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古典架空 > 古代农家日常 > 第三百三十四章 关乐和的怀疑

全本言情小说 ,古代农家日常

前段时间杜锦宁考上了府案首,这是好事,杜寅生和章光义在村子里宣扬了一通,姚氏和杜锦寿自然知道了。再加上今天杜寅生和杜辰生要过来给杜锦宁贺喜,浩浩荡荡地一群人,哪里瞒得住姚氏母子两人?

姚氏想着自己跟儿子好久没吃顿好的了。今天小三房宴客,没准还要摆流水席,她是杜锦宁的伯母,当着外人的面,杜锦宁再不待见她也不好赶她走吧?遂带着儿子准备过来蹭一顿好的。如果杜锦宁和陈氏肯原谅她,那就更好了,以后可以常来常往。

有杜锦宁撑腰,想来那两个老东西也不好不理会她们母子了。

姚氏打的算盘倒挺好,可到了这里,却发现小三房并没有摆酒,屋子里团团围坐着的,全都是杜家那些不待见她的人。

不过桌上摆的鸡鸭鱼肉却让她直咽唾沫,杜锦寿更是不管不顾地冲了进来,她顺水推舟地便也跟进来了。

“出去,给我滚出去。”牛氏见赶不走这母子两个,直接指挥杜云翼和两个孙子,“你们赶紧去拿扁担来,给我把他们打出去。”

牛氏是个貔貅性子,钱财只进不出,拿出一点就跟要了她的命似的。姚氏把杜家的田地卖了,还把那么多的钱全都挥霍光,被姚家人也骗去了那么多,现如今最恨姚氏的就是牛氏了。要不是休了姚氏,姚氏再找个人嫁了过好日子,杜锦寿没准也会跟着去,杜云年回来妻子儿子全没了,她都想直接把姚氏给休了。

所以她哪里看得了姚氏坐在她面前大吃大喝?见杜云翼几个犹疑着半天没动静,她提起地上的小板凳就往姚氏身上砸去。

“娘,我知道错了,我真知道错了,您了就原谅我吧。”姚氏用胳膊挡着脑袋,一个劲儿地嚷嚷,“我今儿个是过来给宁哥儿贺喜的,您怎么能赶我走呢?我好歹是宁哥儿的伯母。要是被人知道我被人打出去,不定怎么说宁哥儿呢。”

张氏实在听不下去了。

她正不知如何才能讨好杜锦宁呢,现在正是表现的机会,她推了推儿子,示意他们去拉杜锦寿,自己则上前去,一把抓住姚氏的胳膊,对牛氏道:“娘,您也来,咱们把她扔出庄子去。也告诉告诉庄子上的人,以后别放她进来。”

杜辰生跟张氏一样的心思,闻言也忙道:“对对,老婆子,把他们赶出去,告诉庄子上的人,这娘儿俩都不是什么好人,以后别放他们进来。”

这年代的人成亲生孩子都早,牛氏即便是做曾祖母的人了,也不过才五十出头,身体倒比先前好吃懒做、之后又一顿饥一顿饱的姚氏要健壮。听得老头子发了话,她二话不说,跟张氏一人架一边,把姚氏往屋子外面拖。

杜锦程和杜锦德也把杜锦寿架着,跟在她们身后。

“娘,我知道错了,我再不敢了。”

“祖母,您让我吃一口吧,我都两天没吃饭了。”

姚氏母子两人一路嚎叫着,被拖了出去,声音越来越远。

小三房的人看着这一幕,神色都极为复杂。

“卖祖产的人,不值得原谅。”杜寅生摇头叹息,对杜锦宁道,“行了,别让这种人扫了兴致,吃菜,吃菜。”

……

第二日,杜锦宁便带着从府城买的礼物,去书院拜谢关乐和。

关乐和问了一下她回程是否顺便,便问道:“那周东平后来没有再为难你吧?”

“没有。”杜锦宁道,“我在府城这几日,都很平静,并没有谁针对我。”

“这就好,这就好。”关乐和提起的一颗心放了下来。

这几日杜锦宁没有回来,他可是一直提着一颗心呢,就担心周东平丧心病狂,对杜锦宁下手。

他张了张嘴,很想问问周东平落得那样的下场,是不是杜锦宁动的手脚,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怎么可能呢?眼前这孩子虽然长高了许多,脸庞却依然稚嫩,脸上的婴儿肥都还挂着呢。他一无权二无太多钱财三无社会经验,有什么能力把一个知府给从官位上给踢走?

他摇了摇头,把自己心底那荒诞的猜想晃开,对杜锦宁道:“往后你不必天天来书院里上学了。但要学的东西还是很多的。每天练十篇字,隔五日拿来给我看看;袁先生那里的制艺课,你仍要去听,布置的作业,不光袁先生看,我也是要看的。黄先生在府城买了一些书,你要也把它们看完……”

“是,先生。”杜锦宁恭声应道。

布置完作业,关乐和提起了另一件事:“我听黄先生说,祁先生很赏识你?”

杜锦宁获得府案首后,黄澄明领着她又去了一趟祁先生处,祁先生对杜锦宁的两首试帖诗很是欣赏,对她写的策论也执肯定态度。

杜锦宁笑笑:“祁先生也是本着勉励后辈的想法,这才夸赞了我几句,并不是我写的诗文真有多好。”

“虽说咱们不能自满,却也不能枉自菲薄。你们见面的情景,我都听黄先生说了。”

关乐和看着杜锦宁道:“如果祁先生愿意收你为徒,你可想拜他为师?”

不待杜锦宁说话,他就一摆手:“你不必顾及我。即便是我自己,也有许多老师的。跟着一个老师,没准这个老师的思想就禁锢了你,学识也不够全面。只有接触更多的人,跟更多的人学习,才会让你的眼界更开阔,学识更渊博。你资质是如此之好,多拜几个老师,会让你的路走得更远也更顺。”

因袁修竹提起过拜师的事;祁先生最后一次见她的时候,也流露出想收她为徒的意思。对于这个问题,杜锦宁也早思考过。为此她还趁着方少华在府城时去拜访过他,问及他们这些世家子弟的拜师情况。

确实如关乐和所说,像方少华他们这些人,从最开始的启蒙老师,到后面教授四书五经的老师,到跟着某人学制艺,再跟另一个老师学作诗,还有琴棋书画……他们一辈子会有无数的老师。即便她拜祁先生为师,也并不是对关乐和不敬。

但她也有她自己的考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