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古典架空 > 古代农家日常 > 第二百八十四章 另有打算

古代农家日常 第二百八十四章 另有打算

作者:坐酌泠泠水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4-05-17 21:51:25 来源:言情小说阁

全本言情小说 ,古代农家日常

关乐和点点头,不再说话了。

他跟杜锦宁相处两年,对自己这个小弟子已很了解了。这弟子别看年纪小,人却极为通透,一点就通。所谓“响鼓不用重锤敲”,他只要在最关键的时候点拔几句就够了,完全用不着多操心。

杜锦宁出了华章居,看着书院在春雨的滋润下葱葱郁郁的树木,长长地吐了口气。

去年陈氏她们整日忙着做豆干,完全没有时间来顾及稻田。她们佃那十五亩田地,还是雇了庄子上的人帮着耕田插秧的,自己偶尔抽空去看看水,便是施肥也是请的人,更不用说收割的时候了,完全就是拿钱包给别人做。这古代粮食产量本就不高,她们为了不那么费事又只种一季稻谷,这么一年忙下来,刨除请人的各项开销,也就落了两三百斤稻谷。

今年把制干豆腐的活儿包给了谢氏,陈氏和杜方苓两姐妹总算从做豆干的繁重劳力中解脱出来了。陈氏心疼那些请人的钱,便打算今年的田地自己种,只是在耕地和插秧时跟人换工。反正往年在桃花村她们都是做惯了这些农活的,现如今是给自己做活儿,她完全不觉得辛苦。

杜锦宁劝她不住,便打算今年在增产增收上出点主意,也好让母亲别白辛苦一场。

这南方的稻谷,早稻是农历二月底、三月初播种,正好是她忙着参加县试的时候,实在没办法抽时间在稻种和育苗上做文章,接下来她便打算插好秧后,让母亲在稻田里养鱼。

在稻田里养鱼的好处是很多的,十五亩田地可以养出几百上千斤鱼,增加收入就不说了,还可以利用鱼吃掉稻田中的害虫和杂草,排泄粪肥,翻动泥土促进肥料分解,为水稻生长创造良好条件。做得好,可以使水稻增产一成左右。

当然,这稻田里养鱼也是需要技术的,养什么鱼,如何养,都是有窍门的。庄子上的人看到杜家小三房今年的收益,肯定要上门讨教一番,明年也学着他们一块儿在稻田上养鱼的。杜锦宁也不打算藏着掖着,准备把这方法无偿的传授出去。庄子上的人学会了,估计不出两年,整个漓水县甚至更远的地方都会知道这法子。

作为一个搞农业的,杜锦宁又有其他法子赚钱,在这方面她并不打算计较。

但现在关乐和这么一说,她只能把这主意给打消了。

她的本事挺多的,以后还有更多的东西拿出来,并不一定要跟漓水县县令计较这点政绩,她也很愿意让漓水县和更多的人早点过上好日子。但关乐和这番话也提醒了她。古代以农为本,她自己认为这不是什么大事,但谁知道到头来会闹出怎样的动静呢?毕竟关系到增产增收问题,不是小事,搞不好会上达天听也有可能。一旦惊动了皇帝或者入了某些权贵的眼,她的命运就不由自己来掌握了。

枪打出头鸟,出头的椽子先烂。在没有自保能力之前,她还是老老实实做人,低调行事,小心谨慎为好。

想停当这些,杜锦宁决定先不折腾农业,把精力放在其他副业上。虽说培育稻种是一项长期的任务,现在开始着手也是很有必要的。但她一来要考试,没精力弄这些,二来也没能力。

收集各地方的稻种,进行培育杂交优化,可不是她这小小的农家子能做得到的。如果以后真能做司农官,再利用国家的力量做这工作不迟。反正她已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不像袁隆平一样须得从头做起。只要条件足够,她要培育出新稻种,想来并不需要很长的时间。

退一步说,即便她不能继续科举,更没有机会做官,这方面的事她也有了打算。

齐慕远他爹不就是司农官吗?好像还是大司农。她就算是死遁,也可以先把一份资料通过齐慕远送到齐父手上。有了这份资料,只要齐父不是个酒囊饭袋,大宋的皇帝也不是昏君,大宋的百姓总能过上比以前富足些的生活。

想停当这些,杜锦宁就把这茬儿给放下,忙起别的事来。

茶园的茶并不多,炒了几天就制完了。雨前茶还要等一段时间,陈氏没事干,便关心起果园的事来了,问杜锦宁道:“你不是说春天的弄那果园的吗?现在天气都这么暖了,怎么还不开始?”

“我已叫姚掌柜弄树枝了,今天下午就应该回来了。”

她给杜方菲置办嫁妆的时候,买下了一个山头。当时是分了一半给杜方菲做嫁妆,不过地契给了她,那片山头却是没让她动,杜锦宁在拿到山头后就吩咐鲁小北去买了一批毛桃的桃树种,雇人种了下去,之后就没再管了。

陈氏和杜方菲、谢氏当时心里就直犯嘀咕,谁不知道毛桃这东西味道不好,就算野生野长在路边,都没人去摘的?杜锦宁专门买了个山头种毛桃,这做法怎么看怎么就不靠谱呢?

但杜锦宁又是个十分靠谱的人,小小年纪,开茶馆、制豆干,现在又炒制出了连那些京里的大官都大为惊赞的茶叶,种的茶树也比别人都好,哪一样都获得了丰厚的收益,所以陈氏她们虽犯嘀咕,但还是耐心地等着杜锦宁处理那批毛桃。

此时一听杜锦宁有行动了,陈氏还不怎么的,杜方蕙的眸子却亮了起来。

“宁哥儿,要是树枝运过来了,你要去果园么?我跟你一起去。”她道。

“行。”杜锦宁笑道,“如果大家不嫌辛苦的话,就一起去。”

“有啥好辛苦的?别现在过上了好日子,以前过的苦日子就全忘了,把自己当小姐了。”陈氏扫视了两个女儿一眼,敲打着她们。

杜锦宁种下的那些毛桃树,都是用来做砧木的。自打去年买下山头后,她就叫姚书棋四处打听哪里有口味极好的桃子了。邻县有一个地方的桃子是有名的。姚书棋跑了几趟,终于花了大价钱,跟一家有大果园的人家订了些树枝。杜锦宁打算用那些桃树枝进行嫁接。

嫁接过的果树既有毛桃生长繁殖力强、抗病性强的特点,长出来的桃子口味又承接了优质桃树的母株特性。二十一世纪,果树嫁接矮化等技术早已普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