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古典架空 > 古代农家日常 > 第七百九十六章 平静与波澜

古代农家日常 第七百九十六章 平静与波澜

作者:坐酌泠泠水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4-05-17 21:51:25 来源:言情小说阁

全本言情小说 ,古代农家日常

杜锦宁心里一动,面上却没什么表情:“想太多。”

此时,一个妇人从屋里出来,手里还端着两碟子点心。

她将点心放到杜锦宁和秦老六之间的桌子上,在秦老六身边坐下,伸手在秦老六耳朵上拧了一把,直拧得秦老六呲牙咧嘴:“好你个秦老六,连少爷的玩笑你都敢开,真是吃了熊心豹子胆了。”

说着她朝杜锦宁笑道:“少爷别怪他,他就是这种性子,大大咧咧,口无遮拦。”

“无妨。”杜锦宁摆了一下手,拿起一块绿豆糕,咬了一口,问道,“外面如何了?”

“御林军和另一队人马正在城里四处搜查。”妇人打量了一下杜锦宁,“老六虽是个粗人,不会说话,但容小妇人说一句,少爷这妆容真是不行。”

杜锦宁放下手里的绿豆糕,看向妇人,表情认真:“怎么不行?”

这个妇人亦是当初杜锦宁通过秦老六之手,买回来的人员之一。后见她相貌虽普通,但性子不错,年纪比秦老六小五六岁,秦老六对她又有意,杜锦宁便亲自作媒,让两人结成夫妻。

他们进京之后,杜锦宁让秦老六买下这座宅院当据点,还让他们夫妻两人在此落了户,秦老六改名为秦宋,妻子汪氏。两人落户之时,就登记了女儿秦安宁的名字在户籍上,对外则宣称女儿在老家跟着祖母。

而秦安宁,正是杜锦宁现在的身份。

秦宋和汪氏早几年就落户京城,女儿也是在户籍上存在的,前段时间,汪氏还跟交好的邻居打了声招呼,回老家接女儿去了,说女儿大了要在京城给她说亲。这样的老住户,这样的借口,完全没有破绽。就算御林军查到这里,只要杜锦宁的容貌跟失踪的杜锦宁不那么相像,就完全查不出来。

杜锦宁并不是不知道自己的妆容有问题。她之所以不加掩饰地就这么穿着女装走出来,就是想试一试秦老六和汪氏。

虽说秦老六和汪氏,以及被当作秦家下人的几个手下是她花钱买下来的,又出钱培养他们,但这些人这些年全都由秦老六掌控着。现在她失去了官家的身份,隐姓埋名,青木、姚书棋等人又不在身边,要是秦老六忽然起了反心,那她真是羊入虎口,还根本没有办法反抗。

所以她不得不小心。

人心是世上最复杂的东西,她不敢赌,也赌不起。被秦老六接到这宅子来时,她就神不知鬼不觉地给秦老六下了药。秦老六不背叛她,她再不让人察觉地给他把药解了;可如果秦老六想背叛她,那她自然不会做被人宰割的羔羊。

正是因为有下药的倚仗,她才敢甩开齐慕远的人,把自己的人身安全托付到秦老六身上。

汪氏自不知道杜锦宁心里在想什么,她道:“一来太漂亮,容易引起别人注意;二来你的容貌得改改,免得有人见过您,把您跟杜大人联系起来。”

杜锦宁点了点头:“嫂子说的有道理。”

“那我帮您改改?”汪氏试探道。

“好。”杜锦宁站了起来。

汪氏以前嫁过人,后来丈夫死了,无子的她被婆婆赶了出来,再被娘家兄嫂卖到在青楼里做帮佣。她虽不识字,却为人聪明,在青楼里学到了一手化妆的本事,能把一个相貌普通的女子化得十分漂亮,三年后就成了青楼里的专用化妆师。

因为她的这手本事,秦老六问明她愿意离开青楼,花了一大笔钱,才将她从青楼里赎出来,收入这个组织。

进到屋里,汪氏拿出一堆瓶瓶罐罐,在杜锦宁脸上涂抹一番。等她说好了,杜锦宁拿镜子看时,便见自己的容貌变得十分普通,而且跟原来已不怎么相像了。

改变了容貌,再改变了性别,就算在路上遇到熟人,那些人也认不出她来。

“嫂子教我化妆吧。”她道。

杜锦宁原先虽也学了几手,平时扮男装时也会化妆改变一下自己的容貌,但化妆手段跟汪氏这些专业人士比起来,还是差一些。

因为灯下黑的缘故,她这段时间是不打算离开京城的,就呆在这个宅子里。这段时间恐怕是自她穿越以来最悠闲的时光了,倒不如趁此机会学一学化妆,也好打发时间。

“少爷想学,自然没问题。”汪氏笑道。

汪氏已有三十五岁了,杜锦宁才十六岁,凭着年纪,她做杜锦宁的母亲绰绰有余。所以教杜锦宁化妆,她一点心理负担都没有,秦老六也不会有什么想法。

在宅子里,杜锦宁每日就跟着汪氏学化妆,再看看书,练练字,日子过得悠闲而平静。

可外面的世界却惊涛骇浪,事情一波接一波。

先是赵家被满门抄宰,张氏主要人物被杀,宅子还被烧了个七七八八,又有其他世家的官员被查出违法行为被下大狱或罢官。

世家想故技重演,向宫里伸手,好让赵晤投鼠忌器,却不想赵晤有了防备,后宫里除了世家出身的妃子们,无论是太后、鲁国长公主还是几个孩子,都被御林军保护得严严实实。他们不光没能得手,反而暴露了自己的暗子,被赵晤的特务机构顺藤摸瓜抓了好些人。

最后世家不得不向赵晤投诚。

赵晤照着齐伯昆的建议,选择一些有诚意的世家接受投诚,没诚意的继续清算。一时之间,世家人心惶惶。世家在朝堂上的权力大幅减弱,赵晤收拢权利,把更多寒门出身的官员扶持到重要位置上,巩固了自己的政权,趁机推出的扩大南边放开路引、繁荣商业的提议,也在朝堂上一举通过。

朝堂上波澜起伏,你死我活,本来并不影响民间的,百姓们依然过自己平静的日子。

可这一日,有官员急匆匆进宫求见赵晤,一进大殿就急急禀道:“皇上,京中百姓情绪激动,要求我们救出杜锦宁杜大人。”

赵晤正跟齐伯昆商议世家之事,闻言他先看了齐伯昆一眼,见齐伯昆也一脸吃惊与茫然,他这才问道:“发生了什么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