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古典架空 > 古代农家日常 > 第八百一十四章 反应

古代农家日常 第八百一十四章 反应

作者:坐酌泠泠水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4-05-17 21:51:25 来源:言情小说阁

全本言情小说 ,古代农家日常

“这怎么可能?”虽然有人已半信半疑了,但大多数人还是不相信。

此时又有人走了进来,满脸惊叹地嚷嚷道:“天哪天哪,简直不敢相信,杜锦宁竟然是个女子。”

“怎么又是这话?你打哪儿听来的?”不相信的那些同僚嗤之以鼻,“别以讹传讹,人云亦云。”

“吏部齐尚书说的。”那人根本没注意到同僚的表情,仍为那个消息满脸忡怔,“齐尚书刚从宫里出来,也是满脸的不可置信。”

一听是齐伯昆传出来的,大家你看我、我看你,开始相信这是真话了。

谁不知道齐伯昆是赵晤面前的第一红人呢?如果说宫里有什么消息,第一个知道的肯定非齐伯昆莫属。

而且,齐伯昆性子沉稳,嘴也紧,是从不会乱说话的,更不会拿这个消息来跟大家开玩笑。

要是这话真是齐伯昆说出来的,那么十有**是真的了。

“你是亲耳听齐尚书说的,还是听别人讲的?”老成持重的官员问道。

“我刚才在吏部那边办事,齐尚书走进来,有人看他脸色不对,那表情就跟做梦似的,关心地问他一句,他就说出这样的消息来。”那人道。

“这……简直太不可思议了。”有人一脸恍惚的叹道。

“是啊是啊。”大家也是一脸做梦的表情。

“你们还记得没有?杜锦宁可是上一届的状元,而且,还是六元及第。”又有人感慨道。

屋子里顿时一片安静。

大家都想起来了。

可不是怎的?杜锦宁不光读了书,还参加了科举,一路考了上来,六元及第,年仅十五岁就成了鸿庆元年的新科状元。

“她是女子,怎么能参加科举考试呢?”有人喃喃道。

立刻有人反驳:“怎么不可能?搜身又不严。而且你别忘了,她是六元及第,这样的才学,是做不了弊的,搜身的时候对她就宽松不少。”

大家都是一路考上来的,太清楚科举考试是怎么一回事了。

如果靠着作弊,考个秀才、运气爆棚考个举人也有可能,不过成绩绝对不会太好。想要一路高歌拿第一,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朝庭对科举作弊的惩罚太严厉,考官和衙役、兵卒们都不是吃素的。最重要的是,天下第一的文章谁替你写得出?有那水平为什么不自己考,还要写出来给你去作弊?

“那她也太厉害了吧。这简直是天下第一奇女子啊。”有人叹道。

能以十五岁的年纪考状元,几百年来便是男子都没多少,更不用说女子了。更何况人家还是六元及第,绝无仅有的第一人。

“不光考状元啊。你看看人家,只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就捣鼓出高产水稻,听说南方的那什么‘经济改革’也是她向皇上提议的。再看看工部和户部那些人……唉,人比人真是气死人啊。”

大家也十分感慨。

他们是刑部的,跟杜锦宁没什么业务上的来往,职业使然又喜欢以事实说话,所以这些话就说得十分客观。

“杜锦宁这样,是犯了欺君之罪吧?”有人问道,“皇上在这件事上是什么态度?”

大家的目光都投向了那个亲耳听到齐伯昆话的人。

“齐大人说,杜锦宁手里握有丹书铁券,而且她为大宋也做了一些贡献,所以丹书铁券收回,抵消她的死罪。”那位刘姓官员道。

大家恍然,这才想起杜锦宁失踪前,为了表彰她研究出来的高产水稻,皇上曾给杜锦宁赏赐了一个丹书铁券。

“这也……太凑巧了吧?”

刑部这些官员天天审案,一眼就看出了其中的疑点。

“在朝堂上商议这事时,阮大人你也在场的吧?你觉得这是杜锦宁特意谋划的?”另一个官员毫不客气地怼了同僚一句。

每个部里,正五品的官员不少,大家都是有资格上朝的。那日在朝堂上议论给杜锦宁什么赏赐的时候,大家也都是在场的。

要说拿到丹书铁券是杜锦宁的阴谋,让这些官员把自己的智商往哪里放?人人都是傻子被人愚弄的名声很好听么?

因此,不说他们嘴里不承认,脑子里就下意识地直接否定这个想法。

“与其说是杜锦宁特意谋划的,不如说是因为她手里握着丹书铁券,才敢大胆承认自己是个女子。否则,她就是抗旨不遵拒绝赐婚,皇上也不会拿她怎么样。高产水稻的问题还得靠她去解决呢。”

“对对对,绝对是这样。”大家都觉得这就是真相,毕竟太有道理了啊。

提起高产水稻,那么问题就来了。

“既然杜锦宁是女子,她自然不能当官了。那这高产水稻怎么办啊?”

“怎么办?让她继续研究呗。这是利国利民的大事,就算她已不是朝庭官员了,皇上也不允许她推辞不干吧。”

“可这样的话,让工部那些老家伙的脸往哪儿搁哟。”

屋子里又是一片安静,旋即大家都笑了起来。

六部有时候为了抢资源,关系并不是那么友好,各自给对方挖坑都是常事。看到对方吃瘪,自然十分高兴。

“又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任谁都不高兴吧?听说杜锦宁为了这高产水稻,没日没夜地呆在田地里。以前还好,做好了能升官。可现在……”说话的人摇了摇头。

虽说可以赏钱。但朝庭赏钱又能赏多少?百来两金子再加些绫罗绸缎、金银瓷器,已是最顶级的封赏,而且金银瓷器因是赏赐之物,是不能买卖或转赠的。

再说,有钱有什么用?没有相任的权利做保护,越多钱就越容易被人算计。

“她跟我闺女一样大呢,还没找婆家。就这么让人家面朝黄土背朝天地呆在田地里,唉……”一个疼闺女的官员叹道。

大家这才想起杜锦宁是个女子,还是个小姑娘。朝庭这样白使唤人家,似乎真的不好。

“这些,皇上应该会有考量的吧?”

“也许吧。”

此时,其他衙门也在议论此事。大家说的话,跟刑部的官员大同小异,除了工部之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