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古典架空 > 古代农家日常 > 第七百六十二章 半年时光

古代农家日常 第七百六十二章 半年时光

作者:坐酌泠泠水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4-05-17 21:51:25 来源:言情小说阁

全本言情小说 ,古代农家日常

杜锦宁给他们鼓劲道:“你们想想,以后无论是大宋的历史还是日苯的历史,只要说到茶道,就会有你们的名字,史料上会详细地记载你们去日苯弘扬茶道的事情。这是名垂青史的好事啊,多少人想都想不到呢,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再想想你们从日苯回来以后的地位……”

陆九渊三人都不是佛系人物,他们对于儒学的研究,对于建立心学的渴望,与其说是喜欢儒学,不如说是儒学成果能给他们带来名与利。

通过这一段时间在报纸上的互相辩论,心学已经传开。但影响更大,能给他们带来更多名利的,还是茶道。毕竟儒学只是读书人喜欢,而且还是对儒学研究上升到一定程度的读书人才能感兴趣。但茶道却是从帝王到百姓,人人都喜欢的,受众比儒学要多多了。现在,又即将传到日苯。

想想从日苯回来,他们作为去其他国家弘扬茶文化的使臣,不光会得到皇帝的关注与赏赐,以后不管走到哪里,都会被人奉为座上宾,他们就热血沸腾。

杜锦宁十分了解他们的心理,又道:“从这里去日苯,其实从路途上来说,跟去桂省也差不多,只不过要坐船而已。天朝上国来的人,日苯人都会奉为上宾,不敢对你们有丝毫怠慢。如果你们担心语言不通,这不是还有渡边大师他们陪同吗?去之前你们也可以学一些简单的日本话。”

“可渡边大师他们回京城去了呀,怎么学?”彭士诚问道。

杜锦宁露出一抹微笑:“我已经学会了。”

“什么?”三人齐齐惊呼,不过想想杜锦宁那变态的记性,三人又觉得理所当然。

“不过我只会简单的一些对话,复杂的就不懂了。”杜锦宁补充了一句。

她记忆力这么好,学语言根本不在话下。上辈子她就精通好几门外语,日语就是其中的一种。

古代的日语跟现代有一定的差别,跟渡边几人在一起的那几日,她就不停地向三人学习语言。等渡边他们离开的时候,她已经完全掌握此时的日语了。不过为了不露馅,她跟三人交谈的时候,只说一些简单的对话。

“未上京之前,我可以教你们几日。等你们去了京城,再向渡边大师他们请教。”杜锦宁又道。

被杜锦宁这么一说,陆九渊三人的心态就安定了下来,随之而起的是浓浓的期待与兴奋。

渡边他们好不容易来大宋一趟,主要的目的是学习佛教,自然不会马上回去,他们不光在京城附近的寺庙学习,还会云游到其他地方的寺庙去,行踪不定,归期也没有定下来。因此陆九渊三人也不急着回京,而是仍呆在润州,跟着杜锦宁学日语。

如此一晃,时光飞逝,直到杜锦宁的晚稻收割,田地里种满了绿肥,陆九渊他们才接到圣意,回了京城。

他们将在京城的家中过年,年后天气稍暖,便启程东渡日苯。

陪同渡边等人一起来迎接他们的鸿胪寺官员,听到他们能用流利的日语跟渡边等人交流,大吃一惊,问道:“陆先生你们怎么会说日苯话?”

陆九渊笑道:“这几个月跟杜大人学的。”

“杜大人怎么会说日苯话?”鸿胪寺的官员越发奇怪。

陆九渊指指渡边山野:“自然是向渡边大师他们学的。”

见鸿胪寺官员看向自己,渡边山野双手合什念了一声佛,道:“杜大人天纵奇才,我们在润州只呆了不过半个月,他就能用简单的日苯语跟我们交流了。”

杜锦宁以十五岁的年纪考上状元,她过目不忘的名声也随着状元之名传扬开来,鸿胪寺的官员自然知晓。听了这话虽还觉得震惊,倒是不怀疑渡边大师与陆九渊撒谎——撒谎有什么好处呢?不过是一门语言。

但这件事也从侧面证明了杜锦宁真正是过目不忘,鸿胪寺官员把这件事当作奇谈,跟同僚和家人说起,没过多久,这事就传到了赵晤耳里。

赵晤也没多想,还对齐伯昆感慨道:“那小子真是聪明啊。要是朕能有那样聪明的脑子就好了。”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皇上圣明,才有像杜锦宁这样的天纵奇才在皇上的恩科上出现,为皇上所用。”齐伯昆拍马屁拍得炉火纯青。

果然,赵晤听了这话,心里十分舒爽,刚才的那一点点妒忌跟遗憾立刻烟消云散。

古代的官员,虽有十日一沐休,但没有年假一说。没有圣旨,所有官员不得离开官职所在地。

那一年的新年,杜锦宁是在润州过的。冬日禾苗停止生长,此时也没有薄膜可以盖大棚,杜锦宁的实验早已在暖稻收割的时候就随之而停止了。

不过谁也不知道,她在庄子和润州城住处旁边的实验田里,收割的是她研究出来的第一轮杂交水稻。因为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用袁隆平的理论直接培育,又是早在桂省的时候就开始了研究,虽然还没有进行种植,但她十分有把握这一轮的稻种,就是她想要的杂交水稻稻种。要是当初心里没底,她也不会放话给赵晤和齐慕远,给她三年的时间研究新稻种。

现在一年过去,她的稻种培育成功。明年,就可以进行小面积种植,同时培育更多稻种。后年,可以在润州大面积种植,成功后就可以在整个江南地区进行推广。这就是她当初的规划。

不过秋收之后别人都闲了下来,稻种研究也不搞了,杜锦宁却仍然十分忙碌。她要趁农闲,组织修筑水利工程。

润州的地形,她在这一年里也抽空去看过,早已摸清了,还画了一个地形图。此时她将水利工程设计图画了出来,拿去给关嘉天。

“你也忙了一年了,这些就交给我们吧。”关嘉天十分心疼自己这个小师弟。

有些不明真相的人不知道,总觉得杜锦宁整日呆在她的农庄里,根本不管衙门里的事,就是个吃闲饭的官员。

可关嘉天和陶华晖却知道杜锦宁这一年里有多辛苦,在农事上又做出了多大的贡献。

双季稻种植成功,早稻亩产四石,晚稻更是达到了四石半的高产量,一年里一亩田里产出八石粮食,比起以前的两石足足翻了四倍。到明年一旦大面积种植双季稻,整个大宋的粮食有多少,他们都不敢想。

杜锦宁固然功劳大大的,便是他们也跟着沾光。

等杜锦宁的新稻种研究出来,他们也三年期满,凭着这份政绩,升官那是妥妥没问题的。

所以现在杜锦宁要兴修水利,关嘉天与陶华晖都抢着干。

杜锦宁不是个爱逞强的人,同时也知道关嘉天和陶化晖需要这份政绩,便也没推辞,把设计图给他们,叮嘱道:“一定要根据我这图来修筑,这也是我在农事上实验的一个内容,好不好使都要试一试。这也是当初在皇上面前报备过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