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古典架空 > 古代农家日常 > 第七百七十二章 手谕

古代农家日常 第七百七十二章 手谕

作者:坐酌泠泠水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4-05-17 21:51:25 来源:言情小说阁

全本言情小说 ,古代农家日常

知州屋里,关嘉天听了齐慕远转达的赵晤的旨意,不由皱眉看向杜锦宁。

他知道齐慕远跟杜锦宁的交情极好,也不避讳,直接提醒杜锦宁道:“师弟,你可要考虑清楚,这件事关乎你一辈子。有了这污点,以后想要身居高位,怕是不容易。”

杜锦宁苦笑着一摊手:“皇上有令,我能有选择的余地吗?”

关嘉天默然。

一旦拒绝了赵晤,杜锦宁这个官也就做到头了。以后即便做出再大贡献,赵晤也会给一个明升暗降的官职,比如到边远贫困地方去任知州或是知府。听从旨意放弃丁忧,或许下场还好一些。

他叹了口气,认真道:“你放心,你祖父去世的消息,我没跟任何人说过。只要你家里人保密,至少短时间内不会让人知道。”

杜锦宁点点头:“多谢师兄。来报丧的堂兄因路上劳累,感了风寒,进家里报了丧后就卧床不起,并未外出走动。家里知道他来报丧的下人也十分有限,且值得信任,我会叮嘱他们不要将事情往外传的。”

杜家下人不多,还大部分是女性跟着陈氏住在后院。杜锦宁因为自身的秘密,她居住的前院向来不允许其他下人来闲逛。

那日她跟陈氏在她院里独自谈话,杜锦德是直到杜家门口才在车上披麻戴孝、由朱老头领着进来的,一路上根本就没遇到人。

而知道杜辰生去世自己要丁忧,杜锦宁当即就把杜锦德安排在了离自己院子最近的一个院子里,并让从秦老六那里要来的小厮赤木去伺候他,还吩咐赤木给他下了点药,以确保他不到处乱走乱说。

杜家虽从杜哲彦那一支分到了一部分遗产,但分到杜云翼头上的并不多,只多了几十亩田地而已,家中也没添置多少下人。杜锦德来的时候,只带了一个下人,一个临时从街上雇来充当车夫与护卫的壮汉。这两个下人,她都吩嘱赤木下了药,一起躺在了床上。

因此,知道杜锦德来报丧的人极为有限。要不是需要安排杜锦德三人的吃住,姚书棋又十分得她信任,她连姚书棋都不会让其知晓。

见杜锦宁主意已定,关嘉天便转向齐慕远:“既如此,我这里绝对不会往外说一个字,请皇上和齐大人放心。”

齐慕远点点头,起身拱拱手:“如此,我们就先告辞了。”

“辛苦齐大人。”关嘉天十分客气。

齐慕远与杜锦宁出来,便遇上特意等在那里的马剑。两人打了声招呼,齐慕远便跟杜锦宁一起出了衙门。

回到杜家,齐慕远问道:“你堂兄那里,怎么处理?”

杜锦宁道:“等有了结果再跟他说吧。”

杜锦德那里,是不能打马虎眼的,只能将一部分实情透露给他听,告诉他这是皇上的圣意,把后果说得严重一些。毕竟漓水县和桃花村那里还得他去帮着遮掩呢。

齐慕远将她搂进怀里,问她道:“拿到手谕后,你是怎么打算的?虽说有皇上手谕,有了一层保险,但如果世家向皇上施加压力,后果如何,还是难以预料。除非拿到丹书铁券。”

杜锦宁摇摇头:“丹书铁券没可能。”

原先她还抱着一丝幻想,但见赵晤连她丁忧一年的时间都等不急,她就知道京中的形势很不妙。

只要赵晤不能全面掌控局势,这块丹书铁券根本不可能得到——这样的东西,多少世家垂涎,又岂能让她这个寒门出身的小官拿到?除非国之将灭,关键时刻她力挽狂澜。

“那要不再等上两三年,看看情形再说?”齐慕远道。

他放开杜锦宁,盯着她的眼睛:“锦宁,我虽然渴望能早日跟你在一起,但我不会让你陷入任何危险境地。如果危险,哪怕这辈子不能成亲,我也不会让你暴露身份。”

杜锦宁摇摇头:“瞒不住的。以前我年纪还小,还能雌雄莫辨。但随着年纪增长,女子特征明显,就容易露馅。”

她苦笑道:“现在我官小,又在乡下呆着,没人盯着我,还安全些。杂交水稻研究成功后,皇上必会把我调到京城去,官职也会步步往上升。等到我能上朝,又得皇上青睐,参与朝堂重大决策,世家必会把我当成眼中钉。到那时,只要有人起疑心,再设计试探,只要一个不小心,我就得露馅。等到那时再想逃跑,就跑不掉了。”

只要想想那情形,齐慕远就不寒而栗:“那还是早做谋划吧,我们细细商议一下怎么做。”

“好。”杜锦宁道。

这件事,没有齐伯昆和齐慕远帮忙是不成的,杜锦宁的计划自然不会瞒着他们。只是有些细节她不会全盘托出,不是不信任齐慕远,而是替齐慕远着想——如果齐慕远知道她躲在哪里,一旦赵晤或世家用他的家人威胁他,他该怎么办呢?

杜锦宁绝对不会让齐慕远做媳妇与母亲掉到河里,先救哪一个这种问题。除非这个男人无心,或是个畜生,不顾生养之情,或是不爱妻子,否则就是两难境地,基本无解。

如果一个男人为了你放弃了他母亲的生命,这种没良心的男人,你敢跟他过一辈子吗?只要他心中的爱消褪,那就会弃你如敝履。而爱情,可都是有保鲜期的,这份保鲜期最长也不过七年之痒。

接下来的时间,两人没有唧唧我我,而是在商讨接下来怎么办,直到深夜。第二日,齐慕远便回了京城。

在齐慕远把杜锦宁亲笔写的丁忧报请奏折交给齐伯昆时,齐伯昆不顾天色已晚,当即去了皇宫,递牌子求见皇上。

齐慕远在家中坐立不安地等待着。

足足过了一个时辰,齐伯昆才回来,递给齐慕远一卷明皇色的绸缎:“妥了。”

齐慕远大喜,打开手谕仔细看了一遍,发现确实写了免死罪一次的内容后,将心放到了肚子里。

他问道:“皇上可有生恼?”

齐伯昆自得地笑道:“你以为我是你们啊,年轻气盛,说话没个轻重。我只拿杜锦宁的难处和对大宋的重要性来说,最后是皇上为难半天,主动提出要给杜锦宁写个手谕。”

齐慕远跪了下去,感激地给齐伯昆磕了三个响头:“小远跟锦宁多谢祖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