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古典架空 > 古代农家日常 > 第五百九十二章 天下无饥

古代农家日常 第五百九十二章 天下无饥

作者:坐酌泠泠水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4-05-17 21:51:25 来源:言情小说阁

全本言情小说 ,古代农家日常

杜锦宁跟着小厮进了巷子,便见一辆马车停在那里。

“杜少爷,请。”小厮指着马车道。

杜锦宁却是没动,而是朝车窗看了一眼,见得车帘动了动,关乐和的脸出现在车窗那里,她这才上了马车。

关乐和放下车帘,吩咐小厮道:“看着些,别让人靠近马车,我跟杜少爷有要紧话要说。”

小厮答应着,站到了马车后面。

前面有车夫,后面有小厮,不管是谁靠近马车,他们都能第一时间发现。

关嘉兴此时已到了巷子了,见得杜锦宁上了马车,隐隐还听到四叔的声音,但小厮旋即做出的警戒的举动,让他的眉毛不由挑了一下。

两人鬼鬼祟祟地说话,肯定在说什么见不得人的事。要是他能听到,以此作为把柄,那就好了。

可他想要走近些去偷听吧,根本找不到机会。马车停在巷道中间,无论从哪里走过去,都能让车夫和小厮发现。除非他会隐身术,否则根本没可能。

关嘉兴只得暗叹了一口气,站在那里等着,希望两人说完话下车的时候能让他听到一言半语。

马车里,关乐和见杜锦宁笑嘻嘻地给自己见了礼,便坐了下来,睁着两只无辜的大眼睛望着他,一副等着他说话的模样,他不由伸出手去,轻轻地在杜锦宁头上敲了一下:“我过来见你,你就没有丝毫意外?”

杜锦宁摇摇头:“不意外。按我的估计,工部也该知道话本子和再生稻的事了。”

关乐和下午的时候在衙门里心神不宁,做什么都集中不了注意力。这会子看到自家弟子那镇定自若的笑颜,他紧绷的神经忽然一下子就放松了下来。

“那话本真是你写的?”他这句虽是问句,但用的却是肯定的口吻。

杜锦宁摇头晃脑地道:“除了你才高八斗的弟子,还能有谁写出既好看、又有农事知识的话本来?”

关乐和忍不住笑起来,伸手又是一个脑瓜崩:“你小子,正经点。”

“老师您别担心,不会有什么大问题的。”杜锦宁道。

“怎么没问题?”关乐和蹙眉,“陈主事说谷贱伤农,要把你抓去治罪呢。”

“放他娘的屁。”杜锦宁忍不住爆了粗口。

见关乐和瞪眼,她讪讪地摸了一下鼻子:“嘿嘿,忍不住要骂人,谁让他说话这么没脑子呢。”

“但他说得有理,工部有一部分人都被他说服了。尚书大人说,要再商议一下,有个定论再上报皇上。下午他们有些人就已跑到郊外看再生稻去了,明日开会商议这事,你可得有个心理准备。”

杜锦宁却摆摆手:“老师您别掺和这事,由他们争论去。理不辨不真,灯不拔不明。等他们说上几句就知道陈主事那句话纯属是挑事了。他越这样说,就越表现出自己无知无能。”

摸着下巴想了想,她眨巴着大眼睛,凑近关乐和道:“老师,您想不想让陈主事滚出工部?虽说他现在跟你不是一个部门,级别也比你低,但他没办法给你使坏也挺恶心人不是?要不,您使个法子,让他滚出工部吧。”

关乐和看自家小弟子这一副算计人的表情,忍不住又是一个脑瓜崩,好笑道:“你说滚就滚啊,尚书大人都没这本事。”

陈主事家里是有背景的,就算是工部尚书明知陈主事没啥本事还爱搅事,不看僧面看佛面,也不能直接就把陈主事赶出工部。

“尚书大人不能,但皇上能啊。”杜锦宁笑道。

关乐和疑惑地看向杜锦宁:“你有什么好办法?”

“首先呢,我得跟您说,我这话本,静王和鲁国长公主老早老早就带进宫了。虽说没到御前,但皇上想知道并不难,所以即便没有工部递折子,皇上也能知晓,用不得藏着掖着。”

关乐和一惊,旋即知道杜锦宁这话的意思了。

静王赵昶就不说吧,但鲁国长公主因为母亲和兄长的宠爱,是很敢在御前说话的。杜锦宁这话是告诉他,知不知晓话本不是个问题,便是往御前递话也没问题——工部就算受陈主事的影响,得出了不好的结论。但杜锦宁只要把话往赵昶面前一递,鲁国长公主就能跑到皇上面前去为杜锦宁辩驳。

他知道赵昶对自己这个弟子十分崇拜,杜锦宁只要把他说服,赵昶和赵明月是肯定会为他说话的。

“你就这么有信心驳倒陈主事的观点?”关乐和问。他其实自己也有信心驳倒陈主事,只是他更想知道杜锦宁的想法。

杜锦宁不由好笑:“陈主事说谷贱伤农,不过是站在他自己的立场上。比如他家有一百亩田地,稻谷的价钱低了,他赚的钱不光没多,可能还少一些。这于他而言,确实是谷贱伤农。不过这个农不是庄户人家,而是拥有农田的地主们。”

她抬起清澈明亮的大眼睛,直视关乐和:“可老师您想想,这天底下有多少人吃不饱饭?如果我还是在田地里刨食的庄稼汉,手里有三亩田地,田地的稻谷产量多了,虽说卖不出价钱,但我自己的口粮是不是就多了?”

“除了庄户人家,还有城里的贫民。他们每个月同样赚个三五百文钱,稻谷的价钱低了,那是不是就可以买更多粮食、不用饿肚子了?”

杜锦宁扬起眉毛:“天下无饥矣,这是多少皇帝都致力达到的目标。现在粮食产量亩产增加了,难道不是好事反而是坏事?只有‘何不食肉糜’的仕大夫才能分辨不出好坏吧?皇上心怀黎民,是不会被这种言论所蛊惑的。陈主事跳得越起,就越显露出他的无知与自私,皇上看他不爽,一个命令他就得滚出工部去。”

关乐和摇摇头,面上仍露出担忧的神色:“虽说陈主事无知,但他却是士族的一员,他的心声,便是世家大族的心思。现在大量田地都把持在世家大族手里,你这做法,触及到他们的利益,他们是不会让你好过的。”

历朝历代,多少利国利民的政策出台,最后都受到了阻挠,无疾而终,这样的事例不要太多。比如唐朝僧寺大量侵占田地,导致国家的税收骤减,唐武宗最后还是靠着血腥的“灭佛”来达到目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