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古典架空 > 古代农家日常 > 第七百八十章 有天理吗?

古代农家日常 第七百八十章 有天理吗?

作者:坐酌泠泠水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4-05-17 21:51:25 来源:言情小说阁

全本言情小说 ,古代农家日常

齐伯昆呆呆地望着齐慕远,半晌反应不过来。

杜锦宁是女子?这这……这怎么可能?

杜锦宁怎么会是个女子?

孙子这是跟他开玩笑吧?

他可是看着杜锦宁长大的,打十岁起,杜锦宁就生活在他的眼皮子底下。

齐慕远看祖父那样子,特别能理解他的心情。

想当初,他得知杜锦宁是女子时的反应,比起齐伯昆来有过之而无不及。

他是个孝顺孩子,很好心地解释了一句:“真的,她是女子。当初她祖父母说她克父,要把她溺死,她母亲为了让她活命,就宣称她是男孩儿。这件事,当时只有她母亲和替她接生的外祖母知道。后来她就一直女扮男装。”

“那她怎么想着参加科举考试?”这可是欺君大罪啊。

“那时她大病一场,她大姐为一点买药钱,被祖父母逼着嫁给傻子,她三姐也要被二伯父卖到窑子里去。恰好关乐和关山长看中她的资质,要收她为徒,为了一家子不被折磨死,她就顺水推舟,拜了关山长为师。本来她不打算参加科举的,但见多识广后,她不甘心就这样嫁个蠢汉生儿育女。她觉得自己在农事上有天赋,所以总想为大宋做点什么。”

齐慕远恳切地望着祖父:“她后来的做法您也看到了,她之所以拼命读书,进了翰林院后抛弃大好前程前往润州,就是希望能研制出新稻种,让天下百姓再不要像她小时候那样,过衣不蔽体、食不裹腹的日子,也不需要靠吃难以下咽的苞谷为生。花了几年的时间,她做到了。”

齐伯昆听到这话,比刚才听到杜锦宁是女子时还要震撼。

“花了几年的时间,她做到了”,这句话,完全暴击所有朝堂上的官员,包括他齐伯昆。

纵观科举出现以来的考生,有几人能以十五岁的稚龄夺得状元?没有,一个都没有。

有谁仅用一年半的时间就研究出高产稻种?没有,不光没有,想都不敢想。

自唐以来,朝堂上工部的官员,有谁不想研究高产粮食品种?可谁做到了?几十、上百年以来,谁做到了?

可杜锦宁呢?一年半的时间……哦不,就算从她在博阅书院庄子上时就开始了稻种研究,也才只有五年而已。

五年,研究出新稻种啊,而且期间绝大多数时间里,杜锦宁都是用来读书、为科举考试做准备了。她全心全意致力于稻种研究的,仅仅是一年半时间!

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而且轻而易举就能成功,这还是人吗?这简直是妖孽啊!

可现在,你告诉我这个妖孽她还是个女子,这还有天理吗?

不是他老齐看不起女子,这时代的女子根本就没有受教育的权利。即便历史上曾出现过一些女性掌权者,她们也只是心机深沉者,利用自己的身份地位,夺丈夫或儿子的权,自己登上高位。她们跟才学无关。

在齐伯昆眼里,女子就是囿于内宅,为了一丁点小利益就斗得你死我活的传宗工具。

可现在,你告诉我像杜锦宁这种几百年来才出现一次的妖孽,不是男儿竟然是女子,这叫齐伯昆怎么不像被雷劈中一般,整个人都处于懵逼状态中。

“她真是女子?”他犹不相信。

齐慕远点点头:“真是。”

他恳切地望着齐伯昆:“所以,您不用期盼我变成女人嫁给杜锦宁了。她是您孙媳妇,把她娶进来做齐家人就成了。”

齐伯昆的眼睛像点亮了的灯盏一般,瞬间就亮了起来。

“前提是,您得帮她要一块丹书铁券。”齐慕远旧话重提,打断了齐伯昆的美梦,让他迅速回到了现实。

“这个……”他皱起眉头,思索起拿到丹书铁券的可能性来。

现在他对此事的态度,跟原先大不一样。

原先他不理解杜锦宁为什么一定要个丹书铁券,而不是更好的掌权,以便更好的做自己想做的事,免得职位太低被人掣肘。

现在知道杜锦宁是个女子,而且马上就能成为齐家人,成为他老人家的孙媳妇,这样聪明的人生下的曾孙子没准是个比他娘还要牛逼的天才,不用多言他就完全理解了。此时他跟打了鸡血一般,浑身上下充满了干劲,非得卯足了劲儿要帮孙媳妇把丹书铁券拿下来。

笑话,要是没有丹书铁券,就只有赵晤写的手谕,万一世家不认,赵晤被世家一逼就认了怂,非得杀杜锦宁的头,他齐伯昆岂不是没有了孙媳妇?就齐慕远这死小子那认死理的劲儿,非得出家当和尚不可。所以这丹书铁券是无论如何也要拿下的,哪怕他齐伯昆不做官,也得拿下。

还没等他想出个所以然,院门外就传来了他那个长随的声音:“老太爷,老太爷,皇上下旨,宣传进宫。”

来了。

齐伯昆跟齐慕远对视一眼,都明白赵晤此时传旨是想做什么。估计就是商讨杜锦宁和高产水稻的事。

“祖父……”齐慕远唤了一声。

齐伯昆抬起手,止住齐慕远要说的话:“你放心,丹书铁券,我一定帮你拿回来。”

说着,他站了起来,整了整身上的官朝,一步步朝院门外走去。夜暮下,他的腰板是前所未有的挺直,精神头是前所未有的足,日子似乎充满了奔头。

皇宫里,赵晤已把官职上所有的空缺都思索一遍了。见了齐伯昆进来,不等他行礼,就朝他招招手:“爱卿,你来,你看看给杜锦宁哪个官职合适?”

他指着自己列出来的官职道:“工部左侍郎你看如何?从从六品到正三品,那些人肯定会极力反对,但考虑到杜锦宁做出这么大的贡献,咱们完全可以据理力争。”

他又指了纸上的另一处:“如果不行,就吏部考功清吏司,或是东阁大学士。这两个都是正五品,跨度不大,但权力比工部左侍郎大多了。想来那些人宁愿他做工部左侍郎也不愿意他进吏部或成为东阁大学士,这样咱们就达到目的了。”

他摸着才蓄起不久的胡子,笑得十分得意:“杜锦宁有了正三品的品阶,一旦别处有了空缺,朕直接调任他去补缺就顺理成章了。哈哈,十六岁的三品大员,朕非得让那些世家瞪瞎他们的狗眼不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