的一个个育苗袋里。

陈氏见她摆弄这个,心疼道:“好不容易沐休一日,不说好生歇着,非得上山一趟,还弄了这么些树枝来插着。”又道,“你要做什么,告诉我们,我们帮你做。”

杜锦宁这才将茶园的事跟陈氏说了。

陈氏愣了好半晌,不敢置信地道:“你是说,你用这个制茶的方法,换了一处茶园?”

“用这制茶方法制出来的茶,能卖出高价,书院里用这法子创造出来的利润,一年赚个上千两银子都不止,更不用说以后年年如此了。所以他们给我一处茶园并不亏。不过这也是山长的厚道之处。我是书院的学子,他又是我恩师,就算他一文钱不给我,我也不能怎么的。”杜锦宁道。

陈氏这才相信上无片瓦、下无立椎之地的杜家小三房,竟然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土地了。

她嘴唇抖动着,眼泪夺眶而出:“这真是……真是太好了。”

“娘,往后咱们的产业会越来越多的。”杜锦宁走过去,抚着她的肩头道。

陈氏用力点点头,吸了吸鼻子:“娘相信,娘相信。咱们家有宁哥儿在,什么都会有的。”

过了好一会儿,她的情绪才平复了一些,问杜锦宁道:“茶园在哪儿?咱们要不要搬去那儿住?”

这庄子虽好,但终是别人的屋子和田地。她们既有了自己的一片土地,自然是把房子建到自己的土地上方好。再说,茶园不得有人看守吗?她们住在那里,也好放心。

杜锦宁摇摇头:“不搬。咱们就在这儿住着。”

见陈氏不解,她解释道:“你道为什么祖父祖母和大伯、二伯不敢来找咱们的麻烦?当初严岑打大姐的主意,也不敢跑到家门口来?还不是因为咱们住在庄子上。他们来找麻烦,就是找书院的麻烦。住在这里,咱们的安全有保证。那茶园山长还没给我,不知在哪里,不过肯定会在城外。荒郊野外的,就住咱们几个妇孺,不安全。再说,住在这里离城里也近不是?你们上街方便,茶馆来运货方便,我上学就更方便了。”

“那咱们就一直住在这里,不买宅子?”陈氏又问。

担心杜锦宁不明白,她提醒道:“咱们的户籍迁到这里,就属于书院的佃农了。虽说这对你们影响不大,但总不那么好听。咱们总得有一处宅子,把户籍迁出去才好。”

佃农,虽说没有卖身给地主,却也比平民和村民要低上一等,毕竟这意味着没有半点恒产。当时为了杜方菲的婚事,陈氏是心心念念想搬出这里,到城里去买一处宅子的。

这时代的人都有宅子情绪,因为户籍是随着房子走的,哪里有房产和田地,户籍就归在哪里。因此有了宅子和田地,脚下才有根,不再有漂泊之感。这段时间陈氏每日数着卖豆干和茶叶蛋赚的钱,就是想买宅子。只是因着钱还差着好大的数目,她才一直没说。

现在听杜锦宁的意思,似乎是以后就住在庄子上不搬了,她心里这才着急。

“手里有钱,什么时候买宅子不得?在我的事没确定之前,咱们不搬出去,就住在这里。”杜锦宁直接打消了陈氏的念头。

她现在源源不断地给茶馆写话本,新开的两处茶馆拿了她的话本子是要交现钱的。再加上茶馆的分红,她如今手头上也有一百多两银子了,在城里买一处像许成源家那样的宅子也足够了。想当初杜云翼要换大宅子,也不到两百两银子的价钱。

但杜锦宁不想往外搬。安全最重要,而且她现在急于扩张生意,手头的钱要做投资,不愿意拿去买房。古代的房价可是数十年如一日,没有投资的价值。

“娘,你听我的没错。”她又道,“等我考上了秀才,咱们原来是佃农还是平民,都没什么区别。”

陈氏吃了一惊:“你真要去参加科举考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