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古典架空 > 古代农家日常 > 第六百五十四章 重农抑商,是否改变

全本言情小说 ,古代农家日常

齐伯昆与杜锦宁相处那么久,深知如果杜锦宁不是有重要的政事跟他说,是不会过来见他的。

他今天便特意去了湖心小亭,晒着春日暖暖的太阳,一面钓着鱼,一面等着杜锦宁前来。

杜锦宁跟着去迎她的齐慕远走到湖心小亭处,看到这一幕,她便笑道:“齐爷爷,您这鱼线下面是否有鱼钩啊?”

“没有。但老夫钓鱼的手段高超,这不,不一会儿就钓到了一条杜鱼。”

两人对视一眼,俱都“哈哈”大笑起来。

于是见面的尴尬就在“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玩笑中化解了。

大家谁也不提齐慕远的“基情”问题。

齐伯昆将下人都遣了下去,拿起杜锦宁带来的点心放了一块进嘴里,问道:“你今天来找我,有何大事?”

“前两日皇上叫了我去,跟我谈了土地兼并问题。”杜锦宁道,“我想知道齐爷爷的想法。”

齐伯昆用手指遥遥点了点她,笑眯眯地道:“你这小子,满肚子的花花肠子。你就不怕我当面一套,背后一套?”

“不会。齐爷爷这么精明的一个人,知道何事可为,何事不可为。”

“你知道还问?”齐伯昆瞪了她一眼,“这是不信任老夫么?”

“岂敢岂敢?”杜锦宁假模假样地拱了拱手,“我要是不相信齐爷爷,就直接去找皇上,而不是让齐慕远来问您了。想您也知道,皇上可是特意让吴公公跟御卫说,让他们给我通禀的。”

齐伯昆立刻嗤之以鼻:“得了吧,小狐狸。你这不是信任我,而是怕死,不想冒险。”

“君之不立危墙之下,小子我这是聪明的做法。”杜锦宁丝毫不觉脸红,大言不惭地道。

齐伯昆用手指点了点:“论脸皮之厚,我最服的就是你小子。”

“愧不敢当。天底下比我脸皮厚的大有人在,我这算什么?比起您老人家来,差的远了。”

“臭小子。”齐伯昆忍不住骂了一句,骂完之后就“哈哈”大笑起来。

他是真喜欢眼前这小子,聪明,灵气,还不忘本心,丝毫没有年轻人的浮躁。自家孙子喜欢杜锦宁,确实是挺有眼光,但他怎么就是个男的呢?

如果把齐慕远换成个孙女,他倒是挺乐意。有杜锦宁这样的孙女婿,他倒宁愿不要孙子。

齐慕远还不知道就这么一会儿的功夫,自家祖父就这么无情地把他抛弃了。

他把茶泡好,将齐伯昆和杜锦宁面前的茶水酌满,便静静地坐在一旁看他俩斗嘴。

齐伯昆把点心咽下,端起茶饮了一口,这才道:“自打皇上登基以来,我们就一直在议这个问题。其实不光是现在,便是先皇在位的时候,这个问题也被大臣们提出来过。毕竟随着大宋朝存在的时间越长,这个问题就越明显,已经到了不容忽视的地步了。只是因为触及世家的利益,再加上先皇年纪大了,只想安安稳稳地过日子,不想朝庭动荡,这才将这个问题压了下来。”

“世家大族就不知道这个问题的严重后果吗?倾巢之下,焉有完卵!”杜锦宁问道。

“知道,怎么不知道?但利益所趋,又岂是那么容易改变的?”齐伯昆叹了一口气,“世家收益多,开支也大。收入一旦减少,有些人的日子就不好过了。”

“你们想出什么方法?”杜锦宁问道。

齐伯昆也不瞒她:“从税收入手。”

杜锦宁点点头。

果然如此。

齐伯昆见她不作声,忍不住问道:“你小子鬼主意甚多。你来找我,肯定也有自己的想法。”他盯着杜锦宁,“不是也是从税收入手吧?”

“税收自然是要改革的。”杜锦宁道,“但如果这方面的阻挠太多,可以另辟蹊径。”

齐伯昆眼睛一亮,忙问道:“怎么个另辟蹊径法?”

“现在全国上下,眼睛全都盯着田地。要是把他们的目光从田地上挪开,不就好了么?”

“从田地上挪开?”齐伯昆皱起了眉头,“除非比田地收益的利润高,否则,他们怎么会舍得挪开?”

说到这里,他微微一愣,看向杜锦宁:“你不会想打行商的主意吧?”

要说利润最多的,非行商莫属。

杜锦宁点点头:“正是。”

见齐伯昆皱眉望着她,她也调皮地学着齐伯昆的样子,皱起眉回望着他。

齐慕远在一旁看到,“噗嗤”一声,差点把茶水都喷出来。

杜锦宁这家伙,怎么这么可爱呢?

齐伯昆本来也忍不住想笑的,但听见孙子的笑声,他看了孙子一眼,默默地把嘴角的笑容压了下去,看向杜锦宁的目光里就带了点复杂。

杜锦宁心里大呼不妙,连忙开口将话题从危险中岔开:“我一直不明白,咱们大宋为什么还要重农抑商。当初商鞅提出这个的时候,是有特定的时代背景的,那是为了备战。可现在呢,情况已变,为什么还要得农抑商?”

“重农抑商可以把人口束缚在田地上,安居乐业,人丁兴旺,也可使国库粮仓充盈,既可内无粮荒、动乱之虞,也可外无侵扰之虑。”齐伯昆道。

“如果田地大部分在国家手里,在农民手里,我承认你所说的很有道理。可现在情况不是已改变了吗?土地兼并严重,大部分田地在世家手里,社会矛盾日日激化,这就到了不得不改变国策的时候了。”

“……”齐伯昆想要跟杜锦宁争辩,可张了张嘴,却发现自己无从反驳。

“放开路引,让商品流通;同时发展工业,让能流通的东西不再是初级产品,而是加工过的具有附加值的农副产品,这样朝庭的税收就完全可以从商业上而获得,不用死盯着田地的那些产出。一旦商业获利更大,世家紧捂在手里的田地价值就相应减少,这时候再来进行税收改革,阻力就小很多。而且,农工商齐下,三条腿走路,国家的经济政治才会稳定。”杜锦宁又道。

“咚”地一声,齐伯昆从座位上站起来,撞到面前的几案上,差点把几案给撞到。

可他顾不上这些了,两眼放光地盯着杜锦宁:“你刚才说什么初级产品,什么附加值,我没听懂,你再说明白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