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古典架空 > 古代农家日常 > 第二百六十三章 拿个秀才没问题

全本言情小说 ,古代农家日常

听到杜锦宁的回答,刘县令满意的同时,对她更感兴趣了,问道:“你师从哪位老师?”

“学生拜在博阅书院的山长关山长门下。”杜锦宁道。

刘县令点了点头,看到在杜锦宁后面已排有四人了,便打算挥挥手让她过去,并提点一声他已被取中,可话正要出口,他的目光瞥见下面算学题时,他的瞳孔猛缩了一下,到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

全对。

四道算学题,全对。

古代的算学题,并不需要写解题过程,只需要写出答案即可。

可这四题的答案也太正确了吧?这么短的时间内,不光将前面的题答得特别好,连算学都做了出来,做得十分正确。这就有些不可思议了。

莫不是这份试卷被人泄露了?

刘县令抬起眼来,审视地看了看杜锦宁,又低下头去看经义题和试帖诗。

杜锦宁的眉头不由得微微蹙了蹙。

刚才她回答那两句的时候,刘县令那欣赏之意都快要溢于言表了,怎么两息的功夫,他欣赏的态度消褪,取而代之的是审视与怀疑?

待看到经义题写得十分出色,试帖诗虽不是特别好,但切合题意,音韵也没有差错时,刘县令心里的怀疑就更盛了。

他道:“第三道算学题,请你说说你的解题思路。”

杜锦宁是个心思通透之人,一听这话,就知道刘县令刚才心里想的是什么了。她不由放松下来,口齿清晰地把自己的思路说了一遍。

刘县令所处的地方,是位于北面的县学大门门庭处,无论是离东西两侧的走廊,还是在台阶下面院子里的考生都有一段距离。此时又下着雨,雨水滴答声拦截了大部分的声音。除了站在她身侧的那四位学子和县令后头的一位师爷和差役,不会有人听到她所说的话。

听到她的解说,站在最后面的那个考生惊呼起来:“原来是这样解的。”说完这才发现自己失态,连忙向刘县令拱手致歉。

刘县令哪里还顾得了这人,他摆摆手,眼睛盯着杜锦宁,又出了一道试卷上没有,却是他以前做过的一道难题:“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二,五五数之剩三,七七数之剩二。问物多少?”

杜锦宁略一思忖,当即道:“二十三。”

“古人之言天理,何谓也?”刘县令又出一道经义题。

“理也者,情之不爽失也;未有情不得而理得者也。凡有所施于人,反躬而静思之……”

听着她的侃侃而谈,虽心里对她所说的这段话十分感兴趣,但交卷的学子又来了两个,刘县令也不好再多问。

不过,他现在心已放回了肚子里了。这孩子,那学问是实打实的优秀,比一些秀才举人都还要强上不少。他能轻易做出试卷上的试题,而且全对,不是因为有人把试题泄露给了他,而是因为他真的会做。

刘县令原先颇为严峻的脸上露出笑容来,对杜锦宁赞道:“后生可畏啊。有机会,我一定要去拜访你们山长。”

能培养出这样的高徒,那位博阅书院的关山长定然是一位十分博学多才的人。

“你这是第一次参加县试?”他又问。

杜锦宁点点头:“回大人话,是的。”

“不错不错!”刘县令感慨着,和言悦色地对杜锦宁道,“你回去准备府试吧。以你的才学,拿个秀才没有问题。”

此时在杜锦宁后面排着队等刘县令交卷的队伍里,又加入了两位。这六人听到刘县令这话,望向杜锦宁那眼里的羡慕都快成实质的了。

这么小的年纪,第一次参加县试就过了。而且没听刘县令刚才的话吗?拿个秀才没问题。这话的意思,想来是要给这位少年拿县案首了。有了县案首的名头,后面的府试、院试的考官都会给一定的面子,秀才是妥妥的没问题的。

去年的县案首是一位十二三岁的少年,今年又是。看来他们漓水县,出了不少的神童呐。

杜锦宁谢过刘县令,朝前走了几步,在差役的引导到到了另一边站着,等着凑够十个人放头牌。

不一会儿,排在她后面的六个人就过来了,加上她一共七人。也就是说,还需要再等三人就可以出去了。

七个人中,除了她是做完了试卷才交卷的,其余六个都是因为刮风下雨弄污了卷子的。不过因为杜锦宁跟刘县令对答的时候太过精彩,六人倒是没有因为羡慕妒忌恨而说什么不好听的话。对于这种年少有为、前程远大的人,谁也不会傻到去与他竖敌。

六人向杜锦宁恭喜了一番,就说起自己今天的倒霉事来。一个人倒霉,心里自然不痛快。可倒霉的人多了,大家在一起发泄一通,那份不痛快就少了许多。

其中一个瘦高个儿的男子道:“其实咱们也不是真的倒霉,而是做事不稳当。”他指了指杜锦宁,“我就坐在他斜后方,同是坐在走廊里,他的伞还给了坐在院子里的一个同窗了。但他的试卷为什么没有被雨打湿?是因为人家做事极为小心。”

说着,他向杜锦宁道:“这位兄台,能让我看看你那袋子么?”

他指的是杜锦宁特制的试卷袋。

杜锦宁将试卷袋拿出来,递到他面前,笑道:“随意。”

其他人看了,奇道:“这是什么?”

“这是装试卷的。”瘦高个儿帮着解释道。

他将袋子看了看,又问杜锦宁:“这是什么皮子?”

“羊皮。”杜锦宁道,“其他的皮也是可以的。只要能做到防水和一定程度的防火就成。”

她之所以用羊皮做试卷袋,脚上穿的也是羊皮靴子,自然是因为家里养的羊。

当初她买了两头羊回去,这两年来已发展成了七八头羊了。除了留种,还杀了一些,羊皮她都让人处理好留着。因她整日走来走去的,除了去书院,还得去茶园和果园看看。遇到秋冬季节下雨,布鞋不保暖又容易湿,极容易染上风寒。陈氏便照着杜锦宁画出来的样子,给她做了好几双羊皮靴子。

这试卷袋,就是用剩下的羊皮缝制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