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古典架空 > 古代农家日常 > 第六百一十四章 馆阁体

古代农家日常 第六百一十四章 馆阁体

作者:坐酌泠泠水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4-05-17 21:51:25 来源:言情小说阁

全本言情小说 ,古代农家日常

“桂省的考生入场。”前面传来一阵喊声。

大家赶紧打起精神,看向前方。

杜锦宁以前还能从容站在旁边看一看别人是怎么检查的,可现在人挤人,她根本看不到前面,只得掂起脚尖朝前面张望。

无奈只能看到人头,根本看不到检查入场的那个地方。

“你想看什么?”齐慕远低声问道。

杜锦宁抬头看他一眼,神情有些不自然:“我想看看是不是跟乡试的时候一样。应该不用大家脱衣服吧。这么冷的天,脱了再穿上,冻出病来就麻烦了。”

她这话说得滴水不漏。如果只说前半句,肯定要被人怀疑她抄了夹带,害怕检查太严被查出来。加上后半句就没什么了。

大冬天的,谁不怕冷呢。

齐慕远掂起脚便往那边看。

他长得高,本来就有点鹤立鸡群的感觉。这么一掂起脚尖,倒是把前面的情形看清楚了。

他放下脚,对杜锦宁道:“跟乡试差不多。”

杜锦宁放下心来。

前面因为要检查,放行的速度就慢一些。后面的人随着慢慢往前挪,待轮到杜锦宁他们一行人被检查时,已是小半个时辰之后了。

齐慕远是个心细如发的男子,不像关嘉泽那般大大咧咧。以前无论是院试、府试还是乡试,入场的时候杜锦宁总是尽可能的拖到后面,不愿意率先进去。

齐慕远注意到这个情况,这次在挪动过程中,他就有意地护着杜锦宁落在后面。

看到前面的关嘉泽果然如乡试那般,只把外袍脱下,剩下的中衣再被衙役细细检查一下衣角什么的,看看有没有夹带就被放了行,杜锦宁放下心来。

入了场,领了号牌,大家就分开了,各自寻找自己的位置。

杜锦宁这一次运气不错,没有分在臭号旁边。不过这时候是冬天,即便是臭号,也没有八月份的秋闱那么难过。

待差役把文房四宝和试卷一一发放过来时,天已经大亮了。

像这样的大考,一般是不把题目印在试卷上的,以免让太多人接触到试题,从而引导泄密情况发生。而是由主考官或副主考官当场命题。

而且为了不让主考官早就拟好题目并泄露出去,主考官和副主考也都是当场商议之后再出题。

杜锦宁看着差役扛着木牌走过来,上面的题目是:“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她垂眸沉思。

题目很简单,不难理解,也不需要解题。可正是如此,才是最难之处。因为题目容易,想要写得出彩,能在一万多名考生中让阅卷者看到你的文章眼前一亮,不容易。

会试虽然比较高级,但它的阅卷形式跟以前一样,也都是最看重第一篇文章。第一篇文章写得不好,你后面写出花来,也是不取的。

如果只是题目简单,杜锦宁倒是不憷。会试的录取率她做过分析,一般参加考试的考生一万多名,录取数大多是在三百人左右,录取率极低。但今年的恩科又不同。因为夺嫡之争,下马了一大批的官员,朝庭急需新鲜血液来贴补空缺。

而且依她观察,赵晤是个有野心有魄力的皇帝,他绝对不甘于自己的权力被世家大族所把控,因此就需要大量寒门子弟进入官场,为他所用。

因此,今年会试的录取数应该有四百人左右。

杜锦宁觉得以自己的本事,只要不是她发挥失常,或是运气特别不好试卷随意被糊涂的阅卷官黜落,取中为四百人之内还是不难的。

但想要名次靠前,那就必须投其所好了。她虽志不在会元,但如果有机会能得好名次,她自然也不会放弃。

那么问题来了,她是投顾汐年的好,还是投蒋统的好呢?

沉思良久,她终于提笔在纸上写下了一行字:“戊午中秋既望之次夕,余以微倦,假寝以休。怀衿无温,憬焉而悟。方醒之际,意谓初夜;倾听已久,乃绝声闻。揽衣出房,星汉照我,北斗遥遥,庭院垂光。芳桂一枝,自然胜露;秋竹数茎,依其向月……”

杜锦宁写文向来极快。她的思绪又流畅,不过一个时辰功夫,一篇八百来字的文章就写完了。

这时候的会试与乡试不同,不同之处在于,它是当天出一定量的题,然后当天交卷。交了卷后可以在考舍里走动,或上厕所或在局促的甬道上散个步,你要跟隔壁的考生聊上两句也不被制止。

而今天的题目,是两篇文一首诗。

杜锦宁写完第一篇文章,伸伸懒腰,在狭窄的考舍里活动了一下身体,却又继续写第二题。

这一题审题要难上一些,不过这也难不倒杜锦宁,她又以上篇文一脉相承的文风,将第二篇文章写了出来。

两篇文章写完,也才堪堪午时,到了吃午饭的时间。

会试是礼部那位刚上任的尚书办的第一件大差事,他自然十分尽心。饭菜办的还算可口,而且大冷的天,差役把饭菜送上来的时候还是热腾腾的,让杜锦宁十分满意。最让她满意的是吃的不再是冬瓜,而改成了南瓜。

吃饭的功夫,她把那首诗也斟酌出来了。

反正不是第一次当文抄公,作诗又不是她的强项,她干脆就“借用”了明朝一位诗人的诗,抄在了草稿纸上。

写完这些,她休息了一下,把文章与诗都细细检查一遍,看有没有犯忌讳。发现没有,她这才着手把文章和诗仔细而工整的抄在了试卷上。

为了加分,她使出了她的一个秘密大招,就是写“馆阁体”。

馆阁体又称台阁体,是明朝永乐年间才出现的,以制诰碑版、姿媚匀整而著称。虽说比较僵硬刻板,没有其他书法那么有生气,但它规范、美观、整洁、大方,是明朝之后学子们科考时必写的文体。

这馆阁体书法她私下里练了有两三年了,现在也算小有所成,反正看上去就跟印刷体一样,十分的整齐漂亮。

这是她特意为殿试而准备的秘密武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