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古典架空 > 古代农家日常 > 第二百六十九章 我会超过你的

全本言情小说 ,古代农家日常

?o?b?k"?#s?2}-h??????d_z??????1?cx??cf???hz?d?h?цb_yf ?j???有个方少华,她真想退一退,让梁先宽得个县案首,如此一来梁家那些人也不好对梁先宽太过份。可惜有方少华在,她这一退恐怕梁先宽拿不到案首的位置,倒让那个方少华占了便宜。\r

“走吧,进去坐吧。”杜锦宁将两人往屋里让。\r

齐慕远知道杜家除了杜锦宁,都是女眷,他们进去不大方便,便摇摇头,问杜锦宁道:“你还去看榜不?”\r

“不去了。”杜锦宁知道齐慕远的记性并不比自己差,他既然把名次说清楚了,自己就没必要再去确认一次了。\r

“那我们回去了。”齐慕远说着,招呼关嘉泽一声,转身上了骡车。\r

关嘉泽也不上自己那一辆了,跟着齐慕远一起乘了一辆车。\r

送走两人,杜锦宁这才进了院子。\r

陈氏开始听到有车声,出来看了看,见是关嘉泽和齐慕远来,他们跟杜锦宁说话正高兴,便也没有出去打扰他们。\r

此时见杜锦宁一个人回来,她奇怪地问道:“关少爷和齐少爷呢?”\r

“回去了。”杜锦宁道,“他们来通知我,第一场考试放榜了,我是第一名。”\r

“真的?太好了。”陈氏高兴的不知如何是好,在院子里愣了愣,便进厨房去把这好消息告诉了杜方苓和杜方蕙。娘儿仨高兴之余,陈氏又拿了点东西,急急地去了许家,把这好消息跟谢氏和杜方菲分享。\r

杜锦宁摇摇头,径自回了自己房里温书。\r

因从第二场起,人数急剧下降,从第一场的五六百人一下子减少到了七八十人,进了二十五名内圈的人又可以不用参加后面的几场考试,如此又减少了十几名,因此参加第二场考试的也就不到七十人。几间屋子都能坐下了,再没人需要坐到露天的院子或走廊上。\r

而从第二场起,这座位便不再是以抽签的方式进行,而是根据名次排列。杜锦宁坐第一排中间的位置,正好对着刘县令,在他的眼皮子底下考试,左边是方少华,右边是梁先宽。\r

杜锦宁心理素质那是没话说的,即便在刘县令虎视耽耽下,仍然镇定自若地把试卷快速做完了,同时又第一个交卷。\r

刘县令依然是当场阅卷,同样肯定和勉励了杜锦宁几句。\r

杜锦宁出了屋子,出到院子里,慢慢悠悠地去了门庭。这一次跟第一场不同,这里放了两排条凳,显然是给等修放牌的考生坐的。\r

杜锦宁在凳子上坐下,正想着,这一次人少,也不知要等多久才能凑够十个人出去,就听得台阶下有脚步声。她转头一看,却是方少华提着前襟正从台阶下走了上来。\r

方少华走到杜锦宁面前站定,上下打量着她,问道:“你是杜锦宁?”\r

杜锦宁站了起来,点点头,直视着他;“正是。”\r

“在下方少华。”方少华嘴里称着“在下”两个字,表情却有些倨傲,“我会超过你,拿到县案首的。”\r

“哦。”杜锦宁淡淡地应了一声,便转身坐了下来。\r

“……”方少华有些傻眼。\r

这是什么情况。他明明对杜锦宁发起了挑战,怎么杜锦宁就这么淡淡地回了一声就完了?\r

这让方少华感觉自己是一拳打在了棉花上。\r

他有些不甘,跟过去站到杜锦宁面前:“你不会怂了吧?”\r

杜锦宁皱着眉头,用看傻子的目光看向他:“光说不练假把式。做这种口头之争有意思吗?等你拿到县案首的时候再说吧。”\r

说着她转过头去欣赏种在院子里的花木,理都懒得理方少华。\r

方少华脸涨得通红。\r

其实他也不是那种特别狂妄自大的人,只不过他是从大地方回来的,跟这个偏远小县城的人一比,心里就有了一种优越感。再加上他有一个进士出身的父亲,还拜过多位名师,父亲和老师又总夸他做的文章好,所以他觉得拿个县案首是手到擒来的事。\r

谁料想第一场考试,头名就被一个明显比他小几岁的小屁孩儿给拿走了,他心里那叫一个不服气啊。这第二场考试,他是憋着一股劲来考的,就想给自己正名。谁曾想杜锦宁也来考了第二场,而且又是第一个交卷。从刚才刘县令的夸赞来看,杜锦宁的试卷明显比他做得要好。\r

他心里那叫一个憋屈啊,这才有了刚才的叫板。\r

杜锦宁不接茬,一副从容淡定的大家风范,倒显得他刚才的叫板咄咄逼人、冒失无礼。\r

他也不好再跟杜锦宁说什么了,尴尬的走到一边去,不愿意跟杜锦宁再呆在一起。\r

没过多久,梁先宽也交卷了,走了过来。\r

“那三道算学题,你的答案是多少?”他问杜锦宁。两人同窗一年,他对杜锦宁的算学水平早已心服口服。\r

“二十五,八十一,三。”\r

梁先宽长舒了一口气,笑道:“幸好,我还以为我算错了呢。”\r

考生们都在屋子里,离这里隔着老远一个院子,他们说话并不需要压低声音,梁先宽和杜锦宁的对话,方少华也听见了。他一下子瞪大了眼睛。\r

忍了又忍,他终于还是忍不住走了过来,问杜锦宁道:“你说什么?第三道算学题,答案是三?”\r

杜锦宁看了他一眼,点头道:“对。”\r

“怎么可能?明明是九盏。”方少华情绪有些焦躁。\r

梁先宽他自然也认识,刚才是坐在杜锦宁另一边的,是第一场考试的第三名。如果他跟杜锦宁的答案都一样,那么很有可能那道算学题,是自己做错了。\r

为了确认,他把题目念了一遍:“远看巍巍塔七层,红光点点倍加倍。共灯三百八十一,请问尖头几盏灯?”然后盯着杜锦宁道,“你们刚才说的是这题吧?答案怎么是三呢?”\r

杜锦宁见他抓耳挠腮的十分纠结,便解释道:“这题你可以用演绎推理法来算……”说着,用古代的解题思路说了一遍。\r

这问题在古代确实是十分复杂,花了杜锦宁好一番口舌。但在现代,用等比数列求和公式一算就得出答案了,十分的简单快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