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古典架空 > 古代农家日常 > 第二百七十六章 若有所思

古代农家日常 第二百七十六章 若有所思

作者:坐酌泠泠水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4-05-17 21:51:25 来源:言情小说阁

全本言情小说 ,古代农家日常

他自嘲的笑了笑:“而且,念书的花费太大了,少爷您有本事,能一边赚钱一边念书,我不行;我也没有可依靠能供我上学的亲人。”

说到这里,他的嘴角泛出一抹笑意:“虽说王路生和张狗儿说如果我念书,他们可以供我,可我怎么可能心甘理得的花他们的钱,做那拖累人的废物?再者,花上七八年的功夫,考个秀才功名,难道就能过上好日子了吗?穷困潦倒的穷秀才我还见得少吗?那严岑就是个例子。”

见杜锦宁并没有因为他刚才的话有生气的迹象,他将心一横,干脆把心里的真实想法说出来:“少爷,我说句不好听的话,在我眼里,百无一用是书生。真的。”说着他又赶紧补充了一句,“当然,您除外。像您这般有本事的,不管是不是读书人,我都没有听说过。”

如果杜锦宁是个地地道道的古人,从小被孔孟之道洗脑,听了鲁小北这话,可能会觉得大逆不道。

但她不是。

她前世虽然一直念到农学硕士,但并不是那种一直呆在象牙塔里的人。因为是孤儿,虽有社会的资助、孤儿院的供养,但她还是从十六岁开始,就利用一切的课余时间在外面打工。她做过各种社会底层的活儿,她为五块十块的工钱辛苦劳作,她在别人外出旅游玩耍的时候,需要拼命工作为自己赚下一个学期的学费和生活费。这样的生活经历与处境,跟鲁小北何其相像?

所以她特别能理解鲁小北的想法。

凭着自己的辛劳养活自己,能吃饱穿暖,有一个自己的家,就足够了。如果能再有一个亲人或朋友一起前行,那就更完美了。

这是鲁小北的真实想法,也曾经是她的。即便是念书,也是为了更好的实现这个梦想。

古代的念书跟现代不同。古代念书的成本太高,而出路太少,竞争又太激烈。这是一条高成本投入却不一定有回报的不归路,确确实实不是像鲁小北这样一穷二白、起步晚、没人扶持的孤儿能走的。

至于说王路生和张狗儿供他念书,那也就说说罢了。虽然杜锦宁并不怀疑两人说这话时的发自肺腑,但时间一久,两人年纪再长些要成亲了,这份供给就是割裂兄弟情的一把刀,只会让他们撕破脸,连兄弟都没得做。

章鸿文那两个亲哥哥还能因为弟弟念书的巨大花费,整日闹得急赤白脸呢,更何况是没有血缘关系的朋友?即便鲁小北曾在他们快要饿死时给了他们一碗粥,这也不足以长期给他供给念书的花销。

“你看得很明白。”她拍了拍鲁小北的肩,“只要你想清楚了,以后不后悔就行。”

鲁小北摇摇头:“我不会后悔的。我从来不为自己做的事而后悔。”

这是个意志坚定的人。

杜锦宁赞许点点头,不再谈这事:“行吧,咱们进屋里去坐坐,想来一会儿就有人来了。”

“我让秦六哥巳时之前将第一批鲜叶送回来,估计一会儿就到了。”鲁小北道。

“很好,这样咱们可以节省摊晾的时间。”

屋子是鲁小北根据杜锦宁的吩咐简单布置过的,里面有桌子板凳,还有几张杜锦宁画了图纸叫鲁小北找工匠做的躺椅。这样大家制茶累了的话,就可以躺下来歇息歇息。

估摸着杜锦宁他们到的时间,鲁小北把茶水和点心都准备好了,此时便端到了厅堂,打算让陈氏几人歇息歇息。

杜方苓却坐不住,喝了一口茶便对杜锦宁道:“我们能上山去看看吗?我们也可以采茶的呀。”

“一会儿采茶采累了,你还有劲儿炒茶吗?”杜锦宁看了她一眼,“别闹,老实呆着,一会儿有你忙的时候。”

当着鲁小北的面被弟弟训斥,杜方苓十分没面子。

她脸一红,拉着陈氏的袖子道:“娘,您看宁哥儿,到底有没有把我当姐姐看待啊?这口气,就跟教训小孩儿似的。哼!”说着朝杜锦宁扬了扬拳头。

陈氏用力拍了她一巴掌:“你就是欠教训。你能有宁哥儿的半分懂事,我就阿弥托佛了。”

杜方苓被打得半分脾气都没有,鼓着腮帮子不说话了。

杜方菲和杜方蕙坐在一旁,抿着嘴直笑。

鲁小北见状,颇有些不自在,挠挠头道;“你们且坐坐,我出去看看。”目光请示着杜锦宁。

杜锦宁放下茶盏,含笑点头:“去吧。”

鲁小北如蒙大赦,拱手跟陈氏告了个罪,逃也似地跑了出去。

杜锦宁看了杜方苓一眼,若有所思。

鲁小北出去没到两秒钟,就又转回来了,嘴里嚷嚷道:“少爷,我听到门口有骡车响,估计是梁家或严家的人来了。”

杜锦宁赶紧起身,出去迎接。

陈氏等人也起来整了整衣衫。

杜锦宁领着鲁小北出到茶园门口一看,只见梁先宽正玉树临风地站在门口,打量着茶园里的茶树。他所带来的随从站在门扉处,正要往里喊话。

“梁师兄,你来了?直接进来就好了。”杜锦宁亲自过去,把柴门打开。

梁先宽却摆摆手,对杜锦宁道:“你来,过来。”

杜锦宁只得走过去。

梁先宽指着茶树问道:“你这茶树,怎么跟我那儿的不一样?你也是去年才种下的吧?”怎的比他们茶园的茶树大这么多?

“是去年种下的,不过我的是直接用书院后山上那株野茶树的枝丫来扦插的,你们则是去江南买的茶树种子种的,自然是不一样。”

她这扦插苗,这一年里不停地修剪,进行矮化处理,原先母株是乔木型的茶树,现在已有往灌木方向发展的趋势了。灌木型茶树才是最适合做茶园植株的,这样的茶树产量大,便于采摘,也便于管理。

岭南这边的气候是中国最适宜茶树生长的地区,不过是一年的时间,她当初扦插的小苗就已枝丫繁盛,一株株连成了片,已有了灌木茶园的雏形了。而几个世家从江南带回来的茶树种子种出来的茶,因出苗的时间不一样,生长的速度也有不同,有的大有的小,又没有进行合理的修剪,看上去便单单瘦瘦一副营养不良的样子。

梁先宽一皱眉,正要说话,就听远处“辘辘”车响,显是又来人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