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古典架空 > 古代农家日常 > 第六百三十二章 面圣

古代农家日常 第六百三十二章 面圣

作者:坐酌泠泠水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4-05-17 21:51:25 来源:言情小说阁

全本言情小说 ,古代农家日常

齐伯昆不由叹气,摆手道:“行行行,我不找他。不过你好好考虑我的话。你不能只要他一个,不顾我跟你爹娘吧?你真要这么大逆不道,就不是我孙子。”

齐慕远沉默着没应承,只道:“祖父您好好歇息。”替齐伯昆掖了掖被子,走了出去。

……

杜宅里,杜锦宁刚一回家,陈氏叫下人将饭摆到杜锦宁院子里,将下人都打发了,等不及吃饭,就将今天纪夫人关于公主的事跟杜锦宁说了,忧心地道:“要真是公主看上了你,怎么办?”

杜锦宁倒是一点儿也不担心,给自己舀了一碗汤,慢慢地喝着,笑道:“娘您有什么好担心的?消息放出去,不管是谁都消停了。我就一乡下小子,还不至于让人不顾性命地嫁给我。”

“可公主要找个高僧给你算命,你怎么办?”陈氏问道。

“那就算呗。”杜锦宁放下汤碗,给自己添了一碗饭,满不在乎地道,“不管找哪个,都能算出我克妻的命。”

陈氏狐疑地问道:“你打算怎么办?”

杜锦宁放下筷子,在怀里掏了掏:“派人去找有点本事的和尚道士问一问,给点钱,就能拿到一副克妻的生辰八字。”

她掏出一张纸条,递给陈氏:“娘您可牢牢记住了,这是我的生辰八字,您别弄错了。”

陈氏接过纸条看了一眼,见上面果然写了一副生辰八字。年纪和生辰的日期都跟杜锦宁的相符,只不过具体时辰有了改变。

古人迷信,因为涉及到扎小人等诅咒问题,所以人们的生辰八字,要不是父母至亲,是不会让人知道的。直到成亲要合八字写庚帖,才会拿出来用一用。

杜锦宁的生辰这么改一改,根本没人知道。

“那和尚道士不知道是你吧?”陈氏不放心地问道。

杜锦宁一笑:“我办事,您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吗?”

一夜无话。

按常理,第二日下了早朝后,皇帝是要召见殿试前十名进宫面圣的。杜锦宁没有再出门,而是老老实实地在家里等着宫里传讯。

到了巳时,果然有宫里的太监来传旨,召见杜锦宁。

杜锦宁早已收拾妥当等着了,接了旨,立马上了马车,跟着太监入了宫。

十个新科进士,有的住得近,有的住得远,需得大家都来齐了之后再去面见圣上。杜锦宁入了宫后,太监将她带到了一个偏殿,便自行离开了。

齐府离皇宫比较近,齐慕远早到了。除了他,还有另两位进士。

皇宫时在,一切都需谨言慎行。大家互相见了礼,就不敢多言,怕言多必失,或是惹了宫里主子奴才的厌,各自坐下喝茶吃点心。

皇上对于新科进士还是很礼遇的,太监们上了茶和点心。但为免上厕所,大家都不敢多吃喝,只端起茶碗润一润唇就放下了。

于是就这么干坐着。

杜锦宁见齐慕远的目光朝自己望来,便也回望过去,用目光询问他有什么事。齐慕远却也不说话,只朝她笑了笑,便收回了目光。

杜锦宁也不在意。

两人风华正茂,又都唇红齿白,眉眼俊秀,这么坐在一起,微笑眨眼,互相之间十分默契熟稔的样子,顿时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

旁边的一位进士见了,笑着问道:“杜相公跟齐相公认识?”

这位进士四十来岁年纪,满脸和善,眼里却闪着精明。刚才一听说杜锦宁和齐慕远的名字,态度就变得十分热络。

殿试的名次没出,但会试的名单上,杜锦宁和齐慕远可是排在前面的。两人年纪这么小,容貌十分出众,在殿试的时候又都坐在第一排,十分瞩目,跟他们一起坐在大殿上应试的贡生们可都认得他们——贡生一共三十九十八名,大殿再大也最多容得下一百名,其余的贡生都被安排在偏殿或是走廊上写文章。能跟杜锦宁他们在一个殿里参加考试的,名次都比较靠前。

所以听得这话,大家都朝杜锦宁和齐慕远望来。

杜锦宁点点头:“认识。”只这两个字,显然不欲多说。

齐慕远早就恢复了他冷冰冰的状态。

那男人见状,只得将肚里的疑问咽了回去,只是笑道:“自古英雄出少年。两位果真是少年英才啊。”

“钟相公过奖了。”杜锦宁虽彬彬有礼,态度上却不见有多热络。

那位钟相公只得闭了嘴。

屋子里恢复了静默。

不过,总有目光总是有意无意地在杜锦宁和齐慕远身上打转。

好容易十人都来齐,一个大太监进来,扫视了众人一圈,对大家道:“大家按着我念的顺序来排队,我念在前头的,一会儿就走在前面。”

大家顿时紧张起来。

这位大太监念出来的顺序,应该就是殿试时成绩高低的排序。虽说最后状元榜眼的还要皇帝最后定夺,但十人里你如果排在后五位,再如何也不可能中状元、榜眼、探花,除非……

大家都有意无意地朝杜锦宁和齐慕远瞅了一眼。

自古探花都是年轻且长得好的。如果杜锦宁或齐慕远排在后五名,没准皇帝见他们颜值高,就把他们其中一个拎上来,做了探花。如此一来,他们辛辛苦苦用真本事考得的名次就要往后推了,这实在是让他们不甘心。

要知道,钦定御批一甲三人称“进士及第”,又称“三鼎甲”。这三人立即授职,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编修。二、三甲进士如欲授职入官,还要在保和殿再经朝考次,俗称“朝考”。最后二甲和三甲的进士,要综合殿试和朝考的名次,分别授以庶吉士、主事、中书、行人、评事、博士、推官、知州、知县等职。

也就是说,前三名的一甲,跟后面的二甲、三甲,区别是很大的。

如果杜锦宁和齐慕远凭着年轻与颜值,就从末位提到前面来,做了探花,这些把一辈子都奉献给了科举考试、只差一脚就能光宗耀祖的新科进士们,肯定是十分不服气的。

但在皇权至上的古代,不服气也得憋着,这就让大家对这两个小年轻十分没有好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